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竹
特朗普执政一月:其言其行其人
丁元竹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入主白宫已经一月有余。一个月来,媒体和社会对这只可能带来意想不到后果的“黑天鹅”从极度关注、广泛评论、不乏抨击到习以为常、视觉疲劳、淡定视之。一个月来,特朗普本人兑现竞选承诺,把一系列竞选政策变成总统行政命令,造成了一个信守诺言、刚直不阿的“革命者”形象。
尽管已经入主白宫,特朗普依然我行我素,继续使用“推特”发声,对公众口无遮掩,对媒体嬉笑怒骂,不时掀起阵阵波澜,执政行为让很多人觉得出格。不过,与执政初期比较,特朗普渐趋消停。这位习惯于新媒体和善于挑起话题的“草根总统”也渐渐步入“瓮中”。
初步统计,执政一个月来,特朗普已推动26项总统行动,包括签署了12条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令和12条具有政策指导意义的备忘录,还在百忙的执政前28天中写下了168条推特(平均每天发6条)。总体看,他是一个勤奋、务实的总统。
(一)政策颁布上几乎兑现了大部分竞选承诺
对照特朗普在竞选中提出的主张和已经实施的总统行动,他在政策颁布上兑现了大部分承诺。
竞选期间,特朗普提出废除奥巴马医改和平价医疗方案。2016年 1月20日,他签署命令,废除《平价医疗法案》。
上任第三周,特朗普履行提高就业机会的承诺,签署了两份行政命令,以及与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签署了推动两国妇女就业的协定。从白宫发布的信息看,他努力说服福特、通用汽车、拜耳制药、沃尔玛等公司承诺减少在境外的就业机会,增加在美国国内的就业岗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期间表示,日本未来十年将在美国投资1500亿美元,创造70万个就业岗位。
竞选期间,特朗普提出对中国大陆及墨西哥进口品大幅提高关税,取消“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协定(TPP)”。2017年1月23日,他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月24日,白宫新闻发言人斯派塞宣称,中美贸易必须走“双行道”。2月20日,他批评日本和中国,认为美国与两国拥有巨额贸易顺差,这是为双边贸易谈判制造舆论。
竞选期间,特朗普提出减少对外国劳工授予绿卡或拒发专业人员(H-1B)工作签证。2016年1月25日,他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立刻在南部边境建造一座实体墙”,保护美国与墨西哥间边界。1月27日,他签署名为“阻止外国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国家保护计划”政令,即“穆斯林禁令”。
竞选期间,特朗普主张,运用总统人事权在金融法规的执行上颁布新的行政命令,简化金融规范。大幅降低企业税及所得税率。2月2日,他誓言终结美国禁止教会和其他免税机构从事政治活动的禁令。2月3日,他任命的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彼得·纳瓦罗称欧元是一个“隐性的德国马克”,德国正利用“被严重低估的”欧元来“剥削美国与其欧盟伙伴”。2月9日,特朗普声称政府将在2—3周内公布税改方案,并说这是自1986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税改政策。
竞选期间,特朗普主张增加从加拿大进口油砂,取消“巴黎气候协定”,试图在环保与能源方面有所作为。1月24日,他签署行政命令,决定重启美加“拱心石”XL输油管道项目。
竞选期间,特朗普主张,调整在北约问题上美国与欧洲承担的费用比例,在重新构建美国与盟国的关系方面信奉“美国优先”的原则,美国不应插手中东事务,回避谈论美国战略东移问题,他不想成为第一个使用核武器的总统,等等。2017年2月15日,在会见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时称,只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愿意,他对以“一国方案”还是“两国方案”实现以巴和平均表示支持,放弃了此前多届美国政府支持“两国方案”的立场。2月20日,副总统迈克·彭斯在布鲁塞尔承诺特朗普政府将继续支持欧盟,发展美欧之间的贸易与安全合作关系。当然,特朗普政府能否“言行一致”,欧盟还持观望态度。
在与俄罗斯关系上,2月16日,白宫发言人斯派塞表示,特朗普希望俄罗斯能够缓解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归还克里米亚;2月16日,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会见俄外长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拉夫罗夫时表示,美国将考虑与俄罗斯在某些领域展开合作,但会捍卫自己的利益。早先,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称,华盛顿不准备与莫斯科展开军事合作。特朗普称自己“与俄罗斯的联系”纯属胡说八道。眼下,他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出现变数,原定在德国G20峰会前举行提前会晤的计划遥遥无期。
