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曼立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 风险管理部,北京 东城 100045)
人民币国际化是从贸易结算开始的。人民币通过贸易结算输向国外和境外,在国外和境外市场形成了存款储备,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自2009年人民币试行贸易结算以来,人民币在国外和境外结算的总额和比例大幅度增长,其间虽然有波动,但总的趋势呈明显增长态势。据比较权威的环球电讯协会(SWFIT) 统计,人民币国际支付货币排名从2011年的第17位,跃升到2016年的第6位,贸易融资货币排名为全球第3位。今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和跨境人民币政策框架的进一步优化完善,贸易结算下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逐步扩大,国际市场的参与主体对汇率风险对冲、对保值增值的需求不断提升,客观上对人民币的交易货币职能提出了新的更多的要求,从而使人民币的交易货币职能有了明显的发展。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三年一度全球外汇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人民币日均外汇交易总额为340亿美元;2013年,人民币日均交易总额猛增为1200亿美元,增幅达253%;2016年4月,人民币日均外汇交易总额又升至2020亿美元,在全球所占比重从2%升至4%,全球排名第8位。2016年,人民币全年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交额为4341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2.28%,人民币直接交易货币对增加到24对。
在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之前,人民币的储备货币职能主要是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各国银行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来体现的。有些国家较早就将人民币作为他们国家的外汇储备,比如,2014年,英国政府就发行了首支人民币主权债券。2016年,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宣布人民币为其官方外汇储备。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之后,表明了我国经济实力与市场开放程度得到了明显提升,从而提高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现在,人民币已成为世界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的重要选项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全球人民币外汇储备数字显示:2016年底,中国人民币外汇储备达845亿美元,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七大储备货币。
1945年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于1969年创设特别提款权(SDR)。起初,特别提款权是与美、英、德、法、意五国货币挂钩,欧元在1999年出现后,代替了德、法、意三国货币,与美元、英镑、日元一起组成了新千年头15年内的货币篮子。从国际化角度看,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速度比日元快,人民币用了7年时间,而日元则用了11年,这从一个侧面证明改革开放对提升我国经济实力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起了重要作用。
从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之后,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第五种货币。当前,SDR货币篮子的权重分别为:美元41.73%,欧元30.93%,人民币10.92%,日元8.33%,英镑8.09%。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七位跨境和离岸支付货币。
1.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地位。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外贸和投资都可以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既使我国企业节约了财务成本,又使这些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也随之减小。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将使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不断放开,在直接投资、跨境担保、跨境融资、境外发债等方面的限制会逐步减少,不但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而且还可以为企业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竞争力和议价能力等,创造直接的有利条件。
2.增强了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西方发达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之所以大大强于发展中国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国内通行的货币同时能够充当国际货币。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即实现国际化之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权和调节权,这无疑会增强我国对世界经济运行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制度话语权,增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3.有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如果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算起,已经运行了70多年,其间也出现过几次国际金融危机。相比之下,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国际货币体系带来的打击是灾难性的,直接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和经济失衡,迄今,世界经济还未走出衰退期。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人们经过近10年的观察和讨论,逐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必须推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推动国际货币之间的良性竞争,以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通俗地讲,也就是“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增加了各国对国际货币的选择权,这对于改善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保持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降低交易成本等都是有利的,简而言之,有利于世界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
1.增加了政策监管的难度。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三元悖论”的规律性现象,也就是各国或货币主体只能在独立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和跨境资金自由流动之间“三选二”。这对于我国也不例外。较长时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是通过资本管制来保持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的。这个政策在一定时间段内还是很有效的:它有力抵御了外部金融市场对我国的冲击,为改革开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在人民币国际化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对跨境资金流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在跨境资金流动逐步加大的背景下,政策体系尤其金融监管政策实施的难度加大,因为原来的某些监管政策或失效或不能再用,这就大大增加了国内金融风险。一旦具体金融政策选择不当,很可能就会诱发国内金融形势恶化。
2.国内金融稳定运行和安全受到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表明中国经济正在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因此,国内金融市场将更多地向国外投资者开放,跨国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加大、速度加快。与此同时,国外与国内、境外与境内金融市场之间的资产价格联动性和金融风险也加大。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波动,就会立即传导到国内金融市场,甚至会放大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对此,如果准备不足或应对不力,会严重影响国内经济正常运行和金融发展,甚至可能造成国内经济社会动荡从而中断改革进程。
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辩证关系。实体经济基础雄厚,金融就能蓬勃发展;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通畅,则二者发展都有后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经济活。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金融的本分。
实体经济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本文是取广义的实体经济,它包括农业、工业以及消费服务业,还包括直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业等。从当今世界经济状况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不断发生,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从当前世情国情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后应坚定树立服从服务于我国实体经济这个基本思路。因为强大的实体经济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为后盾,人民币是无法得到全球货币使用者信任的,也不会有今天人民币国际化的地位。
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服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已被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所证明。1978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业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除了前面已论述的人民币成功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外,人民币被欧洲央行等60余家央行纳入储备货币。近5年来,我们发起设立的亚投行、金砖银行以及丝路基金。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左右,稳居世界首位。
