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药在风湿病膏方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2017-01-20 01:47:23周巧刘健宋倩黄旦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膏方风湿病小鼠

周巧,刘健,宋倩,黄旦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合肥 230031)

·综述·

滋补药在风湿病膏方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周巧1,刘健2,宋倩1,黄旦1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合肥 230031)

膏滋方是中国人民长期医疗实践经验所积累的一种特色中医疗法,正日益发挥着滋补强身、抗衰益寿、救偏治病的功效,对91份膏方处方进行分析,并对滋补药在膏方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和总结,为临床运用膏方治疗风湿病提供参考。

风湿性疾病;膏剂;滋补

风湿性疾病是泛指累及骨、大小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神经、肌腱、筋膜等的一组疾病[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目前临床分类尚未规范,常见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属于“痹证”范畴。

《膏方大全》述:“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称膏滋药。”膏剂是根据患者量身定做,医生判断其疾病性质、体质类型,按照中医君、臣、佐、使原则,选择单味药或多味药组合成方,并将方中的中药饮片多次煎煮,滤汁榨渣。再加辅料收膏,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胶质药材或蜂蜜、木糖醇,制成的一种比较稠厚的半流质或半固体的制剂[2]。具有滋养补益兼有防治疾病之功用。目前,其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应用日益频繁,发挥扶正祛邪、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调节脏腑气血的作用,以缓解风湿病常见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本文通过收集刘健教授从2015年10~12月门诊的风湿病患者膏方处方91例,对其中各滋补药物使用频率进行频数分析,对滋补药在膏方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做一总结。

1 风湿病基本病因病机

1.1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基础 刘健教授根据长期诊疗经验认为风湿病患者素体正气不足,机体防御功能和调节功能下降,致气血不足,营卫不和;阴阳失调,脏腑亏虚。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曰: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风寒湿邪侵袭皮表、肌肉、关节则见皮肤冷痛、发硬,肌肉酸胀不适,关节伸屈不利等临床表现。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痹症》指出:"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气所阻,不能宣行,因而滞留,气血凝涩,久而成痹。”《医林绳墨》述:“大率由气血虚弱,荣卫不能合通,致立三气乘于腠理之间,殆见风乘则气纵而不收,所以为麻痹。寒乘则血滞而不行,所以为痛痹。湿盛则血濡而不和,所以为著痹。”气血阴阳的动态失调,致脏腑发生病变,以肝脾肾为主,李东垣认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则“脾病体质量痛,为痛痹,为寒痹,为诸湿痹”。张仲景《金匮要略》在论述历节病脉证时,从脉象来说明肝肾不足是其病因:“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则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而膏方中常用的滋补药,通过调补气血阴阳的不足和脏腑的虚亏,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气血调畅,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1.2 痰浊瘀血互结为病理关键 患者素体正气亏虚,营卫不和,外邪易侵机体,气血痹阻不通,痰瘀既成,经络、肢节功能障碍致痹。正如《医学传新录·痹症寒湿与风乘》所说:“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则津液为之不清,或变为痰饮,或成瘀血,闭塞隧道,故作痛走注,或麻木不仁。”叶天士也提出“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经年累月,外邪留著,气血俱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痰浊瘀血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侵犯机体,留于肌肤,则成瘀斑、痰核或硬结;留著关节、肌肉,则肌肉、关节肿大酸胀痛;痰瘀深著筋骨,则骨痛肌痿,关节变形,其症多顽固难愈,病久则虚实夹杂。因此膏滋方在进补的同时,常常攻补兼施,往往补中寓治,治中寓补,寓攻于补,在补虚扶正的同时又能兼顾其祛邪疗疾。

2 滋补药在膏方应用

刘健教授在临床实践诊疗过程中,依据风湿病基本病因病机,膏方药物常以滋补为主,配以活血化瘀、宣痹通络。遵循《内经》“虚者补之”、“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原则,可分为补气血、补肝肾、补脾胃和攻补兼施四类。但用药要避免操之太急或补之太过,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不应急服膏方,通常建议服用短时间的汤剂,即“开路方”,祛除病邪,待患者病情处于稳定,再着手膏方滋补,增强体质。以防“闭门留寇”或“助长邪气”;时刻注意固护脾胃之气,过分滋填壅补,妨碍脾胃升降,可致中焦阻塞,故方中常配伍理气扶胃之品。

