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晓艳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太原 030024)
地木耳生物学特性及营养保健作用
樊晓艳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太原 030024)
地木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食用和入药,且资源丰富。通过对地木耳的生态分布、生物学特性、营养和保健功能等方面的简单综述,提出了地木耳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前景。
地木耳 资源分布 营养成分 开发利用
地木耳分布广泛,并且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的野菜资源,但地木耳一般生长于非耕作的土地上,人为开垦土地并进行复耕,藻体会压于土层内而很难生长。随着人们对荒山荒坡的不断开垦,自然形成的地木耳群体必将越来越少。对地木耳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生态分布、生理生化特性、营养及保健功能等显得非常必要,这样有利于进行人工栽培及开发利用。
1.1 地木耳的生长特性
地木耳即普通念珠藻,也叫地皮菜、地软等。地木耳藻体为片状群体,幼时为实心,长成后则为空心,老时破裂成片状。潮湿时开展,呈青绿色;干燥时卷缩,状似木耳、为灰褐色。
1.2 地木耳的生态分布
地木耳属于广生种,主要分布在石灰石区和喀斯特岩溶地带[1]。在我国地木耳分布十分广泛,几乎所有的省、市、区都有报道。在西北和华北地区,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德令哈、格尔木、都兰、天峻等地均有大面积生长[2]。山西由南到北,从海拔200~1 100 m都有分布[3],尤其在海拔600~800 m之间,由于其草丛稀疏、盖度小、温度高、光照充足、污染小,地木耳生物量最大[4]。
1.3 营养和环境因子对地木耳细胞生长的影响
1.3.1 培养基成分对地木耳细胞生长的影响
蓝藻细胞的生长需要合理平衡的营养元素供给,不同营养元素的缺失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因物种不同而异。王欣伊等[5]研究也说明氮缺乏可使其停滞期增长,磷含量可限制地木耳生长。此外,培养过程中通入一定浓度CO2,其细胞生长速率、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但胞外多糖含量没有明显变化[6]。
毕润成等[4]的研究发现,地木耳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关系不明显。地木耳生长所需水分可能来自空气中水分,包括晨曦露水和雨季降水,不在于水分量的大小而在于水分的节律性大小。
1.3.2 环境条件对地木耳细胞生长的影响
环境因子是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限制性因子,对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有研究者调查发现,地木耳既可生长于干旱且阳光直射的环境中,又可分布在一些阴暗潮湿的地方。李运广等[6]对阳生和阴生地木耳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阴生和阳生地木耳所处的光环境有着明显的区别,并且所处环境的干湿周期也存在差异。
阴生环境由于不受阳光直射,在雨后的温度会较低,因而环境中水分蒸发较慢,地木耳群体内的水分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由于遮光作用,光强不会太高,不会造成很强的光抑制,从而导致阴生地木耳进行光合作用和其他生理活动的时间较长,可从环境中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以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和合成较多的储藏物质。
2.1 地木耳的营养成分研究
地木耳作为野菜资源利用已久,关于地木耳营养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多。矿物质元素中以钙和铁的含量最高,100 g地木耳含钙406~3 091 mg、铁284~574.6 mg、磷82.85~140 mg、镁79~670 mg、钠79.9 mg、钾110 mg、铜0.4~10.46 mg、锌1.5~36.86 mg、锰3~90.91 mg,另还有钴、硒、锗等微量元素。另外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VC、VA、VB1、VB2、VE等也均有报道。
从上述分析可知,地木耳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作为传统的野菜资源,长期食用对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进人体的健康大有益处。
2.2 地木耳的医疗保健功能
地木耳的医疗与保健功能,在我国古籍中多有记载。《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地木耳有“明目,益气,令人有子”的功效[7]。《本草纲目》记述地木耳:“气味:甘、平、无毒;主治:明目益气,补肾。”“补心清胃,久食美色,益精悦神,至老不毁”;《食物考》中认为:“清神解热,痰火能疗”;青海民间将地木耳用作清热解毒、凉血明目的营养保健品。
目前地木耳的利用仅停留在菜肴食用上,深层次的营养保健功能利用开发较少,究其原因是地木耳目前仍以采集野生为主,还没有成熟的地木耳人工大量培养技术。近些年已经有不少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的形态生理及大规模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地木耳室外规模化栽培的报道[8]。随着地木耳的栽培技术不断的完善,其营养保健的利用开发前景将十分广阔。
[1] Pottsm,Whitton BA.The Ecology of Cyanobacteri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465~504
[2] 黄晓波,索有瑞.地皮菜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青海科技,1999,6(3):7~8
[3] 冯佳,谢树莲.汾河源头周丛藻类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生态科学,2007,26(5):408~414
[4] 毕润成,闫桂琴.山西南部地木耳群落特征及其资源分布的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1999,17(3):239~243
[5] 王欣伊,阚振荣,李彦芹,等.念珠藻生长特性研究.生命科学研究,2006,10(1):55~60
[6] 李运广,胡征宇.阳生和阴生地木耳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24(2):154~158
[7] 武进谢.中国医学大辞典(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
[8] 李敦海,刘永定.近十年中国地木耳研究概况.水生生物学报,2003,27(4):408~412
[9] 贺宝珍,李义学.地木耳营养价值及潜能研究.山西大学学报,1991,14(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