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登艳 李兆丽 王玉琬
(白银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甘肃白银730900)
盐碱地日光温室辣椒丰产栽培技术
乔登艳 李兆丽* 王玉琬
(白银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甘肃白银730900)
盐碱地日光温室辣椒栽培,通过种植绿肥、高温闷棚、使用土壤改良剂、挖排盐渠进行排盐洗盐等措施,能有效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每667 m2产量增加16.8%。
甘肃省白银市日光温室辣椒生产区主要集中在沿黄灌区和小提灌区,该区属于干旱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特别是冬季阴雪天气少、日照充沛,适宜生产辣椒。但是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大水漫灌、盐碱水浇地等不太合理的灌溉方式,以及连年种植、过量施肥及不均衡施肥等耕作制度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日益加重,不但大片良田受到盐碱的危害,设施温室土壤也不同程度盐渍化。据2015年统计,白银市现有盐化土壤面积约3.14万hm2(45.7万亩),其中重度(含盐量>0.6%)以上盐化土壤0.49万hm2(7.35万亩),占总盐化面积的15.6%;中度(含盐量0.3%~0.6%)盐化土壤1.16万hm2(17.4万亩),占总盐化面积的36.9%;轻度(含盐量0.1%~0.3%)盐化土壤1.49万hm2(22.35万亩),占总盐化面积的47.5%。随着日光温室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利用盐碱地开展日光温室辣椒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迫在眉睫。据在白银市靖远县大坝高科技示范园区田间测定,目前日光温室辣椒生产区土壤EC值>0.7 mS·cm-1的温室占45.6%,EC值在正常范围(≤0.7 mS·cm-1)的温室占54.4%。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在盐碱地种植日光温室辣椒,采取综合栽培措施后,土壤EC值>0.7 mS·cm-1的温室占22.6%,平均每667 m2产量增加16.8%,达5 400 kg,产值3.8万元;且栽培措施简单,适宜推广。
日光温室反季节辣椒栽培宜选择耐低温、寡日照,长势中等偏旺,连续坐果能力强,僵果率低,果实整齐美观,果形和辣味适合市场消费需求,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适宜当地生产的羊角型品种有:航椒5号、航椒8号、陇椒5号、晋黎310等;牛角型品种有1312等。
2.1 清棚、深翻晒垡 6、7月温室拉秧清棚。把残枝烂叶清扫干净,带出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在劳动力充足的前提下,7月中旬开始深翻,翻成一高一低的垄进行暴晒,利用太阳光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害。
2.2 种绿肥、闷棚 7月中下旬,棚内用旋耕机将地耙松软后即可种植绿肥。盐碱偏重的地块种植绿肥首选玉米,每667 m2用种量12.5 kg,沟播行距20 cm,株距10 cm,种植50 d(天)后、株高90 cm以上时直接翻压闷棚;根结线虫严重的地块首选甘蓝型油菜,每667 m2用种量2.5~3.0 kg,撒播即可,种植30 d(天)后、株高30 cm时即可翻压闷棚;盐碱相对较轻的地块可种植娃娃菜、甘蓝等,采用育苗钵育苗移栽,苗期30 d(天),株行距25 cm见方,每667 m2定植1万株左右,定植50 d(天)后、娃娃菜和甘蓝单株质量达0.75~1.25 kg时采收,将采收后的残株翻压入土,然后闷棚。闷棚时地面覆盖一层塑料膜,四周压实不漏气,棚上旧棚膜不撤,封闭严实开始闷棚。棚内气温达到65 ℃、10 cm地温达到40 ℃以上,经过40 d(天)以上的高温处理,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能培肥地力、杀灭菌虫。闷棚结束后再浇大水进行二次泡棚,淋洗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锰和盐碱等,防止后茬作物发生生理障碍,受盐碱危害和锰中毒。若时间允许可在10月浇冬水,然后扣棚升温。
