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

2017-01-21 21:32朱晓剑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藏书票火花饭局

朱晓剑

记不清楚是如何跟崔文川兄认识的,只记得某一年在西南财经大学旁边的一家火锅店聚餐,吴鸿、曹竞仁诸兄俱在场,因为人多,酒酣耳热,自不在话下。我想此前应该是某一册读书民刊上看到了他制作的藏书票。精美,而又朴素,去除了浮华,哎呀,正是读书人的写照,那一种状态,真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美。

不过,那以后,倒也见过数次,每次几乎都是谈书谈藏书票,不亦快哉,饭局上,有点醉意,亦有点快慰,好像在那不经意间就经历了季节的变换,这时常让我感叹,在大家都在往前奔走的时候,他在回归,自然看到的景象是大不相同。可能这在一些人眼里,是复古,甚至谈得上是传统文化,这在崔文川做来,又别有一番味道。每每说去西安,一定得去拜访看看他集藏的火花、藏书票,那开怀的感觉是让人忍不住浮想的,但迄今为止,还未曾去看过,以致这还只是向往。

这又有什么要紧的呢。说起来,藏书票这回事,这几年也闹腾得不少,但在崔文川看来,或许又有了另外一重含义。记不得某次饭局上说起这个话题,借着酒劲,聊起这其中的掌故,那可真是气象万千,顿觉自己对藏书票这事真无知,倒也是令人大开眼界,不过,这也总归是读书人的事。在书店人看来,或许是不靠谱,毕竟卖书跟卖文化总显得有点那么不搭界,以至于不懂何为藏书票者,比比皆是。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混在书圈里的每一位都如此,毕竟在书的大千世界里,要无奇不有才好玩。

但崔文川够派,又没有大家的古怪脾气。所以,读书民刊如东莞的《悦读时代》、桐乡的《梧桐影》,他都乐于设计,这种风格倒让我想起前几天几个朋友聚会,有人说,当今的大师都是可亲可近之人。这话形容崔文川再恰当不过,每次在网上就读书的事藏书票的事询问,他都耐心解答,好像不这样,就是尽不到责任似的。但这要是在他人看来,也许是夸张的事。但我们有时候又迷惑于人生最大的乐趣在哪里。但崔文川的回答或许能让人想起,古人的气场,那一种优雅,说是绅士也不为过吧。这哪儿像时下的大师,按朋友的说法是,这些大师只是二不挂五的家伙,敢于自称大师,做足了所谓大师的派头,孤傲,好像一眼望过去,也似乎是唯我独尊的样子。

那一次,他从西安过成都,专门坐火车。那是因为上一次他请今日阅读书店的向总带了几枚火花和火柴,却不能通过飞机携带,成了一种遗憾,好在不是长久的遗憾。那天晚上,我跟崔文川在百花潭畔的一家茶坊喝茶,然后沿着锦江散步去酒店,河水汤汤,东流去,记不得有没有月光。我跟他边走边聊,竟也有了一种景致——其实,我们已经是很久没这样跟朋友在城市里漫步了。回到酒店,他拿出藏书票、火花,以及一两册自己设计的书。继续聊天……那一晚真是美好,现在回想起来犹如昨日。

高适的《别董大》说: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那一种情怀,现在想起来也令人追怀的了。不过,在读书民刊这个圈子里,或者说在藏书票界,能接地气,接古代文化气息的,崔文川所做的努力,看似微小,实则是贡献巨大。我常常想,所谓书香社会,不正是众人这样努力的结果吗?

猜你喜欢
藏书票火花饭局
点燃自主探究的火花
藏书票欣赏
持久的火花
美好的饭局不应该多于四个人
藏书票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版画珍珠,纸上宝石
再见了,我的爱人
饭局
饭局趣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