教学资源共享理念下出版业在线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2017-01-26 16:37:30陈志强
中国出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文│陈志强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获取方式和学习方式。为了适应人们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呈现和借助网络平台实施教学组织方式、教与学互动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出版行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积极参与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的大潮之中。出版业在线教育资源建设有哪些主流模式、存在哪些问题、问题该如何应对?这些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出版机构抢滩在线教育资源服务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1192亿元,同比增长19.4%,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2046亿元;2015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7227万人,同比增长20.5%,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1.3亿人。[1]目前国内数字教育出版市场已有将近2亿潜在用户,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在2015年已达到1482亿元,预计在2016年突破1886亿元。[2]国内较大的出版传媒集团纷纷投资在线教育业务,中国教育出版传媒、凤凰传媒、中南传媒、时代出版等大型出版集团积极布局在线教育领域。

布局的重点是打造具有自身资源特色的在线教育平台。近年来,国内各大出版企业纷纷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国内出版社已经开始涉足在线教育领域。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建设的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承接教育部“中国大学精品开发课程”的爱课程网、高校考试培训网络学院、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智慧职教等在线教育平台。[3]2014年5月8日,爱课程网与网易公司联合推出中国大学慕课(MOOC)平台。2016年1月7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新华文轩与明博推出“优课智慧云平台”,展示了“互联网+教育出版业”的转型,为教育出版业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发展模式。凤凰集团也针对不同用户建立了凤凰科学网、凤凰教育网、凤凰学习网、凤凰教育在线四大平台。中文传媒则以江西新华发行集团为载体,建设点亮课堂智慧教育云平台。

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使出版机构实现了由内容提供商向在线教育服务商的转变。凤凰传媒将“由传统教育出版商向教育综合运营商转变”作为其核心战略,中南传媒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教育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大型教育出版企业成为出版业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先行者,高等教育出版社创建了爱课程网,人民教育出版社创建了人教学习网。各大教育出版企业纷纷由单一的内容资源提供商向教育服务商转变。

二、出版机构发展在线教育的主要模式

出版机构推动在线教育发展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推动。首先,开发光盘版、PDF版等立体化教材,顺应师生向移动端搬迁需求;其次,为网络自主学习的师资培训模式提供支撑,满足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需求;最后,从多版本教材各自为战向综合性资源类课程网过渡,以满足一站式消费心理。在这些方面,高等教育出版社一直走在在线教育发展的最前端。

1.开发立体化教材顺应师生向移动端转移的需求

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出版社开展网络直播课程、混合式培训课程、在线培训课程等新型课程的建设。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出版社积极将已有的教材等内容资源转化成电子教材、互联网教材等各种立体化的出版产品,并通过二维码、APP等技术手段将教师PPT、光盘资料、教学课件、作业系统、测评系统、在线交流等数字资源与纸质教材相结合。

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由朱士信、唐烁主编的《高等数学(上、下)》,此教材在传统纸质产品上设置相关在线课程链接,实现了纸质教材与在线课程的有机融合。这种新形态产品提高了用户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推进了出版社在MOOC领域的发展。朱健民、李建平教授主编的《高等数学》第2版则与中国大学MOOC课程“高等数学”配套使用。新版《高等数学》将高等数学课程中的短视频、课件、作业与测试、讨论题等MOOC环节与教材正文有序结合,用户可随时随地在纸质教材与在线课程之间切换学习。这样的配套教材可以让用户进行更高效的学习,同时也能提高用户黏性。电子工业出版社与全媒体在线教育平台“开课吧”联合推出了“跃读”新模式。电子工业出版社为“开课吧”微专业微课程的学习者提供相关的书籍,代表着出版产业与互联网企业融合发展的新方向。

2.为网络自主学习的师资培训模式提供内容支撑

从2007年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成立开始,高等教育出版社已建有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高校考试培训网络学院、中国大学MOOC、中国职教MOOC、智慧职教等在线教育平台。其中,中国大学MOOC是国内课程数量最多的在线教育平台,也是目前国内影响最大的在线教育平台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4年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目前已相继上线安卓版客户端、SPOC(学校云服务)、IOS版客户端。2015年年底,中国大学MOOC选课人次突破700万,在MOOC学院发布的“中国在线学习者最常用的学习平台”中排名第三。中国大学MOOC平台目前所有课程免费,平台形式包括PC端、安卓版移动端、IOS版移动端,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这几种途径进行在线学习或者下载后离线学习。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课程主要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经管法学、工程技术、基础科学、农林医药等六大板块课程资源。

