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

2017-01-25 10:32
中国财政年鉴 2017年0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管理

2016年,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5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3.58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4372.46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41446.01亿元,增长9.1%。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08.86亿元,增长10%。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63029.5亿元,下降0.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3。

全年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2830.4亿元,增长9%。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0390.35亿元,增长10.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098.63亿元,非税收入完成2291.72亿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9%;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3446.09亿元,增长4.8%,增支618.29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75.64亿元,增长13.6%;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97.57亿元,减少278.5亿元,负增长23.7%。全省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完成7158.29 亿元,总支出6152.75 亿元;全省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244.95 亿元,支出210.46 亿元;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834.79 亿元,增长10.3%,支出3318.45 亿元,增长16.6%。省对市县税收返还、转移支付及债券转贷支出4721.71亿元,增长8.9%,其中,税收返还638.29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1626.38亿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940.99亿元、债券转贷支出1516.05亿元。

一、狠抓收支管理,维持大局运转

一是加强财政收入组织。及时监测分析财政收支运行情况,建立健全抓收入的协作机制,强化收入组织工作,促进依法征收、应征尽收;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落实市县财政收入质量考核办法,实施收费基金目录清单管理,加强非税收入监督检查,引导非税收入合规真实增长,提高收入质量。2016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连续26年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二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完善抓支出工作机制,层层督促抓支出落实。实施“三挂钩一通报”(市县财政综合支出考核与转移支付挂钩、库款资金存量与增量调度挂钩、省直部门综合支出考核与财政资金安排挂钩,市县财政支出进度考核通报),开展省直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综合支出进度和存量资金考核,按规定收回统筹省直部门预算资金和扣减19个市县上年转移支付资金。组织开展全省财政支出专项督查,继续清理盘活存量资金,提出压减存量资金一揽子措施,全省各级应收回存量资金均已收回并实际支出,统筹用于社会发展亟需支持的领域。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充分体现民生优先、区域协调和厉行节约要求,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均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帮助市县增强发展后劲的支出4996.44亿元,占省级总支出的80.5%,占比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减少行政经费开支,省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比上年同期减少27%,会议费及“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比上年同期减少11.5%。

二、坚持围绕中心,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是支持经济稳定增长。省级年初预算安排相关资金约2600亿元,运用财政投入和税费减免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注重发挥好各类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加大筹集社会资本参与经济社会事务建设力度,带动全省财政性资金近万亿元用于稳定经济增长。全省与GDP核算相关的八类支出同比增长17.8%,拉动GDP增长约1个百分点。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履行好降成本行动计划牵头部门职责。牵头组织研究帮助企业降成本的政策措施,提出降低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社会保险费、财务、电力等生产要素、物流等七方面成本的35项政策建议,形成省政府降成本行动计划。实施专项台账、专项督办等工作制度,推动工作落实,顺利实现现行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社保费用进一步降低等目标任务,全年降成本超过2000亿元。同时,牵头研究贯彻落实国务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意见,拟定广东省实施细则,提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57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降成本工作力度。另一方面,配合做好其他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制订实施《关于支持国有企业出清重组“僵尸企业”财政政策措施》,安排1.37亿元支持处置“僵尸企业”,落实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省级配套奖补资金8064万元;安排5亿元支持组建省属国企专业化住房租赁平台;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和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做好存量债务置换工作;统筹安排资金超过400亿元,支持补短板重大项目实施。三是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一方面,继续落实近三年统筹1000亿元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计划,投入325亿元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包括: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支持实施企业研究开发事后奖补、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省市共建面向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风险补偿金等;增强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支持省市共建高校及高水平大学、理工科院校建设等;推动科技和经济融合,支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型科技研发等;推动完善创新链条,支持科技应用基础研究、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与平台环境建设、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等。另一方面,选取省科技厅、公安厅、教育厅等部门,通过实施首购活动、确定创新产品清单、预留采购份额等措施开展政府采购支持创新驱动发展试点。通过完善项目立项和申报管理、分年度拨付补助资金、优化结余资金使用管理、加强结余资金收回再安排管理等,解决省级科技项目资金在研期间的持续使用问题,切实提高财政科研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支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和珠三角优化发展。省级统筹2447.64亿元落实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推进“三大抓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支持高速公路及普通公路、轨道交通、西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及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粤东西北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和新区加快发展,支持省产业园扩能增效。加大对贫困县域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力度,改进资金使用管理工作。加强统筹平衡,提出支持粤东西北财政平稳运行政策措施,根据“营改增”及增值税收入划分调整情况调整完善激励性转移支付财政增量返还核算办法,制订实施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项财政政策措施,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机制,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同时,支持珠三角优化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统筹60.74亿元支持横琴新区、南沙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等重大平台发展,统筹20.4亿元继续支持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并纳入“中国制造2025”区域试点示范,促进广东自贸区、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广州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珠海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江门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试点,以及东莞、梅州、韶关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另一方面,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研究制订产业共建的财政政策措施,统筹约210亿元,对企业实行普惠性事后财政奖补和一次性叠加财政奖补相结合,推动实现高水平产业转移。

