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利,邢娇阳
(1.成都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2.成都师范学院史地旅游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结构调整·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杨建利1※,邢娇阳2
(1.成都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2.成都师范学院史地旅游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目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打造新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极的重要载体,是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产业共融的田园综合体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根据统计数据,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意义、现状、机遇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发展模式日益多样化、经营主体逐步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更加优越、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市场空间更加广阔、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但是,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层次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利益联结机制松散、要素瓶颈制约尚未打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比较突出。结论提出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产业融合模式、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多种要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搭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驶入“时代高铁”。
农村 产业融合 产业链条 利益联结机制 农业多功能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农业结构调整不断迈出新步伐,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重要领域与关键环节的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农业结构调整难度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增速持续放缓、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业农村发展的内部动因与外部条件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变革,正进入结构优化、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新时期,“三农”工作进入逆水行舟、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1]。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与竞争力,加快厚植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必须要有新思路,以“新”破局、以“新”开路、以“新”立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正是适应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日益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对于构建农村产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共赢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实现“三农”“强富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农村产业融合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新引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民增收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温度计”,是衡量三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当前,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背后也有隐忧:农民的经营性收入持续增加的空间受到挤压、工资性收入继续增加的难度加大; 财政运行进入“过紧日子”的新阶段[2],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不断增加的困难增多。农村产业融合正是适应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新情况,成为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引擎,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就业链,让农民更多的分享农村二三产业的收益; 通过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让农民更多分享农业多种功能产生的收益; 通过不断打造新业态、新产业,让农民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增加就业、扩大收入。
1.2 农村产业融合是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载体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过去5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3]。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和资源供给硬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和结构性失衡的矛盾日益凸显,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和种粮务农的比较效益不断走低的矛盾日益加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结构性紧缺的矛盾日益尖锐[4]。农村产业融合正是顺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成为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载体,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通过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及标准化,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 通过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农村新型业态。
1.3 农村产业融合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天下之安,系于垄亩”。当前,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但是,农村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腿”,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与亿万农民的建设美丽家园的期盼相比,美丽乡村建设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守住基本盘,充分发挥农村“定盘星”的作用,农村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农村产业融合,正是契合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打造乡村旅游业态与特色产品、积极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挖农村发展潜力; 通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搭建农村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的整合平台,建设农村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功能日益拓展,新业态、新产业持续涌现,农村产业融合正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新潮流,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热点与亮点,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及效果日益凸显。
2.1 发展模式日益多样化
首先,农业内部型融合不断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本地农村资源优势,以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为支撑,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农业发展潜能,走出了高效、生态、绿色的农业内容型融合之路。其次,产业链延伸型融合不断取得新成效。以农业生产为基点,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以服务业为亮点,实现了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物流配送基地的统一,促进了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再次,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不断迈出新步伐。不断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了农业与生态、度假、文化、颐养等产业有机融合,满足了城乡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需求[5]。最后,先进技术渗透发展型融合不断登上新台阶。以推进“互联网+”“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实现了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向农业的渗透,有效破解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2.2 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
首先,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迅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日益壮大,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截止2015年12月,我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高达153.1万家[6]。其次,涉农龙头企业迅速发展。随着“双创”战略的稳步实施,涉农龙头企业迅猛发展,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促进了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电子商务等的快速发展。再次,供销合作社快速发展。供销合作社坚持为农、务农、兴农、姓农,为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经营服务领域日益拓展,综合性、信息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模式初步形成。最后,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加快发展。行业协会与产业联盟日益成为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在促进顶层设计和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和打造品牌农产品营销推介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
2.3 利益联结机制日益健全
首先,订单农业模式遍地开花,这种“产销挂钩、以销定产”的产销模式成功实现了“商品惊险的跳跃”,延长了农产品销售半径,加快了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品牌化进程。其次,合作制、股份制等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地引导农户以承包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资金等入股,让农民分享加工和销售环节带来的收益,打造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再次,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凸显。随着农村产业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工商企业促进了传统小农经济与城市商贸流通体系的有效对接,打通了农产品与农资流通体系的“肠梗阻”,辐射带动农户实现标准化生产、标准化交易、标准化流通,增强了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能力。最后,风险管控机制不断完善。各地积极探索风险管控机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如及时发布农用地基准地价,为农民土地入股提供了参考依据; 规范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行为,确保了农地农用; 建立土地流转与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需求的动力比以往更强劲、空间更广阔、结构更多元,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3.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更加优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的日趋健全。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微观基础。其次,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最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深化,盘活农村多年“沉睡的资产”,农村市场活力日益增强,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农业农村经济制度的日臻完善有利于激发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供应链、就业链的分解、重构及功能升级,为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3.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求进、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民生逐步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稳住了基本盘。首先,粮食生产高位护盘,高点爬坡。粮食产量在实现了“十二连增”后, 2016年略有下降,但仍在6 000亿kg以上。其次,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加,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16年GDP达到74.412 7万亿元[7]。我国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拓展了战略空间,增添了战略底气,留足了战略余地。
