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导管癌超声表现1例及文献复习

2017-01-20 06:52时兆婷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诊断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
肿瘤影像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颌下腺腮腺声像

时兆婷,王 芬,常 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诊断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病例报告·

颌下腺导管癌超声表现1例及文献复习

时兆婷,王 芬,常 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诊断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颌下腺导管癌;超声;手术

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是一种较少见、具有侵袭性、发生于唾液腺的高度恶性肿瘤,由Kleinsasser等[1]于1968年首先报道,其组织学表现与乳腺导管癌类似。国内有文献报道SDC发生于腮腺、颌下腺及腭腺的比例为4.5∶2.5∶1[2]。本文报道1例经超声检查的颌下腺导管癌。

资料

患者,男性,51岁。因“右侧颌下区肿块3月余”入院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颌下有一包块,无疼痛不适。当时外院检查考虑血管瘤可能,未行特殊治疗。近期复查考虑恶性可能,来本院就诊。专科检查:右侧颌下区触及约3.5 cm×4 cm大小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偏硬,活动度一般;右侧颌下区及右侧颈部触及肿大淋巴结。颈部MRI检查:右颌下腺体积增大,约29 mm×26 mm,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右侧咬肌表面至腮腺内见多枚结节呈条状分布,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界不清;右颌下区及右颈部有数枚肿大淋巴结(图1)。检查印象:右颌下腺占位,右侧咬肌表面至腮腺内多发结节,考虑恶性肿瘤。右颌下区及右颈部肿大淋巴结。CT检查示:右侧颌下腺不规则团块影,范围约45 mm×39 mm,边界不清,明显强化,内见增粗扭曲血管影;邻近右侧颈静脉内充盈缺损,双颈部多发淋巴结(图2)。检查印象:右侧颌下腺不规则团块影伴增粗扭曲血管,恶性肿瘤可能;邻近右侧颈静脉内栓子形成。超声声像图示:右颌下腺区未见正常腺体组织,但探及片状低回声区,范围约49 mm×19 mm×40 m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见管状无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ow imaging,CDFI)显示内部血流信号充盈,其中一支动脉血流流速曲线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为0.77(图3)。右侧颌下区另见低回声,边界尚清,形态较饱满;其中一枚大小21 mm×12 mm×14 mm,内见稀疏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侧颌下区不均质性病变,富血供(恶性肿瘤待排,亦可能为炎症改变,请结合临床)伴右侧颌下区肿大淋巴结。

图1 颌下腺导管癌的MRI表现

图2 颌下腺导管癌CT表现

患者行右侧全腮腺切除+右侧颌下三角清扫+颏下淋巴结清扫+右侧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大体见:右侧面颈部(腮腺及颌下腺)弥漫性肿块,约7 cm×6 cm大小,边界不清,侵犯右侧咬肌、面神经,右侧颈内静脉内见癌栓。术后病理:右侧腮腺+右侧颌下腺+右侧颏下淋巴结结合HE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颌下腺导管癌,肿瘤大小为2.5 cm×2.5 cm×2 cm,浸润周围横纹肌组织,脉管及神经亦受侵犯。癌细胞AE1/ AE3(+),AR(+),CK5/6(部分+),CK7(+),Ki-67(+25%),P63(-),P40(-);PAS染色(-)。

讨论

SDC发病以50岁以上男性较常见,发病时间短,进展速度快。本例患者术后病理可见神经及脉管侵犯,与国内外报道相似,表明该病具有易侵犯神经的特点[3]。Toyoda等[4]报道SDC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66%。本例患者入院时影像检查提示颈部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证实右颈部淋巴结见癌转移。SDC易发生远处转移,文献报道转移率高达48%,其中有30%发生于肺部,也可发生于肝、脑、肾、皮肤和骨等处,表明SDC远处转移以血行为主[5]。该患者全身检查未见脏器转移。

图3 颌下腺导管癌超声表现

SDC常表现为快速进行性肿大,临床初步易误诊为多形性腺瘤或腺样囊腺癌。本例外院误诊为血管瘤,考虑与其富血供有关。因此,SDC往往需经病理诊断明确,CT和MRI影像学检查有一定帮助[6],但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超声下SDC的声像图特征。本文就该例患者并结合相应案例报道,将颌下腺导管癌的超声声像图描述如下:① 实性不均质低回声,肿块较大时可见液化坏死,出现囊性成分;② 边界尚清晰或不清,形态不规则;③ 瘤体内部血流信号丰富,脉冲多普勒(pulsed wave Doppler,PW)检测多为高速动脉血流流速曲线;④ 一般伴同侧颈上部淋巴结转移。如上述:颌下腺导管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异性较差,主要表现为涎腺恶性肿瘤的共有声像图特征。颌下腺导管癌需与其他颌下腺恶性肿瘤及颌下腺慢性炎症相鉴别。① 颌下腺恶性肿瘤以黏液表皮样癌居首位,其次为腺样囊性癌,两者肿块生长相对较缓慢;而导管癌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导管癌少见且无超声及其他影像学特征性征象,与其他颌下腺恶性肿瘤单纯从影像上较难达到组织学上的鉴别诊断。② 部分颌下腺慢性炎症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临床上很难将炎症粘连与恶性肿瘤浸润区分开,声像图表现与颌下腺导管癌相似,无特异性。但颌下腺炎一般有急、慢性炎症病史[7]。因此,两者鉴别需结合临床病史及病理诊断结果。

治疗以手术为主。由于SDC患者就诊时多已有淋巴结受侵或转移,应同时行功能性或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SDC易侵犯神经及发生远处转移,术后需加辅助放疗或化疗。早诊断、早治疗、广泛彻底切除肿瘤是提高SDC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本例患者侵犯面神经,术后1个月给予放疗。随访至今,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未见复发和转移。

[1] KLEINSASSER O, KLEIN H J, HÜBNER G. Salivary duct carcinoma. A group of salivary gland tumors analogous to mammary duct carcinoma [J]. Arch Klin Exp Ohren Nasen Kehlkopfheilkd, 1968, 192(1): 100-105.

[2] 陈 勇, 唐恩溢, 徐明耀, 等. 涎腺导管癌9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J]. 口腔医学研究, 2007, 23(3): 306-308.

[3] 王洁, 钟鸣, 王兆元, 等. 涎腺导管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J]. 口腔病理研究, 2008, 1(12): 736-737.

[4] TOYODA H, Y AMAGUCHI K, MIURA K, et al. Salivary duct carcinoma in the submandibular region [J]. 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3, 32(4): 427-429.

[5] JAEHNEM, ROESER K, JAEKELT, et al. Clinical and immunohistologic typing of salivary dust carcinoma: a report of 50 cases [J]. Cancer, 2005, 103(12): 2526-2533.

[6] 汤富强, 唐少虎, 苏兰芳, 等. 颌下腺导管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J]. 中国热带医学, 2011, 11(8): 1006-1007.

[7] 张刘超, 马卫东. 颌下腺导管癌误诊的临床分析 [J]. 大连市口腔医学颌面外科, 2004, 14(4): 380.

R445.2

A

1008-617X(2016)04-0370-03

2016-02-11

2016-03-11 )

猜你喜欢
颌下腺腮腺声像
乌梅含漱液对尿毒症口干症模型大鼠颌下腺AQP5分布表达变化的研究
下颌下腺黏液囊肿1 例及文献复习
校外教育机构声像档案管理创新探析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常规CT上瘤内囊变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颌下腺导管巨大结石1例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