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在群众文化发展中作用

2017-01-24 14:55:12刘婉璐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2期
关键词:舞蹈群众生活

刘婉璐

(成都市文化馆,四川 成都 610000)

浅谈舞蹈在群众文化发展中作用

刘婉璐

(成都市文化馆,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上升。在越来越多姿多彩的文娱活动中,就舞蹈而言,它已经变成了群众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主要解析了舞蹈和群众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当前形成的一些常见舞蹈类别,然后论述了舞蹈对群众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以供参考。

舞蹈;群众文化;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群众文化生活的种类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舞蹈的发展,众所周知,其已经非常悠久了,它是一种利用身体具备的节奏连贯性动作来表现某种情感或者思想的艺术形态。其拥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跨越文字和语言的阻碍,打破民族和国家的分界,可以说是人与人感情交流的重要方式。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多彩,舞蹈也逐渐从舞台上伸展到了社会各个方向,并且成为现在最灵活和常见的活动形式之一。

一、舞蹈和群众文化的联系

舞蹈是一门人体动作艺术,是一种极为特别的文化。它把人的肢体当做标记,在冗长的时代发展中,与特定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相融合,并且形成了该民族独有的一套系统,保留着、传送着该民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群众文化”这个词语虽然是由“群众”和“文化”组合而来的,但是意义绝不是两个词语的意思相结合。群众文化是专指一种特别的文化,是以广大群众为中心开展的一种社会型文化,是把文化娱乐作为重点,可以自娱自乐,满足自己精神文化思想需求的社会文化。比如常见的广场文化、小区的社区活动等,都是属于群众文化的活动类型。因为有了大批群众不断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才能在群众活动中不断自我成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审美与文化修养境界。还可以结交到新的朋友,获得一些在参与群众活动之前没有得到的体验感受[1]。

舞蹈在中国是有着十分古老的历史,是大多数人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娱活动,拥有着十分广大的群众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人们改变了生活方式、价值观等,为了自己的愿望开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的欢快。广大人民自己内心对于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好,都可以用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工作学习之余,加入到舞蹈当中,通过群众舞蹈来扩大这份喜悦之情。群众舞蹈的成长和遍及,不仅可以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对于国家的文化也有相当大的推进作用。

二、群众文化中常见的舞蹈

群众舞蹈发展到现在就分为了两种形式:一种是在舞台上的表演形式;另一种就是人们原创的自娱自乐形式的舞蹈。后者一般是出现在离我们很近的公共场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群众舞蹈,是非常贴合人们生活的。

(一)民族舞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合而成的国家,其中很多民族都具有其他民族没有的文化和传统,民族舞是表现该民族特有性格和风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民族之间的往来中,群众舞蹈交流方式已经成为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各个少数民族之间增进感情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习俗舞

所谓的习俗舞,就是在各个地方各种传统活动中跳的舞,在中国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在各种重要节日里,各地方都会展开群众舞蹈活动,比如广东的舞狮、陕北的腰鼓、东北地区常见的扭秧歌,以及四川多民族地区的藏舞、羌舞、彝舞等。这些地方性的习俗都是存在多元化的方式,可以表现各个地方不同的文化习俗,拥有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

(三)社交舞

社交舞是最靠近人们日常生活的舞蹈,一般出现在社区大院、公园以及购物广场等一些公共活动场所。比较常见的就是健身操、韵律舞、排舞等,这些都属于社交舞。这种舞蹈节奏快、韵律强、动作简单易学,可以快速加强人和人的沟通交流,进而可以最大限度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特别是现在最为流行的“广场舞”就极大丰富了中老年人的业余生活[2]。每天吃完晚饭走到附近的广场或者公园,总会看到一群一群的舞蹈队,最方便的在于想跳就跳,非常灵活。这样不仅锻炼了身体,又可以认识一些舞伴,同时又陶冶了情操,对于群众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三、舞蹈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满足群众自娱自乐的作用