2.1 补气血 膏方多选补气方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补血方如当归补血汤、归脾汤或气血双补的八珍汤[4]。补气血类中药性味多甘温平。常用药如黄芪,使用频率为72%,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之功,实验研究发现其活性成分黄芪多糖提高正常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促进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等作用[5]。当归,使用频率为70.3%,性甘温,能补血活血,现代实验研究发现当归具有调节造血功能、免疫调节剂抗氧化的作用,当归多糖含药血清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释放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水平[6]。党参,使用频率为51%,《本草从新》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虚,即以调补,甚为平妥。”现代实验研究发现党参水提物能提高衰老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抑制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使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MDA) 的含量降低,从而发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7]。

2.2 补肝肾 膏方多选滋补肝肾之阴的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虎潜丸和补肾助阳的肾气丸、右归丸,常用中药可分补肝肾之阳的巴戟天、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补肝肾之阴的山茱萸、枸杞、女贞子、熟地、何首乌、龟甲、鳖甲。其中杜仲,使用频率为53.8%,甘温能补,微辛则润。色紫则入肝经气分,润肝燥,补肝虚。子能令母实,故兼补肾。肝充则筋健,肾充则骨强,能使筋骨相着。实验研究发现中、高剂量杜仲多糖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增强免疫应答能力[8]。熟地,使用频率为50.5%,《本草纲目》:“填精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熟地黄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的作用,熟地黄粗多糖可显著提高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干扰素-γ水平,作用机制与其增强T 淋巴细胞Th1 和Th2 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9]。菟丝子,使用频率为51%,《本经逢原》载:“其功专于益精髓,坚筋骨,止遗泄,去膝胫酸软,老人肝肾气虚,腰痛膝冷。”现代药理研究其有效成分菟丝子多糖对衰老小鼠肝肾组织中MDA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有明显升高作用,提示菟丝子多糖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作用[10]。枸杞子,使用频率为71%,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其有效成分枸杞多糖有免疫促进作用,其对环磷酰胺引起的抑制白细胞生成作用,也有保护性影响。

2.3 补脾胃 膏方选方如四君子汤、保和丸、参苓白术散健脾和胃。一方面防膏方中补益药滋腻碍胃,常选择白术、木香、陈皮、砂仁、山楂、枳壳、佛手一类的健脾和胃、理气和中药物进行配伍,以防补益方药,使之静药(党参、熟地黄、阿胶之类)与动药(木香、砂仁之类)相结合,做到补而不腻,避免“虚不受补”。其中麦芽、谷芽是常用健胃和中之药,常合用共奏其效,使用频率为90%。陈皮,使用频率为96%,性苦能燥能泄,取其理气燥湿之功。现代实验研究还发现陈皮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对可提高荷瘤小鼠白细胞介素-2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生成水平,通过对小鼠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应答,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11]。另一方面脾虚湿盛,湿邪久羁,化生痰浊,瘀滞筋脉则关节肿大变形。湿郁肌肤则肢体困重,四肢浮肿。湿滞脾土则纳少痞满。故常配伍运脾化湿药如藿香、佩兰、厚朴、苍术、薏苡仁等。厚朴,使用频率为84%,归脾胃肺经,能燥湿、下气除胀满。实验研究发现,厚朴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降低炎症组织前列腺素E2、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含量[12]。