3.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中向优、亮点纷呈,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赢得了更大空间。首先,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我国农民增收实现了“十二连快”, 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 3万元,连续7年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8],为拓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空间夯实了基础。其次,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层次持续提高,消费总规模迅速扩大,为拓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空间提供了强大的牵引。最后,国际国内市场深入融合,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展合作与交流,拓展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空间。
3.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农村改革正在全面深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农村活力持续增强。首先,农村市场全面激活,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收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补贴制度不断健全,发掘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潜力。其次,农村要素全面激活,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速推进、农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撬动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价值。最后,农村经营主体全面激活,新型农民培训机制逐步建立,新型农民培育不断取得新进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也应看到,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少亟待破解的难题。
4.1 农村产业融合层次浅
近年来,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层次不断加深,加快了农村产业融合的步伐。但是,总体看来,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融合层次低、融合程度不紧密,产业链条短、农业附加值等问题日益突出。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不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与销售,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不从事农产品生产、流通与销售,从事农产品流通、销售的不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销售之间存在着“肠梗阻”,“粮头食尾”、“农头服尾”的新格局尚未形成,农业“接二连三”的步伐仍需加快,以农产品加工业代表的二产“接一连三”的力度仍需加强,以休闲农业为代表的三产“接一连二”进程仍需加速。农村产业融合层次浅已成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力弱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不强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具有带动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太少。大部分合作社只能做一些提供信息与技术推广工作,对本地市场很难产生影响,更不用说区域性和全国性市场,合作社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传统小农户面临的问题之和[9]。其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缓慢,开发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的能力较差。据统计,截止2016年末,我国各类家庭农场已达到87.7万家,但大部分家庭农场规模依然偏小,带领农户闯市场、奔小康的能力较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不强已成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掣肘。
4.3 利益联结机制松散
近年来,各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推动了农村产业融合的蓬勃发展。但是,从实地调研来看,农村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仍然比较松散甚至缺失,农村产业融合大多采用订单农业、流转承包农业,而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者股份合作制等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并不多,对于有效保护农户的基本权益,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安排,导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民利益难以保障。一方面,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龙头企业凭借其优势信息,在博弈当中出于主导地位,很有可能侵害农民利益; 另一方面,农民与龙头企业签订的契约往往期限较短、约束力不强,导致订单履约率低,使订单农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果大打折扣。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已成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障碍。
4.4 要素瓶颈制约亟需打破
近年来,各地不断整合土地、资金等各种资源,形成了各要素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合力。但是,要素瓶颈制约仍未完全打破。首先,用地难尚未破解。长期以来,我国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很难到达农村,即使农村村庄整治节约的建设用地,也通过“增加挂钩”制度进了城,农村的地农村难以使用。其次,融资难尚未突破。农业经营主体因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品,导致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存在,极大地限制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10]。最后,用人难尚未解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更为关键的是缺乏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能够适应新产业新业态要求的带头人,尤其是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乡村规划、住宅设计、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要素瓶颈制约成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羁绊。
4.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涉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随着我国对“三农”投入的持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涉农公共服务供给日益增多,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尚未彻底打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涉农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11]。首先,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地区供水、供电、供气条件较差,道路、网络通讯、仓储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设施落后,造成农村内部以及农村和城镇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偏低,制约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其次,涉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农民需求相比、与农村产业融发展要求相比,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创业孵化和法律援助服务、农产品公共营销服务、农村产权评估和交易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阻碍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促进农业闯关过坎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行稳致远,特提出如下建议。
5.1 加强顶层设计,引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应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把握好节奏与力度,坚决打赢这场持久战。
首先,要抓紧落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融合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根据各地农村资源优势,绘制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线图、时间表,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其次,因地制宜,研制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产业融合发展产业政策框架,夯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四梁八柱”,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布局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对接,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再次,坚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原则,打造一批集群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引导各地以“竞合”的姿态谋求发展,形成全国区域联动、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的新格局。最后,开展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把集中连片的原料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园区、物流配送中心连接在一起,建设一批区域性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先行区,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加以推广,让农村产业融合在广袤的农村蔚然成风。
5.2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是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的重要依托,有助于构建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功能更加多样、业态更加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
首先,完善农业内部型融合。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重点,不断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如吉林省永吉县的“蟹稻共生模式”、湖北潜江市的“虾稻共作模式”等。其次,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以现代种养业为主导,向前延伸到良种供应、农资供销等,向后延伸到农产品加工、物流与销售; 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将产业链前延后展,实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 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为重点,促进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物流配送中心有机衔接,延长产业链条。再次,拓展农业功能型融合。要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以绿色农业为基、以农耕文明为魂、以生态田园为韵、以传统村落为形,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最后,促进先进技术渗透发展型融合。促进先进技术向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不断渗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加工水平及销售效益。
5.3 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培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
