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双重理论来源阐释
——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之维

2017-01-25 02:52张红建商植桐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建党中华马克思主义

张红建 商植桐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双重理论来源阐释
——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之维

张红建 商植桐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遇相融体现了文化的极大包容性,二者在哲学思维、社会理想和理论气质上高度契合,又体现了文化的世界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为思想建党提供了双重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老祖宗”,是思想建党的核心和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魂”,是思想建党的重要根基。思想建党应积极在二者的融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思想建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

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方面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属性使得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产生于欧洲的思想理论体系,若想在中国获得生根与发展,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民情相融合,由此获得一种“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由一种“欧洲形式”的文化转变为中国本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优秀的传统文化若想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异彩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思想建党必须在二者融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遇相融的历史进程

任何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这个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1]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能够在中国生根正是由于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的现实需求,并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中获得了动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由此开始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曲折历程。

(一)冲撞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准备阶段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准备阶段。17世纪以来,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推动着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国的清王朝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的文化心态使中国失去了融入世界的绝好机会。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中国人开始觉醒,不堪受辱的各个阶级爱国人士开启了漫长的向西方求索的时期,并经历了从器物技术到体制机制再到思想文化的转变过程,在屡次的失败中不断前进。这一时期在中西文化的冲撞之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逐步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

(二)探索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奠基阶段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奠基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始结合,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辩证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鉴别和筛选,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并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中国民族风格和本土化表现形式,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根基。

(三)徘徊与前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曲折发展阶段

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左”倾思潮充斥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做了简单对立,在违背实事求是原则之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教条化和庸俗化的理解,同时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政治运动结合起来,采用政治斗争的形式来处理本应属于思想领域的争论,造成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主义的糟粕得以复活,给这两种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几近毁灭性的灾难。

(四)反思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新阶段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进入新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重新拿起实事求是的理论武器,通过总结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验和教训,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结合起来,使二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高程度的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并于2017年1月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指出要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契合的理论之维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共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融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被中国人接受,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某些契合点和相通性,正是这些相通之处减弱了中国人在接纳马克思主义上的认知障碍,稳固了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哲学层面具有契合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有着经久不息的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天下一气”的思想明确了世界的物质性,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基础,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异曲同工。中国古代哲学家还力求用“气”来说明生物和人类意识产生,这在事实上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则具有相通性。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蕴藏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最突出的表现是用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来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贯穿于事物发展之中,这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当中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些价值契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逻辑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理想层面具有契合性

中国的古代,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深受封建统治的剥削和压榨,对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抱有无限的渴望,这种理想社会集中体现在儒家的“大同社会”思想之上。“大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天下为公”,它主张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人与人之间劳动的平等、关系的和谐、人际的友爱。“大同社会”一直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理想社会追求的核心,无数仁人志士为此目标而赴汤蹈火、前赴后继。在马克思的设想中,共产主义是一个“全社会消灭了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劳动”、“按需分配”、“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是摒弃了人的自我异化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自由联合体,这与古代“大同”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同的理论气质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形成的,具有海纳百川的极大包容性,善于吸收不同的优秀文化的精髓来提升自身的适应性。在中国文化史上,既有中体西用也有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不具有排他性的宗教文化特色。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它在继承和改造全体人类知识中产生,因而是具有世界性的科学理论,易于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生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尚理性和智慧的道德伦理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马克思主义则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理论,容易在其他国家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和生长,正是这种相同的理论品质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有了内在的规定性。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为思想建党提供了双重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是“老祖宗”,是思想建党的核心和旗帜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完整、最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是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源头,决定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决定了党的组织原则。思想建党的首要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党的理论建设的不断进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魂”,是思想建党的重要根基

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一贯秉承的宗旨和原则。马克思曾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深深的融化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之中,并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共产党员成长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闪烁着丰富的党建理论的火花,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与中国文化求真务实的精神密不可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不谋而合,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均来自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发扬者,毛泽东曾说过:“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与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遗产。”[3]因此,思想建党必须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根基。

四、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中汲取思想建党的智慧

思想理论是一个政党的“显微镜”,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功能;思想理论又是一个政党的“望远镜”,能够为政党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和目标,重视思想理论建设是政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一直秉承着“顶天立地”的原则,顶天,就是顶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天;立地,就是立足于中国5000年的历史文化、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4]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筑牢思想建党的信仰根基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中最主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既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判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基本方法。与此同时,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应与各个发展时期的具体要求和历史任务结合起来,保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和开放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建党的实践,使全体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懂、真学、真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

(二)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涵养思想建党的源头活水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提供了源头活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精神命脉,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浪潮的汹涌中站稳脚跟的精神根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我们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提供了指导。继承这一份历史遗产,要求全体党员和民众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之下,切实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将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以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为己任,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充分阐发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指导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艺创作以及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横向延伸与纵向传承。

(三)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抓好思想建党的精神高地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思想上的滑坡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缺“钙”,“总开关”没拧紧,正确的是非观、权力观、事业观必会荡然无存,思想建党的核心是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我国自古就是文明大国,礼仪之邦,重视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人追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将道德放在了首位,无论是孔子的“为政以德”,荀子的“道德之威”,或是董仲舒的“教,政之本也”,顾炎武的“以名为治”,[5]无不体现了道德修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生长在中国土地上的炎黄子孙,共产党员的党性必然深受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积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养德的精华,树立党的意识,维护党的权威,自觉将个人修炼与集体修炼相结合,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造主观世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为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四)推进党章党规的学习探讨,明确思想建党的理论指南

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党规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例如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的形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求真务实的精神密不可分,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思想,党的反“左”反“右”的党内两条斗争战线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持中的观点。同时,党章党规中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勤奋坚毅、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均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在推进思想建党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征,通过党章的学习,应全面透彻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将党章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规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它更具具体性和针对性。因此,党规的学习应侧重于实践,要逐步引导党员将党规的要求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将党规的真谛体现在细微细节之处。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585.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4]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EB/OL].http://cpc.people. com.cn/n/2015/1026/ c83083-27738599.html.

[5]王保庆.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9.

(责任编辑 马树颜)

张红建,中共中央党校2016级博士研究生;商植桐,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邮政编码 100091)

D20

A

1672-6359(2017)02-0024-04

猜你喜欢
建党中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