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寿 李峰 王胜杰 陆楠 伍洋 曹玉静 翟薇 王东林 牛官俊 马金玉 谭娟
(中国气象局资产管理事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工程咨询中心,北京 100081)
海洋气象综合保障工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李元寿 李峰 王胜杰 陆楠 伍洋 曹玉静 翟薇 王东林 牛官俊 马金玉 谭娟
(中国气象局资产管理事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工程咨询中心,北京 100081)
本文深入客观分析了我国目前海洋气象综合保障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现行的海洋气象综合保障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海洋气象保障业务正常稳定持续运行,已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不相适应。为顺利实现国家“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震、地质等灾害防御能力”,提升海洋气象综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效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为更好的实现《海洋气象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系列规划中既定目标,为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建设需求和分析建设的必要性提供依据,并迫切需要加强海洋气象服务,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增强海洋气象服务能力提出具体任务要求,推进中国气象现代化事业实现更大发展至关重要。
海洋气象;综合保障;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中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海洋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中国有32000 km大陆海岸线(含岛屿岸线)和3000000 km2管辖海域,涉海12个省(区、市)的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6%,集中了我国40%以上的人口、70%以上的大城市和60%以上的社会总财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撑。如今,每年近50%的石油、85%以上的国际贸易依赖于海上运输通道。海上捕捞、运输、护航、巡航、资源开发、养殖和抢险救援等生产活动的安全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气象条件。我国海洋气象灾害频繁,种类多,热带气旋、强冷空气活动等导致的台风、大风、暴雨、强对流、雷电、风暴潮、大雾、海冰等海洋气象灾害频发,海上、海岛和沿海城镇、乡村常常受到上述灾害及海啸、海浪、赤潮、绿潮、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和咸潮入侵等海洋气象灾害的袭击和破坏,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2016年最强台风“莫兰蒂”登陆我国,就导致110余人死亡失踪,30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300亿元。海上风高浪大,气象条件复杂,准确的气象预报预警和及时优质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气象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开展我国管辖海域的气象保障服务,提升海洋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的水平。为应对海洋气象灾害,我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初步建立了基于岸基观测、预报、服务、信息网络等组成的海洋气象业务体系,但海洋气象整体业务能力尤其是海上气象观测、远洋服务等与国内陆地以及世界海洋气象业务领先水平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远不能满足保障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为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为更好的实现海洋气象发展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目标,有必要对我国目前海洋气象综合保障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出深入客观的分析,为进一步提出建设需求和分析建设的必要性奠定良好基础。
