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云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96-01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认识的加深,发展兴趣爱好已开始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我认为应当牢固树立创新观念,从小打好基础,努力创造条件,挖掘潜力,全面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认识。
1.注重打牢知识基础
我们知道,思维具有创造性,是对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再创造,即使是灵感,也是已有知识结构的重新组合。如果没有长期记忆里提取具有解决问题意义的材料,就不可能产生认识。知识技能和经验能使人们充分利用有关线索,找到事物间内在联系,进行简约复杂的思维。
要加强阅读材料的积累。阅读是扩大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在平时要教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思维内容和知识内容,养成积累材料的好习惯。只有让丰富的材料储存在学生的脑海里,才能方便学生使用。
要注意观察,训练直感能力。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理解,特别是在阅读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让学生观察实物、标本、模型和小实验,用课件、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从直观形象入手去理解抽象语言文字,又能培养学生直感能力,这也是直觉思维形成的一个基础。
要联系生活,扩展眼界。立足课内,延伸于课外、校外,与活动课程相配合,引导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捕捉形象,以便掌握丰富的材料。
2.注重营造良好氛围
教师要尊重、热爱学生。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不盛气凌人,居高临下,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才能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从而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激发其学习兴趣。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时,教师就应该微笑地说或用语言暗示,或借助自己的体态语言给学生传递各种信息,以使学生达到充分的自我展示。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千万不要责备,而是带着期望说:"你能开动脑筋,大胆发言很好,说错了没关系,下次争取回答正确。"这样,学生就会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敢说敢问敢议,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师生平等前提下,充分发挥师爱的力量。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诚然,爱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催化剂。在此,我将师爱"泛化",再倡"泛爱思想"。所谓"爱的泛化",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没有偏见的、不分新疏远近的、抛弃尊卑等级的、不看过去历史的都给予爱的抚慰。这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只有在健全的人格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而智力发展又依赖于思维训练。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比如采用"揭题激趣法":授课伊始,教师首先抓住课题,引导学生从"课题"这个窗口入手,进行合理想象。如《春雨的色彩》一文,根据课题可设计这样的问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课文会写些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去读课文,从而仔细体会自己的思维与作者思维的差异,这对训练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很有作用,而且这样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再比如"巧设问题法"。如:《狼和小羊》一课的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思维定势,小羊成了狼的腹中之物,为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可设计:"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了呢"?有一部分学生回答是,可另一部分却相反。理由有:"狼向前扑时用力过猛,掉到河里淹死了";"狼向前扑时,只听砰的一声,猎人把狼打死了";"狼向前扑时,前腿碰在石头上,重重得摔了一跤,跌伤了"。等等,这部分学生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从相反的方向去思维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来的愿望联系起来,这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3.注重加强分类指导
分别在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上进行具体的分类指导,以切实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成效。
抓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与惊奇开始的。"这就是说,"疑问"是思维的试金石,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质疑环境,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引导,热情鼓励,让学生从不敢问到想问,从不会问到善问,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创设时机,让学生针对课本内容进行质疑问难。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智商高低等的不同,其质疑水平也有所差异。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一读就懂、一触即发的问题时,教师应作出适当的婉转的批评,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正确引导他们的质疑内容;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富有创新时,教师应热情鼓励,启发释疑。再者,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同一门学科上,学生肯定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教师要积极客观面对这种差异,而不能消极回避。针对这种差异,教师要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要求,并要求学生努力达到适合自己的预订目标。在平时学习中,教师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进行分层指导,对部分有余力的学生适当增加知识的容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把加强合作学习作为提高学习效能的重要手段。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中最主要的就是:学习的互动观。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合作学习应该把生生互动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来加以科学利用,为现代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能促进学生学习"拔高"这个捷径。研究性学习定位在重视知识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主动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兼容性和团队精神。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成课题组,每个课题小组在搜集信息后,确定选题,设计问题,然后进行实地观察、科学实验以及问卷调查。考试的方式也脱离了传统的死记硬背,而是以研究性报告来总结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在去掉那些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后,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发现,"怎样识别标志以及标志的制作"、"中小学生早餐的营养"等问题都成为学生们热衷研究的小课题。当然,只有善于发现、勤于动手、认真总结才能上好研究性学习课。
总而言之,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创设创新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然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