在俄罗斯问题上,特朗普需要在欧洲和俄罗斯之间权衡。在美国国际战略专家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看来,美国在前苏联解体后的长期任务依然是,“如何促进俄罗斯的民主改革和经济复兴;同时避免重新出现一个欧亚帝国,阻碍美国实现建立一个能把俄罗斯稳定安全地连在一起的更大的欧洲—大西洋体系这一地缘战略目标”。
在与中国关系上,特朗普采取的是“胡萝卜加大棒”战略。1月24日,白宫新闻发言人斯派塞宣称,美国将捍卫在南海的“国际利益”;2月8日,特朗普就元宵节和中国农历鸡年向中国人民致函祝福;总统副助理塞巴斯蒂安·戈克说,美国一直在竭力淡化处理中国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这一事实。他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威胁,我们需要明白这一点”。戈克还说,一直有一种与之对抗的论调说,如果和中国搞贸易,这会促使中国改革,但到目前为止,这种做法并没有奏效。2月初,戈克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中国在墨西哥投巨资修建汽车厂时说,中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也不会被特朗普总统当成一个普通国家来对待。2月10日,特朗普与习近平主席通电话,表示愿意努力拓展中美合作、发展惠及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建设性双边关系。美国政府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2月1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德国波恩举行会晤,蒂勒森重申美方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并表示定义美中关系的只能是友好,他主张建设性地处理两国之间的分歧。
(二)依然我行我素、口无遮掩
特朗普嘲讽自认中立客观的法院。2月9日,针对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裁定拒绝恢复执行“穆斯林禁令”,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咱们法庭见!我们的国家安全岌岌可危”。
特朗普言辞激烈地抨击自认中立客观的媒体不诚实。在竞选期间,他将竞选矛头指向媒体,指责“讨厌的”媒体分散了他的注意力。2016年1月21日,他公开发飙,“我正在和媒体打一场战争”。2月6日,再次指责媒体对恐怖袭击的“不充分”报道。2月16日,在白宫记者会上,他自始至终言辞激烈地抨击媒体报道不诚实。特朗普是一位首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大政方针先河的总统。
(一)美国的总统体制给个人性格留有有限的发挥空间
美国的总统体制的确给个人性格表现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但是美国宪法、司法、立法、党派、媒体,以及国际既定的秩序和利益格局又使美国总统扮演的角色不能太偏离常规。
入主白宫一个月来,特朗普正在从一个“成功的商人”“总统候选人”“电视明星”“网红”“当选总统”走向“现任总统”,从关注利润、观众、粉丝、选民、选票、走向关注国家利益、全局问题和关注政策实施效果—总统的责任。当选前,他只需要考虑如何扩大选民的数量,当选后,他必须考虑国家利益,这就需要在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决策中,左右权衡。这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到:
2017年2月3日,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裁定,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移民政令。美国司法部2月4日就这项裁定提起上诉,2月5日,联邦上诉法院驳回此请求,这使特朗普必须另辟他径。
特朗普在1月25日提出的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筑墙的计划中要墨西哥政府“埋单”,遭到墨西哥政府强硬反对后,又改口说美国政府可以先“垫资”后找墨西哥“报销”。
2月7日,美国参议院对特朗普提名的教育部长贝齐·德沃斯进行全体表决。由于两名共和党参议员投反对票,表决结果出现50票赞成、50票反对的平局。按照美国宪法,最后只好由兼任参议院议长的副总统投出赞成票,力保特朗普的教育部长人选。
2月10日,在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谈中,特朗普降低在竞选时的高调,调子完全与安倍晋三同步,说美国在日驻军有助于维护亚太安全,日本是美国的重要盟国。竞选时就追随特朗普左右的核心成员、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弗林,2月13日在距离美国媒体曝光他与俄罗斯方面关系“过于密切”尚不满一个星期后辞职。在这样的背景下,谈到与俄罗斯的关系,特朗普在2月16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但若我们能与俄罗斯在一起,这是一个积极的事情。我知道这在政治上可能不利于我,但我所能做的就是将危险扼杀在萌芽阶段。”他再次抨击媒体的错误报道,虚假又可怕,这让自己更难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如果能与俄罗斯,与中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和睦相处的话,这将是一个积极的事情,而不是负面的。