2.1 以岸基为主的海洋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初步形成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包括海岸、海岛、塔台(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自动气象观测站,海上锚锭浮标观测站、志愿观测船等自动站加密观测,以及以沿岸海域为主的海洋观测、高空观测、气象雷达和气象卫星遥感观测等构成的海洋气象观测系统。中国Argo计划自2002年初组织实施以来,已经在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投放了374个Argo剖面浮标,截至2016年12月底有138个浮标仍在海上正常工作。截至2016年12月底,气象部门已经建设并纳入业务运行373个海岛自动气象站、175个沿海自动气象站、40个锚锭浮标自动气象站、52个船载自动气象站、46个塔台自动气象站、20个海上石油平台自动气象站,初步建立了以沿岸海域为主的近海海域预报责任区海洋气象观测网,自动气象站平均业务可用性达到70%。我国气象卫星已建设形成极轨、静止两大系列、较为完备的观测体系,能够实时生产海风、海雾、海温、海上降水等多种海洋监测产品,初步形成了覆盖我国近、远海的卫星遥感探测能力。
2.2 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业务逐步发展,但 海洋气象预报核心技术水平不高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国家、区域(天津、上海和广州)、省、地四级,集监测、分析、预报、预警、服务为一体的较完整的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业务体系。预报范围涵盖了我国18个近海海域预报责任区和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公海责任区的XI海区(印度洋海域),制作和发布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120 h路径和强度预报、中国近海72 h的海洋天气预报和海上大风预警及海雾预报、世界气象组织责任海区海事天气公报、XI责任海区25 km分辨率和近海及沿岸5~10 km的72 h风、浪、天气现象和能见度等海洋气象要素精细化预报产品。
初步构建了海洋气象专业数值预报模式体系框架,形成了0~15 d“无缝隙”海洋气象预报预警的全方位技术支撑保障。已建成了全球和区域海面风场及台风数值预报模式体系、中国近海海雾和黄渤海海雾数值预报模式、全球海浪和西北太平洋区域海浪模式、黄渤海精细化风浪数值预报模式、黄海和东海风暴潮数值模式,为实时业务提供了一定支撑。目前,初步建立了基于MICAPS或CIMISS的国家级和省级海洋气象实时监测预报业务平台,如国家级MICAPS台风版和MICAPS海洋版、广东省气象局的精细化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系统(SAFE-GUARD)、上海气象局的责任海区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预警制作系统等,实现了海洋气象精细化产品的加工制作分发功能。建立了台风定位精度为15~20 km,台风24 h路径预报误差小于70 km,海上大风预报准确率达80%,台风定位定强业务系统及预报预警等技术,该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3 海洋气象公共服务业务体系初步建立, 但能力和手段还需提升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建成了石岛、舟山、茂名、三沙等四个国家级海洋气象信息发布站,组成我国海洋气象广播网,在此基础上沿海各省结合实际,利用海洋气象信息发布站、海事电台等发布海洋气象信息,部分地区依托我国北斗导航系统试验性开展了北斗终端预警信息发布,截至2016年底,涉海12个省(区、市)有6万多渔船安装了各个型号的北斗卫星信息接收终端,极大提高信息接收的覆盖面。通过实时播报中国海域的短期天气预报和警报,为近海海域海上作业船只和滩涂养殖用户提供实时海洋气象信息。同时,面向港口及跨洋航运、海上油气开发、海洋资源开发、海上风能开发、近海渔业养殖和海上捕捞、近海海洋旅游、国防安全等需求,初步提供了专业海洋气象信息服务。
基本形成了海洋气象专业服务的业务能力。中国气象局基于MICAPS业务平台和数值预报产品,多次为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提供相关海域天气和海况预报,为海上搜救或军事演习提供了保障;参与2014年“雪龙号”南极浮冰脱困和马航MH-370失联搜救活动气象保障服务。近年来气象部门逐步开展了钓鱼岛及周边海域、西沙永兴岛、中沙黄岩岛和南沙永暑礁等重点岛礁、海域的气象基本建设和天气预报服务,既是维护国家主权之举,也为中国海监对我国管辖海域的维权巡航提供保障服务。初步开展海上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工作,探索建立海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
2.4 海洋气象信息传输网络基础基本具备, 但需补充完善相关能力
目前,已建立了覆盖国家、区域、省、地四级间的全国气象广域网络系统,实现国与省之间、以及省与省之间的互联互通,国家级接入带宽400 Mbps。建成覆盖亚太地区的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卫星广播系统CMACast,广播速率达到70 Mbps。国家和省级局域网实现万兆/千兆骨干、千兆/百兆桌面接入,交换能力及系统可靠性得到提高;与国防、环保、水利、地震、海洋、林业、航空等部门建立了专门通信线路,实现数据跨部门共享应用。全国综合气象资料共享系统(CIMIISS)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覆盖全国、囊括从数据收集到数据服务所有关键业务环节的气象信息共享业务系统,为气象部门及相关行业用户提供包括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在内的、涵盖各种气象探测数据和信息产品的更高质量共享服务。
