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敬和,俞 磊,郭季平
武警部队应对灾区社会稳定问题的对策
何敬和,俞 磊,郭季平
近年来,武警遂行抢险救灾任务愈发繁重,因群众积怨、利益纠纷、社会矛盾等导致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日益凸显,笔者通过分析影响灾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其表现形式、具体危害,研究总结出应对之策,以期为武警部队遂行好上级赋予的救援抢险任务提供参考。
灾区;抢险救灾;社会稳定
近年来,武警部队在参加抢险救灾行动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第一时间投入救灾行动,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但随着救灾工作的推进,因群众积怨、利益纠纷、社会矛盾、媒体炒作及公共安全问题等导致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日益凸显。武警部队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应认真研究应对措施,才能有力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为抢险救灾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遂行好上级赋予的救援抢险任务。
1.1 群众上访请愿 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发生后,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被放大,灾区群众可能采取游行、静坐、起哄、集体上访等手段,在党政机关、公安、民政等部门或围堵在交通要道、城市广场、商场等人群聚集地上访请愿。从规模上看,小则以少数家庭或街坊四邻为主体,多则以多个乡村(社区)为上访请愿主体;从目的上看,主要是想通过请愿、集会的形式,表达补偿灾害损失、解决现实问题的诉求,满足自身利益需求。此类不稳定因素如果控制不及时,处理不妥当,易演变为群体性治安事件,甚至是暴(骚)乱事件[1]。
1.2 不法分子趁火打劫 主要是指不法分子在灾区实施偷盗、抢劫、破坏等一系列犯罪活动。从行为主体上看,既有单个作案,也有团伙作案;既有当地社会闲杂人员作案,又有外来人员假借救援名义混入灾区作案。从作案动机上看,既有针对银行、金库、商场及私人住宅实施盗窃的活动,又有不法分子紧盯国家重点物资实施破坏活动。此类不稳定因素极易带来灾区群众对治安问题的担忧,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1.3 商贩哄抬物价 主要是少数不良商贩乘灾后物资匮乏之机哄抬物价,谋取私利。从行为主体上看,既有个体商贩、小型超市等私营业主,也有个别服务行业,如交通运输、酒店住宿及餐饮等。从手段上看,既可能是少数商贩编造谎言、传播虚假信息,也可能是相关行业沆瀣一气、私下串通,压囤物资,谋取暴利,这极易扰乱灾区生活秩序,诱发民众积怨。
1.4 新闻媒体蓄意炒作 个别新闻媒体尤其是境外别有用心媒体在采访报道灾区抢险救援,群众安置补偿等敏感问题上,捕风捉影、制造新闻等手段误导舆论,以图引发混乱。从形式上看,主要以境外广播电(视)台,信息网络为发布平台;从目的上看,是以新闻内容的“新、奇、乐”,来吸引眼球,博取较高收视率、点击率。此类不稳定因素极易损害救援队伍的形象,造成人民群众对党、政府和军队的不信任。
1.5 敌对势力渗透破坏 境内外敌对势力借机向灾区渗透,实施有组织、有预谋的违法犯罪活动。从渗透方式上看,既可以假借记者、新闻媒体等身份直接进入灾区,也可假借国外救援队、医疗队等专业机构工作人员及探亲人员或志愿者身份潜入灾区;从破坏手段上看,既可能对电台、桥梁、电站、水厂等重要目标实施暴恐活动;又可能借灾区热点敏感问题蛊惑群众,挑起矛盾,制造事端;并可能趁火打劫,利用灾区社会秩序混乱之机窃取国家和部队重要信息。此类不稳定因素极易造成社会恐慌,激化矛盾,诱发突发事件。
2.1 个别基层组织对救灾工作不够重视,组织协调能力较弱 灾害发生后,基层组织在组织群众自救互救、社会管理、维护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抢险救灾工作前期,个别基层组织可能在组织救援、分发物资、安置灾区群众、处理群众利益等问题上表现得不尽人意,导致灾区社会矛盾不能及时解决,不良事件频发。主要是个别基层组织,尤其是乡镇一级受岗位缺编、经费保障不足、干部能力素质弱等影响,救灾指挥机构不健全、职责分工不明确、应对措施不完善;在对待群众合理诉求,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等问题上相互推诿、敷衍塞责;对预防、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举措不力,盲目乐观、心存侥幸;平时组织群众进行防灾抗灾、自救互救的教育训练不够;平时准备救灾物资、救灾预案不充分;在安置灾区群众,分发救灾物资,组织救援力量等工作中抓不住重点,统筹协调不够[2]。
2.2 少数群众对国家有关政策不够理解,在安置补偿等利益问题上要求过高 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发生后,党和国家会在第一时间启动抢险救灾应急响应机制,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并出台一系列补偿安置等惠民政策,全力保障其生产生活。但从抢险救灾实践看,少数群众缺乏对国家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对个人诉求、愿望等利益需求过于极端。也有不法分子和别有用心之人从中煽动蛊惑,挑起事端,引发群体性治安事件或暴(骚)乱事件。原因主要是少数群众认识有偏差,“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自救互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意识不强,对补偿期望值过高。当个人期望值与实际补偿差异较大时,极易产生不满,引发矛盾。