中国大学MOOC平台自上线以来,不断迭代更新,完善产品质量。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APP中,用户本位的服务意识随处可见。一方面,以技术为王,完善平台产品形态。针对平台互动性较弱的情况,中国大学MOOC在APP中专门设置了讨论区板块,以促进用户与教师、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积极提升学习动力,提高完成率。为了解决MOOC完成率低的问题,2016年3月,中国大学MOOC发布了10万奖学金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共有8门新开课程参与,凡是在规定时间内报名修读制定课程且获得优秀成绩的,都可以获得奖学金,前三名还将获得一台 Kindle。[4]

3.多版本教材各自为战向综合性资源类课程服务平台过渡

中国大学MOOC推出学校云服务SPOC,目前已为110所高校开设了近500门SPOC课程,主要包括同步SPOC、异步SPOC、独立SPOC三种形式。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主要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所有高校老师和教务处均可开放申请使用。此举可促进翻转课堂教学,为线下教学提供了辅助性作用,成为联接师生的纽带。[5]2015年1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天学网合作推出大学智能英语教学解决方案和平台服务。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外语与国际汉语出版事业部结合天学网互联网教育的经验,实现线下产品的线上服务,大量外语类、对外汉语类的教学用书、工具书、考试用书、学术著作等,将通过线上传播让更多人便捷使用。[6]教学服务是联系出版企业与学生、教师之间的纽带,通过教学解决方案和平台服务可以方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并推动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服务手段,可以增加用户对出版企业的黏性。

三、出版机构发展在线教育面临的问题

出版社尤其是教育相关出版社肩负着文化传承的责任,是教育体系的创建者,对整个教育领域非常熟悉,有能力生产和提供最适合教育的内容。出版社目前覆盖在教育行业里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连带的社会关系,是其他利益主体所不具备的。多年的出版经历积累了优质的内容资源,出版社本身具备的内容策划编辑能力,使其能很快上手在线教育课程内容的开发以及相关作业、测验、练习等的策划。同时,出版社在发展中仍面临不少问题。

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在线教育是数字出版的一种新形态,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发生。[7]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在线教育课程形态已完全异于传统的网络课程,不仅包括完整系统的课程视频,还要在课程之间穿插讨论、在线作业、在线测评等环节。此外,平台还需要有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效果的功能,最大化程度地体现传统课堂的功能。和互联网企业、技术公司等相比,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上存在较大的不足。

一方面,出版企业重内容而轻技术,长期缺乏自主研发技术根基,在技术上基本以外包的形式由相关企业提供,这样也导致了出版企业在产品研发上自主性不强。另一方面,出版企业现有人才以编辑能力见长,而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能力较弱。面对新兴的在线教育领域,既擅长传统出版又具有互联网技术,既善于创造整合内容也洞晓市场信息的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很是稀少。

2.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在传统出版领域,出版社在出版资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他机构很难介入与其竞争,致使其在服务营销方面一直存在欠缺。而在在线教育领域,出版社和互联网企业、技术公司等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相互之间的竞争拼的是内容、技术、服务等各方面,出版社也不再有相关政策上的优势。因此,出版社在在线教育领域与其他公司进行产品和市场的竞争时,出版社的不足之处就随之显现。在这个人人追求服务的时代,出版社服务意识的淡薄,将会弱化其在用户群体的吸引力,最后导致用户慢慢向服务好的新兴企业转移。

3.共享资源建设还在找寻盈利模式

目前大多数的在线教育平台都是以免费为主的,但商业模式是任何行业得以发展的必经之路。出版社的图书出版业务已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在在线教育业务方面尚未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在线教育是传统出版社业务上的有益补充,是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如何形成有效盈利模式将决定出版社未来的发展态势。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高教司合作共建了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承接了高教司条件处、综合处等处室的规划教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项目的建设、评审工作,在教材出版、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其在线课程以视频课程为主,而在线视频形式尚未形成普遍的用户习惯,学习效果并不好。

4.可持续发展亟待提升资本运作能力

国内领先出版企业如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凤凰传媒等,无论是与国外出版企业还是国内互联网等技术公司相比,其资本实力仍处于落后位置。据《2015年全球出版业50强收入排名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共有4家出版企业入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出版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其中排名最靠前的凤凰传媒集团营收为培生集团的40.2%,而作为国内教育出版巨头的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营收仅为培生集团的15.7%。国外出版集团资金实力与市场化程度远远高于国内,并且有极强的资本运作优势。由于在线教育建设与传统教材出版相比,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多,运作周期更长,出版机构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展开在线教育相关建设工作往往会力不从心。因此提升资本运作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出版机构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将是全行业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

四、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

出版社长期的教育资源经验积累,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用户群体,其品牌效应也在整个教育体系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较于其他初涉教育领域的企业而言,用户对出版社有着十分的信赖感。特别是培生集团、高教社、凤凰传媒等一些专注于教育的大型出版企业,其品牌优势和积累的用户群体是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出版社应把握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发展在线教育。