国家级高性能计算能力超过1 PFlops,区域中心高性能计算能力同步增长,高性能计算应用技术支持不断加强。全国建成支持1080 P高清分辨率的国家级省级天气预报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且作为日常业务运行多年,远程会商系统已经覆盖至所有地市级和大部分县级,在预报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2015版)基本完成,提出了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明确了编制、修订标准的条目和内容。规范化的全国气象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已开始起步,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措施都逐步增强。
2.5 初步形成了近海和部分大洋的海洋观测保障基础,海洋气象综合保障能力亟需完善提升
经过多年发展,针对陆地气象仪器装备为主的国家、省、市三级管理、三级保障体制和运行监控、维护维修、计量检定、供应储备等气象装备保障业务体系初步形成,可对安装在沿海、海岛、石油平台、船舶等基础上的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自动气象站、GNSS/MET、闪电定位仪等设备进行基本的实时运行监控、计量检定和维修维护等技术保障工作。初步在3个海区配备有海上保障机构及海上调查和观测保障船队,形成了对我国近海和部分大洋的海洋关键天气和气候要素的初步观测和保障能力。我国海洋气象装备试验基地的建设刚刚起步,目前仅拥有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综合试验基地、广东博贺观象台试验场地和海南三沙海洋气象观测试验场,部分观测设备缺乏测试标准器,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
我国气象装备测试维修平台已基本满足大气气象要素观测系统的运维保障需求,但缺乏针对海洋气象观测设备的专业测试和维修工具(或工装)。计量业务全面,拥有相关量值的行业最高标准。目前,已形成覆盖温度、湿度、气压、空气流速等气象基本量值的业务能力,保持有相关量值的6项行业最高标准。海洋气象装备质量检测初具规模,陆续建成一系列检测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处已有高空气象设备检测平台、能见度仪检测实验室、土壤水分检测实验室等气象设备检测实验室,以及筹建中的国家计量分站、大气成分分析实验室,已初步具备海洋气象装备质量检测能力,并同时具备国家级试验室建设所需的场地、房屋和其他配套条件,需补充海洋大气和水下要素观测设备的检测环境。
3.1 近海和远海气象资料获取能力有限
全球共有317套锚锭浮标观测站、1522套漂流浮标站、49套海啸观测站以及103套固定平台观测站参与观测数据的共享,为各国提供观测数据。为气候、大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及全球变化监测等提供基础数据。其中美国20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全国永久性的海洋立体观测系统,其中有175个海洋观测站,80个大型浮标等。根据观测平台的不同,可分为船舶自动气象观测站、海上浮标观测站、岸基/海岛/平台自动气象站以及卫星观测等。截至到2016年12月,全球一共投放了12878个浮标,其中,活跃浮标为11355个。截至到2016年12月,美国共建设锚锭浮标观测站189套,海岸带自动气象站观测系统57套,漂流浮标站946套构成的全美海洋气象观测系统。相比较中国海洋表面的气象观测站点严重不足,存在大量观测空白区。在我国73个预报责任海区中,大部分海域属于观测空白区,观测站点数量不足,锚系浮标观测站点稀疏,船舶站资料稀少,海岛气象站、气象观测塔、石油平台等观测资料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影响了数据的可靠性。
由于受到海洋高温、高湿、高盐、高腐蚀的影响,海洋气象观测站及观测设备寿命普遍低于陆地观测站,亟需对已建海洋气象观测站进行升级改造。部分站点服役时间超过10年,已腐蚀老化,且观测要素仅有1个或者2个,测量精度和观测要素种类远不能满足预报和服务需求。为确保仪器正常运行,保证观测资料准确、真实、可靠,亟需对已建的部分自动气象站进行更新换代。
美国飞机运行中心(Aircraft Operations Center)拥有Lockheed WP-3D Orion等数架有人和无人专用气象观测飞机,用于飓风等灾害性天气的探测工作。发达国家海洋气象观测网具有较高的密集度和较多的新式观测仪器支撑,在布设观测设备及引进新式观测设备时,以解决科学问题和服务需求为目的,充分发挥观测系统在实况监测、预报预警检验、现场服务以及改善模式性能等方面的综合应用价值。相比我国对海上经济活动影响最为显著的大气边界层(500 m以下)的多层次精细化观测等几乎空白。下投探空等新型观测手段尚未应用到海洋气象观测业务中,数值预报和服务领域急需的各类气象要素观测在时空、密度方面都亟待补充。尚未建立针对海洋气象观测的配套业务平台,对海洋气象观测业务的开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尚未建立能够满足当前信息化要求的,针对海洋气象观测的配套业务平台。
现有气象卫星缺乏对海洋气象的针对性观测,缺乏实况观测信息和有效验证手段。不能适应远海和远洋保障服务需要。远海气象资料获取能力亟待增强,新的观测手段如飞机观测、地波雷达、风廓线雷达等基于遥感的观测手段等尚未应用到海洋气象观测业务中。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远海重要敏感区的海洋气象观测几乎空白,现有信息获取主要依赖国外。面向服务领域需求的针对性观测,如针对海雾、大风等导致的海上交通事故高发的敏感气象要素的观测在时空密度方面都亟待补充提高。
3.2 海洋气象预报预警核心技术水平不高
