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芬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 100875)
基于公众心理的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
刘亚芬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 100875)
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公众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会产生社会认知困惑、社会情绪消极以及社会信任淡漠等心理问题。这些既存的社会心理问题,呈现在舆论传播中,会给党的舆论引导带来“舆论‘泛社会化’”“‘舆论倒逼’势头强劲”“舆论‘越位’现象丛生”等挑战。为了提升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需要关注公众心理状态,并基于公众心理分析,从认知、信念和行动三方面着手来制定舆论引导策略,找准各种舆论场中的“对接点”和“共振点”,时刻关注并推动反应民声、表达民意的积极社会舆论,形成舆论聚合,促进多元舆论场共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舆论芬围。
公众心理;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有效性;公信力
随着多元舆论场格局的形成,当代中国舆论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呈现出“碎片化”“多样化”以及多元文化之间博弈等特征,给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引导带来挑战。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近年来,学界从不同视角对提升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引导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众多可行性策略,但是,从公众心理角度进行学术研究的较少。处于舆论传播另一端的社会公众,在接受舆论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公众心理的一种反映,而公众心理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层次和组成部分,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转型期的公众心理存在认知困惑、社会道德认同失范等众多问题,导致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做好公众心理分析,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以及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公众心理的分析,探讨提升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能力的策略,能够进一步丰富我们党进行舆论引导的理论,提高党的舆论引导的有效性,进而增强党的公信力。
公众心理由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两部分组成,是指公众对社会的感知与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变化规律,具有变异性、多样性、从众性以及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特点。近年来,国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公众心理积极健康向上,但是,随着社会逐步转型发展,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公众心理出现失衡现象,集中表现为社会认知困惑、社会情绪消极和社会信任淡漠。
(一)社会认知困惑
公众的社会认知是一个动态过程,是指公众对社会各方面现象的总体认识和理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难以被普通大众理解和认同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面对信息狂潮,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公众在触碰、理解、接受这些信息的过程中会感到困惑和迷惘,从而对整个社会的认知趋于负面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面对传统和现代的拮抗、东方和西方的冲突以及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人们在心理上也经历着痛苦的意识形态转型,产生选择焦虑。
令人困惑的社会认知,会使公众产生无所适从的社会心理;在舆论传播过程中,极易催生盲目从众现象。选择性接受的认知图式,会使公众在面对舆论时,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偏好,选择性地接触不同的舆论载体,选择与自身相关,对自己有用、有利和有价值的信息,选择性理解和记忆舆论的内容,进而参与到舆论形成和扩散的洪流中。因此,公众一旦认知出现困惑,则容易失去判别是非的标准。在舆论传播中,不明真相的公众在一定人数的宣传、蛊惑下,就会选择跟从这种自认为安全的行为方式,从而使一个小的个人事件,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演变为群体性事件,对政治稳定构成一定威胁。
(二)社会情绪消极
社会情绪是人们对社会事物能否满足自身需求的一种主观感受。社会转型过程中,面对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和升学、就业等巨大的社会压力时,社会公众的消极情绪也会随之增长,容易感到紧张、失落和浮躁,社会心理压力增大,幸福感削弱。当心理压力超过个体所能承受的阈限时,就引起心理震荡,对当前生活感到无望、焦虑和浮躁,产生对旧生活、旧体制的回归意识、怀恋情节。特别是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贫富差距的拉大,使部分社会群体在社会横向比较中产生被剥夺感。
在舆论传播过程中,面对涉及社会不公、贫富分化的舆论议题,有的公众在相对剥夺感、心理失衡和偏激心态等心理的作用下,时常会出现非理性的情绪表达和宣泄。舆论一旦畸变成谣言,就会使这种非理性情绪在人群中快速传染。这种消极情绪容易导致社会成员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会加重社会成员对社会矛盾的不满,弱化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降低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有了这种情绪基础,舆论传播中一旦遇到让自己不满的事件,即使该事件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这种不满情绪也会相互感染,让公众自觉、主动地参与冲突之中,由事件的“旁观者”发展为事件“参与者”。
(三)社会信任淡漠
信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依赖,是个体内心的一种意识和心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突破原有的活动范围进行社会活动,社会流动不断增强,“熟人社会”遭遇挑战,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传统道德观念和新道德观念的不承接,导致了社会道德认同上的心理失范,社会成员心理归属感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社会消极情绪的产生,也使社会认知更加困惑。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在面对逐步加剧的竞争压力时,在利益的驱使下变得自私、冷漠,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断扩大,信任走向淡漠化。