1.推进“互联网+”建设,弥补技术短板

一方面,出版企业应积极跟上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内容和技术两手抓。在打好内容的基础上,努力推进新兴技术的创新建设,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在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人才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应努力加强技术人才团队建设。首先,为企业员工提供全方面的技术培训,积极开发现有人才的潜力,充分利用与发展现有人才资源。其次,要改革企业管理制度,积极引进技术人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大新兴互联网公司为吸引人才提供了十分可观的待遇,出版社应适当调整传统行业待遇较低的问题,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最后,筹备成立专门的技术支撑公司,进行技术人才与项目专项运营。

2.重视用户导向,提升知识服务

第一,出版社要以用户为中心,分析用户习惯,努力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同时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质量,推出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提升的“刚需”课程。第二,挖掘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式的学习服务。包括提供配套教材、定制化在线课程、在线考评等服务项目,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的优质学习服务。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QQ、微信等的社交功能,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用户的学习黏性。第四,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与高校开展合作,推进在线教育课程学分认定,使用户学有所获,学得有价值。

3.把握自身优势,创新盈利模式

在在线教育平台中,效果比较好的是配合课堂教学的翻转课堂和有学分认证的MOOC课堂。上海卓越睿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学分课程”运营服务平台,为国内外2000多家教育机构提供优秀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自主学习讨论、跨校大课堂直播互动、学分认证及学位支持,帮助政府、联盟、学校达成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是国内在翻转课堂建设方面较为成功的一家公司。教育类出版社应利用自身在教育领域资源建设方面的优势,借鉴像上海卓越睿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成熟经验,在翻转课堂上发力。在盈利模式上,可以通过开展学分认证以及结业证书的认证模式让用户学有所获而取得盈利;可以通过O2O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用户学习体验,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效率,以此盈利;可以通过为企业定制培养员工和提供需求人才获取盈利。

4.开展多方合作,实现全方位发展

对于国外如培生集团等资本雄厚的出版企业来说,可以通过资本操作进行并购、重组等活动来发展自身技术实力。而国内出版社大多数还是需要借助他力来弥补自身短板。出版社、互联网企业、技术公司、高校等各方力量都有着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出版社具有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和用户群体,互联网企业和技术公司在平台建设、产品运营以及技术开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高校有着最丰富的师资和教学经验。各方力量展开合作实现共赢是最符合出版企业发展在线教育的模式。高等教育出版社旗下爱课程网建设的中国大学MOOC就是较为成功的一个在线教育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网易公司、高校等各方力量利用各自优势,建成了最大的中文MOOC平台。此外,出版社还应拓展在线教育领域,向职业教育、社区教育、通识教育等实用教育发展,与企业、社区等合作,建设更全面的在线教育平台。

五、结语

随着在线教育在我国的发力,在线教育建设成为我国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出版社作为教育行业的建设者,是我国在线教育事业发展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出版社发展在线教育有着自身优势,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出版社应切实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弥补自身的技术不足,并能主动从用户角度出发,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知识服务。同时,盈利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条件,出版社应积极找寻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在新的竞争时代,合作往往是各大企业取得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各方力量展开合作实现共赢也是出版社发展在线教育的需求。

注释:

[1]艾瑞咨询.艾瑞咨询2015年度互联网数据盘点[EB/OL].(2016-01-15)[2016-04-26].http://www.cbdio.com/BigData/2016-01/15/content_4491516_3.htm

[2]方文国.在线教育成为数字教育出版最具成长性板块[N].中华读书报,2016-07-20

[3]蓝有林,李丽萍.在线教育:蓝海正变红海[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06-30

[4]中国大学MOOC.中国大学MOOC发布十万奖学金悬赏令[EB/OL].(2016-03-18)[2016-06-02].http://www.icourse163.org/topics/2016scholarship/

[5]佚名.教育部出台3号文,中国大学MOOC助力教育互联网化[EB/OL].(2015-05-18)[2016-05-28].http://mt.sohu.com/20150518/n413288553.shtml

[6]佚名.天学网携手高等教育出版社,智能教育迈上新台阶[EB/OL].(2016-01-14)[2016-05-25].http://news.sina.com.cn/o/2016-01-14/doc-ifxnrahr8282766.shtml

[7]吕森林.出版业进军在线教育,为何一波三折?[EB/OL].(2015-01-13)[2016-05-29].http://edu.qq.com/a/20150113/052462.htm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内卷
科教新报(2024年4期)2024-03-17 09:48:21
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推荐
高等教育出版社科普图书推荐
高等教育出版社科普图书推荐
我等待……
读者(2021年5期)2021-02-05 02:52:39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银幕内外(2019年3期)2019-09-10 07:22:44
How to Improve University Students’English Reading Ability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华人经济(2017年6期)2017-08-18 04:10:14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