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锐勋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信息中心主任、副教授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
朱锐勋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信息中心主任、副教授
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全面渗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系列重要理念和治理方略。维护网络主权,依法治网、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等重要思想,成为新时代指导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遵循。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作为改善基础设施环境的“五网建设”重要组成内容,对“十三五”期间云南省信息化发展目标和思路提出了明确要求,就如何加快推进云南省信息化工作,建设智慧云南、智慧边疆作出具体的部署。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法治网络和网络强国两大目标,充分学习和借鉴互联网思维,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要思想和治理方略,使之成为推动云南省信息化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发展的有效抓手。
深刻认识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信息网络和信息化应用已经成为“五网”建设的重要保障。遵循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的原则,综合利用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推动电信网(移动网络)、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宽带、安全、稳定的下一代宽带信息化基础设施,全面支撑云南省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通过整合各电信运营商、广电网络和政务网络平台,加快包括光纤城市、智慧城市、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网,4G/5G移动网络、TD-LTE网络和城乡无线网络等基础设施投资融资建设,不断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和宽带网络覆盖率,及早完成“宽带中国”设定的系列发展目标,形成覆盖全省乡镇行政村的宽带网络通信体系,为实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边远山区的跨越发展提供网络通信保障。
建设服务型政党、服务型政府是现代社会对执政主体的根本要求。要依托互联网平台,按照“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完善以构建政府门户网站(集群)平台为重点的网上政府建设,提高行政管理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要充分利用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重要技术。要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为契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要求,持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规范;全面清理并公开各级政府权力清单、数据开放清单。全面、及时、准确、高效地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按照2017年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2018年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的目标要求,加快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数据交换的互联互通建设。
“互联网+”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是未来数据社会的新常态。要充分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治理模式来创新管理实体经济、现实社会。要把“互联网+”在媒体传播、网络金融、产业融合中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有效转化到其它领域。围绕 “互联网+高原特色农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互联网+能源”“互联网+交通物流”“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和特色服务,积极探索研究符合云南省跨越发展、赶超发展要求的“互联网+”发展模式,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和网络解决与传统管理体制机制融合、互补和协同问题。“互联网+”应用的关键在于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治理模式实现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改革路径、优化产业结构、普惠民生服务、增强风险防控的新型综合治理体系。实现“互联网+”主动支持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技术和服务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确保“互联网+”运作方式和运作模式与传统业态的无缝对接、平滑过渡。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信息时代数据流、信息的快速传递使得创新具备前所未有的源泉。云南要实现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就要充分学习借鉴贵州大数据应用、重庆信息产业聚集等先进经验,运用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工具推进旅游、生态、民族文化和区域辐射中心等地缘优势的创新发展。信息技术要向生产、消费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渗透,促使生产、消费、服务和流通进一步一体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物流体系的作用。依托呈贡大学城、信息产业园区、高新产业园的人才聚集优势,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生产方式转变与商业模式创新,形成高效、快捷、稳定的信息流通平台和现代物流体系。
在成熟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环境下,信息化将为建设生态、宜居、和谐、平安城市和美丽乡村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智慧城市、智慧产业园区(试验区)需要高度完备的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要用“云上云”行动计划引领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的信息化“1+8”政策,藉此提高技术含量、创新潜能,延长产业价值链、增加附加值、增强竞争力。目前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借力互联网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树立信息是支撑科技创新内升动力的思维,为科技和生产交叉融合,引发产业变革带来思想和方法。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渗透农村和农业生产,支持精细农业、订单农业、精准产销、产业集聚的现代化农业发展。
在完成了办公自动化和政务上网之后,利用互联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将是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点。电子公共服务将成为深化电子政务建设的方向。要适应“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在线服务、网上服务等应用需求导向,积极开展“以人为本、信息普惠”服务。通过开展电子公共服务,助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健康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互联网应用能够实现公共服务网络化和均等化。要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让公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打通信息网络高速的最后一公里,为边远山区、边境地区居民网络使用提供政策便利和资费补助,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和不断提高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平台的覆盖率和利用率;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居民健康卡、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建立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完善政府网上并联审批系统,实现“一站式”服务。改革行政审批、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优化业务处理流程,促成“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管理体系。
开放、对等、虚拟的网络空间更加需要公正、诚信和秩序。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依法治网是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的重要制度保障。互联网治理同样需要依法治理、于法有据。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全面渗透,使得执政主体难以及时跟进和管理网络空间和虚拟社会。为此,要不断完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信息化发展营造公平正义的网络秩序。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施行,通过推进上网实名身份认证、网站运营机构归属认证、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网络信任服务,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安全和网络诚信管理不断完善,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筑牢坚实的制度基础。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网络安全防范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前瞻性,要实现网络安全可控、业务安全可靠、应急保障有力,营造互联网公平竞争环境。要落细落实国家信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安全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要处理好信息和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开放性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党政机关和金融、交通、能源、社会管理等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估和监测。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推动新兴媒体不断改变信息传媒的现有业态,社会思潮、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文化交融格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建设先进网络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实现网络强国之路的重要内容。首先,实施先进网络文化建设工程。加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信息内容和数字产品开发,践行马克思主义,传播正能量。加强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出版和新闻客户端等新兴文化载体和文化服务产业。其次,实现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互联互通。建立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媒体流通的文化产品生产、转换、加工、投送的信息资源聚合平台和传播平台,完善基于三网融合的全媒体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文化产品多媒体、多终端制作传播能力,实现传统纸媒翻阅、移动媒体触屏、智能媒体说听的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最后,坚持公众需求导向和用户服务导向。先进网络文化信息内容要充分运用新兴媒体和互联网平台,适应传播模式和表现形式的革新,强化即时交流和在线互动。借鉴用户至上、简约灵活、对等开放、持续改进和迭代创新的互联网治理思维,实现以先进的网络文化引领网络空间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和文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