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7-01-22 05:14刘来红王鸯鸯王晓玲
中国环保产业 2017年6期

刘来红,王 政,王鸯鸯,王晓玲,孙 凯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北京 100037)

2016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刘来红,王 政,王鸯鸯*,王晓玲,孙 凯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北京 100037)

结合2016年中国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总结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基本状况,分析了水污染防治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土壤修复技术和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指出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关建议。

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政策建议

1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推进情况

1.1 一批法律法规和规划出台并实施,引领环保产业发展

2016年1月1日,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1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 12月2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改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加大对数据造假等恶意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016年,《“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先后出台,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引导。“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并围绕这一目标在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总体部署。“十三五”期间,环境管理将从污染物总量控制单一目标向环境质量改善与总量控制双重目标转变,这既体现了国家持续强化污染治理、加快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坚定决心,同时也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预计未来几年内,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产业链将逐步覆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形成一批专业化的土壤修复企业。此外,《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继续深化落实给火电超低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治理、机动车综合治理以及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厂升级改造、污泥处理处置等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1.2 推进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党政同责和环境责任考核

2016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加强环境监察和执法工作,调整环境监测管理体制。12月17日,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率先启动改革工作。 7月15日,环境保护部发布《“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全面提高环评有效性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这一方案将有助于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推动实现“十三五”绿色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目标。12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组部联合印发了《绿色发展考核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强化政府环境责任考核。这表明国家对人民切身感受到的指标更加重视,大气、水、固废治理以及生态修复将由“点”到“面”,并将带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全面建设。

1.3 排污许可实施在即,工业污染源将全面达标排放

2016年1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建立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现“一证式”管理。2017年1月,《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发布。2016年12月13日,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底,钢铁、火电、水泥、煤炭、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8个行业达标计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和环境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

为落实上述目标要求,必须全面排查工业污染源排放情况、加大超标排放整治力度、不断强化环境监管执法、规范和加强在线监控的运行和监管等,以保证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这也给重点行业的工业治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1.4 环保产业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完善市场机制是中国政府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2016年4月15日,环境保护部出台《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围绕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提出扩大有效市场需求、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鼓励发展环境服务业、规范环境服务市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动治污工程生态化等六项工作任务。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12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环境保护部办公厅、住建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示范文本)》(建设运营模式和委托运营模式),进一步规范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

1.5 环保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持续看好

2016年10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强制”应用PPP模式。处于热潮中的PPP模式席卷市政环保领域,特别是在黑臭水体治理、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海绵城市建设等领域,更是成为主流选择。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30日,财政部PPP项目库中,环保及公用事业类项目(含水利建设)占全部项目的34.4%,是项目数量最多的领域;项目对应总投资额占全部投资额的17.05%,仅次于交通运输领域。大型国企、央企利用资本和平台优势,拿下众多PPP项目,给环保企业原有格局带来冲击;中小型民营环保企业则只能通过与之合作或配套参与项目,难以直接获取PPP项目。

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这是支持绿色投资的强有力政策信号,将极大地推动绿色金融、环保产业发展。9月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上,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作为峰会重点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的决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16年作为绿色债券的元年,根据Wind公开数据整理统计,中国债券市场上的贴标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2052.31亿元,包括了33个发行主体发行的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国际机构债和资产支持证券等各类债券53只。北控水务、博天环境、清新环境等环保企业都陆续获批发行了绿色债券,为环保项目的加速落地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2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环保政策、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监管执法、PPP等创新模式的整体推进下,环保行业继续延续高景气度。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估算, 2016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产值约11,500亿元,较2015年增长约20%,其中环境保护服务营业收入约6100亿元,占比达到53%。2016年的环保产业市场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2.1 行业业绩稳中有升

尽管受经济下行影响,2016年环保产业总体经营业绩呈稳定增长态势。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与中央财经济大学绿色经济与区域转型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2016年环保产业景气报告:A股环保上市企业》,国内39家A股环保上市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其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环保产业经济发展景气上行;企业利润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高于同期A股企业;产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走势平稳,成长能力继续向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正向。

2.2 企业并购现象依然活跃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环保领域的并购重组事件近百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近500亿元。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展开,中国环保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环保企业海外并购增加。据统计,2016年中国环保企业共实施了14例海外并购案,总金额超160亿元。此外,收购方以大型环保企业为主,如首创、北控等,通过并购,一些环保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向环保产业服务商转变。

