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士富
(辽宁省朝阳市林木良种繁育中心,朝阳 122102)
油松子代测定造林技术
丁士富
(辽宁省朝阳市林木良种繁育中心,朝阳 122102)
北票市地处辽宁省西部,常年干旱少雨,荒山较多。因此,选用适应性强的油松进行荒山绿化十分合适。文章将对该中心的油松子代测定造林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选址 整地 育苗 栽植 管理
油松子代测定造林技术项目实施的选址被确定在良种中心4林班,营造森林面积4 hm2,选择的土壤条件与育苗苗床土壤基本相同,春季定植,1次成林。
北票市油松子代测定造林技术主要使用穴状整地或者鱼鳞坑整地方式为主。在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土层厚实、水土流失不严重的丘陵、平原及山地等适用穴状整地;破土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整地的规格是60 cm×50 cm×30 cm或80 cm×60 cm×40 cm。在水土流失严重、坡度大的地方适合使用鱼鳞坑整地,其破土面为半圆形,且坡面要高于坑面,然后顺着等高线整地,其规格多为60 cm×50 cm×30 cm或80 cm×60 cm×40 cm。
(1)选择上年在油松种子园采集的单株优质树种,作为播种育苗的种子。(2)油松的最佳播种时间是春季或者秋季。一般可以选择在春季解冻后,及时播种。(3)要选择种子纯度96%、发芽率92%、场圃发芽率85%、千粒重40 g左右的种子进行播种,且75 kg/hm2。如质量低于指标的,则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为112.5~150.0 kg/hm2。(4)选择的播种方法以条播为主。播前灌足底水,播幅3~7 cm,行距15~20 cm,沟深2 cm。开沟播种后的种子似露非露即可,然后稍加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结合。经催芽后的种子,在播后10 d左右即可发芽出土。若选择大棚或覆膜育苗,则要提前30 d播种,并做好通风与防病工作。待幼苗长成后,便可移栽。
为增加造林成活率,一般使用3年生油松大苗。(1)进行幼苗起苗。在起苗时,应带土将幼苗挖出,若幼苗较小则用塑料薄膜包扎;若大苗则应带土挖出后,使用绳子捆绑进行运输。另外,采用带土移植树苗,有助于维持苗木最初的生长环境,降低苗木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性,提高成活率。同时,确保苗木原有根系的完整,降低根系固氮菌量的流失,提高苗木根系的适应性。(2)在栽植前,应做好整地深翻,要对土地进行深翻松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与蓄水效果。栽植时,应根据苗木大小合理挖坑。而油松子代测定造林技术使用穴状整地或鱼鳞坑整地方法,在幼苗移栽过程中,要坚持“边运苗,边栽苗”的原则。栽植时,要让苗木放进坑中后还有活动的余地。安置完成后,要放入碎土、踏实,然后在周围起梗,准备浇水。(3)在栽植密度控制中,应推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区种植4~9株,且每7次左右重复1次,株行距控制为2 m×3 m,并在周围设置2行保护行。
油松子代测定造林技术的使用,要基于当年实际降水量及气候状况制定能够促进苗木生长的施肥计划。通常在当年的6~7月份雨季锄草、松土时,进行施肥。施肥方法:在树旁挖1条8~15 cm的沟,进行适量撒肥,肥中氮、磷、钾成分比为0.15∶0.15∶0.15。
幼苗栽植后的3年要开展抚育管理工作。通过为树苗锄草、松土等方式,优化土壤的状况,提高水土保持力,从而提高幼苗成活率。鉴于油松生长速度慢、侧枝发达的特点,结合实际土壤环境,当油松长至4~5年、林分开始郁闭时,开展密度的调整,通常每公顷保留800株左右即可。一般在每年的春夏2季都要进行2次以上的除草、保墒,从而优化土壤的蓄水与透气能力,确保树苗健康生长。
油松子代测定造林技术有助于提高幼苗的生长质量,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适合在辽宁省北票市等地区进行推广使用。
[1] 刘超.华北地区油松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