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的探讨

2017-01-20 07:05:46谢振宇邹皓陈弘毅冯作明张甜甜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19期
关键词:特种设备预案救援

谢振宇,邹皓,陈弘毅,冯作明,张甜甜

(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1)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的探讨

谢振宇,邹皓,陈弘毅,冯作明,张甜甜

(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1)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的设定,需要参考危险源的评估报告和事故预测方案,制定出相关的紧急时间控制和抢救的工作步骤,这对于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以我国特种设备在事故问题应急救援预案为基础,对救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预案体系建立的紧迫性进行探讨,为相关部门在特种设备应急事故处理和救援预案提供参考依据。

特种设备;应急预案;事故;救援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因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伤,甚至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灾难等问题应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以尽快对人员进行抢救,避免更危险的情况出现。而企业中出现特种设备突发事故问题,如果没有对事故救援制定预案,则将造成不可避免的后果,甚至会造成连带险情出现,因此,对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探讨非常必要。

1 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容易导致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情形如下。

第一,非法使用未经许可所生产的特种设备,缺少监管措施和质量鉴定报告;第二,所使用特种设备被擅自篡改相关参数或在使用过程中超过规定参数的使用范围等;第三,在使用特种设备的过程中,缺少对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安全保护装置等,或者相关安全保护措施因某些原因失灵,技术人员未能及时修整等;第四,非法使用已经报废、缺少检验检测报告或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等;第五,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明显故障或异常等问题未予理睬,或者被相关部门要求整修的特种设备却仍旧在使用,从而造成事故发生;第六,已经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未通过报告仍旧继续使用,从而导致二次事故发生。

1.2 事故预防与预警报告

(1)预防措施。第一,对于特种设备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性维护和保养,并且要定期安排安全检查工作,确保特种设备所有的参数值及运行健康状况符合国家标准。第二,在特种设备运行阶段,要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检查制度,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一旦发现特种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处理,杜绝设备带事故运行,并对事故发生详情做好记录,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按照相关规程对设备进行检修处理。第三,要定期就特种设备使用状况提交安全检查报告,并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同时,还要一年至少举行一次安全演习,将安全工作做到位,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从而保障特种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第四,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使用设备,并且做好100%的登记工作。同时,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并且要对特种设备的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隐患处理整治效率进行统计,确保100%的完成各项技术指标。

(2)预警行动。第一,当得知特种设备已经发生事故或出现故障问题较大时,应尽快通知相关部门立刻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且及时地报告事发地、特种设备发生的状况以及异样,如果事态严重应通知技术监管部门和应急办,及时控制好险情。第二,针对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各部门应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一旦出现设备事故问题,应在第一时间按照预案采取措施,第一时间抢救事故导致的损失,从而避免灾情进一步扩大。第三,要做好特种设备相关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特种设备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以及遇到紧急状况处理的方式等。第四,定期对预案抢险救援的物资进行检查和补充,确保启动预案时,各项救援物资能第一时间送到灾情现场。

2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

2.1 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协调各部门调动最大资源投入到应急工作中的实施方案,是各项救援部门相互联系的重要措施。一般而言,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安排1名总指挥和1名副总指挥作为指令发布中心,将指令散开到各个部门中,从而协调各部门参与到救援工作中。如果是企业,一般由总经理作为总指挥,协调下属各部门以及专家组展开救援工作。

专家组是组织措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整个救援工作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而专家技术组组长一般由企业的总工程师来负责,为相关抢险救灾救援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并为制定的救援方案、救援计划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应急工作组是组织措施中事件调查、后勤保障、新闻处理、治安管理以及善后处理的主要处理方向。工作组的组长一般由企业主管安全保卫科的副科长担任,并通过分工实现对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以及生活安置等工作领域的妥善安排。

抢险救援组是组织措施中发挥主动救援职能的关键小组,工作组组长一般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部长担任。依据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状况,以及对现场损害程度进行应急抢险工作,并负责协调各抢险小队开展专业抢险,将损失降到最低,将人员伤害降到最低。