2.3 国企进军环保产业进程加速

环保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大量外来企业的进入,加速了环保市场格局的调整。近年来,众多中字头的大型企业纷纷跨界进军环保产业,目前已经有中国建筑、中国化学、中电建、中车、中交等央企成立了环保专业公司,布局环保板块,借助自身的低成本资金优势、良好的政府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乘着PPP项目的大潮快速进入流域治理、市政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领域。

2.4 环境服务业发展走上正轨

随着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环境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环境第三方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环境监测业正朝着社会化、市场化和企业化的方向发展,其广阔的市场空间不可忽视。环境咨询服务业包括环境规划、环境评估、环境认证、环境管理咨询、环境技术咨询、环境工程咨询等,随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的治理需求日益增多,环境咨询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其发展方兴未艾。环境信息业是支持政府行政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研发机构科研、服务机构开展业务,以及公众环境教育的基础,随着近年来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得到了大力发展。环境金融业随着政府购买环保公共服务和PPP模式的展开,以及政府对绿色金融的重视,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环保产业将进入以环境综合服务为龙头,带动投资、工程、技术、设备和产品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3 中国环保产业技术水平发展概况

技术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环保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相结合,中国环保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环保装备和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在除尘、烟气脱硫、城镇污水处理等领域已形成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供给能力。一些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除尘技术和设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出口达30多个国家或地区;布袋除尘应用水平较高,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火电脱硫、脱硝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基本能够满足环保产业市场的供给需求。

3.1 水污染防治领域

中国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的主流处理工艺是A2/O、氧化沟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等,但随着对污水处理要求日益提高,A2/O工艺日益成为被广泛采用的工艺。围绕“提标改造”的要求,膜技术、高效节能曝气技术、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物化-生化法脱氮除磷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臭氧氧化技术及大型臭氧发生器、好氧生物流化床成套装置、好氧膜生物反应器成套装置、溶气供氧生物膜与活性污泥法复合成套装置、曝气生物滤池,以及污泥床、膨胀床复合厌氧成套装置等新设备、新装备得到了推广应用。此外,包括污水处理系统的在线监测技术、精确曝气技术、化学除磷及反硝化碳源的加药控制技术及污水处理工艺优化运行模型等污水处理厂的优化运行和节能降耗技术也被开发利用。

近年来开发研制的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已得到推广应用,如循环式活性污泥、移动床生物膜技术及UASB反应器、厌氧生物滤池和厌氧膨胀床、厌氧流化床等。低速多极离心鼓风机、潜水污水泵、氧化沟专用设备、新型曝气设备、污泥处理处置等专用设备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在工业废水的物化处理方面,以多功能高效水处理药剂为引领的混凝沉淀、混凝气浮技术和高效滤池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工业废水的预处理中。在功能树脂研制以及耐盐型高效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在有机污染物资源化回收和生化尾水深度净化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随着膜技术的发展,中国对超滤膜的研发进展迅速并得到普遍应用,陶瓷纳滤膜得到开发应用。在物化技术方面,包括电化学(催化)氧化、Fenton及类Fenton(催化)氧化、臭氧(催化)氧化,以及超临界湿式(催化)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在一些高污染工业行业的废水处理方面也逐步得到重视和应用。

3.2 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目前,中国的电除尘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在电力行业,电除尘器应用居多,以超低排放技术为核心,烟气治理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低低温电除尘及湿式电除尘技术;另外,旋转电极式电除尘技术、粉尘凝聚、烟气调质、隔离振打、分区断电振打、高频电源、脉冲电源、三相电源、超净电袋复合除尘等电除尘技术也有应用。建材行业的电除尘技术主要应用在提效改造市场,通过改进和创新,使得电除尘器运行更加可靠稳定,故障率大幅减少。在钢铁行业,电除尘器主要包括烧结机机头除尘器、转炉炼钢干法一次除尘器(圆式电除尘器或湿式电除尘器)、球团回转窑主除尘器和鼓干除尘器等。在有色冶金和化工制酸行业中,处理的气体温度高达350℃ ~380℃,且含有浓度很高的SO2、SO3等腐蚀性气体,露点温度高,高温电除尘器是不可代替的。

