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董铭
同一档期,同是科幻电影,甚至主演明星的分量也不相上下,今日登陆中国的《降临》比起上周的《太空旅客》,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领先一个段位。《太空旅客》成本高达1.1亿(美元,下同),不过北美票房仅8000万,影评口碑更是“不及格”;相比之下,预算只有4700万、全片基本没有动作大场面的《降临》,全球票房有1.6亿(本土9520万),颁奖季里获得多项提名。如此差距,皆因《降临》主题深邃——用挑战“脑洞”的硬科幻,征服了普通观众和苛刻的影评人。
合乎逻辑的外星人故事
《降临》的剧情其实并不复杂,从一开场就告诉观众,这又是人类与外星人“第一次接触”的经典主题。影片中,艾米·亚当斯饰演的语言学家奉命与来访地球的外星人沟通,学习外星人的文字、了解他们目的,由此打开一扇“新世界”之门。除了几艘悬在空中的外星飞船,《降临》中几乎没有太多宏伟的场面,即便是先进的外星文明产物,表面上也是低调浑厚,毫无炫技之处。但影片中逐步揭开的科学层面,却是颠覆性的高概念——外星文明之所以“碾压”人类,在于他们突破时间“线性”,其独特的语言(文字)超过人类能够理解的范畴,仅有女主角发现这一点,从而改变了全人类的命运。《降临》把悬念和反转留在最后,观众恍然大悟后再回溯前情,又觉得合情合理,一切都符合科学的逻辑解释,这就是“硬科幻”的魅力所在,也是《降临》能够口碑票房双赢的原因。
软科幻“重幻想”
在欧美,科幻文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凡尔纳、威尔斯,到海因莱因、阿西莫夫等几代科幻大师的影响力甚至超过文学范畴,搬到银幕上也出现“软科幻”和“硬科幻”的分界。通常情况下,“硬科幻”更贴近科学本源,通过现有的科技水平来推演未来,注重科学原理的逻辑,探求的也是科技成果对人类文明的引导和改造;“软科幻”则偏重于幻想——在科幻的外壳下,讲述另一个时空中的爱情、冒险和政治,淡化科技的严谨性,突出社会意义。“理工向”观众青睐“硬科幻”,就是被其中严谨的科学原理所折服;“软科幻”则是现实的某种投射,其人文性和寓言性具有更大的市场,欣赏的门槛和知识储备要求也低得多。
鉴于好莱坞的大众娱乐定位,软科幻或“偏软”的科幻片的数量要多于严格意义上的硬科幻电影,其中最成功、也最具群众基础的当属《星球大战》系列。在《星战》的“银河系”里,虽然有宇宙飞船、机器人和超光速飞行,但从未解释其科技原理,也没有基于科学的启发式情节,反而是原力、光剑、黑武士等,更像是一部满是神秘主义的架空政治剧。反观《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等硬科幻电影,则是贴近现有的科技水平,用完全能够解释的科学逻辑,畅想在未来几十年内能做出的科学进步。如《星际穿越》虽是未来假想,但其中关于黑洞和维度的解释,符合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相关知识。
硬科幻“小而精”
硬科幻对编剧的科学素养要求更高,常常会邀请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做顾问。也正因为要求高,好的创意可遇不可求,“硬科幻”经典影片大都“小而精”,像探求克隆主题的《月球》全片仅有一名演员,在一个封闭的空间站里打造悬念。反倒是有些“软科幻”虽场面大、特效多,如《未来水世界》《地球战场》,却只是新瓶装旧酒的好莱坞俗套剧本,最后被观众抛弃,票房惨败也在预料之中。
至于漫威旗下热卖的“超级英雄片”,严格意义上不归入“科幻电影”,那种召之即来的神力,压根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也谈不上“软硬”之分。
中国的硬科幻在哪
当然,软科幻和硬科幻的界限也并非泾渭分明,人工智能、时光穿越、太空探索、外星文明等几大经典主题,即便在科幻小说里写得“硬”,转到银幕上也会“变软”,甚至像《星际迷航》系列中的几部也处理得相对较软,偏离科技准绳,变成对现实政治和种族问题的影射。
虽然起步晚于欧美,但中国的科幻已拥有巨大土壤,刘慈欣所获的“雨果奖”就是证明,如何保证《三体》的“硬科幻”血统能原汁原味搬上银幕,是对中国电影产业的一次考验。不苛求如《星球大战》那般宏大,能做到像《地心引力》《火星救援》《降临》这种“以小见大”的质感已是难得。巧合的是,这3部好莱坞“硬科幻”佳作中,中国元素都扮演重要角色,这反映出中国科技实力在全球版图内已获得相当程度的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