三、深化改革,财政改革取得新进展

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是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细化预算编制,所有项目支出原则上细化到具体实施项目,年度预算草案达2600多页,做到大账看得懂、细账看得清;推进零基预算改革,2016年扩大到20个单位,编制2017年预算时覆盖全部省级预算单位,实现预算安排由“基数+增长”向“动态+标准”转变;全面推进项目库管理改革,除基本支出之外全部省级财政资金纳入项目库管理改革范围,入库项目达2.8万多个,预算管理模式实现由“以资金分配为主线”转变为“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由“先定预算,再定项目”转变为“先定项目,再定预算”;启动编制2017—2019年中期财政规划,实施项目全周期滚动管理。二是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调整省以下财税体制,制订实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省以下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将省以下增值税(不含电力增值税)收入划分比例调整为五五,实现省与中央收入划分体制相衔接;研究制定并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制定《广东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省以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增值税收入划分体制调整配套政策,强化激励效果,增强对粤东西北支持力度;完善“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政策,提出促进广东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订广东省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促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三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加快公共服务领域推广运用PPP模式,纳入省PPP项目库管理的项目合计147个,总投资额2293亿元;省级经清理规范后整合设立政策性基金15项,省财政出资375.3亿元,基金计划规模2748.3亿元,财政资金平均放大7倍;创新农业资金投入方式,制订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组建方案和产品目录,推动设立广东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首创巨灾指数保险模式,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四是稳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试点行业顺利扩大到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业,试点纳税人户数增加到280.79万户,全年减税750亿元;开展政策调研、分析测算等工作,为逐步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改革作准备;推进资源税改革,印发《关于实施资源税改革的通知》,将广东省28个矿产资源品目纳入资源税改革范围;启动境外旅客离境退税试点。

参与和支持其他领域改革。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改革创新,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支持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开省以下法院、检察院财物省级统一管理改革;支持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出台财务管理配套办法;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改革,规范基础数据采集、补贴资金发放等工作;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等。

四、突出重点,保障改善民生

一是完善保障改善民生基本制度。再次修编《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明确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编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调整细化新一阶段目标任务,将10个领域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细化为104项具体内容。全年广东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支出496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35.7%。二是落实底线民生保障。落实《底线民生精准扶贫三年攻坚实施意见》,保障城乡低保补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基础养老金、残疾人保障、孤儿保障等六类底线民生项目,全年广东全省投入底线民生保障资金276.27亿元,增长8.7%。三是抓好十件民生实事工作。牵头遴选强化低收入困难群体住房保障、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等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并做好巩固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两个项目实施。全年广东全省十件民生实事共下达拨付资金2366.7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1.8%。四是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年人均380元提高到420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10元,城镇低保补差水平从每月374元提高到每月418元,农村低保补差水平从每月172元提高到190元,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水平分别达9600元、7600元,城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标准从1556元提高到2516元,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标准从人均700元/月提高到800元/月等。五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资金。印发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筹集方案及资金使用监管办法等, 2016—2018年全省财政多渠道筹集391亿元,其中2016年安排130.3亿元,支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并按照规范资金筹集、规范资金分配、规范资金使用、规范项目管理、规范财务管理、严格监督检查、严格绩效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的“五规范三严格”抓工作落实。六是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各级财政资金25.7亿元,全面推广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站)建设试点,推进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全省121个县(市、区)建成县级公共服务中心120个,占比99.2%;1609个乡镇(街道)建成镇级公共服务中心1583个,占比98.4%;25916个村(社区)建成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站)25521个,占比98.4%。

五、规范管理,提升财政管理效能

一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印发《广东省法治财政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广东省财政法治宣传教育七五规划》,加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考评工作,建立财政法律顾问制度。推进财政放管服改革,将评估行业行政审批调整为备案制,行政许可事项减少到4项。依法办理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及其他涉及本部门案件,全年办理各类案件53件。二是严格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再次修订《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设立退出,细化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对专项资金实行清单式动态管理。继续推进专项资金清理整合,严格落实“一个部门一个专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从2015年的219项压减到2016年的52项,编制2017年预算将进一步压减到51项,并不再固化安排“子专项”,将跨年度支出从“一次安排、分年执行”向“一年一定、据实安排”转变。三是加强财政库款管理。实施库款资金存量与增量调度挂钩,印发库款资金存量与增量调度挂钩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省财政对下级财政增量调度资金管理,保障财政资金合理调度和安全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四是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组织在广东全省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资产清查,摸清底数,完善系统,加强管理。印发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清查工作方案等,严格执行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以及出租出借管理的有关规定,督促各单位按要求整改存在问题,租金收入一律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五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提出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的意见,在细化政府采购时间节点、合理选择政府采购方式、规范委托代理行为、优化进口产品采购核准程序、加快资金支付等方面加强督促指导,加快政府采购实施进度,切实解决政府采购慢、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依法依规处理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全年处理投诉案件33件。六是加强财政投资审核管理。印发投资审核内部工作规程,推进审核监管关口前移,加强与预算管理改革措施协调衔接,并探索联合审核机制,明确审核规范标准,进一步提高财政投资审核效率和规范性。七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在一个基本制度和8个专项内控办法基础上,印发37项内控操作规程,形成“1+8+x”模式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完善内部稽核规程,强化巡视、审计、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全面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强化财政监督检查,继续组织开展转移支付资金、专项资金及“三公”经费使用管理监督检查,并在全省组织开展技改奖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补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涉及资金178亿元,对20个市、121个单位出具了检查结论及处理决定。八是加强财政绩效管理。规范第三方绩效评价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完善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开展一般性转移支付、创新驱动资金、住房保障资金等22类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涉及资金达6000亿元。选取6个部门开展省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逐步实现评价范围向“部门整体支出、专项资金、财政政策和财政管理”的横向覆盖。

