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杰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内六科,沈阳110004)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周 杰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内六科,沈阳110004)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所有入组患者给予血糖控制达标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糖尿病;DPN;消渴;萎证;痹证
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后者尤为常见,及DPN的疾病,其表现以远端感觉神经病变是最常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发病率为30%~90%[1]。病变累及神经通常为对称性,以下肢较为严重,病情进展缓慢,症状和体征大多为不可逆的,严重的可以导致严重的足部溃疡、感染及坏疽等[2],笔者所在的沈阳市中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所有病例为本院住院患者共120例。入组患者的糖尿病诊断按1999年WHO标准为诊断标准[3],同时经过临床体征及肌电图等实验室检查,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59.0±2.7)岁;糖尿病病程6~15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在4~6年,糖化血红蛋白(9.5±1.6)%。观察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57.5±3.1)岁;糖尿病程4~15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为3~6年,糖化血红蛋白为(9.8±1.2)%。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入组患者的纳入标准需要符合如下标准:①肢体有感觉神经病变的症状,如麻木、疼痛、灼热、发凉等;②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③肌电图检查提示运动、感觉神经障碍[4]。需要排除不适合或影响疗效的标准:①有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②出现严重的糖尿病合并症,如高渗昏迷或酮症酸中毒昏迷的等急症;③非糖尿病引起的所致周围神经病变;④有其他呼吸道或消化道等感染疾病[5]。
1.2 治疗方法
1.2.1 基础治疗控制两组患者血糖,采用相同的方法为控制饮食,达到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并联合使用胰岛素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让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达标。
1.2.2 对照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每天1次入壶静脉滴注,连续应用14 d。观察组在前列地尔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的基础上,配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每天1次静脉滴注,连续应用14 d。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变化,如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膝跟腱反射及振动觉试验指标,治疗结束后,对疗效前后进行评估。同时运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定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
1.4 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四肢针刺样疼痛感、烧灼感、麻木感等消失或明显好转,腱反射恢复正常,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NCV)较治疗前增加>5 m/s或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四肢针刺样疼痛感、烧灼感、麻木感等减轻,或感觉障碍部分恢复,膝腱反射有恢复但未完全恢复至正常,神经传导速度增加2~5 m/s;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或感觉障碍无明显恢复,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6]。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临床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对照组显效18例(30.0%),有效27例(45.0%),无效15例(25.0%),治疗总有效率是75.0%,观察组显效24例(40.0%),有效31例(51.7%),无效5例(8.3%),治疗总有效率是9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所示.
表1 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2.2 治疗前后神经传导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结果,提示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与治疗前有明显提高,提示都有明显效果,但观察组治疗后的提高比较明显,与对照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示
表2 治疗前后2组的神经运动和感觉的传导速度比较(m/s,±s)
表2 治疗前后2组的神经运动和感觉的传导速度比较(m/s,±s)
注:2组治疗前后的MNCV和SNCV的差值经过t检验,比较结果提示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的MNCV和SNCV的差值经过t检验,比较结果提示P<0.05
组别例数时间MN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SN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对照组60治疗前43.21±3.5537.14±4.34 38.66±5.13 37.23±6.35治疗后48.03±4.1741.01±5.74 43.09±6.39 41.92±7.73观察组60治疗前43.27±4.2036.73±5.21 38.78±6.33 37.57±5.42治疗后51.82±5.1845.94±5.82 47.12±5.62 46.15±6.25
2.3 药物的不良反应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有11例患者在静点前列地尔是出现轻微的局部血管刺激反应,减慢静点速度后症状缓解,有5例患者出现开始是出现轻微的头晕或恶心不适症状,未给予药物干预患者自行缓解,其他治疗中未发现明显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异常变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主要与代谢途径和生长因子有关,代谢途径包括多元醇途径、己糖胺途径、蛋白激酶C途径的激活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等,氧化应激不仅可以通过上述几种代谢途径间接造成神经元和轴突的损伤,亦可以直接损伤神经细胞;而生长因子则主要与雪旺细胞的合成和凋亡有关[7]。最终结果是造成神经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诱发血管狭窄,引起局部神经营养不足,致使周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造成周围神经损伤,出现明显的异常感觉的临床症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在丹参注射液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基础上研制的中药单体化学药,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纠正血液高凝状态、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障碍,从而达到有效缓解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8],李华[9]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结果说明运动神经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感觉神经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前列地尔主要生理作用是是将PGE1封入脂微球中,有了脂微球的屏障保护,PGE1在肺部的失活率明显降低,又由于脂肪微粒特有的机体内分布,使它兼有向炎症病灶和受损血管聚集的靶向效应,从而发挥它明显的扩张末梢血管,增加末梢循环血量,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时前列地尔可降低血脂及血液黏滞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栓形成[10],于学静等[11]研究丹参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的临床疗效,提示具有明显的效果。
本研究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DPN,相对于单纯使用前列地尔治疗的疗效更好,如果两药能联合使用,会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所以值得推广。
[1]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2):119-121.
[2]王姝琴.丹参川芎嗪联合a-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3,10(6):32-33.
[3]葛洪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33.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41.
[5]张彩红.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9):97-98.
[6]王佳,胡捷,刘悦,等.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3):40-41.
[7]施君,张文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1):116-119.
[8]王科文,张亚萍,赵明利.α-硫辛酸联合丹参川芎嗪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近期疗效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5):373-376.
[9]李华.丹参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82-83.
[10]蒋艳华.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259-260.
[11]于学静,史为伍,张超,等.丹参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2):110.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Danshen Chuanxiongqi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lprostadil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ZHOU Ji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Shen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04,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anshen Chuanxiongqi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lprostadil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 Choosing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nd each group had 60 cases.On the basis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standard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lprostadil,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anshen Chuanxiongqi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lprostadil.The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Danshen Chuanxiongqi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lprostadil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has obvious clinical effect.
Danshen Chuanxiongqin injection;alprostadil injection;diabetes;DPN;consumptive thirst;flaccidity syndrome;bi syndrome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1.046
1672-2779(2017)-01-0102-03
李海燕 本文校对:齐泽华
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