中国袋式除尘设计技术、制造装备和产业发展水平都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在中国生产制造的袋式除尘装备及配套的各种纤维、滤料、配件的性能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准,许多结合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袋式除尘单机最大设计处理风量已由原来的100万m3/h提高到500万m3/h,出口粉尘排放浓度在5mg/m3以下已经成为常态,系统的运行阻力都能达到800~1200Pa,滤袋的使用寿命都能达到4年以上,漏风率都能控制在<2%,单位处理风量钢耗量下降15%左右,计算机CAD技术开发应用使得工程设计周期缩短到20天。目前,袋式除尘器已形成十余个系列产品,其应用已覆盖各工业领域,成为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特别是PM2.5细微颗粒物排放控制的主流除尘设备。

在脱硫脱硝领域,主要是火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方面的进展,形成了以湿式电除尘为主要特征的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和以湿法脱硫协同除尘为主要特征的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前者由锅炉内低氮燃烧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干式除尘、高效湿法脱硫和湿式电除尘构成,后者由锅炉内低氮燃烧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干式除尘、高效湿法脱硫协同除尘构成。上述技术路线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烟气脱硫中的单塔强化和双循环技术、脱硝中的低氮燃烧和SCR脱硝技术、除尘中的低低温静电除尘器和湿式电除尘技术等都获得了明显的突破,各项技术工艺水平和排放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另外,在已投运的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技术方面,以最为成熟稳定、基建投资较少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市场占有率最高,循环流化床、氨-硫胺法市场占有率次之,其他工艺如密相干塔法、氧化镁法和双碱法等也逐步占据了一定的市场规模。

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治理领域,由于市场需求巨大,近年来中国VOCs治理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主流的治理技术,如吸附技术、焚烧技术、催化技术和生物治理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拓展和完善,一些新的治理技术,如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光解技术、光催化技术等也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VOCs治理的难点在于成分复杂,不同类型的化合物性质各异,在大多数行业中所产生的VOCs又是以混合物的形式排放。因此采用单一的治理技术往往难以达到治理效果,在经济上也不合理,通常情况下需要采用多种治理技术的组合治理工艺。因此,近年来各种组合治理工艺发展迅速,如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吸附浓缩+高温焚烧技术、吸附浓缩+吸收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吸收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技术等。采用组合治理技术,从净化效果上考虑是为了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从成本上考虑可以降低治理费用,以最低的代价实现治理效果。

在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领域,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涉及可划分为七大子系统:尾气后处理系统(载体、催化剂、衬垫、封装、尿素喷射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喷油器、传感器、电磁阀、电机等); OBD车载诊断系统;燃油蒸发系统(碳罐);曲轴箱通风系统(PVC);涡轮增压系统(涡轮增压器、增压中冷器);废气再循环系统(EGR、EGR中冷器)等。柴油车主要排放控制技术包括:排气后处理技术(DPF、SCR、DPF+SCR)、电控高压喷射(共轨、泵喷嘴、单体泵等)技术、发动机综合管理系统、发动机本身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可变增压中冷技术、废气再循环(EGR)技术等。汽油车主要排放控制技术包括:电控发动机管理系统、配备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ORVR技术以及汽油机颗粒捕集器新技术等。

3.3 土壤修复技术领域

相较国外发达国家,中国的土壤修复起步较晚,研究基础薄弱,真正经济可行的技术路线较少。同时,中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种类较少,修复技术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和整体性,且大多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工程应用较少。

目前,中国在污染土壤及场地修复技术研发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修复技术、装备及规模化应用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关键修复装备严重不足,很多关键设备和修复药剂依赖进口,从而制约了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具体来讲,在快速检测方面,污染现场的便携式快速检测仪器主要依赖进口,国产仪器的精度、适用性及可靠性有待提高;关键装备方面,支持快速修复的自主研发设备刚刚启动;工程应用方面,缺乏规模化应用及产业化运作的技术支撑。

3.4 环境监测技术

中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总体发展较快、潜力很大,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尤其在光谱类环境监测技术与仪器方面。在一些重大的国家项目中,中国自主研制的仪器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环境监测设备国产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但国产的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中还存在着自动化程度较低、部分关键元器件仍受制于人等问题,环境监测技术在时间、空间、数据可靠性、一些特殊污染物的监测手段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环境监测技术将以更自动、更智能、更网络化为目标,向痕量、区域、立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发展。质谱技术、生物传感器、物联网、遥感等新型成熟、交叉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4.1 传统行业增速下滑已影响到环保产业工业污染防治领域

