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盘和林
打错“蒜”盘须用金融手段平抑农产品“金融性周期”
文丨盘和林
据报道,今年9月底以来,冷库大蒜开卖后的价格一路下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每斤就下跌了三四毛钱。而之前将大蒜存入冷库储存的贸易商,现在一吨至少要赔上千元。由于不看好后市行情,眼下一些贸易商出现了恐慌性抛货。
前两年蒜价大幅上涨,很多蒜商赚得盆满钵满,而今年全国各地的掘金客带着大量资金涌入山东金乡收蒜、存蒜,没想到这次打错了“蒜”盘,目前存蒜商处于全线亏损状态。说得不客气一点,存蒜商出现大幅度亏损,也是市场供需下价格规律给他们的教训。
从“蒜你狠”到打错“蒜”盘,从“倒霉蛋”到“火箭蛋”,以及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价格波动,近年来我国农副产品价格波动较为频繁,其背后的核心是农副产品价格波动所导致的价贱伤农,进而影响到广大市民的菜篮子及福利。
当前的农产品价格波动,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场供需所引发的,而是投资属性所导致的“金融性周期”,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市场用于维持价格稳定的金融手段欠缺。因此,要让农民有稳定利益,还须从金融方面入手去做。我国亟须构建服务于现代农业的金融体系,以金融手段来平抑农产品的“金融性周期”,如美国以期货价格保值来避免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在种植阶段就能为种植者锁定收获时的价格。拥有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的美国农业金融体系,也为美国农业及农产品增加了竞争力。
农产品历来受到天气、虫害等因素影响,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大,价格规律告诉我们,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并由此引到生产,因此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经济现象,“猪周期”都已进入了经济学教材,即猪肉价上涨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打击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像大蒜、生姜、大豆这些具有“猪周期”现象的农产品价格高的时候,大部分利润环节被中间商获取,不光价贱伤农,价高也伤农、伤民。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背后都有热钱、游资炒作等金融乱象的鬼魅身影,使得价格的波动更为频繁与剧烈,因为“庄家式”的炒作必然会带来农产品暴涨与暴跌。
实事求是地说,“姜你军”“豆你玩”“蒜你狠”虽然是一种投机行为,但其本身也是市场运行的一部分,违法的边界十分模糊,很多时候难以用行政手段进行管制,且管制成本过高。
不过,现代金融市场例如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能够有效转移和分散农业市场风险,能有效平抑农产品“金融性周期”,以避免“价高伤民,价贱也伤农”等危害。完善的农业金融体系能够从根本上平抑农产品的“金融性周期”及其危害,对构建我国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总之,我国如能构建完善的农业金融体系,越来越丰富的金融手段,必然可以更加有效地平抑农产品“金融性周期”。这才是“蒜你狠”、打错“蒜”盘等问题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