2月15日,特朗普在会见内塔尼亚胡提出“一国方案”或是“两国方案”都可接受后不久,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莉就澄清说美国仍然支持“两国方案”。
2月16日,特朗普提名的劳工部长安德鲁·普兹德宣布退出,在宣布退出前,共和党内人士说,普兹德在参议院审批程序中已得不到足够的共和党参议员的支持。
针对特朗普的“推特”行为,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人米奇·麦康奈尔2月17日指出,他不认同总统特朗普每天发“推特”的习惯,希望特朗普不要对无关的议题发表太多言论。“他(特朗普)喜欢加入一些多余的讨论,我也不支持”。麦康奈尔的表态进一步凸显了共和党建制派对特朗普一些颠覆传统的行为的不满,他在特朗普竞选阶段就要求特朗普“按照剧本走”。得罪共和党,特朗普肯定要承受丧失共和党支持,从而使他的政令走不出白宫。
为了让特朗普不再那么自大,网民们想到了一种缩小特朗普的方法——在推特打上“迷你特朗普”标签,上传自制的缩小版特朗普图片。这一恶搞风潮迅速席卷网络,有媒体甚至称,“特朗普让美国再次发笑”。对网络十分关注的“网红”特朗普来说,也不能不注意到这一点。
“穆斯林禁令”对美国旅游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全球旅行商业协会的执行总裁麦克·麦考米克称,截至2月8日,美国旅游业因特朗普的旅行禁令损失1330亿美元,美国至少失去了7750万游客,中国游客和墨西哥游客大幅下降。
特朗普内阁需要参议院批准的23个职位中,他就职当天仅有2人顺利通过参议院批准、第一周有4人通过、第二周有6人、第三周有9人、第四周有14人……执政满月,包括商务部长、能源部长、劳工部长、贸易代表等在内的内阁成员还未获得参议院的批准,令整个政府运作不畅。
从月初到月末,特朗普的政策出台呈现先紧后松,先硬后软。这一过程似乎表明,这个从出色商人、“草根总统”一步迈入白宫的人,正在逐步从“竞选状态”慢慢进入“执政状态”,从面对竞选群体转向必须面对包括竞选群体在内的全球范围的各个利益群体和国内各个利益集团。
(二)历史上的美国总统都或多或少追随过当时的流行文化
特朗普热衷于“推特”,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大众文化影响着所有的市民,总统也不例外。大众文化塑造了我们自身、我们的世界观,还有总统的政策。大众文化是无法逃避的,而总统也和我们大家一样,必须找到途径来应对它。”由此也可以来认识特朗普的“推特”偏好。
纵观历史,美国总统体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给总统们的个性发挥留有一定空间。研究美国总统文化的学者特维·特洛伊说道,“19世纪初,总统们试图通过流行剧院来吸引普通百姓”。
“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开始,广播技术的发明赋予了总统们前所未有的力量来塑造公共形象,广播拉近了总统与公众的距离,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电视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功能,总统们利用电视这个通用媒体分享经验从而影响美国大众。”
罗斯福赶上了广播时代。特洛伊说,“罗斯福有很好的条件来充分利用广播提供的机会。他是一个伟大的广播发言者。事实上,他曾被称为那个时代美国政坛最好的广播声音,甚至比托马斯·杜威(Thomas Dewey)还要好。”“随着无线电的发展,罗斯福意识到这项技术将让他接触到更多的人。1932年,他打电话给72岁的老母亲,想告诉她自己已经获得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但是罗斯福母亲后来回忆道,‘我当时已经在家里听过广播里的消息了’”。1932年,美国60%的家庭拥有收音机,还有25万台车载收音机。罗斯福看到电台将政治带入一个新的时代,电台改变了沟通的方式。甚至有人认为,罗斯福1936年大选获胜主要归功于无线广播。善用无线广播,给罗斯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声望。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总统在工作中充分利用他在流行文化方面的所有知识和经验。“他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他自己就是一位名流—总统可以影响流行文化对他的评价。”
(一)特朗普自己的世界观渊源于美国主流价值观