要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要通过“筑巢引凤”,发展“归雁经济”,营造鼓励各类人才参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氛围,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首先,强化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作用[12]。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其在采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催生新业态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其次,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龙头企业是经营主体融合共生的主导者、产业环节融合互动的带领者、资源要素融合扩散的推动者,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参与者。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共享利益链、催生新业态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再次,加强供销合作社的“桥梁”作用。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工业品下乡、农村产品进城及农资流通、农村综合服务中“合作之桥”的作用。最后,增强行业协会与产业联盟的“纽带”作用。各地要及时出台促进农业行业协会与产业联盟发展的条例,引导其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纽带”作用。
5.4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夯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微观基础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涉及产业链上多个环节、多个主体,要通过组织模式、经营方式与产权关系创新,让农民充分享受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农业功能开发、多业态复合带来的好处。
首先,进一步完善订单农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农业生产采用“四统一”模式,即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农业技术培训、统一农产品市场销售,确保各主体利益共享农村产业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其次,加快发展股份合作制,引导各主体通过资源要素入股方式实现利益联结,鼓励普通农户、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劳务、资金等入股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以资金、技术和品牌等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再次,创新各主体利益联结的组织模式。根据各地的实际,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各主体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组织模式。最后,完善利润分配机制。最后,完善利润分配机制。进一步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并明确资本参与利润分配的上限,充分维护农民利益。
5.5 多要素发力,破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瓶颈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与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催生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的重要举措,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土地、资金、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共同发力、协同发展。
首先,破解用地难题。各地根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将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同时,将通过村庄治理、宅基地整理等方式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通过有偿使用优先用于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及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用地。其次,通过条例甚至法律的形式,确定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比例,重点支持农民能够分享增值收益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通过设立基金、贴息、担保等形式,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破解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融资难题[13]。最后,破解人才难题。根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新型农民,发挥其在推广新技术、打造新业态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使新型农民培育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紧密结合、相互支持、有效耦合,汇聚成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强大力量。
5.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涉农公共服务,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涉农公共服务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内部融合、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农业功能开发、先进技术的渗透离开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涉农服务就难以顺利开展。
首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坚持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重点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和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加强农村田间渠系配套[14]; 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村村通”公路投入标准,确保公路质量,实现乡镇与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 促进农产品仓储、物流、销售等设施建设,尤其是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为鲜活农产品的仓储物流奠定基础。其次,提供优质涉农公共服务。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互联网、宽带进农村、景区,可以考虑向乡村旅游者提供免费Wifi,为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提供优质信息化服务; 加快农产品营销网络、农村产权评估和交易平台等建设,为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农业功能拓展、先进技术渗透、多业态复合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1] 万宝瑞.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农业经济问题, 2017,38(1): 4~8
[2] 赵立军, 陈秧分,李先德.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海外农业投资关注与政策启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38(1): 7~11,30
[3] 薛亮. 当前农业创新发展的几个问题.农业经济问题, 2016,37(5): 4~7
[4] 于法稳. 习近平绿色发展新思想与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中国农村观察, 2016,(5): 2~9,94
[5]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01- 04)中国政府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1/04/c_1117729.htm
[6] 朱哲义毅, 邓衡山,应瑞瑶.价格谈判、质量控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购买服务.中国农村经济, 2016,(7): 48~5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7
[8] 农民日报编辑部. 引领三农跨越的制胜大道.农民日报, 2017-02-25
[9] 孔祥智.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关注三大重点.前线, 2016,(10): 46~49
[10]杨尚勤, 何予平,王茂林.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异军突起.农村工作通讯, 2017,(6): 20~22
[11]曾平生.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37(4): 56~61
[12]高强,刘同山,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经济学家, 2013,(6): 48~56
[13]韩长赋.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农村工作通讯, 2017,(6): 10
[14]宋洪远. 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中国农村经济, 2016,(10): 18~21
Vol.38,No.9,pp79-88
THECONVERGENC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SECONDINDUSTRYANDTHIRDINDUSTRYINRURALAREAOFCHINA*
YangJianli1※,XingJiaoyang2
( 1.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130, China; 2. School of History, Geography and Tourism,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130, China)
The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second industry and third industry in rural area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formulate the beautiful country of China and increase peasant income, improve agriculture benefit, and build the beautiful country.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pportunity and restricting factors by the qualitative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second industry and third industry in rural area had gained some achievements, for example, the modes of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wer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the main bodies of management were gradually varied, the interests mechanism was constantly improve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had many opportunities, such as more superior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more powerful material basis, broader market space, and stronger endogenous dynamics.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low level of integration, low driving capacity of the new-type farmers, and the la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t purposed that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perfect models of integration, strengthen the driving capacity of the new-type farmers, improve the interests binding mechanism,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second industry and third industry in rural area .
rural areas; industrial convergence; industrial chains; interests binding mechanism; the functions of agriculture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911
2016-05-16
杨建利(1977—),男,河北沧州人,博士、教授、管理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农业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Email:yangjianli100@163.com *资助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川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策略研究”(SC16XK019); 四川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快四川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SC17TJ004)”; 四川教育厅项目“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17SB0061); 四川教育厅项目“凉山农林养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问题研究”(Xq16C05)
F320;F325
A
1005-9121[2017]09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