2.3 施底肥、起垄 于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施底肥、起垄。辣椒施肥要严格控制有机肥,新棚每667 m2施12 m3、旧棚6~8 m3(羊粪、鸡粪及其他粪各占1/3),油渣10.0~13.3 kg,磷酸二铵2 kg,硫酸钾1 kg,有机肥要粉碎过筛,筛孔直径1.0~1.5 cm。施肥时进行全园表施,随后耙耱,将肥料和表层土壤充分混匀。起垄前浇足底水,每667 m2随水冲施土壤改良剂康地宝(主要成分为滨海植物海蓬子植物根的分泌物)1 kg,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调节土壤pH值以利辣椒生长。垄宽(连沟)120 cm,垄面宽80 cm,垄沟宽40 cm,垄高30 cm。垄面平整、两侧要齐。垄起好后用0.5%福尔马林消毒,然后暴晒2~3 d(天)再覆膜升温。
2.4 温室消毒 定植前每667 m2用45%硫悬浮剂0.25 kg兑水75 kg喷雾1次,或用80%敌敌畏乳油0.25 L熏蒸24 h(小时),对温室进行彻底消毒。小通风排除室内有害气体,以免熏苗。
定植时选用根系良好、子叶肥大、胚茎短粗,真叶宽大、叶色绿、有光泽,茎粗0.25 cm以上,8~10片真叶,株高15~20 cm,苗龄80~100 d(天)的壮苗为宜。小羊角型的品种双株定植,大羊角型和牛角型的品种单株定植。行距40 cm,株距45~50 cm。11月初至12月10日,当棚温25 ℃左右、地温稳定在15 ℃左右时开始定植。定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根系,防止散坨及人为损伤根系。
定植时在垄上用薄皮铁筒打深10 cm、直径略大于苗坨的定植穴。定植时温室前端定植小苗,中部定植中等苗,后面定植大苗,每穴定植长势一致的两株苗。定植时苗坨与垄面平齐或略高,放入苗坨后每穴浇清水0.5~1.0 kg,待水完全渗下、2~3 d(天)后新根扎出后方可回土,回土时苗坨周围要填实,然后在苗坨周围培上细沙。
4.1 温度管理 定植后5~7 d(天)不通风,白天温度30~32 ℃,夜间18~20 ℃,10 cm地温保持18~20 ℃,温度过高时盖花帘调节。10 d(天)后逐渐通风,白天温度28~30 ℃,夜间自盖帘以后由20~23 ℃逐渐降到18 ℃左右,以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至次日揭帘时最低温度以15 ℃为限。白天超过30 ℃放风。空气湿度保持75%~85%为宜。随新叶抽生后缓苗结束。
缓苗结束后要降低温度,白天25~28 ℃,夜间15 ℃,尽量延长光照时间,以利蓄热。
结果盛期随着天气转晴变暖要逐渐加大通风量,适当放底风。到露地作物定植时期,即5月以后可不盖帘,当外界最低温度稳定在15 ℃以后夜间也要适当通风。
4.2 浇水 定植前浇足底水,保持土壤墒情;定植后至门椒膨大前控制浇水,以促进根系生长。10 d(天)后可浇1次缓苗水,底墒好的直接进行蹲苗。门椒膨大时结合追肥,选择晴天浇1次足水。以后根据辣椒生长情况和天气变化,加大浇水间隔期和浇水量。由于盐碱地渗水不利,采取小水勤浇,一般10~12 d(天)浇1次水,浇水量必须控制在垄面2/3以下。应逐沟浇,把垄做成北高南低(净宽7 m的棚应有10~12 cm的落差),深冬季节浇跑马水;夏季尽量早晨浇水;切忌连阴天浇水。灌溉水温在15 ℃以上,EC值低于1.0 mS·cm-1。
4.3 追肥 辣椒需肥主要在结果期。整个结果期吸收的氮占吸收总量的57%,磷、钾分别占61%和69%。门椒采收之前,不仅植株茎叶不断增长,第2、3层果实(对椒和四门斗)也在膨大生长,植株上部陆续开花坐果,此时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当门椒长到3 cm左右时结合浇水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 m2施硝酸铵15~20 kg或尿素10~15 kg、磷酸二铵8~10 kg,一般浇2~3次水追1次肥,全生育期追肥7~10次。追肥时要深施或随水施入,忌干施或表施,地温低于18℃时最好施用硝酸铵。
4.4 植株调整、吊蔓、大沟覆草 采取双干整枝法。第1分枝(大杈)以下的侧枝长到5 cm时一次性全部抹除,并尽量保留叶片。生长期内要及时疏去徒长枝、细弱枝、病枝和下垂枝并吊蔓。定植后于辣椒未封垄前,在操作行内覆麦草或玉米秸秆,每行内覆草量20 kg。
辣椒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技术,以培育健壮植株、提高自身抵抗能力栽培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防治。
5.1 农业防治技术 除做好上述管理措施外,在温室内辣椒定植后离冠层20~30 cm处悬挂黄板、蓝板,通风口用30目防虫网遮挡。适当控制氮肥,减少钾肥,增施钙镁肥;及时调整植株,增加通风透光性,去除残花败叶。