“一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是伟大的事业,是造福各国人民的世纪工程。“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有“三通”都属于实体经济范围。“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1]
我国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是一个引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战略构想,正如有国际媒体评论说,“一带一路”建设正在书写经济全球化的新篇章。中国与参与各方携手同行,努力开掘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为构建和平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动力支撑。
如前所述,我国能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背景下,金融改革发展尤其是人民币国际化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属可圈可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国内既存在着对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关系上的不同认识,又存在着实际中金融脱实向虚的倾向。
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金融发展面临不少风险。经济和金融在经历上一轮扩张期后,进入了下行“清算”期。实体经济供求失衡,金融业内部关系失衡,二者循环不畅,结构性问题突出。一些市场行为出现异化,道德风险明显上升,金融机构的营利性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凸显。“追逐利润的内生性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外生性之间存在矛盾,致使金融机构在二者之间作选择时,在不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的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会选择追逐利润。”[2]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外溢性加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叠加,在这些风险中出现了金融脱实向虚的倾向,我们要高度警惕和切实防范。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支持清算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支付清算业务规模与GDP总量之间的差距在持续扩大。在2015年,创造1元GDP所需的支付系统业务规模从上一年度的53.25元上升为64.77元,增长率达到了21.65%,是2007年以来的最高值。[3]这就提醒我们要重视现实中出现的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相背离的倾向。经验和教训都是很好的教材。就反面教训而言,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于很多国家迄今仍有切肤之痛。就正面经验而言,中国40年改革开放实践一再证明:实体经济是中国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器,也是中国金融业应对外部冲击的稳定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4]
2017年6月29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首次对亚投行的评级结果为AAA级,这是穆迪公司评级标准里的最高级别。此外,穆迪还对亚投行的展望评为稳定,这体现了穆迪对实体经济的重视。在当前西方一些国家虚拟经济极度发展的背景下,象穆迪这样的国际评估机构还看好实体经济,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人民币国际化优势,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这是保证我国金融发展脱虚向实的应有之义。
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这是迈开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2009年,我们先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这4个城市进行改革试点。此后两年,又扩大了改革试点,由于适应了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发展的需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很快就扩展到全国,业务覆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能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与此同时,也降低了汇率风险。
2.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改革和推进。从2011年以来,我国逐步放开直接投资、人民币境外放款和对外担保等政策,这些资本项目使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很快,丰富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内容,对跨境人民币结算项目产生了催化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从而大大拓宽了人民币资本项目跨境使用的空间,这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
3.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创新。2015年8月11日,我们明确了汇率改革,即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参考上日收盘汇率报价,从而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市场供求变化。2015年12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2016年,中间价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收盘汇率加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定价方式,延长了交易时间段,从而更为准确地反映了国内外、境内外对人民币的需求,也使人民币汇率更趋均衡、更加富有弹性。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创新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1.由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决定的。当前,国内外环境对人民币国际化后的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确定的因素很多。
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既要防止“黑天鹅”事件,也要防止“灰犀牛”事件。所谓“黑天鹅”事件,是指那些极其罕见的、难以预测的、会给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的小概率风险事件。所谓“灰犀牛”事件,是指那些发生概率极高、事发前就有迹象,发生后影响巨大的潜在风险事件。
具体说来,就我国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而言,全球范围内的大小突发事件多次出现,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美元进入加息周期、欧元前景,其他新兴经济体形势的不确定性等,都会对国内金融市场尤其是人民币造成波动和冲击。就国内而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开局不错,但任务很重;金融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高,宏观层面流动性一度过于充裕,金融杠杆不断放大,容易造成金融市场恐慌和波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不良贷款双升,违约债务增多,房地产泡沫等金融风险积聚,等等。对此,除了思想认识上决不可掉以轻心以外,金融监管制度政策的改革创新必须及时跟进。
2.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根本要求。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的前提条件。金融风险与金融业特性好比一枚钢镚的两面,二者与生俱来。金融业的特性是链条长,市场信息不对称,价值实现过程曲折,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面对金融周期波动和利益诱惑大,参与者行为快,违法犯罪风险高;金融业本身风险点多面广,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强等,这些都是金融的风险源。
在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之后,我国资本账户不断放开,跨境资金流动加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大大增加,尤其是由局部风险引起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明显增加,因此,我们必须戮力提升我们金融监管能力,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3.坚定推进金融监管制度政策的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曾遇到种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难题,最终都是依靠改革创新得以成功化解。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之后,我国金融体系复杂度、开放度越来越高,不少风险挑战随之而来。应该看到,现有的金融监管制度政策有些已经过时,有些已不适应,有些正在试点,因此,迫切需要金融监管制度政策的改革创新。金融监管制度政策的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抓重点,又要重视配套。
当前,金融监管制度政策改革创新的重点,是加强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近些年,尤其是2015年,我国金融领域产生的各种乱象,出现一些风险隐患,金融机构内部违纪违法案件频发。究其原因,就是监管出了问题。因此,监管要严密、管用,敢于监管,精于监管,恪尽职守,严格问责。与此同时,我们要重视金融监管制度政策的配套问题,把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结合起来,把物价稳定、汇率稳定和经济稳定协调起来,并把它们纳入金融宏观监管政策的框架之内。
除了需要金融宏观监管制度政策改革创新的配套之外,还要重视其它金融制度政策的创新,这里尤其要提出金融统计体系创新这个重要课题。金融统计,既是支持货币政策决策、维护金融安全、有效实施金融监管的重要工具,又是监测金融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存在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统计范围不全、金融统计和计量标准不一、跨境和跨市场风险监测手段缺乏等。为防范金融风险,保证我国金融安全,亟须实现金融统计制度创新。为此,需要尽快完善金融统计法规,建立健全金融统计机构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1]习近平.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7-16.
[2]马骥.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创新的金融保障[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7(04).
[3]张维.关于当前我国金融领域若干思潮的述评[J].马克思主义文摘,2017(03).
[4]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