信任缺失会阻碍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降低公众社会生活的安全指数,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也将导致公众失去明确的行为依据和评判标尺,内心产生困惑和迷茫,以致在信仰、价值、需要和道德上产生低俗心理,即信仰上的迷茫和迷信、价值观上的金钱拜物和自我至上、需求上的物欲化以及道德上的厚黑化。社会范围的信任缺失,会破坏维护社会秩序的公信力,社会中出现公共诚信危机,对社会和公众心理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
总而言之,无论是社会认知困惑、社会情绪消极还是社会信任淡漠,这些社会心理问题都会影响公众对舆论的接受和理解以及政治的和谐与稳定,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舆论引导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公众心理与舆论引导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一,公众心理是舆论引导考虑的重要因素。面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立场的人会有不同感受和反应。“引导舆论的实质并不是引导媒体,而是引导公众,引导公众对于一件事的看法。”[1]因此,进行舆论引导时要考虑公众的接受程度以及心理变化状态,并根据公众心理特征不断改进舆论引导的策略与方法。第二,舆论引导是调适公众心理的重要途径。面对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特别是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公众会出现恐慌、焦躁、愤怒等心理,此时需要通过舆论引导来调适公众心理。如果未能及时对舆论做出引导,任由各种代表自己利益的舆论传播,公共心理问题将会不断加剧,进而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反之,积极的舆论引导会让公众心理问题得到缓释,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经济、政治及文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这里,舆论引导是指中国共产党针对特定的社会舆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来设置议题并进行议题互动,引导公众达成社会共识、树立正确观念的实践活动。习近平指出:“新闻宣传一旦出了问题,舆论工具一旦不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不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就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损失。”[2]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强化舆论引导,不仅必要,而且具有净化舆论环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协调利益关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调适公众心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净化舆论环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公众在面对同一社会问题时,由于受不同利益的支配,会站在不同立场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体形式不断创新,公众表达意见的渠道更为便捷,社会舆论呈现多元状态,有时会因为公众无节制地宣泄消极情绪而走向混乱。此外,全球化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错误思潮在中国的传播,谣言泛起,影响公众对事实的判断,引发群众恐慌,引起群众对党的不信任,从而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如果我们党不能加以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就会走向反面,使我国舆论场中的主流思想受到挑战,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第一,引导主流媒体传播正面消息,发出积极声音,及时将社会、网络中出现的各种谣言进行澄清和消解,有效疏解民意的混乱,指引公众的社会言行,进而使社会舆论进入有序状态。第二,强化舆论引导,能够更好地运用官方媒体统一思想、弘扬主旋律,增强民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凝聚力。第三,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教育群众、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主流媒体占领舆论阵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有利于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抵制腐朽落后思想;有利于净化社会舆论环境,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二)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
目前,随着新媒体广泛进入公众生活并成为舆论传播的主渠道,党的威信和信用受到挑战。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的出现,容易使公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产生怀疑。一些损害党和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的形象、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负面舆论出现在多元的舆论场中,削弱了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随之受到损害。因此,如何不断增强党正确引导舆论的本领,正确把握舆论引导方向,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已经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中国共产党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舆论场中的关注点。强化中国共产党对舆论的引导,实质上是党通过对大众媒体的有效管理和运用,切实提高自身执政能力,赢取民心,巩固执政基础。党通过强化对舆论的引导,把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及时、正确地了解和表达社情民意,保证人民基本政治权利,鼓励公民积极、理性地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党在人民群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亲和力。同时,党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有利于对主流意识的传播,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巩固执政基础。
