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树桢,周飞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桥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合理配置
楼树桢,周飞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桥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路面施工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技术性不强、信息集成性不高、养护方案不灵活等。针对以上问题,工作人员应该对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进行选择,制定合理的配置时间,保证公路施工质量。因此,本文以沥青路面的基本状况作为切入点,对施工机械合理配置方法进行探究。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合理配置
近几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规模变大,机械化配置程度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管理方式不得当、技术不合理,沥青路面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无法体现基础建设的意义。因此,建筑企业应该根据路面的承载力,提高交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也要对机械设备的性质进行考察,避免工艺操作方式不规范的情况发生。
就沥青路面的基本状况而言,工作人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第一,路面的平整度。它是决定工程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也影响了行车的速度与时间。工作人员采用抽样检查的方式展开路网的全面测定。结果表明:多数公路的横截面断裂,并且呈现出条痕状,使沥青混凝土材料受损,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机械施工效率不高。其次,工作人员没有对公路路面进行定期的养护。第二,路面破损状况。路面破损状况与其平整度成反比。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表面结构进行衡量,并采用现代化的数据采集方式来体现破损程度。但当前的检测技术还不是非常的灵活,仍然采用肉眼观测的方法进行,阻碍了机械配置效率的提升。第三,路面强度。路面结构承载力是强度衡量的基本标准,工作人员也能够从中明确公路的使用寿命,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方案。当前的机械配置系统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以荷载作用为主的自动弯沉仪、以路面设计为主的落锤弯沉仪以及养护探测设备。但三种机械设备的联结性不强,信息集成性不高,工作人员无法对三者进行灵活调控,并掌握路面的基本状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机械配置方式仍然需要改进。
沥青路面的破损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从路面服务效应上来看,可分为结构性破坏与功能性破坏。结构性破坏中主要包括横向、纵向裂纹,龟状裂纹以及块状裂纹。而功能性破坏主要包括因修补不及时所造成的裂纹、路面呈波浪型且表面泛光、纵向不平整裂纹、局部裂纹等。总体而言,路面破损的表现是表面变形,而导致变形的根本原因则是沥青混凝土填补技术不佳,并且检修不及时。第二,按照破损程度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龟裂。轻度龟裂的表现为裂缝区有细微的破损现象,但表面无散落,并且没有变形的情况出现,对区块进行测定,基本数值在20~30mm之间。中度龟裂的裂块明显,缝隙较宽,但没有散落或者变形的情况,可以通过合理的养护方式进行补救。重度龟裂的变形现象比较明显,并且看不到完整的裂块,都是以破碎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第二,坑槽。坑槽的轻重程度主要是以坑位的深浅而定。坑位较浅的槽体面积小于1m2,而坑位较深的槽体面积大于1m2。第三,沉陷类。沉陷类可以由行车的舒适度而定。如果沥青路面没有发生破损情况,行车过程中不会感到颠簸。反之,则会出现明显的不适。
针对沥青路面的主要问题,工作人员应该对破损原因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为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第一,导致结构性破损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交通的负载强度不够,施工人员没有选择相应的技术对公路路面进行有效规划,导致路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深。另外,在沥青材料的选择上不得当,导致填补不及时,无法体现机械配置的合理性。第二,导致功能性破损的原因较为广泛,公路路面受到雨水等外部条件的影响,使得基层建设的结构遭到破坏。同时,材料性质与交通负载也是两个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施工人员在对路基进行打磨时,没有考虑到施工机械的配置条件,令老化的道路泛光,出现矫正过激的现象。
沥青混凝土搅拌技术的实施对于路面的合理配置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设备的选择方面,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和施工难度来确定安装的基本方式。如果施工时间较长,对路基建设的要求比较高,施工者应该选择摊铺设备来搅拌混合材料,利用固定性的工作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混凝土拌合能力应该与材料总量相符,不易过高或者过低。如果能力过高,原材料供应数量则无法跟上生产速度,出现浪费的情况。因此,在拌合设备的选择上,也要将燃料的经济成本考虑进去,通过摊铺能力与供应系数的计算来达到机械设备配置的合理化目的。第二,对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位置的合理布置。一般情况下,原材料、混凝土拌合设备以及施工模拟试验台都在沥青混凝土拌合场地中进行。因此,施工者对作工环境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凝土拌合场所多为临时性的,内部结构应该相对开阔,便于材料的运输。同时,场地布局要体现一定的“棱角”,达到扩大容纳空间的目的。因此,矩形为场地的基本形态,工作人员找到原材料平铺的基础点,并划分出中心位置,将拌合设备放入其中,而其它的设备则在四面边缘处,利用硬质铺面将沥青材料进行集中堆放。一方面,它能够提升设备运转的工效。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费。
沥青混合料的运送在公路施工中也是比较关键的一部分。首先,沥青材料的运送空间是比较大的,时间越长,材料的耗能量就会越高。因此,为了规避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应该优化车辆配置的方法,并保证拌合装置能够根据材料的总量进行连续性工作。第一,施工者要注意摊铺能力,保证沥青材料能够均匀的填补在公路中,并利用配置系统计算出料的平均速度,通过数据的采集方式提高服务效率。第二,在车辆合理配置的基础上保障摊铺的连续性。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对施工情况进行模拟,并计算沥青的运送时间,根据整体的填料距离来选择车型,并确定装载机械的数量。第三,车辆在施工现场卸料地点的确定是运输工作中的另一问题,工作人员应该对摊铺速度进行计算,并规划装卸之间的最短距离,在原料质量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提升配置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沥青混凝土拌合场地与施工现场的距离不得超过2km,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否则沥青材料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出现凝结的现象,影响路面的平铺工作,使路基的填补质量下降。最重要的是,在沥青混凝土摊铺的过程中,应该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疏通,并标注一些带有提醒作用的标识牌,保证良好的施工环境。
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的相关配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的选择。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公路的宽度来决定摊铺设备的实际能力,从理论上来说,设备的拌合能力应该低于摊铺设备的运行速度。第二,摊铺设备的选型。就现阶段的公路施工管理方式来讲,建筑企业所使用的摊铺机一般为轮式和履带式。制动性强是轮式摊铺机的主要优势,它能够对沥青材料进行有效感应,并加快施工的速度。而履带式摊铺机则能够使材料更加均匀地平摊在公路上,且外部环境对施工作业的影响性不大。第三,摊铺设备的速度及宽度。我国路面的实际宽度大约在14m到17m之间,工作人员则要依照摊铺设备的运行速度来决定技术指导方式,并通过压实的方法提升材料的基本性能。最重要的是,施工者要在压实温度确定的条件下了解公路填补厚度,并利用压路机轮胎所产生的振动提高原料密度。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对沥青路面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第二,阐述沥青路面破损及其原因。第三,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合理配置方案进行探讨。从而得出:为了体现机械配置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公路的承载力、沥青材料的拌合总量、设备管理场地以及路面宽度来采取相应的规划措施,并依照不同功能设备间的良好组合来提升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路质量,为人们构建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1]赵瑞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合理配置[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12).
[2]刘振东,孙雪飞.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合理配置[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11).
[3]陈新轩,潘清水,吴彪,刘成平.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合理配置[J]. 建筑机械,2003(06).
[4]刘景辉. 高速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机械作业特点[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03).
[5]樊江顺,李富清,姚琳宁. 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10).
[6]张国栋. 西安绕城高速公路M3标段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机械配置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07).
[7]于水.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机械的合理配置[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7(05).
U416.217
A
1671-0711(2017)08(下)-01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