从2013年5月开始,美国国家气象局开始试验发布其责任海域5~10 km分辨率、6 h时间间隔、6 d内近海及公海海域大风(含阵风)、海浪等格点化预报产品,为海洋用户提供更为精细化的预报产品。美国飓风中心(NHC)的飓风路径预报误差呈减弱的趋势,2015年大西洋飓风路径24 h预报误差41n mi(76 km),较1990年的102 n mi(188 km)减少了近6成。NHC认为预报质量提高更为明显的原因,应归功于数值预报模式分辨率的提高、物理过程的改进,特别是海洋上遥感资料的应用和同化技术的提高。中国在台风、海上大风、海雾、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专业化分析和预报的水平不高,海雾、海上强对流等海上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业务系统尚未建立。对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的海洋气象灾害预警能力相对较弱。海上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机理认知不足。以数值预报释用技术为基础的海洋气象要素客观预报系统急待建立和完善。缺少集约化的海洋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国家级和省级海洋气象灾害性天气联防以及预报会商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业务预报预警产品的不一致问题还较为突出。
海洋气候监测预测业务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海洋气候预测产品形式单一,范围有限,且预报水平也明显不足。目前对海洋状况的模拟能力距实况还有较大偏差,模式分辨率仅有100 km,较国外先进水平明显偏低。海洋气象专业数值预报模式支撑基础薄弱。由于缺乏有效融合各类观测资料的分析工具和技术,现有海上观测资料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缺乏实时快速融合地面自动站、船舶、浮标、石油平台自动观测站、无人探空、沿海雷达、卫星反演产品等资料的高质量的多源资料融合分析系统,现有卫星反演识别产品的质量也亟待提高。此外,高时空分辨率的海洋气象再分析资料集尚属空白。
美国在数值预报方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热带气旋预报模式的开发,除全球数值模式外,GFDL、HWRF、NAM、HARW等热带气旋区域数值预报模式都在业务应用中不断升级更新。在日常业务检验中,参加评估的数值模式及方法就有20多个。在美国的飓风预报业务中,重要的技术支持基于单模式的集合预报系统GEFS、北美集合预报系统和欧洲中心集合预报系统。目前用于台风路径和大风预报的集合预报产品主要以形势诊断分析产品、集成预报产品(如GUNA,TVCN,FSSE,ICON)、基于模式偏差订正的模式集成预报产品(如FSSE,TVCC)为主。我国海洋气象专业数值预报整体水平、资料同化等核心技术和精细化程度仍然不高,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海雾和沿岸及近海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水平,尚不具备发布海雾和沿岸及近海强对流预警能力,近海区域气象预报时效和精细化程度不够,尚未开展全球海洋气象预报,海洋气候监测预报产品单一,难以满足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需要,也难以有效履行世界气象组织赋予我国的大洋预报预警职责。数值预报产品应用不足。对海洋气象数值预报产品还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没有充分发挥数值预报本身所包含的大量信息,对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力量薄弱,尚没有开展定量化的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和客观预报方法的研发,对集合预报模式产品的应用也刚刚起步。全球化业务拓展不够,中国海洋灾害性天气和海洋气象要素的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尚没有开展针对远海和全球以及远海重要敏感区的海洋气象监测预报服务业务,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和远洋军事活动的实施和开展,对远海甚至全球海洋气象保障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3.3 海洋气象服务能力和手段不足
日本针对气象灾害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灾害,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建立了完善的网络系统,实时反映监测地点传输的灾害数据信息、受灾地区和灾害发生程度等。政府和媒体默契配合,使信息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传播。平时也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知识宣传和教育,通过印制种类繁多的防灾手册、知识卡片、公益讲座、组织演练等方式向民众宣传普及防止灾害知识。我国面向近海、远海和远洋的气象信息发布手段缺乏,气象服务覆盖范围有限。海洋服务产品时效性短而且覆盖范围小,缺乏用户需求的全球化的海洋气象服务产品。服务手段单一,公共服务产品的送达还停留在利用海岸电台、手机短信等单一途径,海洋气象服务尚未完全覆盖我国责任海区;随着全球化远洋和导航业务的发展,没有设计多语种的海洋广播海洋服务产品。针对涉海重要经济行业的专业化海洋气象服务能力薄弱,服务产品少、针对性不强,远洋导航气象服务甚至被国外垄断。海洋经济专项服务精细化不足,领域有限,缺乏针对港口及跨洋航运、海上石油开发、近海渔业养殖和海上捕捞、海洋旅游等经济领域的针对性服务。我国海洋预报服务产品的时空精细化不足,国家和部分省市的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为15 km,时间分辨率为12 h,远远不能满足服务用户对预报产品精细化的需求。