5.2 化学防治措施 疫病发病初期可用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750倍液交替灌根,或与胶泥混合涂抹根茎部。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施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灰霉病可用25%腐霉·啶酰(灰克)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于开花前用40%氟硅唑(福星)乳油800~1 000倍+7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1 200~1 500倍混合液喷雾防治1次,以后用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悬浮剂600~800倍液,或80%乙蒜素乳油1 500倍液,或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1 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交替防治。根腐病可用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灌根或喷施。蚜虫、白粉虱防治可于定植时在定植穴底部放1片糖化硼片能兼防白粉虱和蚜虫,定植后用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7 500倍液,或2.5%高渗吡虫啉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25%吡虫啉(蚜虱净)烟剂300 g熏蒸。蓟马一定要勤查早防,一旦发现立即用10.2%阿威·唑磷(攻垒)乳油3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或25%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
农药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间隔期,几种农药交替使用,每隔10~15 d(天)防治1次,连防2~3次即可。
6.1 缺钙 缺钙的典型症状是辣椒果实中下部水晶状,然后变黑变干。不典型症状是早期第1分枝最底下叶片失绿变黄,叶尖焦枯、叶面黄;中后期植株中上部叶片失绿,出现花斑、变黄,最终脱落。土壤盐渍化严重以及钾肥过量都会引起缺钙。出现缺钙症状的温室要停止施钾。
补钙措施:施底肥时每667 m2施生石灰50~60 kg或碳酸钙粉150~200 kg,另加硫酸镁2 kg;生长期可于大沟内撒施生石灰2次,间隔期30 d(天)左右,60 m长的大棚沟内每次撒施30~50 kg,然后再浇水;也可进行叶面补钙,每667 m2可用硝酸钙或硝酸铵钙150 g+硫酸镁50 g兑水50 kg进行叶面喷施,间隔期10~15 d(天),连续喷施2~5次;还可以随水追施钙肥,一般缺钙地块用硝酸铵钙500 g+硫酸镁2 kg兑水1 kg,随水追施2~3次。
6.2 落花落果 预防措施:前期控制营养生长,以防跑秧;保证足够的地温,培育长柱花;及早摘除弱枝上的第1分枝上的花(大杈花),培育第2及第3、4分枝上的花(即二杈花及三、四杈花);合理采收,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适当疏花;平衡施肥,追肥应控制钾肥用量,不宜用添加氯化钾的复合肥,补充钙镁肥;定植时不要蘸药,定植后不要灌药水,否则易烧苗、缓苗慢、易脱花。
门椒、对椒要适当早收,以免坠秧和影响上层坐果。以后根据植株长势、果实成熟度、市场行情和价格变化等综合因素进行采收。采收时用剪刀剪摘,分级包装后上市销售。
8.1 温室处理 种植绿肥还田,高温闷棚,深翻暴晒,大水淋洗盐分,底肥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土壤改良剂。
8.2 定植及温室管理 定植后苗坨周围覆细沙护根;定植后在沟内覆草或秸秆降湿,浇水应小水勤浇、禁止盐碱水灌溉,做好通风排湿工作;追肥量少次多,要科学平衡施肥,做好减氮控钾补钙措施,减少化肥在土壤中的积累等。
8.3 工程措施 每隔2~4排温室挖排盐渠,深2.5 m,下宽1.5 m,上宽3.0 m。暗管排水、进行排盐洗盐,降低地下水位。
乔登艳,女,高级农经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农民培训工作,E-mail:740394107@qq.com
*通讯作者:李兆丽,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农民培训工作,E-mail:398700766@qq.com
2016-06-27;接受日期: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