六、加强监控分析,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关注并做好全省财政运行风险防控工作。一是抓好财政收支运行监测。建立库款保障与资金调度平衡机制,防范引发财政运行风险,保运转、保支付、保稳定。二是督促指导市县财政部门防控收入质量问题。及时对非税收入占比高的市县进行警示提醒,主动协商研究对策措施,督促切实解决非税收入占比过高影响收入质量的问题。三是防范社保面临的支付风险。针对部分困难地市基金缺口不断扩大的问题,采取措施,全年累计下达省级养老保险调剂金130亿元,妥善解决部分困难地市基金缺口问题。

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印发《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预案(试行)》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完善广东省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体制,严格将债券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切实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分类处理解决存量债务,多措并举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做好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合理安排各期债券支出计划,切实抓好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全年成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499.71亿元,其中新增政府债券631.9亿元,置换债券2867.81亿元。

七、推进信息公开,打造阳光透明财政

一是组织做好年度预决算公开工作。分类抓好部门和市县年度预决算公开工作。在省政府网站设置“部门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栏目,对各地各部门预决算信息通过集中链接进行公开,并通过省级专项资金管理平台及时公开专项资金信息,接受社会监督。118个非涉密省级部门中有116个公开了2016年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21个地级以上市、119个县市区全部公开了2016年总预算、总决算及市本级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二是做好牵头负责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制订牵头负责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方案,细化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在广东省财政厅门户网站设置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推进信息公开规范化建设,在做好预决算、专项资金、“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基础上,将财政信息公开拓展到重点项目资金、政府采购预算、PPP项目及减税降费等领域,全面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三是建立完善财政信息公开长效机制。推动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广东省财政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健全责任机制,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指引沟通机制,进一步明晰公开要求和工作流程;健全督查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八、完善管理基础,推进财政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

一是启用新版信息管理综合平台。实现预算管理全链条闭环管理,将预算收入管理、编制、执行、核算、决算、绩效评价、监督及信息公开等预算管理全流程纳入信息一体化体系,并将专项资金管理、政府采购、资产、投审等相关模块整合进信息管理综合平台,实现业务流程贯通、数据存储集中。二是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按一体化建设要求改造升级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正式启动,配套实施移动办公系统、机关事务管理模块上线运行,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公办事及电子公文交换,实现实时追踪督办,公文运转和办事效率明显提升。在信息管理综合平台中实现OA办文与财政业务办理、档案管理的无缝连接,同步加强资金拨付稽核,提升业务办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推进大数据建设,完善财政数据仓库及决策分析系统,搭建资料共享平台,初步实现数据整合、贯通和共享。三是推进全省财政资金实时在线联网监督系统建设。按照“关口前移、上下衔接、全程跟踪”要求,建立横向覆盖各级次预算单位,纵向贯通省、市、县各级的财政资金实时在线联网监督系统,逐步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层次、全方位财政资金监督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财政信息一体化向市县延伸。

九、加强组织领导,牵头组织举办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

一是筹备工作扎实有序。牵头拟定《第二届对非投资论坛总体方案》及系列子方案,抽调40多人参与筹备工作,厅领导带头分工抓各项筹备工作落实,细化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倒排时间节点,狠抓责任落实。有效协调各主办单位、20多个省内单位及厅内各有关处室工作,增强工作合力;建立工作通报制度,按时序安排分别实行一周一报、一日一报及实时报告,确保各项筹备工作及时到位。二是会务组织衔接顺畅。论坛举办期间,做到每个工作和时间节点上都有专人跟进,保障论坛顺利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嘉宾包括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南非总统祖马、贝宁总统塔隆、世界银行行长金墉等超过300人,举办各类活动超过11场,签署项目合作协议金额超过25亿美元,期间主办、协助安排国家领导人及省领导多边、双边活动15场次,是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参与主办的规格最高、参会国家最多、参与的国际性组织最广泛的一次国际性论坛。三是宣传引导务实有效。扩大论坛影响力,引导国内外媒体集中关注、持续宣传,充分展示广东改革开放丰硕成果和良好形象。据统计,共有67家中外媒体131名记者参加本次论坛的采访报道,境内外媒体刊发原创新闻稿件280多篇、网络新闻860余条,被全球中、英、法、俄、日、阿等6种文字媒体网站转载18万多条次,《中国日报》、《南方日报》还推出专刊进行深度报道、追踪报道。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