美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分为减灾措施-灾前准备-应急响应-灾后重建4个环节,其中相关气象保障措施包括:建设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灾害服务信息迅速传播的平台和工作机制;在全国广泛开展灾害应急知识培训、灾害应急演示、防灾科普教育等等。目前,我国应对海上突发事件服务能力不足,海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评估尚未开展、风险管理应急联动机制尚不完善对于海上大风(台风、寒潮和强对流)、浓雾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尚属空白,远不能满足近海经济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拓和海上国土资源保护的需求。海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缺失,针对以防御和如何减轻海洋灾害性天气影响等方面的全国海洋气象风险区划评估、重大气象灾害调查与灾害管理几乎为空白(除了台风),尚未建立海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美国建立了一系列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以及一套完备高效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海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支撑不足。我国对多源卫星资料的融合应用,尤其是我国风云(FY)系列卫星资料在近海风资源评估中的应用潜力缺乏认识;另外,评估中没有认识到资源长期变化特性对风资源品质的影响。因此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风电开发工程的实际需求支撑不够。
3.4 海洋气象信息网络发展有待增强
我国气象系统支撑海洋气象通信网络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由于海洋观测数据资料量大、时效要求高、覆盖范围大,海上气象信息收集难度大、安全要求高,许多观测系统位于常规通信难以到达的无人地区,且海上应急通信网络基础较为薄弱,相应的海上已有的无人站应急通信配套建设尚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现有通信网络无法满足其收集和传输需求,基于GPRS/CDMA或者卫星通信方式实现海岛站、石油平台站和浮标等观测资料汇聚传输的各类省级中心站软件并存,这使得软件维护、监控的难度和成本变得较高。
目前,美国的N-AWIPS系统操作方便、调阅资料快捷准确、综合图设置丰富,配色合理统一;该平台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显示便捷直观,对集合数值预报产品支持功能强;交互工具非常齐全、使用方便;平台中集成了格点差值、Blend等日常业务用技术方法,确保平台对业务的全面支持;业务平台与历史数据库调用方便。我国CIMISS虽实现了数据环境平台的统一,管理的数据尚不完整,缺乏对新增的海洋气象观测数据的统一管理,影响了数据传输时效。气象数据统一服务接口(MUSIC)基于CIMISS,缺少针对海洋气象应用领域的专业计算服务接口。缺少统一的海洋气象地理信息服务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选择的GIS平台多种多样,包括ArcGIS、超图、中地等;发布的GIS服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已有监视系统缺乏对海洋气象业务的一体化监视功能。已建设的风云系列各卫星平台及地面应用系统监视、高性能计算监视、国际通信监视等监视系统,对海洋业务硬件环境、应用系统和业务运行的监视较为分散、国省监视各异,无法实现全局性监视,难以满足海洋气象信息化业务对监控系统的需要。我国集约化资源平台支撑能力接近饱和,难以满足海洋工程业务系统对基础设施资源的需求增长。互联网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较为薄弱。仅通过防火墙进行了简单的DMZ安全域划分,不具备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安全审计和流量管理等防护能力,且防火墙设备使用年限已久,需要更新换代。
3.5 海洋气象装备保障能力几近空白
海洋气象观测设备试验基地不完善,制约我国海洋观测新技术的发展和业务应用。目前我国尚未建成专门针对海洋设备观测试验基地,特别是在南海区域的试验基地尚属空白,极大制约了海洋观测新技术的发展和业务应用。现存气象保障手段不能有效满足和覆盖沿海气象观测区。我国海洋气象设备易受海洋高盐、高湿、高温、高辐射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气象观测设备寿命短、故障率高,目前的保障业务仅是将陆地的气象综合保障手段复制到海洋气象观测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海洋气象设备保障要求。海岛自动站、浮标自动站等海上观测设备远离陆地,进行检测维修时,沿海省级气象部门缺乏自有海上交通工具,提高设备保障效率和降低成本,亟需开展多部门联合保障或完全社会化保障等形式。
