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叶婷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再次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如果不懂互联网、不善于运用互联网,就无法有效开展工作。”领导干部作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决策者,其观念的先进与否、能力的高低程度等将直接影响国家网络信息化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学网、懂网、用网是提升领导干部网络信息化能力的具体体现,如何综合全面地提升网络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领导干部的战略必修课。
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之“困境”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技术对社会生活及各行业领域渗透的强化,以及“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我国领导干部的网络信息化能力近年来不断提升。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和面临发展困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信息化认知能力差异化较大。这种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领导干部信息化认知能力存在的差距,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领导干部的信息化认知能力明显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省市级领导干部明显高于区县、乡镇级领导干部。认知能力作为领导干部网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基础和起点,其所存在的差距可能会带来新的“数字鸿沟”,加剧不同区域、不同行政层级间在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的不均衡。同时,这种差距也可能带来“传导效应”,使得领导干部在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引导能力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制约其网信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是信息化知识“供给”能力不足。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领导干部信息化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完善,但由于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体系,使得知识出现“供给”能力不足困境,突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信息化知识培训缺乏层次性,难以实现“按需供给”。领导干部所处区域、所从事的职务和所处的级别不同,以及其所具备信息化知识基础不同、信息化技术水平各异,使得其对信息化能力需求不尽相同,统一的、标配化的培育无法有效满足领导干部的差异化能力需求。二是信息化知识培训体系的内容更新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现有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体系中,培训内容工作业务关联度不够紧密,培训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培训课程较为碎片化,难以满足不同层级、不同行业领导干部个性化需求。
三是信息化服务能力有待继续提升。随着领导干部信息化认知力的不断提升,大数据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辅助领导干部决策中,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决策能力显著改善。但相比公众对信息化服务诉求的多元化,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治理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不足突出表现在服务深度不足和服务广度不足两方面。在服务深度方面,受信息化基础环境、信息资源整合程度及领导干部信息化服务意识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领导干部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渠道等方面均难以有效满足公民多维度多层次的个性化和精细化需求;在服务广度方面,信息化服务领域有待进一步全领域拓宽,信息化服务人群有待进一步向全人群扩展。未来,随着信息化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基于信息化的决策能力、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将显著改善。
四是信息化治理能力难以有效满足需求。领导干部信息化治理能力难以有效满足需求可以具体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方面是政府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难以有效满足实际需求。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网民数量,7亿网民数据既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红利,但也对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以及伴随网上消费、网络社交等数字化生活成长起来的“数字居民”成为社会发展中坚力量,其参与社会治理意愿的增强,要求政府能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网上公共服务。但受制于观念、技术、制度等的制约,政府及领导干部信息化治理能力尚无法有效满足需求。另一方面是应对信息化发展带来新变化的治理无法有效满足需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事物、新业态出现的周期明显缩短,使得政府领导干部在应用信息化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如在对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分享经济监管中,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明显滞后。
五是信息化引导能力较为薄弱。整体来看,我国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引导能力较为薄弱,引导内容及范围较为有限,引导效应不显著。现阶段,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引导能力主要集中在对部门业务等微观引导上,对网络空间发展及社会舆情的引导,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引导等更为宏观的引导效应均不明显。
破解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困境的路径
破解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困境,需要从意识、知识、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提升信息化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引导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等。其中,认知能力是基础,应用能力是关键,引导能力是延伸,防范能力是保障,四个要素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良性循环,共同构成当前信息社会环境下领导干部的信息化能力。
提升信息化认知能力。一是充分认识信息化的政治价值,自觉树立信息化思维,以前瞻的视角、全局的考量深刻理解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不断增强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二是增强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转变学习观念,通过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碎片化学到系统化学和从理论学到干中学,及时学习与了解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最新知识与基础技术;三是以考促学、以评促用,全面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将信息化知识学习纳入到领导干部日常培训中,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提升其信息化知识,网上网下学习、理论实践培训结合发力,将信息化决策能力、服务治理能力等纳入到领导干部考核中,进而找到用网、治网、管网的科学办法与实战技巧。
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一是提升信息化技术能力,练就“火眼金晴”。政府部门对信息化投入不断增加,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增强对基本信息技术知识与判断能力的理解,从而减少由此给信息化资金及信息化资源带来的极大浪费;二是提升“数据”应用能力,释放数据价值。数据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产要素,蕴含着巨大的价值,领导干部不但自身要树立数据价值观,练就数据决策、数据治理和数据服务等的基本功,还要在部门组织中积极推动数据文化的形成及推广应用;三是提升网信服务能力,优化公共服务。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更加开放、创新、包容的心态,加快推进政府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四是加强网信治理能力,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我国“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深化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互联网+”在政务领域中的深刻应用,创新政企、政社会合作模式,鼓励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企业和普通公众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
提升信息化引导能力。一是以“上”引“下”。上级引导下级。在我国,网络信息化建设具有“一把手”工程的特点,因此,在信息化引导能力提升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上级领导干部对下级领导干部的引导作用;二是以“外”引“内”。提升领导干部信息化引导能力要借助外脑,特别是鼓励专家学者走进领导干部身边,发挥其专业优势,引导领导干部重视互联网、学习互联网;三是以“微”引“宏”。透过微观看宏观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提升信息化引导能力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关于从自身微观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网向以数据治理城市、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等宏观层面引导。同时,要特别强调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客观认识网络舆论引导的多面性和重要性,利用互联网传播快、影响大的优势,主动引导网络舆情,通过积极回应网民关切科学引导网络舆论,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
提升信息化安全防范能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维护网络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共识。在我国,许多领导干部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较低,对网络安全认识不足,对网络舆情、网络空间安全等各类信息化安全事件应对能力相对不足。为此,要通过强化对领导干部网络信息化安全认知的培训厚植安全意识,提高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能力,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以及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推动形成网上网下同心聚力、齐抓共管、共同防范社会风险的良好局面。
以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机会稍纵即逝,抓住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领导干部作为国家治理的核心,要放眼未来、把握机遇,紧密结合信息时代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抓住“互联网+”的机遇,不断更新信息化知识体系,善于用信息化思维思考问题,从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引导能力和安全防范内容等多个方面全面增强信息化能力,提升信息化决策、服务和治理能力,助推领导干部成为新时代真正的创新者、开创者和引领者。
(作者单位:天津市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