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莉杰
摘 要:本文分析了绝缘电阻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介绍了绝缘电阻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绝缘电阻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不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讨论了如何避免这些影响因素。
关键词:绝缘电阻;准确测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M20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绝缘电阻是电线电缆最基本的电气性能之一,它反映了电线电缆承受电击穿或热击穿的能力。通过测量绝缘电阻可以发现生产工艺中的缺陷,如绝缘材料中含有导电杂质;绝缘材料受潮;绝缘厚度偏心等。同时绝缘结构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使用性能,也可以通过绝缘电阻来体现。在电线电缆正常运行工作过程中,绝缘材料会逐渐发生老化,绝缘电阻也会随之下降,长期下来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电缆,需要定期跟踪该电缆的绝缘质量变化,定期测量其绝缘电阻。为验证绝缘材料可靠性和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必须准确测量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而如何提高绝缘电阻测量的准确性,就有必要对绝缘电阻测量的影响因素加以研究。
1.测量绝缘电阻的基本原理
在绝缘上施加直流电压时,会有电流流过绝缘内部。根据电流形成原因的不同,可分为4种,见表1。
根据GB/T 3048.5-2007,绝缘电阻是施加在试样的直流电压与泄漏电流之比,即:R=U/I。其中,R为绝缘电阻;U为施加于试样的直流电压;I为通过试样的泄漏电流。
2.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分析
(1)温度的影响
绝缘材料的温度发生变化,其绝缘电阻也随之变化,而绝缘的种类不同,其变化的程度也不同。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后,绝缘内部离子的运动速度加快,电导能力增强。所以在测量开始之前要使试样的温度与规定的温度达到平衡,在测量过程中,要防止温度发生波动。
(2)长度的影响
绝缘电阻与试样有效长度成反比关系,试样有效长度越长,绝缘电阻越小。在GB/T 3048.5-2007中规定,试样的有效长度测量误差应不超过±1%。因此,在试样制备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减少测量误差,保证试样的有效长度。
(3)剩余电荷的影响
在可能有剩余电荷的电缆上做绝缘电阻测量时,若不进行充分放电,则会出现虚假的测量数据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这是因为当剩余电荷与测量电压相同时,相当于两电压叠加,绝缘介质内部电子和离子的运动加速,相应的绝缘电阻值降低。因此,重复进行试验时,必须在加电压之前应使试样充分放电,方可进行测量。在GB/T 3048.5-2007中也规定了,放电时间应不少于试样充电时间的4倍。
(4)充电时间的影响
如前面所述,在给试样施加电压后,绝缘中存在着3种随时间而衰减的电流。若等3种电流都完全衰减再读数,则测量时间太长,测量系统不稳定,而且工作量也会加大,因此GB/T 3048.5-2007中推荐1min读数。这样,这3种电流已经基本衰减为零,测量时间具有统一性,读数也具有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3.绝缘电阻测量试验及结果分析
下面选取GB/T 5023.3-2008中的60227 IEC 01(BV)450/750V 1×2.5为试样,按照GB/T 5023.2-2008规定进行4组试验。其中1号试样有效浸水长度为5m,水温为70℃,读数时间为1min;2号试样有效浸水长度为5m,水温为70℃,读数时间为5min;3号试样有效浸水长度为10m,水温为70℃,读数时间为1min;4号试样有效浸水长度为5m,水温为20℃,读数时间为1min。这4个试样均取自同一捆试样,以确保数据的均匀性和可比性。试验数据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同一组电线在不同读数时间、不同长度、不同温度的条件下,测得的绝缘电阻也是不同的。
从1号试样和2号试样可以看出,读数时间越长,测量值越大。这是因为随着充电时间增加,绝缘内部的非电导电流逐渐衰减为零,最后剩下稳定的电导电流,因此测试时间越长,绝缘电阻数值越大。
1号、3号试样相比较可以看出,绝缘电阻与有效长度成反比,试样长度越长,绝缘电阻越小。所以,在试验时应注意控制有效长度的测量误差。
1号、4号试样相比较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绝缘电阻却急剧下降。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绝缘中的杂质离子运动越快,电导能力就越强,因此温度是影响测量结果的重要因素,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减少温度波动。
结语
绝缘电阻是表征电线电缆绝缘特性的重要参数,因此绝缘电阻的准确测量至关重要。在绝缘电阻测量过程中,温度、有效长度、剩余电荷、充电时间等都有可能影响测量值。因此,试验人员在进行试验时要注意避免这些影响因素,以提高绝缘电阻测量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GB/T 3048.5-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S].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05.01.
[2]徐萍.绝缘电阻的测量及影响绝缘电阻的主要因素[J].煤矿开采,2001(4):78-79.
[3]袁洪军,王洪庆.如何准确测量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J].煤矿安全,2006(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