(三)有利于调适公众心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公众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只有心理和谐,人民生活才会充满幸福感。然而,由于利益不同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内各个阶层站在自身的视角表达诉求,以维护自身利益。面对各种舆论,如果我们不能对其积极进行引导和管理,必将造成社会的混乱和震荡。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是在强化引导,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地解决社会不和谐因素中逐步实现的,所以,党要通过强化舆论引导来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问题。
党要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度关注社会舆论,强化对社会舆论的引导,第一,采取措施调适公众的社会心理问题,使公众能够进一步清晰地认识与理性地理解社会问题,在思想和舆论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与支持。第二,党在强化舆论引导的过程中,要积极宣传正确的指导思想、国家发展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为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与党的思想达成共识,增强社会向心力,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三,强化对舆论的引导,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途径,意识形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至关重要。意识形态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营造出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一)认知策略
社会转型期的公众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出现恶性循环之势,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基于公众心理选择性接受的认知图式,为了更好地解决公众认知困惑等心理问题,党在提升自身舆论引导能力时,需要从舆论传播的内容、方式以及效果三个角度,对舆论进行引导。
1.遵循“3T”原则,把握舆论引导尺度。“3T”原则,即“Tell you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这是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针对危机处理与危机报道提出的原则,同样适用于中国共产党进行舆论引导。这就要求党在进行舆论引导时,第一,要从认知方面着手,明确舆论引导的职责所在,细心观察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引导媒体提供公众需要的信息,并根据受众的心理需求分析,从引导受众的认知上占据主动权。第二,要引导主流媒体把握发布和报道消息的时机,减少谣言或传闻涌入公众视野的概率。第三,要引导主流媒体保证消息和报道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权威性,让公众尽可能多地、准确地掌握舆情信息,以理解党和政府举措,支持决策。基于此,党要把握好舆论引导的尺度,找准决定舆论走向的核心内容,深入挖掘,给公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运用群众语言,加强舆论引导的艺术性。舆论引导的成效完全由受众的接受程度来决定,舆论引导目标的成功实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众自我说服的过程。因此,除了遵循“3T”原则,把握舆论引导尺度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公众的接受程度。要注意报道的角度和方式,加强舆论引导的艺术性,提高舆论引导感染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舆论引导,就是借助共同的话语来引发共鸣、提升共识,是在语言作用下对意见、意愿进行同化的过程。所以,要“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社会舆论,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传播观念和事实,这是党获得受众、赢得人心的必备条件,也是当前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突破口。
3.完善舆情跟踪分析制度,促进舆论引导科学化。舆情跟踪分析制度,是指在新闻发布会后,跟踪媒体对新闻发布会的报道情况,了解网络、电视、报纸、记者等各方面对报道信息的态度和反应,并进一步认真分析报道的内容,找出问题所在,与相关部门联系并进行改进。完善这一制度,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分析公众的心理需求,提高其认知水平。在完善舆情跟踪分析制度的过程中,党要注意跟踪的及时性以及受众的全面性,不同层面受众面对同一事件会有不同反应。正如勒庞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因此,必须及时跟踪,仔细分析,掌握舆情发展态势,领导相关部门采取恰当措施,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舆情跟踪分析制度有助于了解公众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和疑问,进一步明确未来舆论引导的方向。
(二)信念策略
公众处于多元复杂的舆论环境下,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负面舆论,特别是危机发生之时,往往会寻求一种特殊的情感做支撑,或曰信念。如果说事件真相是公众在接受舆论传播时必须了解的,那么,坚定公众信念,则是党进行舆论引导的策略之一。作为公众精神力量支撑的信念,能够为舆论引导提供巨大的支持力量。党要通过提升主流媒体的媒介素养、引导各大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以及畅通公众情绪疏导渠道等方式,坚定公众信念,获得公众对自身引导舆论的支持。
1.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抵制错误思潮。“媒介素养”,即“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3]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即要求公众在面对多元舆论场中的各种观点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地批判性地解读、评估和接收。具体要做到:具有职业操守、能够对媒体和信息做出正确的解读与判断,并通过大众媒体积极、理性地表达观点和意见,提升自律与素养。媒介素养的提升,是公众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党化解舆情危机,提高舆论引导力的重要路径。
2.引导媒体传播主流思想,坚定公众信仰。主流思想意识构成了一个国家活的灵魂,其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将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国内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样,国际思想舆论较量日趋激烈,特别是在现代传媒信息传播“去中心化”、信息管理“弱化”的趋势下,公众思想容易发生混乱,其核心价值观也面临离散的风险,致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此外,“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4]因此,党必须引导媒体传播主流思想意识,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掌握领导权和主动权。这就要求党在舆论引导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且要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严格落实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及时抢占意识形态工作的制高点和主动权,以坚定公众信仰。
