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双主体模式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的探讨

2017-01-24 08:44陈荣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跨境校企主体

陈荣华

(1.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2.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校企双主体模式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的探讨

陈荣华1,2

(1.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2.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革新的速度空前加快,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应运而生,也符合现代职教体系的发展需求,本文就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校企双主体模式进行教育改革来探讨,以引领教育教学改革。

校企双主体;跨境电商;教育改革

近几年,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多个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文件,再次明确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区域经济需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及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人才培养的质量仍然是制约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集中表现在技能不高、素质不强、迁移能力差、发展动力不足等。同时科技和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革新速度空前加快,导致高职毕业生与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的差距进一步加大。现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地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双主体育人模式,才能有效缩短毕业生与企业需求间的矛盾,本文通过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校企双主体模式进行教育改革进行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何为双主体育人模式

通过阅读文献,结合本人理解,笔者认为:双主体育人模式即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利用高职院校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将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企业管理模式和学校办学模式,企业技师和学校老师,企业工人和学校学生,企业培训和科技转化等深度融合的一种双主体办学模式。双主体办学模式核心是以人为本,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的融合,降低学生人向社会人转化的成本;企业技师与学校老师的融合,缩短科学技术转化的时间和降低企业再培训的成本,学校老师及时深入企业实践,增强学校服务社会功能,达到高职院校与企业互惠互利,形成提高企业和学校竞争力,毕业生更好地就业等多赢的局面。

双主体办学有别于改革初的企业办学校以及后来学校办企业,后两者都是一方主导的,谋求一方利益的。双主体办学是在独立的企业和独立的学校,通过双方的谈判,高于工学班和学徒制的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这种校企合作在民办高校中更易实现,教育部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支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行业,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是学院的最高决策议事机构,由合作方共同组成,院长全面负责高职院校的运营和教育教学工作,对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双主体办学的切合点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进出口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中国海淘用户2016年达到0.41亿,跨境电商进口近4万亿;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8.8万亿,海淘用户将达到0.74亿,跨境电商进口将达到5.5万亿。网易卡拉、天猫国际、唯品国际、京东全球购、聚美极速免税店、小红书和洋码头等7大平台占销售额的95%以上。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物联网的应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跨境电商将继续迅猛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将成为各大电商平台宠儿,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同时各大电商平台已经赚满了第一桶金,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跨境电商还会有长足的发展,接下来维持发展将是人才争夺战,也愿意投入巨资招揽人才,投入人才培养。

跨境电商需要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计算机、物流、应用英语等数个职业核心能力模块,需要高职院校在校内进行专业整合,培养符合跨境电商的人才,更需要具有实战经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依据企业需求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企业与高职院校找到切合点是双主体办学的基础。

三、校企双主体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教育改革的路径

企业与学校搭建双主体办学的平台,为学校跨境电商专业改革提供了可能,本人觉得企业和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一)企业在学校建立“校中厂”

跨境电商企业结合自身营销和仓库场地分离的特点,将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和核心骨干团队带到学校。充分利用学校面积大,场地足,学生用工成本低(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险),收入期望值相对较低的特点,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结合企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理论课,实践课将学校老师和学生分散在企业的团队中,让学生和老师零距离接触企业要求,完成企业目标;同时在企业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在高职院校内建立科研工作站或科技最前沿的实验室,让学校老师进行科研,促进老师的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学校在企业建立“厂中班”“厂中校”

一是充分利用企业员工多、员工理论知识不足,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工作岗位有机结合,减少人力资源培训成本,同时可以对跨境电商企业中工作比较好的给予相应的学历提升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自身价值的实现,理论水平的逐步提升,认知水平的上升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价值,同时让员工自身生活更加幸福愉悦,提升自我效能感;二是将老师、学生带入企业,按企业要求完成顶岗实习,让老师或企业技师结合自身边学边讲,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做到在教中做、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接受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熏陶,尽早成为职业人,为减少时间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跨境电商服务水准。

(三)植入企业项目实战演练创新教学内容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企业利用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空间, 向学校开放产品数据库和物流平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工作情境下植入企业项目或学生创业项目,利用企业提供的产品流、资金流和物流, 开展以真实工作项目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以企业项目案例教会学生职业能力,在校内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对接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岗位、规格、能力的要求,通过软件操作、会展模拟、代运营(代销、代管理)、创业实战等形式引入跨境网络贸易实操项目,培养学生线上、线下虚实合一的国际贸易操作能力。

(四)创业实战教学法实现零距离就业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业务的发展

给学生创业创造良好契机。通过引进跨境电商行业龙头企业,嫁接企业的数据平台为学生提供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优势资源,解决了学生在跨境贸易创业中难以解决的产品、资金和物流等后顾之忧,鼓励学生在全球速卖通、EBAY、亚马逊等跨境网络贸易平台注册网店,销售产品。创设真实的外贸创业环境,系统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物流、国际结算、产品跟单、跨境网络操作等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外贸业务岗位的操作能力,培养通过网络平台开拓国际市场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在创业中“做中学”,掌握职业技能,实现零距离就业和创业。

通过学校老师或企业技师模拟教学,在学校内针对跨境电商中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和物流各核心模块模拟企业场景,通过开发以上两种方式利用先进的摄像和编程制作成相应的课件或学习软件,让这些模块按企业要求进行教学改革,让其他学校相关专业做到有章可循,促进此行业蓬勃发展。

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国际贸易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高校应用类外贸专业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本位,创设双主体育人机制,吸引跨境行业领军企业进入学校,创建适合学生开展实训、实习、实战、创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适应外贸转型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转变。

[1]申晓伟.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研究[J].学术研究,2012(9).

[2]2016——2017年度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报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7(2).

[3]刘俊斌.基于特定平台的“后置订单式 ”外贸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0).

[4]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3).

[5]吕丽萍.美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0(2).

G642

A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JSJG586)。

陈荣华(1968-),男,江苏靖江人,河海大学博士研究生,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跨境校企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何谓“主体间性”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