特朗普的战略选择除了受到选民影响外,美国既定的战略思想在他的思想和行为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例如,穆斯林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以及在美国定居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媒体舆论。这是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公众和战略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民众对穆斯林人口、文化、社区扩张的担心,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正如布热津斯基说到的,“美国衰落之后的世界会是穆斯林的天下。2010年-2030年间,世界范围内的乌玛(ummah)——穆斯林社区预计会从占全球人口的1/5-1/4的水平增长到1/3”,这个美国民众普遍担心的问题,不能不影响到特朗普的战略和决策。再如,尽管特朗普在对内塔尼亚胡的表态中表明了他对中东问题有自己的考虑:“一国或两国”都可以。与穆斯林问题有关的中东问题,中东地区的战略位置,可能要比特朗普想象的更为复杂,布热津斯基早就预言到,“欧亚大陆的中部,即在日益扩大的欧洲和在地区内日益崛起的中国之间,将仍是一个地缘政治的黑洞”,随着特朗普执政时间的推演和国际局势的变化,他或许还会调整自己对中东的思考,当然,他的“一国或两国”言论已经及时遭到了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纠正。
(二)特朗普娴熟战术,不精湛于谋略
按照传统的政治惯例,特朗普可以私下与媒体、国会、内阁部门等进行沟通,因此,既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十有八九不会招致大量的公开批评,自己也可以顺水推舟,得到民众的点赞。要做到这一点,他需要像富兰克林·罗斯福或者像林登·贝恩斯·约翰逊那样的政治家谋略,而不是直来直去的战术。
特朗普不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但是一个出色的商业管理者。特朗普的经商经验是,有一个大目标、及时了解市场、学会宣传、控制成本、牵制对手、有力回击,这些,在他上任后的一个月中也都看到了,例如处理墨西哥边界墙等。在生意场上,特朗普一直很顺利,造成了他趾高气扬、极其自我,从不向人低头的性格,但在关键时刻,他也能审时度势,及时“认输”。从其经历的几个故事看,特朗普也还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即使做好事,他也会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让自己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特朗普出格的言论犹如层层面纱,遮蔽了他的本来面目,让他以一种另类的形象展现在众人面前。在其自传中,特朗普曾经这样说:“人们以为我是赌徒,事实上我在一生中从未赌过;人们以为我是主动进攻型的人,恰恰相反,在决策的时候十分谨慎和保守。在做任何一桩生意的时候,我都会做最坏的打算。如果为最坏的结果做了充足的准备,那么,剩下的就是接踵而来的好消息和理想的结局。”
特朗普重实利,重实在的利益。作为一个商人,他不注重意识形态,利益是其大目标。作为总统,特朗普背后有一个更大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要实现美国再次伟大。但是,他提出的发展实体产业,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还要看美国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实,从比尔·克林顿到奥巴马,都提出了让美国人“回到工作中去”的战略,但并没完全解决问题。
(三)特朗普的个性特征造成其“怪异”的行为
从他的自传中看,特朗普是一个思维异于常人的人。这就是所谓的不按常理出牌。商人特朗普的优点是智慧过人,拥有丰富的商业知识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他的弱点是源于他根深蒂固的出口不逊。家庭教育和严于律己,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掩饰他的不友好倾向,但这些倾向不时会爆发出来,他的一些性格特征使他成为部分社会成员和政界眼中的异端。
从跟媒体的关系来看,特朗普是争斗型的,他选择的就是冲突和对抗,就是采取以强压弱;在商业上,以大险求大利。他不怕输。他能三次破产,说明这个人就是敢冒险的。但是,敢不敢拿国家利益冒险,这与他自己的商业利益大不一样,会受到宪法、国会、法院等一系列机构和制度的约束,还取决于他进一步的政治历练。
目前我们看到特朗普的一些“怪异”,可能的解释是:一是他的政治技巧缺乏。他从“商人”到“政治家”、从“竞选状态”转入“执政状态”需要一定时间。二是华盛顿建制派也需要适应和磨合。“循规蹈矩”的政治家对像特朗普这样一个“口无遮掩”和“随心所欲”的人的适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三是特朗普的家世、个人成长及商业成功的历史表明,他有自己不同凡响的过人一面,在根本利益问题上,特别是国家利益问题上,尽管他的政策颇受非议,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离开规矩太远。
(四)家世和个人成长决定了特朗普行为的有限边界
特朗普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从他的爷爷弗里德里希·特朗普开始,其家族就很有商业眼光。特朗普成长过程中,他的家族规定了许多规矩,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遵守,父母千方百计要求孩子们打下良好的教养基础。他的父亲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能够审时度势、把握分寸,特朗普继承了父亲的作风。