3.畅通公众情绪疏导的渠道,调适社会心理。公众在面对不公平、不公正的社会现象时,不免会产生众多社会心理问题以及消极情绪,进而会想方设法通过媒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排解负面情绪,“如果没有发泄相互之间的敌意和表达不同意见的渠道,群体成员就会感到不堪重负。”[5]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扰乱社会秩序。党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要及时地领导相关部门对这种消极情绪进行疏导、引导,而不是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强力介入和强制解决。
基于此,党和政府要努力畅通作为公众表达意见的媒体渠道,并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民意,排解公众心中不满与苦闷,以使公众心理及时得到适度的调适,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党通过拓宽公众情绪疏导渠道来调适社会心理,不仅可以坚定公众理想信念、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还有助于党和民众之间“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美国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的形成,增加公众对党的信任与支持,从而巩固政权和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三)行为策略
1.正确对待舆论监督,促进舆论引导。舆论监督在社会舆论形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它的实质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舆论表达的方式对公共权力的运行实施民主监督。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相互促进,是舆论传播活动中的两个方面,是舆论力量发挥作用的两个方向。因此,要升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就必须加强舆论监督。
第一,要正视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中不公正不公平现象的揭露以及对相关部门、单位不当行为的公开批评。
第二,要将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辩证统一于党的舆论工作,在实施舆论引导的同时及时回应舆论监督。通过舆论监督,改正不良作风和不良现象,不仅要坚持正确导向,还要通达社情民意,必须将二者统一起来,以增强舆论引导的亲和力、说服力、公信力。
第三,为了更好地实施舆论引导,党要站稳立场,不断提升舆论引导的公信力,增强受众的信任度,进而使公众敢于表达意见与心声,并认可和拥护党和国家通过官方媒体发布出来的信息、言论、政策和主张。实践证明,党只有正确对待并接受舆论监督,敢于面对不足和群众的批评和意见,才能以党自身倡导和发展的主流思想舆论来对社会上失范的行为言论进行纠偏和引导,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2.积极培养与引导“意见领袖”,提升舆论引领能力。“意见领袖”概念主要来自于美国学者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伊莱休·卡茨提出的两级传播论。它是指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在受众接收信息和舆论之前,对该信息和舆论做出适当加工与引导的中间人。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意见领袖”拥有的意见追随者的范围也逐渐扩大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且能够产生重大的舆论力量。这就要求党在进行舆论引导时,要高度关注“意见领袖”的集群效应,加强与“意见领袖”的良性互动和沟通。然而,在多元的舆论场中,“意见领袖”能否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他们有时会发出煽动公众消极情绪的言论,有时会积极地化解舆情危机与风险。
第一,党要积极引导“意见领袖”,通过适当方式,引导或劝阻其不要发表违背事实的过激言论。“意见领袖”在参与公共事件讨论过程中,既开放话语权,又不失理性,产生最大程度的正面集群效应,形成正能量的舆论共识。
第二,要切实关注“意见领袖”的舆论议程设置,加强“意见领袖”的形塑,引导或劝阻其不要发表违背民意的偏激言论,从而使他们在舆论引导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引路者。
3.发挥官方舆论的主导作用,促进多元舆论场共融。党通过舆论监督,积极培养与引导“意见领袖”,畅通了民众的利益诉求渠道。但是,为了更好地引导舆论,体现主流思想意识,必须有一个舆论引导的中坚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官方舆论。在多元舆论场中,党的舆论引导不断走向有效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使官方舆论占据主导地位。
第一,官方舆论要宏观把握多元舆论场的各种声音,代表党和政府传播主流思想意识,弘扬正能量,并且要“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6]实现与民众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第二,要主动回应公众对社会热点、焦点和难点的质疑,挖掘并及时澄清事实真相,排解公众消极负面情绪。官方媒体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话语表达要诚信和真实,维护自身的权威性。
第三,官方媒体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打通各种舆论场,找准各种舆论场中的“对接点”和“共振点”,时刻关注并推动反应民声、表达民意的积极社会舆论,并形成舆论聚合,促进多元舆论场共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1]陈隽.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新举措[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1).
[2]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307.
[3]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94.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7.
[5][美]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3-34.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
责任编辑:马树勋
D 261.5
A
1671-2994(2017)03-0098-05
2016-12-19
刘亚芬(1991-),女,辽宁朝阳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