随着我国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文化生活要求也是日益增加,群众舞蹈是人民群众自娱的开始,对于群众来说,舞蹈本身具有的感染性就大于其他的一些活动,大多数人们也就愿意参与进来。在全身心的投入过程中,他们不再是观看者,而是一个解除了疲劳、振奋了精神参与进来的表演者。通过舞蹈姿态完全展示了自己的个性,舞蹈不仅变成了群众喜欢的艺术形式,也满足了群众自娱自乐的需求。

(二)增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人们的生活环境、居住水平都有着极大的改善。但是随着居住面积的扩大,小区邻里之间的接触也就越发少了,而出现在社区广场的群众舞蹈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流感情的地方。群众舞蹈的种类繁多,做操跳舞样样都有,极大地吸引了周边的居民。街道、社区的群众舞蹈活动,客观上为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架起了桥梁。在城市里不论公园、广场、街道、社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大多是以群众舞蹈为主,有东北秧歌、健身舞、百姓健康舞等,这些别具特色的群众舞蹈,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居民百姓,他们在工作之余、茶余饭后,纷纷走出封闭式的高楼庭院,参加到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中来,既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打破了居民之间互不相识、互不往来的沉闷局面,使那些有着相同情趣、相同爱好的社区居民相聚在一起,抒发情感,建立友情。让他们在空闲的时候,走到社区参加到活动中来,这也就打破了邻里间见面不打招呼的尴尬局面。通过群众舞蹈,人们在配合中产生默契,并且促进了彼此交往的友情,也进而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3]。

(三)锻炼身体、净化心灵的作用

舞蹈是人们通过节奏韵律,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它是一项综合了音乐、美术、形体等多元素的文化活动。面对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使用范围扩大,很多面对电脑工作的人员一天除了上厕所走几步,其他基本没有运动时间。久而久之,人们不仅身体素质下降,还会对社会带来影响。工作者在舞蹈的过程中,在身体的平衡能力得到改变的同时,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也可以得到强化。通过舞蹈,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优化,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又能陶冶情操,还不受跳舞环境、参与者性别和年龄的制约,舞蹈动作也是由跳舞者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编制,都是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也是现在茶余饭后最适合群众锻炼的形式。通过参加群众舞蹈,可以极大改善人体心脑血管循环和呼吸系统,促进身体健康。同时,群众在舞蹈中可以接受艺术理念和美学思想的熏陶,实现心灵的净化。

(四)培养健全人格

古往今来,舞蹈对于人们精神文化以及德育方面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对于人们形成健全人格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人们想加入到舞蹈群众中去时,就要进行大量练习。在训练过程中,在身体得到磨练时意志力也会得到磨练,只有坚持不懈,最终才会领悟到舞蹈的真理。在克服心理和身体的困难时,意志力得到了提升,这对于健全人格是有着促进作用的。群众舞蹈不是个人的舞蹈表演,而是以群体一同表演的形式进行,想要跳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舞蹈,就要讲究团队协作。此后,舞者在工作中也一定会注重团队协作的精神,为群众文化建设打下基础。

(五)提升思维能力

在群众舞蹈的过程中,人们不光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人们在实际跳舞时,要知道音乐的节拍,还有牢记各种音乐舞步,在了解熟记的过程中,大脑就会飞速运转,思维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群众舞蹈是可以提升记忆力和感知力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大脑会思考,身体的协调能力也在提升。因此,群众舞蹈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提高智商和情商,完全提升了人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舞蹈对于群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形成的群众舞蹈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通过舞蹈的形式,利用舞蹈特有的感染力使居民群众都参加进来,人们在满足了自娱性的同时,又锻炼身体、释放压力、陶冶情操,并且增加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极大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

[1]高博.浅论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0(11):106.

[2]卢慕君.舞蹈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音乐大观,2012(5):221.

[3]王慧霞.浅议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J].神州,2012(27):46.

G247

A

猜你喜欢
舞蹈群众生活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漫生活?阅快乐
我和舞蹈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