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永胜
试论习主席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 曹永胜
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战略举措,是总结我国长期以来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们党着眼开拓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境界的时代抉择。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当代中国来说,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理清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路,如何改革制约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体制,如何建立和健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机制,如何制定和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等等,都是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回答的问题。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同志也认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地阐明了军民融合既是国家战略,也是国防战略的根本性质,深刻论述了军民融合的方向、目标、任务、途径和着力点。全面领会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军民融合的科学内涵,既是充分认识习主席军民融合战略思想时代价值的根本,也是我们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
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战略举措,是总结我国长期以来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们党着眼开拓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境界的时代抉择。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当代中国来说,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理清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路,如何改革制约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体制,如何建立和健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机制,如何制定和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等等,都是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回答的问题。
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的要求。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对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两个层面上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改革任务。首先,在国家治理层面,提出“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又作了清晰、科学的表述和概括,指出:“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这一系列重要理论发展,反映了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从初步融合走向深度融合的实践要求,表明了我们党对军民融合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的认识深化。习近平对格局蓝图进行了勾勒,“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成为发展的三个方向。2015年,随着蓝图进入实质建设期,习近平为已经探索两年的军民融合发展把脉。他精准地点出,“要强化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2016年,随着五大发展理念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成为全党共识,习近平将“军民融合”置于更大的格局之中。指出,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从2013年的开局到2014年的目标布局,从2015年厘清机制藩篱的破局,再到2016年执创新牛耳的解局,由习近平主席亲自布下的“军民融合”这盘大局,在军改的大潮中展现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习近平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论述,从我国国防的性质、军民融合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军民融合的内容和范围、军民融合的指导原则、军民融合的实施途径等方面,深刻而系统地阐明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鲜明地指出了我国国防的性质。2014年8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这个论断,明确了我国国防的根本性质。全民国防,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体现,是人民战争思想在和平时期的创新运用。国防和军队建设,是整个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独立于国家建设之外的力量,因此,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依靠全民、全社会的力量办国防,才能真正形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强大力量。
阐明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指出:军民融合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也是强军之策,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途径。明确提出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而不是权宜之计,根本目的,是为兴国与强军服务,实现国兴军强的发展目标。同时,军民融合也是国防战略,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必由之路。
明确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范围。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指出:“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这天,他进一步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明确了要在国家层面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军地资源的互通互用:国防建设的所有要素都要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凡是国家经济社会体系能办的事,国防建设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要另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形成军民一体的国防设施;军队建设方面,要着眼于世界新军事革命,着眼于掌握战略主动权,在作战指挥、政治工作、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多个领域,构建军政、军民一体,互联互通的战争支持体系,用军民融合的办法,创造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优势,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作用较大的新路子。
确定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指导原则。习近平指出: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市场动作,法律保障的指导原则,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由于国防和军队始终处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斗争的前沿,发挥国家主导和市场机制作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现实路径。国家主导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是由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殊性决定的,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就是要在国家主导下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把国家主导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军民融合这个兴国强军的伟大实践。
加强顶层架构建设。为解决在军民融合发展上指导关系不顺畅、主体权责不清晰和制约机制不健全等薄弱环节,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大改革力度。2014年2月28日,中央决定成立由习近平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14年12月30日,中央决定成立由习近平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确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改革的重大原则、方针政策、总体方案;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统筹协调处理全局性、长远性、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改革问题;指导、推动、督促中央有关重大改革政策措施的组织落实。2017年1月22日,中央决定设立由习近平任主任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迄今为止,全国绝大多数省(市)成立了军民结合(或军民融合)工作领导协调小组。
优化政策法规环境。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对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两个层面上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改革任务。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开启了依法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作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之举。2014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同年8月,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公开征求意见。同年9月,总装备部出台《竞争性装备采购管理规定》和《装备价格方案评审规定》, 同年11月,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国家保密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的措施意见》。为优秀民企“参军”创造了更加宽松的条件。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四川、江苏、江西、河北、福建、安徽等省市自治区在以往制定实施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或军民融合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又相继出台了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一些涉及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地方性法规中,对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均做出了相关规定。
确定改革的着力点。一是建立权威高效的领导管理体制。现代国防建设的有效实施,取决于能否以举国之力、调集全社会资源为之所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能否给予有力统筹和支持。国家高层体制确保实现统一领导,防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二元体制结构出现固化,对于实现军民深度融合极为重要。当前,在由习近平为主任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下,从顶层上加大了“统”的力度,切实解决融合过程中各自为政、多头领导、分散管理以及领导管理机构缺位、越位和错位等问题。二是构建运行顺畅的运行机制。建立需求对接机制。研究出台包含需求生成提报、需求论证评估、需求执行落实、需求调整反馈四个环节的军民融合需求对接办法,建立科学、合理、高效,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需求生成提报机制。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应根据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尽快研究制定“军民融合资源共享办法”,对资源共享机制作出全面、具体的规定。探索建立有效的军民资源共享形式,进一步确立资源共享利益的分配机制和原则,有效推进部分民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索建立军用与民用科研机构协作模式,建立开放共享和协作机制,推动军民协同创新,突破制约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软件、关键元器件和高端加工制造设备等瓶颈问题。三是加快国家层面军民融合法律法规的出台。将《军民融合促进法》等法规以法律形式明确军民融合组织领导,规范军民融合工作程序方法。进一步制定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填补相关法规空白,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条款内容,明确有关军民融合的权利义务和职责范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资源共享机制作出全面、具体的规定;制定和完善包括知识产权、税收优惠等方面的促进军地资源互通共享政策。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研制生产和融合式发展项目建设,依据项目可市场化的程度,有计划地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为进一步提高军地资源共享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军民资源共享形式,确立资源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原则,有效推进更多民用资源的开发利用。调整和完善现行军用标准,全面清理现有军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