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文
塔卧寄情
★吴必文
春雨霏霏,如烟如云。车窗外一条条细雨凝成银线,远处山水像披上了银色的面纱。
2017年3月24日,我与单位几位同志来到永顺县塔卧镇,调研“湖南革命老区贡献与精准扶贫”学术研讨会筹备情况。儿时来过永顺好几次,也听过贺龙率红军在塔卧打仗的事,但都是碎片的、模糊的。
从永顺县城到达塔卧镇时,天空乍晴,展现出一幅清新秀丽、天广地阔的山水图,江南水乡的灵气扑面袭来,让大家欣慰不已。
塔卧镇古色古香,有着“南方的延安”之美称,以塔卧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自1934年形成以后,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完成了牵制敌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及其他根据地革命斗争的历史任务。在塔卧镇建有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红六军团烈士纪念碑,分布着数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领导机关及其他单位旧址,有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省革命委员会、省委党校和红四分校、红军医院、兵工厂等8座院子。
塔卧镇政府的同志先带我们瞻仰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红六军团烈士纪念碑。149级石阶,像天梯般通向山顶;在青松翠柏之间,纪念碑高耸云霄,巍然屹立。纪念碑建于1981年,碑名由时任红二、红六军团副总指挥萧克上将题写。站在纪念碑下,塔卧镇尽收眼底。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陪同的县史志办同志向我们介绍:仅在永顺就有8万余人参加和支援红军作战,1.18万余人牺牲。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首府在塔卧的123天时间里,红二、红六军团与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军作战百余次,其中101名营级以上红军在保卫塔卧的战役中阵亡。在纪念碑和烈士名册碑前,我们感慨不已,深深缅怀。
纪念碑上的革命英雄浮雕惟妙惟肖。镇政府同志自豪地说:纪念碑上的石刻、浮雕都是本地石匠精心雕刻出来的,红军的顽强拼搏精神,融入到了塔卧人的灵魂与血液中。新中国成立后,塔卧石匠参加了武汉和南京长江大桥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始,塔卧镇先后有4000多位石匠走向世界,在路桥、建筑工程上创造奇迹,塔卧石匠成了脱贫致富的主力军。
瞻仰纪念碑后,我们先后参观了湘鄂川黔省军区、省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
大江流日月,岁月代古今。几处旧址内矗立着的承载着历史的木屋令人肃然起敬。红二、红六军团领导人宿舍、没收委员会、土地委员会、劳动部、警卫室、粮仓……好像把我们带入到乌云密布、战火纷飞、硝烟迷漫的的峥嵘岁月,体味那段为了新生活而敢于牺牲的血雨腥风的历史。
睹物思人,看过贺龙宿舍后,当年红二、红六军团总指挥的音容笑貌似在眼前。讲解员深情地说:塔卧人民至今仍然怀念着贺龙和他领导的红二、红六军团。
“媳妇你起来,门口挂个灯。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军。”这是在湘西广为传唱的民谣。红二、红六军团在永顺塔卧驻扎的时间不到一年,却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血肉情怀。读着民谣,我们又仿佛回到了那个已逝去的红色岁月之中,一幕幕红军行军的场景又浮现在脑海中:两边都是木房的小巷中,青石板铺就的街面,静静的夜幕里,贺龙率领的红军队伍,戴着斗笠,背着长枪,穿着草鞋,整齐地走在巷子里,长长的队伍就这样离开了湘西,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红色塔卧,有太多的红色资源可挖,有与“半床被子”一样感人的故事。可是,今天的塔卧仍然“养在深闺人未识”。
依托资源,敢闯新路,要与走向世界的塔卧石匠一样,将红军将士的牺牲精神,将革命先烈心忧天下的美好初心,融入到血脉,将塔卧的红色故事讲好,充分利用深厚的党史资源,加大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的提质改造,打造出全国知名红色旅游品牌,叫响塔卧!闪耀湘西!
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头等民生大事。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无疑为革命老区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先辈的成就与光荣,增强我们的骨气和底气,使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
塔卧的春天是温暖的,有满满的希望,幸福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