目前国家气象计量站业务运行的风洞最高风速只能达到30 m/s,但已有观测记录的台风最大风速约为100 m/s,现用计量标准和检定设备大多需人工操作、目测读数,检测结果附加误差较大。涉及海洋气象观测业务领域的相关文件较少。缺乏专业、完备的海洋气象设备质量检测实验室。缺乏对海洋观测使用的海水PH值和电导计的设备检测能力,以及对海洋气象观测仪器恶劣工作环境进行模拟的耐盐雾腐蚀能力检测等项目。海上气象的应急保障几近空白,引入无人飞机进行应急观测缺乏对应保障措施。保障部门不具备对海岛和洋面布设观测设备的应急保障能力。目前各类海洋气象装备以气象部门保障为主,保障手段和模式单一,缺乏社会化维修保障专业服务,人员、经费、海上交通工具等不足,制约现存维修保障业务的开展,且缺乏海洋强对流天气下的应急保障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并提出“海洋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震、地质等灾害防御能力”,“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同时明确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任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加强海洋气象综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效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对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目前的海洋气象保障服务现状和客观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业务正常稳定持续运行,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发展已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加强海洋气象服务,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增强海洋气象服务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建议(1),要加大海洋气象综合保障能力建设,逐步建成适应需求、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规模适当、功能先进、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海洋气象现代化体系。基本建立与气象现代化体系相适应的新型海洋气象综合保障事业结构,培育发展气象信息服务业,构成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气象业务新布局。实现近海公共服务全覆盖、远海监测预警全天候、远洋气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近海预报责任区服务能力基本接近内陆水平、远海责任区预报预警能力达到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要求、远洋气象专项服务取得突破、科学认知水平显著提升,基本满足海洋气象灾害防御、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权益维护、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气象保障服务的需求。(2),要建成多手段、高时效海洋气象信息发布系统,提升海洋气象装备保障能力,建立海洋气象共建共享协作机制等。其中在浙江、福建和海南选址建设无人飞机保障平台,购置高性能无人飞机并配备下投探空系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气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综合实力、气象创新活力和气象工作贡献力明显增强。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全国基本实现海洋气象现代化。气象事业发展初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鸣谢:感谢中国气象局钱传海、马舒庆、孙兆滨等专家的帮助。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年11月8日)
[2] 《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
[3]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5〕42号)
[4]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6]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
[7]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十三五”规划》
[8] 《全国海洋观测网规划(2013—2020)》
[9] 《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
[10] 《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气发〔2016〕62号)
[11] 《海洋气象发展规划(2016—2025年)》
[12]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6—2020年)》
[13] 《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
[14] 《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
[15] 《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16] 刘增宏,吴晓芬,许建平,等.中国Argo海洋观测十五年.地球科学进展,2016,31(5):445-460
[17] http://www.argo.org.cn/
[18] http://www.jcommops.org/dbcp
2017-01-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