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平
(华东师范大学 政治学系,上海 闵行 200241)
政治生态是近年来党中央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净化政治生态,并在论述中提出了很多深刻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过程中,政治生态逐渐净化的效果已经得到初步体现。新形势下,深刻认识政治生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净化政治生态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认真对待,是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大课题。
2012年迄今5年里,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一个显著亮点,一系列新举措的实施使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成就,“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1-1]。人们看到党的建设很多方面已经和正在发生改变,虽然还说不上面貌一新,但从严管党治党确实收到了改善党内政治生态的明显成效。
从重点转变党的作风入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选择。作风作为外在呈现,表现党组织、党员和干部的活动中思想、工作以及生活等方面的行为样态,转变党的作风只是治标而非治本。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阐述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什么首先选择整饬党风的理由,他强调这是因为党的作风顽瘴痼疾久治不愈,成为“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2-1]。转变党的作风是起点不是终点,是治病症状而不是治“病原体”[3-1],“如果认为改进了作风就等于完成了从严治党任务,那是不全面的”[3-2]。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强党的建设意义并不局限于其自身,管党治党本身不是目的,为建设而建设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从严管党治党的根本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鲜明树立和充分展示其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领导党和执政党形象,全面从严治党的社会价值必须体现在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上。
所谓政治生态,是包括人们政治生活的理念、取向、制度、规则等条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概念,是包括党内政治生态、国家政治生态、社会政治生态的总体。通常说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体现的是政治生态一部分的具体内容。邓小平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4-1],“讲风气,无非是党风、军风、民风、学风,最重要的是党风”[4-2]。因此,党的作风在政治生态总体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但党的作风本身不是政治生态。党的作风与政治生态有内在关系,政治生态是党的作风的生成土壤,党的作风是政治生态的影响因子,“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3-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指导下,从推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下简称“八项规定”),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再到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然后部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强化党内监督,全面从严治党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呈现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发展轨迹。党的作风转变带来政治生态改善的效果,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显示了党的作风转变成果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治生态问题作出了丰富的论述。他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5],这就明白地把党的建设与政治生态建设连在一起了。他强调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关乎党的团结统一,关乎党的生死存亡”[3-4],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3-5]。这就把党内政治生态问题提到了战略高度进行定位。他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6],提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3-6],建设“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3-7],“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3-8]。这就明确提出了党内政治生态必须以健康洁净、风清气正为标准。他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3-9],“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7]。这就揭示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任务的艰巨性。这些论述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近年来党内政治生态遭到破坏的严重问题,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归结到一点就是以全面从严治党支撑治国理政的创新实践。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把握“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个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主题。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治理难度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大,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动的情况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使命担当比世界上任何执政党都要重。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只有使党“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保证治国理政的创新实践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组成部分,它的重大意义就在于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
从生态角度研究政治建设,必须把握生态固有的特征。生态学是一门科学,主要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由此而言,政治生态就是社会发展中人们关系相处的环境,研究政治生态需要探讨政治实践主体作用于社会环境的问题。从政治发展规律看,一方面,社会环境制约着政治实践主体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政治实践主体又制造着社会环境,政治实践主体与社会环境互为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生态是在党执政实践中建构起来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政治制度建构和体制创建,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是通过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基础;三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形成了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思想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新的政治生态培育、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党和人民的实践探索在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生态中向前推进。期间虽然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和历史局限,党在指导上发生的失误曾导致了破坏政治生态的后果,但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前提这两个轴心要件没有受到动摇和破坏,政治生态的根基依然牢固地深扎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践之中。
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同,政治生态也需要维系。政治生态既不可能无为而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一方面,政治原生态会由于新情况新问题而出现变异现象,另一方面,政治新生态会伴随实践深入而形成创造的需求,政治生态具有修复和创造双重特征。政治原生态变异的矫正和政治新生态的培育,决定了当代中国政治生态“修复”与“创造”一体两翼的构建任务。
