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杜炳汉
沈阳装备制造业“2025”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 沈阳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杜炳汉
沈阳素有“东方鲁尔”之称,作为老牌工业基地,沈阳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成绩斐然。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后,通过国家的经济政策刺激和投资驱动,沈阳依然保持着不错的经济增长率。然而进入后金融危机阶段,辽宁省及沈阳市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国内外市场需求骤减,投资驱动失效,2017年上半年辽宁GDP增长率仅为2.1%,在全国垫底。
这种情况下,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发展,不仅是沈阳市走出危机重新启动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推动沈阳市经济结构转型的有力工具,成为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突破口,也是推动沈阳市整体发展、恢复经济增长活力的迫切需要。对此,我们为沈阳装备制造业“2025”科技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沈阳作为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中心,按照特色谋划、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东西南北四大空间工业布局,构建与新型产业体系相匹配,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以大东区为核心区域,深入研究、探索东部与沈抚相关产业连接与融合,建设汽车产业集中区。推进华晨金杯、通用北盛、华晨宝马三大整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打造华晨汽车、通用北盛两个整车园区和欧盟产业园为核心的零部件配套园区,将东部汽车产业核心区建设成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培训、研发及试验、展示与贸易等为一体的东部现代汽车装备制造业基地。
以铁西产业新城为核心区域,依托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发展优势,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冶金深加工、石化深加工等重化工业。以于洪、辽中等为基本配套区,充分利用沈阳至营口港通海大道建设,沿细河、产业大道梯度开发,全力推动以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化工产业带、现代建筑产业带等“五带”为重点的产业新城建设;促进特种机床及部件、机泵阀、模具、铸锻造等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区发展。立足沈西工业走廊,依托沈辽鞍营通海产业大道经济带,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及配套、环保、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形成西部传统装备及重化装备制造业基地。
南部地区,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和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基础和优势,集中力量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形成以电子信息和航空制造业为重点的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建设拥有行业最前沿技术、代表行业发展方向和实现“沈阳创造”的先导区和动力源。以航高基地建设和桃仙机场扩建为契机,重点发展航空产业和临空产业,打造航空产业集聚区。结合沈本产业大道和产业带建设,加大基础配套设施投入,辐射并加快苏家屯区浑河新城建设,重点发展电力电器配套装备、新型金属新材料等产业和产品领域,形成沈阳南部航空及电子电器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区域。
北部地区,以沈北新区为主体,辐射康平、法库地区,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向纵深发展,建设全国最大最好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手机、光显、新能源等光电信息及先进制造业,建设东北地区最大光电信息产业基地;紧密结合沈铁工业走廊建设,发挥沈康高速等现有路网作用,加快法库县、康平县的县域经济发展。依托203国道和沈康高速公路,建设工业走廊,以培育和完善特色工业、特色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工业化进程,促进通航、乳制品、绿色食品加工机械装备等产业不断升级,以资源转化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建成重点发展风电能源产业、碳纤维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机械配件加工产业的基地。
对于与我国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紧密关联的重大装备及应用工程项目,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组织优势和有效资源,做好规划引导,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优秀人才,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加大投入在国际上知名、各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做强做大九大主导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如沈阳机床、沈鼓、沈变、沈重、沈矿、宝马、华晨、沈航等、培育成世界级企业,坚持技术创新,加快引进技术转化工作。
大力促进沈阳市传统装备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加快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推广应用,形成智能装备产业新格局。推进机床、工程机械、电子装备等传统装备和机器人技术的有效对接,实现智能化、精准化、集成化。
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培育和发展风电装备和核电装备技术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新型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配套零部件,建设成为中国北方新能源汽车生产龙头基地。太阳能重点研制太阳能电池以及相关配套产品,建成从原材料加工、设备制造、产品应用、系统设计及安装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国产化数字医疗设备近年来有较大发展,我们可以依托东软数字医疗来大力发展我市医疗设备市场。半导体照明方面重点开发城市现代照明控制管理系统。
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创新内生动力,优惠政策向企业倾斜,促进研发机构在企业建立,通过改制、改组、改造及组织科技攻关、装备研制和工程示范,引导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基本建设成为拥有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装备研发、制造优势和成套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旗舰”级的企业集团;坚持技术创新,加快引进技术转化工作,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R&D企业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力争达到1.5%以上,重点企业达到3%。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R&D企业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力争达到2%以上,重点企业达到5%。
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先进装备制造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各种机构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技术创新产业资金体系。为保证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可设立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逐年递增一定的比例。建立“装备制造业研发基金”和“装备制造业风险投资基金”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企业研制新产品和新装备,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开发,提高企业自主的开发和创新能力。
支持平台建设与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重点支持开展原创性、前瞻性的科研开发与重点产品的研发,重点支持产业化技术改造;支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国际化方向发展、产业链方向培育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等。对列入沈阳市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技术改造、重点产品、重点技术创新、以及平台建设等目录的产品和项目进行支持。
建立高效协调、符合国际惯例的“产学研”一体化体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彻底改变原有的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被动局面,摆脱对外技术过度依存。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及工具研发生产基地、打造国家级通用石化装备研制基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型机械和大型成套装备制造和研发基地、建设以特(超)高压输变电装备为标志的国家级输变电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着力加强成套装备研制建设工程,以沈阳动力集团为核心,加快火电站主机、辅机等成套设备的研制。最终形成创新驱动,实现装备制造业产值与利润的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