2.3 部分基层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干群之间缺乏信任 政府职能部门、基层干部对待人民群众的服务态度及工作方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认同感。个别群众表现出不信任基层干部,不愿意依靠组织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企图通过引起高层关注来解决问题。原因主要是:有的基层干部官僚主义思想严重,对群众缺少真诚,对群众关心的问题不够重视,解决不力,导致人民群众逐渐失去对他们,甚至是基层组织的信任;有的对群众不信任,对人民群众正常合理的上访诉求表现出反感,甚至将上访者视为“刁民”,想方设法回避推脱,致使群众认为党的基层干部不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遇到利益问题,往往采取过激手段解决[3,4]。
2.4 当地政府对社会综合治理不够到位,监管防控有漏洞 灾难事发突然,破坏力强,可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等,不法分子乘机实施犯罪活动;个别商贩哄抬物价,高喊高卖,乘机“发财”;敌对势力借机渗透灾区,蓄意制造事端,引发社会矛盾。当地政府如果综合应急管控机制不健全、防控力量较弱、紧急状态下防控不力、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策不多、监管防控手段单一、获取情报信息渠道较少、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实施破坏缺乏有效跟踪预警等,均可能导致社会监管工作出现漏洞,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
2.5 职能部门对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缺乏监督,舆论导向有偏差 灾难发生后,社会各界度高关注,外界媒体的过多介入及报道,将灾区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放大镜”和“聚光灯”下。一些新闻媒体尤其是境外媒体,盲目追求高收视、高点击率,把“小事”放大,增大所谓“新闻效益”。原因主要有:个别新闻媒体在把握宣传舆论导向上有偏差,不实事求是报道。错误认为把小事夸大,引发社会共鸣,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地方宣传主管部门对媒体尤其是境外媒体监督不到位,部分记者不惜损害形象捕捉小道消息,制造负面影响[5]。
3.1 充分发挥“宣传队”作用,大力营造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氛围 加大对灾区的政策宣传,营造和谐稳定氛围,不仅对稳定人心、凝聚力量,完成抢险救灾任务意义重大,也是武警部队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的职责所系。主要措施:(1)讲清政策讲明事理。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既要宣讲党和国家对抢险救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对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又要讲清党和政府对受灾家庭和遇难同胞的惠民政策;既要以高效的救援行动感召灾区群众坚定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又要努力打牢人民群众在大灾面前明事理、顾大局的思想认识根基。(2)多措并举重实效。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灾区群众安置点、偏远山区等地,通过走访问候、广播宣传、张贴标语等形式,做好教育疏导工作;依托地方电视台、广播站及通讯部门资源优势,通过多种传播媒体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及抢险救灾的最新情况宣传播报出来,使灾区群众认识到党和政府才是最可靠、最温暖的依赖。(3)把握政策严纪律。救灾官兵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深刻理解国家救灾相关政策;要严格宣传纪律,把准宣传界限尺度,统一宣传口径。不凭空想象,不无根无据、违反原则乱许诺。
3.2 充分发挥“战斗队”作用,加大对社会面的综合管控 抢险救灾行动中,武警部队在联合指挥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友邻部队,协同各个部门,发挥好“战斗队”作用,参与社会综合面防控。主要措施:(1)积极参与联防机制建立。这是整合多方维稳力量,加强社会面综合管控,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武警部队要积极参与灾区综合管控指挥机构,加强与其他防控力量的沟通联系;要建立情报收集、研判机制,做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要积极参加联防会议,派出督导小组,及时发现问题、治理整改、抓好落实,对部队的救灾和维稳行动予以及时高效有力指导。(2)活用防控手段。针对灾区人员流动性大、人心不稳的现状,应采取与地方治安力量混合编组的形式,对重点地段、重要时段,进行重点巡逻,加强社会面管控;国内外媒体易针对灾区借机恶意炒作的问题,应主动配合职能部门,对新闻媒体人员身份的进行核实;对易遭破坏的重要目标应根据上级指示,及时派出人员加强守卫;主动配合各个部门,加强对 “生命通道”管控。(3)注重协同配合。武警部队参与社会综合管控中,要积极协同多方力量,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主动融入、跟进、配合。担负联防任务的指挥员根据灾区社会治安现状、群众思想情绪、重点目标安全状况,适时向“联指”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联防的部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编组、遵守协同原则、明确协同事项、制定联控方案,目标明确、任务清楚、措施有力。