特朗普幼年时非常顽皮,为了管束他的野性,父母将她送往纽约军事学院学习,在这个学院,他受到了严格的训练,成为学校的优秀学生和明星球员,晋升为军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期间,特朗普学习成绩优秀,不仅掌握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特朗普事业成功,子女个个优秀,没有一个有不良习性或丑闻的。女儿伊万卡·特朗普虽然拥有20多亿美元的继承权,但毫无富家子女的坏毛病,且非常积极勤奋。尽管经历三次婚姻,竞选期间,他的前妻们都积极支持他的竞选活动。
(五)特朗普性格对其执政可能带来的影响
特朗普的自尊、怒形于色的性格特征会因为自己的政策命运不济而备受打击,这一点可以从“禁穆令”遭到法院拒绝后他的表现中看出。2月18日,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参加自己支持者的大规模集会上说,自己在白宫住了四周,患上了幽居病,头疼且心情抑郁,心中沮丧。与其他美国总统比较,特朗普可能不是情绪健康的代表,眼下,他的“情商”让其在扮演美国人民赋予他的总统角色时还不能得心应手和不能游刃有余。
从总体看,特朗普的认知能力并没有受到他的情绪的侵蚀和抵消。与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不同,特朗普不是一个情绪极不稳定的美国总统。事实上,特朗普本人的家世、个人成长历史和成功的经历都表明他使自己适应美国的商业环境才得以成功的,这个过程中,彰显了他的过人洞察力、善于抓住机会的本领,良好的沟通技巧,等等。
(六)特朗普对中国的战略不会远离前辈政治家和美国公认的国家利益
从特朗普“美国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到历届美国总统对中国实施的政治上的“民主”排斥、经济上的“遏制”、军事上的“打压”、地缘政治上的“包围”、文化意识形态上的“渗透”,以及美国战略家关于美国“衰退”与中国“崛起不可避免”等认知,特朗普对中国必定是采取“围堵”的战略,目的是阻止中国崛起,确保“美国第一”的国家利益。至于“围堵”的方式是“温水煮青蛙”还是经济和军事领域“局部冲突”,则取决于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地缘政治中的各种因素和突发事件。
美国走向衰退,这是特朗普的关注点,也是他提出“美国第一”的着眼点。他和许多美国人都认识到,“美国不仅是第一个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最后一个超级大国。在美国失去世界霸权地位之前,需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秩序。为此,美国必须防止另外一个超级大国的兴起和任何一种威胁美国霸权地位的反美联盟的出现”(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2015)。在这样的认知意境下,阻止中国崛起是特朗普的核心战略之一,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国务卿戈克说,“中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也不会被特朗普总统当成一个普通国家来对待”的原因吧。
另外,正如布热津斯基分析道的,“外界对中国成为全球性大国表现出的多疑的恐惧正在使中国变得坚定自信,并可能促使有关美中关系更加敌对的预言成为现实”,这样的一些公众认知和舆论引导也会导致特朗普和一些美国人对中国采取敌对和强硬的态度。例如,2月1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透露,他在与特朗普会谈时“为中国问题花费了很长时间”;谈及中国时,他对特朗普说:“这是本世纪最大的主题”。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特朗普执政以来对中国问题和中国议题谨小慎微。
在与中国开展外交沟通和伸出橄榄枝的同时,特朗普也是“两手抓”,与历届美国总统一样,特朗普并没有放松对中国的军事打压。2月初,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在访问韩日期间,表示美国军方计划对中国在南海的行为采取更果断的措施。2月18日,美国海军官方发布声明,“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开始进行巡逻。这是该航母自服役以来,第16次部署在南海海域,也是特朗普执政后,首次在南海派军舰巡逻。
中美之间的博弈将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的博弈。大国之间的博弈,取决于“政治上的生命力、意识形态上的灵活性、经济上的活力和文化上的吸引力”。针对特朗普的中国战略,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外交沟通、文化交流和经济建设,同时,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我国要特别关注特朗普限制移民的政策带来的机遇。针对“禁穆令”对美国移民、人才和旅游带来的冲击,我国应当加快人才体制改革和相关政策制定政策,吸收高科技移民,发展中国科技和创业,拓展中国的旅游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以后,大量移民和人才给美国带来了科技繁荣。从全世界吸引人才是美国长期维持强盛的重要基础。这些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