所谓修复,就是对遭破坏的东西进行整饬、修理和复原。生态之所以需要修复,是因为生态发展的平衡关系受到破坏。笔者提出政治生态修复问题有两个旨意,一是强调当代中国政治生态不是重起炉灶另行构建的问题,二是突出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对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政治生态时曾强调过修复问题,他指出,“现在,确实需要修复政治生态,把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大大恢复和发扬起来”[3-10],甚至还说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要扬党内关系之清,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让党内关系全面回归正常化、纯洁化”[3-11]。这里,将修复政治生态与恢复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联系起来,使用“全面回归”这个说法,内涵十分深刻。从现实看,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与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动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有关。毫无疑问,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以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姿态建设政治生态。但必须指出的是,重视创造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修复的任务。面对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出现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修复甚至比创造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
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如贯彻执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组织宗旨、坚持民主集中制、注重党的自身建设、严明党的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等光荣传统,如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代表的优良作风,它们在历史实践中对促进党的政治生态正常和健康发展起着实质性的作用。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永恒的价值,而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生态遭到污染的一个严重情况,恰恰是这些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弱化和消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实践使党治国理政处于崭新的发展环境,政治生态在总体向好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利益诱惑、腐败滋生、权力商品化和资本化等现象严重污染社会,引起社会关注和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社会政治生态破坏首先从党的政治生态开始: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有的党组织纪律松懈;党内一些人遵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朽信条,热衷人身依附关系,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不少领导干部置党纪国法于脑后,无视红线,践踏底线,干出违背党的宗旨和伤害人民利益的出格事情令人惊愕……如此等等,构成政治生态的雾霾。所有这些现象都与党的先进性本质和纯洁性要求格格不入,虽然这些现象不代表党的政治生态的主流,但对良好执政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危害,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反省和最大程度的重视。“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1-2],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意味深长,它揭示了政治生态建设中修复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
所谓创造,就是从实践发展需要出发形成新样态的东西。创新意味着突破,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生长出以往所没有的新鲜事物。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具有创新的历史传统,建设创新型政党成为党的建设的诉求,这就决定了政治生态建设的创造任务。党执政后国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健康发展都是党的建设不断创新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8],他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实践要求加以创新”[1-3]。面对纷繁复杂、急剧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要求。
审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实践,改善政治生态是一个重要视角。我们不难发现,近5年里党中央推进党的建设的很多举措其实并非创新。譬如八项规定中的一些要求——禁止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消费、收受礼品、建造豪华办公大楼等等,以及坚持群众路线、反对腐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都是历届党中央反复强调并一直在做的事情。然而,一方面,长期以来党的建设存在失之于宽松软的问题,抓而不实、管而不严、治而不力导致小病渐成大患、轻疾转为重症;另一方面,禁而不止、治而不愈、纠而不正的歪风邪气形成交叉感染,严重恶化党内政治生态。因此,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突出“严”字当头,更要讲究严什么、怎样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实践正是在严什么、怎样严上形成重大突破。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的过程表明,无论是重点转变党的作风,还是侧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强化党内监督,着眼的都是改善党内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实践采取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如构建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加强党内问责、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健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推进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体系建设、突出严明纪律、强调依规治党等等,创造了党的建设崭新局面。这些举措都是以前所没有的,每一项创新都是为了针对性地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汇总所有的创新,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就体现在净化政治生态上。换句话说,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严”的内容、“严”的抓手,创净化政治生态之新、谋净化政治生态之计、解净化政治生态之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任务。
政治生态修复与创造的双重性不是相互割裂的,修复需要创造,创造包含修复。如果我们把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视为社会主义政治原生态因子的话,那么政治生态修复不是原生态因子的机械复原。例如,无论是坚持民主集中制,还是坚持群众路线,在新的执政环境下都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是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简单重复能够应对的。又如,无论严明党的纪律,还是加强党内监督,历史经验和过去形成的作风都只是价值意义上的继承,新形势下的实践不是把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搬出来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再如,无论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建党,还是严明党纪党规的制度治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需要在实践转化中形成创造性的新经验。这就是说,不忘初心不是固守传统,继续前进必须创新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需要靠健康洁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来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需要以净化政治生态来保持。修复结合创新,创新助力修复,在创新中融入修复,在修复中实现创新,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达到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目的的科学方法和必由路径。