工业污染防治领域的增速放缓,与钢铁、水泥、有色、石化等行业不景气密切相关;传统上最重要的电力环保市场将在2年内完成存量污染治理,而“十三五”期间的火电项目增量较小,这样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将成为结构性过剩产能;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倒闭或进入停产、半停产状态,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环保产业的潜在市场和现实市场。

4.2 环保产业出现短期局部投资过热现象

2016年以来,环保产业受到社会资本的追逐和热捧更为明显。短期内涌入环保产业的资本量远远超过当前市政环保领域投资项目资本金需求,形成“钱多项目少”的局面。投资过热主要出现在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公认为长期经营风险较小的市政环保领域(污水、垃圾处理处置)。但从长期和全局看,环保产业投资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短期的投资过热可能加剧长期投资不足的矛盾。

4.3 低价中标泛滥,加大了环保企业的经营风险

低价中标是长期困扰环保产业发展的顽疾,在2015年至2016年间愈演愈烈。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例,每焚烧处理1吨垃圾,政府支付的可行性缺口补贴,在欧洲发达国家约为200欧元,企业普遍能够接受的最低价约为65元。但2015年下半年以来签约的项目中,大量出现可行性缺口补贴在20元左右的案例。将来,随着环境监管的日益严格和公众监督的日益深入,这些低价中标的项目经营风险极大,一方面可能增加环境风险,另一方面可能加大地方政府未来财政支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

4.4 环保产业的历史欠账问题突出

环保产业的历史欠账主要是长期以来监管不严格、市场不规范条件下的低质低价工程。低质低价工程的现象在电力环保等市场比较规范的领域,以及投资运营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市政环保领域相对较少,在一般工业污染防治领域比较严重。相当数量的环保工程以“通过验收”为目标,尽一切可能压缩成本,甚至有的在基本工艺选择上就存在不足,难以实现稳定达标运行。在日益严格的环境监管面前,存量的低质低价工程对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形成潜在威胁,有的需要追加投资进行改造,有的可能需要推倒重新建设,造成大量浪费。

4.5 环保PPP项目落地面临瓶颈

2016年,PPP模式进入发展快车道,尤其是与环保领域的融合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但当前环保PPP项目的落地率不高,并面临一些困难,主要是制度环境未能与经济需求相匹配、融资难、定位模糊等问题。比如在具体项目执行中涉及很多其他相关政策,如果这些政策不做相应调整,就会成为制约PPP项目落地的限制因素;一些环保PPP项目边界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则;PPP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周期较长,但中国目前缺乏长期性资本,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较为普遍,这些都是制约PPP模式发展的瓶颈。

5 对策建议

1)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90年代支持本国环保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经验,制定专门的政策支持国内的环保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加大外交、商务、政策性金融等对中国企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保设施项目的支持力度,为中国环保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条件。2)借助市场投资热情高涨的势头,适当加快市政环保领域建设项目的投放,拉动经济发展,适当提高市政环保领域建设项目投资的自有资本金比例,同时适时启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排放标准“提标”,以提高行业技术门槛和投资门槛,排除一部分技术水平不高的竞争者。3)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将环保项目法规风险、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的专业性评估纳入现有的贷款、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评估评级机制中,掐断低价投标者的资金来源;加快《招投标法》《反垄断法》和《反价格垄断规定》的修订工作,为行业的正常价格协调行为留出法律空间,加强行业自律。4)大力推进工业领域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特别是鼓励工程总承包+ 委托运营模式,针对环保企业提供污水处理、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劳务所得,免除企业所得税。5)完善PPP制度体系,破除“制度性瓶颈”;加强信息公开,强化PPP项目监督;推进项目融资,解决PPP项目融资难题,促进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探索项目收益债券等多样化的融资工具。

*注:本文通讯作者为王鸯鸯。

Status Analysis on China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in 2016

WANG Zheng, LIU Lai-hong, WANG Yang-yang*, WANG Xiao-ling, SUN Kai
(China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Beijing 100037, China)

In accordance with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promulgated by the State in 2016 for the promo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paper sums up the basic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levels in all fields,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China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ccordingl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X324

A

1006-5377(2017)06-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