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幸运的新技术在一开始出现时就能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3D电视就是其中一个。3D电视曾一度被认为是传统电视升级换代的一个途径。过去几年中,一线电视机品牌如索尼、夏普、三星、海信等纷纷推出带有3D功能的电视机型号,3D电影DVD光碟也开始在市场上出现,甚至连电视台也配合推出了一些3D试验频道。由此可见,电视的3D风潮绝非偶然的心血来潮,而是电视产业界、内容供应商、电视台媒介等携手推动的一场电视机革命。至此,3D电视既拥有消费者热切的关注,又拥有电视机大品牌的着力推崇,甚至有了国家政策的倾力支持,一切可谓完美,就等着市场的水到渠成。
然而,想象中的3D电视大卖并没有发生。笔者认为,3D电视市场不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这项技术还没有真正准备好被消费者接受。换句话说,无论是裸眼3D还是眼镜式的3D,其用户体验离“可接受”还存在差距,更不要说“完美”了。事实上,3D电视并非唯一一种拥有万千宠爱却唯独打不开市场的产品,目前大多数可穿戴电子产品也是同样的情况,虽然概念一流,消费者关注度高,但用户体验一般,市场反应平平。
虽然3D电视的前景黯淡,但家庭娱乐对3D影像的需求却不会因此消退。相反,未来家庭娱乐使用3D影像将是必然的趋势。另一方面,目前出现的AR/VR头盔虽然能够带来沉浸式的体验,但忽略了家人在电视机面前互相交流的情感需求。因此,笔者认为未来不需要戴头盔的、三维的、大型的沉浸式家庭娱乐系统将会出现。当然,这种系统不会是屏幕固定的3D电视机。事实上,拥有3D影像和互动功能的AR/VR投影系统可能更有机会胜出。
3D电视的故事告诉我们,企业和投资人在判断是否要进入或投资一个消费电子产品时,用户体验应优先考虑。也就是说,对于用户体验不佳的产品必须一票否决。当“前浪”们一个个被拍死在沙滩上,技术就会慢慢成熟,类似乔布斯的天降大任者就会出现。乔布斯是成功地让原先用户体验不佳的产品逆袭的典范。苹果公司的iPad并非世界上第一款平板电脑,只是在它之前出现的那几款平板电脑由于用户体验不佳而没有在市场上掀起波澜。乔布斯把平板电脑的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从而带动iPad及其引领的平板电脑市场风生水起。对于企业家和投资人而言,存活到打开市场的那一刻是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