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不开的20世纪

2017-01-21 14:41徐瑾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斯奈德莫西托尼

徐瑾

我们亟不可待甩开20世纪,就像甩开一席沾满虱子的袍子,

对20世纪诸多暴力、黑暗、愚蠢与专制等种种过往避而不谈,

这某种程度是人性的逃避天性与对于未来的盲目乐观

正如学者托尼·朱特自己所言,采访和对话不是一回事,愚蠢的问题可以阐发有见地的东西,但与对所谈内容一无所知的人,无法进行一场值得记录的对话。对于自己身后的20世纪,托尼·朱特认为如果要谈论,显然首先需要一个有利的对话者,“他不仅有能力就我自身的专业领域进行提问,还能够将相应的我自己只是间接了解的一些领域的知识带进对话中来”。

朱特很幸运,他找到了这样的人。在罹患渐冻症之后,他已经不能如同以往那样书写,而在对话者蒂莫西·斯奈德(Timothy Snyder)帮助下,朱特人生的最后思考收入《思虑20世纪》。斯奈德不仅熟悉他的著作,而且从情感层面也理解朱特,他认为这本书不仅是朱特的精神传记,也是一份“关于政治理念之局限(和更新能力)与知识分子在政治上之道德失败(和道德义务)的沉思”。

某种程度上,《思虑20世纪》是托尼·朱特一生经历与思想的投射。他20世纪中期出生于战后伦敦,成长更是摇摆在犹太身份认同与共产主义狂潮之间。此后,即使作为一流学院的终身教授,却对于类似体制报以批判,毕生保持着公共知识分子的遗风,长期关心公共事务,《新共和》《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媒体都有他的观察,他也因此拥有“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之美誉。此外,朱特作为历史学家备受赞誉,其著作《战后欧洲史》更被誉为“关于战后欧洲历史的最佳著作”,他却一直强调历史中的“在场感”。

在经历与记录了20世纪的变化之后,这位伟大的旁观者用完了自己的时间甚至生命,却凭借自我的勇气与斯奈德的善意完成这部《思虑20世纪》。正如《金融时报》的评价所言,“历史的掌握,即便不能保证权力滥用,对维持自由亦有贡献——关于这点,朱特是正确的。他浓墨重彩的一生都在践行这一真理。”

两人的对话主题从托尼·朱特的个人成长出发,却几乎触及20世纪多数重要话题。从犹太问题谈到社会主义,从英国与英语谈到法国与法国知识分子,从东欧自由主义者谈到了社会民主主义者,等等。两人不仅分享着对历史的类似兴趣,更分享对政治的共同关切,面对现实提出更多介入性的反思,重新思考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比如 20世纪的教训、记忆和成就是什么?再比如,哪些东西留存下来了,又有哪些需要挽回?比如,将20世纪置诸身后,我们失去了什么?最后,我们即将面对的21世纪,是不是真的更好?

将20世纪抛之脑后,拥抱看似乐观的未来,某种程度恰恰源自20世纪过于不堪回首。我们亟不可待甩开20世纪,就像甩开一席沾满虱子的袍子,对20世纪诸多暴力、黑暗、愚蠢与专制等种种过往避而不谈,这某种程度是人性的逃避天性与对于未来的盲目乐观。大萧条以及二战这样的人类悲剧,好像在我们的记忆中已经遥恍如隔世,而事实上,这些丑陋距离我们不到一百年时间,甚至不过几十年。而且,对照目前正在发生的一切,无论是英国退欧还是特朗普上位,恰恰正如上个世纪最恶劣情况的梦魇与反刍。

回到开篇关于采访与对话的话题,我认为好的对话和平庸的采访不同之处在于,对话必须有来往,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输出与接受,必须有机锋,必须有共鸣,也必须有争鸣,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思虑20世纪》令我爱不释手,正在于此,其可贵之处并不在于书中提供了精彩的确定性答案,而在于通过斯奈德的提问、反问、追问甚至反对,揭示了一些朱特未能意料到的问题,而且启发了更深的思考。

《思虑20世纪》之所以好看,也在于专业与宏大的结合。一方面两位历史学家讨论感兴趣的专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关怀当下,面对身后的20世纪,如何做更好的讨论,二者的碰撞与张力充满了智识与情感的热度。正如蒂莫西·斯奈德所言,“这是一本历史、传记和道德论著。这是一部有关欧美现代政治理念的历史。”

︻思虑20世纪︼

作者:[美]托尼·朱特 蒂莫西·斯奈德

译者:苏光恩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68元

猜你喜欢
斯奈德莫西托尼
我想自己做
托尼逃跑
那个微笑点亮生命
“懦弱”的纳粹士兵
密西根州州长第六次率团访华首度携手底特律市市长聚焦汽车创新与底特律复兴
空间性、时间性与栖居:论加里·斯奈德的非美国、非史诗巨作
世界最高莫西干头
莫西,莫西
走得快和走得远
温柔的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