2.4 攻补兼施 常用丹参、桃仁、红花、鸡血藤、川芎、牛膝活血祛瘀止痛,地龙、全蝎、蜈蚣等虫类药以通络止痛、破瘀散结、搜风透骨。虫类药富含蛋白质、脂肪、挥发油及多种微量元素,此类药物大都药性峻猛,其气血之质,跃动攻冲之性,能钻透搜剔,破瘀散结[13]。丹参,使用频率为88%,善通行血脉,祛瘀止痛,现代实验研究发现,丹参多糖能显著上调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力,具有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14]。鸡血藤,苦甘温,使用频率为77%,行血养血,舒筋活络,《饮片新参》载:“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络”。实验研究发现,其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0 基因的转录均有明显下降,对异常活化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纠正作用[15]。桃仁、红花为常用要对,使用频率为85%,味苦,主入血分,善泄血滞,共奏活血破瘀之功。实验研究发现,桃仁总蛋白能提高环磷酰胺注射组小鼠的白细胞介素 -4 的水平[16],红花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含量,来调节免疫功能[17]。

3 风湿病膏方应用案例

患者1:女,44岁,反复四肢大小关节疼痛18年,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肢体大小关节疼痛,气候变化时腰背酸痛难忍尤甚,平时怕冷,易感冒,全身困倦乏力,遇劳加重,夜间时有燥热,纳食欠佳,形体消瘦,经过长时间的治疗,诸证明显好转,要求服用膏方调节体质,增强免疫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肝肾亏虚证。拟用补肝肾益气血方加减。处方如下:

黄芪200 g,当归200 g,桂枝150 g,附片100 g,淫羊藿100 g,黄精150 g,麦冬150 g,薏苡仁300 g,陈皮150 g,茯苓150 g,山药300 g,厚朴150 g,炒二芽各150 g,山楂150 g,建曲150 g,杜仲150 g,狗脊150 g,续断150 g,枸杞150 g,丹参300 g,桃仁150 g,红花150 g,扁豆300 g,甘草50 g,阿胶100 g,鹿角胶100 g,龟板胶100 g,桂圆100 g,核桃仁100 g,银耳100 g,莲子100 g,大枣100g。

按:患者痹症日久,气血亏损,气血虚不能上荣于头面,可见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气虚卫外不固则易感受外邪;伤及肝肾,肝主筋,肾主骨,则腰背酸痛,关节疼痛不适,伤及肝肾之阴则燥热。故膏方以扶正为主,黄芪、当归、山药、扁豆、甘草、桂圆、大枣、阿胶气血双补;因患者素来阳虚怕冷,故用淫羊藿、杜仲、狗脊、续断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久痹必瘀,故配伍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攻补兼施;病邪燥热,易伤津液,日久可致阴虚燥热,故配伍麦冬、黄精、枸杞滋阴;同时配健脾药如陈皮、茯苓、炒二芽、山楂、建曲、薏苡仁固护脾胃,防补益药碍脾胃,辅料则用鹿角胶、龟板胶、木糖醇和银耳收膏,其中鹿角胶温肾壮元阳,龟板胶滋补肝肾之阴,木糖醇热量低同时有矫味的功效。

患者2:女,48岁,干燥综合征,两眼干燥不适、咽干10年余。症见口唇干燥,双目干痒,胃脘时有胀满不适,纳食不香,神疲乏力,五心烦热,面色少华,舌淡红,苔少质干,脉细数。辨证为气阴两虚证,拟用益气养阴方加减。处方如下:

太子参300 g,当归200 g,生地150 g,熟地150 g,黄芪200 g,黄精200 g,麦冬200 g,玄参200 g,五味子200 g,知母200 g,青蒿200 g,地骨皮300 g,薏苡仁300 g,青皮150 g,陈皮150 g,茯苓150 g,山药300 g,扁豆300 g,麦芽150 g,谷芽150 g,山楂150 g,建曲150 g,丹参300 g,厚朴150 g,枸杞200 g,甘草50 g,阿胶150 g,核桃仁100 g,银耳100 g,莲子100 g,大枣100g。

按:患者为燥痹缓解期,以阴虚为主(肺、肝、肾三脏为主),常夹有内热、血瘀,枸杞、五味子、生地、黄精滋养肾阴,麦冬、玄参滋养肺阴,知母、青蒿、地骨皮清虚热,丹参活血通络,久病阴虚必累于气血,故增太子参、当归、黄芪、熟地、山药、甘草、阿胶、大枣,虑其滋阴腻膈有碍脾胃运化,故配伍青皮、陈皮、扁豆、麦芽、谷芽、山楂、建曲、厚朴、薏苡仁、茯苓运脾胃,有利中焦纳运功能,其中山楂配甘草酸甘化阴。辅料用阿胶、银耳收膏。燥证膏滋方治疗应注意:滋补的同时需防脾胃滋腻,可投消食化滞之味;清热的同时还防伤阴,忌用苦燥之品。

