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德 姚晓萍 王 丽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析
张云德 姚晓萍 王 丽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也影响到了教育领域。由于新生代大学生信息畅通,个性张扬,思想活跃,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以深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编好教材、抓好课堂、建好队伍这三方面着手,将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必修课程,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和教化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材;课堂;队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2016年,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的改革。本文就“创新”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相关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传统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其效能的主要方面,为此,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它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本质就是教育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把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政治形态和道德意识,通过特定的活动,内化为受教育者客体的思想品德,使其思想和行为与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过程。这个特殊性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的特殊地位,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必须具有足够强大的引领力,向受教育者提供高质的“产品”,引领或培养受教育者对“产品”的需求。[1]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供给侧改革可以优化教育资源有效配置,向受教育者提供更高更优的“产品”和“服务”,能够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优的教育选择,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和影响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加强交流合作,而且在文化领域也深入交流和迅速传播,导致我国文化多元化。由于传入我国的外来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大学生对外来文化又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新生代大学生,虽然信息畅通、思维活跃,但思想往往还不够成熟,在面对一些信息的过程中,缺少应有的辨别能力,可能会被一些不好的事物所迷惑,进而抛弃自身原有的一些正确思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高校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人才是推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科学文化水平以及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如果大学生没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将来走向社会不但在工作生活中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而且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来说,也将会留下无穷的祸患。因此,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据是教材,而现有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教材供给的部分内容,已不适应现阶段大学生发展的需求。
1.残留的教条主义话语和思维。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随着社会的演进和时代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但出版的大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并没有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教材内容充斥着教条主义的话语。这些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教条主义话语,不能为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合理有效的解读,也不能解释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固守这套话语,将会使马克思主义陷入过时论的困境,从而削弱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2.课程设置的结构问题。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内容影响育人效果,课程结构决定课程实施所发挥的功能。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结构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根据课程内容的变化不断调整,形成一种动态变化的机制。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结构单一,缺乏活力,处于静态化的状态。它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甚至造成思想政治课程功能的散失。其结果,本来是最具活力的课程,逐渐演化为可有可无的课程。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效率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我们的理想目标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课”,但目前的现状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变成了比较糟糕的课堂。
1.教学思路老套。教学设计思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大相径庭。据调查,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仍然采取概念先行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按理说,理论与实践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指导与支撑关系,才不会陷入“空洞”与“盲目”的双重窠臼。[2]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是“两张皮”,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变成了知识的“搬运工”,采取理论灌输的方式给学生“授知”,不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尤其不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代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而导致在学生心目中滋生了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的错误观念。
2.教学方法守旧。教学方式方法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变量,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迥乎不同。相对于教学内容而言,教学方法是最灵活的因素,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据调查,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最喜欢用讲授法,绝大多数教师采用一讲到底和满堂灌的模式实施教学。“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是大学思想政治课的真实写照。教师把关注点放到了“教什么”的内容设计上,而忽视了对“如何教”的设计,存在重“教材”轻“教法”的不良倾向。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要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育人是为师之道,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是经师,还要为人师。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3]思想政治课教学也一样,能不能办好,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关键也在人,即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现阶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主体的教师,存在的问题集中在教师的素质上。
1.专业信念不坚定。思想政治课与其它学科课程有共同的育人功能指向,但也有学科的特殊性。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学科教学对教师的特殊性要求。而现实中,由于极少数思想政治课教师容易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自身的政治立场不坚定,理想信念不明确,甚至在课堂上信口开河地出现一些动摇人心的言论,这不利于信息畅通、个性张扬、思想活跃的新生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专业知识不扎实。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面临着青黄枯竭、严重短缺的现象,多数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从其他学科加盟来的,他们知识面比较广,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掌握不扎实,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了解,以至于缺乏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现在高校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有本科外,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专业都缺乏本科教育,所以,即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毕业的教师,本科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训练也基本是空白的。
思想政治课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性质的体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特有的课程。[4]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办好,关键是把教材编好,队伍建设好,把课讲好。”这一指示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努力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指明了出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基础,课堂是重点,教师是关键。