3.3 充分发挥“突击队”作用,确保对突发事件有效处置 灾区突发事件燃点低,社会影响面大,受关注程度高。武警部队要充分发挥处突维稳行动中“突击队”作用,做到“快速、高效、稳妥”处置。主要措施:(1)准备工作要“实”。灾区情况复杂,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不稳定因素较多。既可能发生非法集会阻塞交通等群体性事件,又可能发生暴(骚)乱事件。武警部队在准备工作中,加强情报收集、研判,根据可能发生的情况制订预案,加强针对性演练。同时,加强对武器装备维护保养,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将兵力投送至事发现场。(2)部队出动要“快”。在灾区处置突发事件,要建立顺畅的通信联络,做到情况报告及时、命令传达快速、部队快速出动,及时到位,高效处置。可将兵力提前配置在当地重要及人流较大场所附近,确保闻令而动。(3)现场处置要“稳”。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在处置突发事件,指挥员更要根据事件性质、规模、影响等情况定下处置决心,要把违法行为与暴力犯罪行为区分开来,把事件人物及围观群众区分开来。处置过程中,对以暴力犯罪的骚(暴)乱事件采取政策攻心、封控现场、强行驱散、抓捕首恶等手段坚决予以平息。对发生一般性上访请愿事件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讲清政策,妥善处理。对聚众闹事以宣传教育为主,同时,官兵要掌握政策界限,依法稳妥处置,防止授人以柄。
3.4 充分发挥“工作队”作用,以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赖 抢险救灾行动中,武警部队要大力发扬自身的优良传统,维护灾区社会稳定起到促进作用。主要措施:(1)做到秋毫不犯。要把严守群众纪律作为维护警民团结,展示武警部队文明形象的重要内容。要教育官兵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十不准”规定,坚持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利用抢险救援间隙,组织官兵认真学习群众纪律及上级相关规定,不断打牢官兵服务人民思想根基;针对个别群众的刁难行为,教育官兵理解受灾群众心情,保持克制,顾全大局。(2)做到不给群众添乱。针对灾区的实际情况,教育官兵发扬吃苦、战斗、忍耐及奉献的精神,绝不与灾区群众争水、争粮、争地盘、争物资,绝不能主动接受灾区群众及地方单位的馈赠宴请,更不能向地方党委政府索要报酬。(3)做到为民排忧解难。要广泛开展向灾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积极帮助灾区群众坚定重建家园的信心,使其尽快渡过难关。真正让人民群众在大灾大难面前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到部队官兵的真情厚意。
[1]卢 会.军队处置突发事件行动[M]. 海潮出版社, 2007:12.
[2]Massoudi B L, Olmsted M G, Zhang Y, et al. A webbased intervention to support in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t-risk adults [J]. J Biomed Inform, 2010, 43(5): S41-S45. DOI:10.1016/j.jbi.2010.07.012.
[3]张 志, 谭 翔.武警部队应急救援联合指挥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 2015(5): 34-36.
[4]蒋建安.对消防应急通信保障警地联合体系建设的思考[J]. 科技与创新, 2016(15):17. DOI:10.15913/j.cnki. kjycx.2016.15.017.
[5]陈喜芸.加强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天津市为例[J]. 东方文化周刊, 2014(4):31-32. DOI:10.3969/j.issn.1007-7316.2014.04.021.
(2016-04-11收稿 2017-02-14修回)
(本文编辑 潘奕婷)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problems of social stability in disaster areas by the armed police force
HE Jinghe, YU Lei, and GUO Jip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Military Theory , Logistics University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Tianjin 300309, China
Guo Jiping, E-mail: 24454221@qq.com
In recent years, rescue tasks that the PAP undertake are becoming more complex, and the unstable factors such as accumulated rancor of general public, interest disputes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s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author studied and summarized the countermeasures used against social in stability problems in disaster areas with the view to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ployment of Armed Police Force into disaster areas.
disaster area; emergency rescue and disaster relief; social stability
E951
10.13919/j.issn.2095-6274.2017.07.012
300309 天津,武警后勤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室
郭季平,E-mail: 2445422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