4 总结

风湿病病种繁多,病情复杂,故膏方处方时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将现代医学理论诊断的“病”与中医的“证”结合起来,可以弥补中医辨证的不足。现代医学所称的“病”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特异性比较强;中医辨证虽有许多优越之处,但对某些疾病的微观认识不够精确,还将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吸收到辨证论治体系中来,将“证”与“病”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发挥各自长处,无疑会使辨证开膏处方水平大大提高。

[1] 葛均波,徐永健.8版.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97.

[2] 李俭,谢英彪.中医膏滋方临床应用荟萃[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6.

[3] 方利,刘健,章平衡,等.膏方治疗风湿病优势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4):54-56.

[4] 刘健,徐桂琴.风湿病滋补膏方临床配伍应用探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5):449-451.

[5] 仝欣.黄芪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5):1246-1249.

[6] 陈育,昊晓勇,张智伟.当归多糖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释放M-CSF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8-9.

[7] 王岚,张帆,王艳.甘肃党参水提物对D -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脑组织SOD 、MDA 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2):148-149.

[8] 徐贤柱,饶华,蔡险峰,等.杜仲叶多糖提取及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3):541-542.

[9] 李鹏飞,苗明三.熟地黄的现代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J].中医学报,2014,29(2):252-254.

[10] 马鹏生,朱溶月.菟丝子多糖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8):66-67.

[11] 李兰英,彭蕴茹,姚楠,等.陈皮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09,41(5):67-68.

[12] 曹迪,徐照辉,王芳芳.厚朴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6):647-649.

[13] 吴生元,吴晶金.从《金匮要略》虫类药运用谈痹证治疗[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6):44-48.

[14] 汤伟,彭求贤,蔡红,等.丹参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0):2484-2485.

[15] 缪珠雷,熊庵,王韧.鸡血藤等4种中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个核细胞IFN-y、IL-10基因转录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6):207-209.

[16] 王亚贤,王征,张康,等.桃仁总蛋白对小鼠细胞因子IL-4 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8,25(1):37-38.

[17] 商宇,王建杰,马淑霞,等.红花注射液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3):21-22.

The application and mechanism of restoratives in rheumatic Herbal paste

Zhou Qiao*,Liu jian,Song Qian,Huang Dan

(*Graduate Faculty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38,China)

Liu Jian,Email:liujianahzy@126.com

Herbal paste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that accumulated by the Chinese people′s long-term medical practice.It is increasingly playing a role to nourish the physical,anti-longevity,relieve symptoms.The article will discuss and summary the Herbal paste′s applications and mechanism by collecting and frequency analysising to herbal of Herbal paste.Hence,this will be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erbal paste in Rheumatic diseases.

Rheumatic diseases;Unguentum;Nourishin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211);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发[2009]30号);安徽省科技厅科研计划(09-020304046);安徽省卫生中医药科研项目(2009zy05);安徽现代中医内科应用基础与开发研究省级实验室建设项目(科条[2008]105号);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0TD105)

周巧,硕士在读,Email:780149795@qq.com

刘健,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iujianahzy@126.com

R593.2

A

10.3969/J.issn.1672-6790.2017.03.033

2016-03-02)

猜你喜欢
膏方风湿病小鼠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保健与生活(2021年8期)2021-04-19 00:08:04
小鼠大脑中的“冬眠开关”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保健文汇(2020年4期)2020-08-22 02:48:44
名医膏方补气血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24
冬令进补有膏方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30:12
米小鼠和它的伙伴们
有一种膏方叫“量身定制”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50
藏医风湿病护理概述
Avp-iCre转基因小鼠的鉴定
加味四逆汤对Con A肝损伤小鼠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