2.2 处置程序

(1)信息报送。特种设备造成的事故信息、发生地的安全质量监督部门以及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等信息一并逐级上报,信息报送的时间要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具体信息内容应包括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原因、受灾情况以及事故初步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采取的应急救援方案,如情况发生变化应进行持续上报。

(2)应急指挥。对已经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地,依照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灾情等级,对性质、类别、危害程度、范围进行报告评估,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针对救援措施提出宝贵意见。同时要求相关救援部门立即依照救援预案实施工作,向当地的应急处理中心、质量监管部门、技术监管部门进行实时汇报,如果事态严重,应立即请求政府给予帮助。

(3)应急救援。第一,事发现场应要求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准备,并对事故发生地的人群进行紧急疏散,而工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岗,在确保全部人员疏散完毕,各项安全工作做到位时,寻找安全避所进行庇护。第二,指挥中心应根据事发现场特种设备的类型、事发场所、影响范围进行确定,并安排相关安全人员做好人员疏散工作。第三,相关工作人员在现场开展抢险救灾的工作中,应掌握专业的施救技能,对受伤受困人员进行及时施救,避免伤情进一步加重。第四,对于参加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应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并准备好相关器材、工具和安全设备,针对事发地的发生状况进行技术处理,务必要保障个人安全。

(4)扩大应急。当特种设备所造成的险情升级,企业没有能力控制事态的发展,无法依据企业现有的能力对灾情进行救援和控制,就需要企业相关负责人及时通知技术管理部门和应急部门,请求政府协助救援。同时,要及时联系消防局和救护车,扩大应急救援的方位,提高救援队伍力量。在等待政府救援队伍救援之前,企业应先做好自救工作,尽量减少事态进一步扩大。

2.3 事故处理措施

(1)前期处理。第一,当特种设备事故发生时,相关应急救援工作组应分两头开展工作,一是将相关事故发生情况汇报给政府;二是组织企业内部应急救援小组开展自救工作,在确保个人安全的情况下抢救伤员,降低灾情伤亡指数。第二,对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原因进行有效判断,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尽最大可能避免事故态势扩大,减少二次伤害的情况出现。第三,企业应启动应急救援小组对现场实施保护工作,对可能造成事故的相关部件和痕迹进行勘察,为调查事故发生原因提供可靠证据。

(2)现场处置。第一,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组对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并及时疏散人群,尽量减少事故危害性指数,并及时对事故进行性质鉴定。第二,及时对现场实施封锁,并敦促无关人员及时离开现场,为应急救援小组争取救援时间。同时,相关部门应维护好交通状况,严禁无关车辆进入到事故场地。第三,应安排技术工作组奔赴现场,对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进行技术鉴定,并开展监测工作,待对特种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确认后,立即组织成员制定技术救援措施,以实现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危害,并尽可能的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

(3)各类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如果因特种设备故障导致火灾发生,应及时依照企业火灾预案措施进行扑救,避免火势增大,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如在特种设备事故处理中,发现有人困在电梯里,应及时申报情况,安排安全应急人员来到现场进行处理,要做好人员安抚的工作,切勿让被困人员擅自扒开电梯门,以免造成更大事故发生。

3 结语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是快速降低险情、控制事态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及时处理应急事件,协调相关部门,作出最快应急救援指挥的重要表现,以此来减少事故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同时,要警醒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使用特种设备,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而对预案的建设过程中,应总结事故处理经验,实现对特种设备的预防、监督、处理、指挥、救援等工作的逐步完善。

[1]黄欣.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2]陈荣庆,佟瑞鹏.企业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16(12):55-60.

[3]韩磊,徐立兵,林树东.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现状及战网[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9):32-33.

[4]宋继红.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与对策[J].压力容器,2013,30(12):1-7.

X924.4

A

1671-0711(2017)10(上)-0193-02

猜你喜欢
特种设备预案救援
启东市强化预案演练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紧急救援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2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更正启事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3D打印大救援
学生天地(2020年1期)2020-08-25 09:01:44
西部特种设备网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中国民政(2016年9期)2016-05-17 04:51:33
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