1.剔除脱离当代实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教条主义话语。教材的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有创新思维,以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这就要求不能因循守旧,要加强对社会现实矛盾的分析,要加强对现实重大问题的研究,科学揭示社会矛盾产生的主客观根源,为这些矛盾的存在作某种“合理性”的解释,指明解决这些矛盾的方向。这样编写的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对待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而且能帮助大学生提高解释现实矛盾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根本上有效抵制错误思想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增设相关课程,拓展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高校拓展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将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比如突破本科生四门课的限制,可以增设治国理政、创新中国、大国方略等内容。通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培养有用人才。
1.转变教学思路。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要听的,老师不讲;学生不听的,老师在不停地讲,所以,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无用课。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第一,在课堂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但是,在理论联系实际时,又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一方面,我们观察到的现实现象很复杂。另一方面,我们观察到的实际现象是否真实?真实的概率有多大?到底选择哪种现象?如果选择正面的,学生会以为是在歌颂;如果选择负面的,培养的又是愤青。所以,一般情况下选取实际事例时,应紧紧围绕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解读,深化理论知识,增强理论认同。
第二,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功能。实践是学术之本,也是学科之本。[5]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更是时刻都不能离开其根本。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摆脱概念先行的模式,凸显“问题意识”。当然,思想政治课不可能去回答所有的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但可以精选问题,其最理想的问题设计是“四点交集”,即这一问题既是“教学重点”,又反映了“社会热点”、同时存在着“理论难点”,还是大学生真实的“思想疑点。”[6]
2.转变教学方法。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和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7]这一形象比喻,生动地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第一,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实施精准的教育供给。要依据教育对象,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8]第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将传统的经典教法和现代教法的多样性相结合。事实证明:思想政治课完全靠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行,在计算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课的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当然,单靠慕课、微课、翻转也不行,课堂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情感打动。通过情感打动,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在传统教法中,有些东西不能抛弃,比如,黑板、粉笔;但是,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也要借鉴,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1.坚定专业信念,增强使命感。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的,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调控者:第一,要自觉承担为党和人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课教师干的是“职业革命家”的活,端的是“政治碗”,吃的是“政治饭”,要明确自己是代表国家意志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说到底就是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的。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是由其特殊的职业要求决定的。一要坚定地信仰和忠实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二要自觉宣传和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拓展专业知识,增强教学本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迎合学生的需求,不是学生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有效落实供给的内容。如果把教材比作是食材,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把它加工成色香味俱全的适合大学生口味的美食,事关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本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要提高本领,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理论水平,增强理论功底。理论素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9]一是系统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基本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主体性知识,是关于“教什么”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知识对于教育者而言,就如同树根之于大树,只有筑牢知识根基,才能为开展教育活动奠定基础,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10]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华。二是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这部分知识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保障,是条件性知识,是关于“怎么教”的知识,对主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支撑作用。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三是要掌握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学科,它广泛吸纳了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相联系的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宗教学、民族学、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必须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这些知识是实践性知识,是关于“教得好”的知识,对主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提升作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增强有效表达。思想政治课不是新闻发布会,思想政治课教师也不是新闻发言人,“有效性”落实到底,就是到底有多少知识装入了学生的头脑,这就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增强有效表达。在课堂教学中,一是教材语言要向教学语言转化。教材语言理论性强,它追求的是条理化,难免会抽象化。教学语言在使用学术语言的同时,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生动的生活语言把科学理论说明白、讲清楚。二是要注意语气的缓急、语调的高低,与具体情境相配合,或平和或高亢,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从而使科学理论入脑、入心,乃至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三是除了口头语言,还要配合肢体语言,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方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总之,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但二者绝不是对立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意味着否定需求侧结构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在于让结构和资源的配置更合理,让需求更合理,就是用更合理更精准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更优质的资源,在意识形态的塑造上更规范更有效,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1]侍旭.高校思政教育也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N].光明日报,2016-03-16.
[2]王习胜.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与发展趋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09).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4]顾钰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慕课热”以后的“冷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1).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自觉与新未来[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6(01).
[6]陈锡喜.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新空间[J].湖北社会科学,2015(12).
[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8]杨耀芳.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教育及启示[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0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10]王树荫,石亚玲.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5(07).
G41
A
1671-2994(2017)04-0042-04
2017-03-20
张云德(1965-),男,甘肃白银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姚晓萍(1984-),女,甘肃张掖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掖市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丽(1991-),女,甘肃庆阳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许如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