生态具有公共性,生态构成每个人都无法躲避的生存环境。自然生态恶化,带给人们生活窒息感,政治生态严重污染,造成人们社会压抑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任务大力加强环境治理,另一方面以全面从严治党改善党内政治生态,这两方面的治国理政创新实践,对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虽然已经有了‘起势’,但还没有形成‘定势’;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优势’,但还没有达到‘胜势’。一些影响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的消极因素尚未根除,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3-12]。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肩负净化政治生态的使命艰巨、责任重大、任务繁重。
第一,树立净化政治生态的大局意识,明确每个党员的权利观念和职责担当。政治生态优劣影响党的整体生存,净化政治生态不是哪一级组织、哪一个党员的事情。长期以来,党员对于政治生态遭到破坏的现象普遍忧心忡忡,不正不实不廉的作风事实上也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了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基本权利,营造健康洁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全体党员的热切期盼。应该强调,政治生态的构造覆盖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生成政治生态的单元,一个党员就是一个影响政治生态的因子。必须排除净化政治生态与我无关的消极思想,反对置身政治生态建设之外的错误态度。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依靠“全党普遍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强化责任,不断增强从自身从严、从本级从严、从现在从严的意识,努力形成层层担当、人人担当、共同担当的局面”[3-13]。只有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全党协力,才能从根本上夯实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础。
第二,抓住“关键少数”,把廉洁政治作为领导干部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发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以上率下示范作用。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领导干部严起,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首先从领导干部做起。勇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担当,必须切实履行净化政治生态的主体责任。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建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担当党建主体责任首先要落实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任务上,各级领导干部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政治生态对巩固党执政地位和夯实党执政基础的极端重要性。遭破坏的政治生态得不到修复,创造新的政治生态实现不了,“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2-2]。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关键少数”切实按照“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担当起政治生态建设的主体责任。
第三,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清理政治生态的污染源,为健康洁净、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立根固本。清理政治生态的污染源,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标本兼治之策,筑牢维系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石。长期以来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使党的建设积压的问题不少,党的十八大以来选择重点转变党风只是阶段性的治标任务,以巩固作风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为基础,有步骤地加强政治生态的源头治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下一个目标。政治生态的源头治理既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全党的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又要认真排查和清理污染政治生态的重灾区域。需要指出,政治生态与利益相纠结,那些政治生态雾霾的制造者,往往是污染政治生态的利益获得者,污浊的政治生态提供了腐败官员贪欲满足的条件和机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发扬自我革命的勇气,坚决防止一切利益分配、资源配置、权力运作等源头上的营私舞弊,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推进,使政治生态建设沿着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轨道发展。
第四,以制度为保障,加强建构权力监督体系,筑起防范党内政治生态遭污染的篱笆。“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1-4]。着力权力监督体系建构,健全和完善监督权力的系统架构,有助于政治生态建设形成压力机制的良好运行环境。管好管住管牢权力离不开有效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主监督以体系架构的监督为特点。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丰富形式和渠道,构成权力监督的完整体系。针对目前权力监督合力作用发挥不足的缺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创新监督体系运行的协调方法,形成监督系统架构的衔接措施,构建保障功能的监督制度,拓展监督合力作用的制度执行路径,以创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和氛围,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第五,以严明纪律和规矩为抓手,使所有党员言出纪随,行有律戒,自觉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维护者。管党治党靠严明纪律,从来就是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纪律和规矩约束之所以为政党所必需,不仅因为这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规范要求,而且是进行党的组织、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党性训练的制度规定。守纪律讲规矩就是党内政治生活,纪律和规矩严格不严格,直接关系到党内政治生态健康不健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9-1],“干部出问题,都是因为纪律的突破”[9-1],“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加强纪律建设。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9-2]。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突出把纪律挺在前面,将政治纪律置于各项纪律的首位,强调党纪严于国法,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严明纪律、恪守规矩的实际行动,担当起党内政治生态的维护责任。
第六,建构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想干事、能干事、真干事的氛围,使勇于担当体现在敢作为、有作为、大作为的实际行动上。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勇于担当重任,我们党正是以勇于担当领导国家统一、民族独立历史使命的重任,勇于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实使命的重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是促进党更好地担当时代重任,绝不是要束缚手脚。党的旺盛活力通过健康洁净、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来体现,懒懒散散不是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死气沉沉也不是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改善党内政治生态的同时,也出现了不作为的懒政怠政现象,一些领导干部产生多干多错、少干无错、不干没错的消极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敷衍应付混日子。这样的现象和态度是严重的党性遗忘,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不负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产党人必须勇于担当,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10-1],“大家都要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10-2]。全面从严治党应立足完善奖惩相结合的制度和运作机制,坚持权责统一,尽责褒扬,失责必究,增强领导干部愿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动力,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