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甜甜++张照辉
摘 要: 大学生党员是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人才建设的重要来源,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如何,对保持我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提高我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在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基础上,以促进大学生党员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出发,重点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机制构建进行探讨和思考,围绕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教育内容、有效方法、管理机制和活动形式等进行研究,探索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并尝试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教育管理 长效机制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将党建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大学生党员上,即重视大学生入党前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忽略大学生入党后的再教育和管理工作,因而“重发展、轻教育”现象已成为部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趋紧密,大学生多元化价值取向日趋明显,大学生党员在这一过程中必将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参考当前对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调查和研究,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多元价值体系的冲击,造成学生入党动机复杂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趋紧密,大学生受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据调查,目前高校在校大学生一方面主动争取入党,另一方面入党动机日趋复杂。入党后学生党员不能准确诠释党员内涵,不能高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挑战。
(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党支部整体影响力较弱。
高校党组织分为学校党委、院系党委、基层党支部三级,学生党支部是最基础的一级。学生党支部直接与学生党员联系,但是由于其处于基层,很多时候领导力并没有发挥出来,在学生党员中的影响力有限。同时基层党支部中学生党员忽视对自身的要求,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存在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
目前在“入党后继续教育的观念”下,部分入党动机不纯的学生被吸收进入党组织,势必影响党员整体质量。因此,“重发展、轻培养”现状不可忽视,应重视对其后续教育和管理。
二、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大学生党员是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人才建设的重要来源,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和素质如何,必然对保持我党生命力和战斗力,提高我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保证我党新时期奋斗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高校学生党员教育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的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对其进行长期教育管理是紧迫且必要的。
(一)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是由学生党员自身性质决定的。
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队伍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应起先锋模范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被吸收到党的队伍中,大部分大学生党员都能发挥模范作用,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党员由于种种原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能以身作则践行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的职责,需要长期教育管理。
(二)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是高校学生党建的迫切要求。
高校发展学生党员时,不仅要严格执行入党程序,在学生入党后仍不能松懈对其进行教育管理,这符合当前大学生党员的特点,同时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
(三)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与当前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面对价值多元化对高等学校带来的冲击,大学生党员在群体中的先进性受到极大的挑战,如带动能力不强、纪律意识淡薄、对党的政策认识不够深入、理论水平较差等,这些问题使对学生党员进行长期教育管理显得非常必要。
三、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对策
基于对高校学生党员和党建工作的认识,我们认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应该立足当前高校学生党建现实,同时不断完善创新工作机制。可以从以下六个机制探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即学习机制、实践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考核机制、成长机制。
(一)学习机制。
1.结合重大节庆日开展教育,构建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体系。
紧密结合建党、国庆、两会等重大节庆日,邀请专家、领导为学生党员做辅导报告,对全体学生党员进行系统教育,构建由组织生活、党课、学生党员接待室、专题网站、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学生党员风采展示活动等多种学习载体组成的政治理论学习体系,使学生党员不仅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上入党。
2.日常学习形式多样,化整为零,灵活开展学习交流。
学生党支部根据专业等特点划分为多个党小组,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指定内容和自选内容”学习,轮流由党员对基层党委指定的学习内容在党小组内进行讲解,提高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选内容学习让各党小组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选学习主题,经支部审查同意后自行组织学习。
(二)实践机制。
1.亮身份,做贡献,立足校园,服务师生。
通过全体党员宿舍床铺挂牌、建立党员卫生示范区、党员先锋岗等,发挥党员在学生中的先锋示范作用。同时各党支部可以积极利用专业优势组织成立多种实践小组,为师生服务。
2.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开辟大学生党员教育社会实践的新天地。
组建大学生党员团队,精心策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各种义务支教支农等活动,使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加深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素养。
(三)管理机制。
制定并发布《学生党员管理制度》、《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考核制度》、《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考核量化表》等规章制度,对党员理论学习、模范作用、学习成绩等进行明确量化细则,并依据这些制度加强对学生党员的严格管理,让学生党员学有方向、做有目标,力求学生党员管理更规范高效。
(四)监督机制。
1.组织监督。
基层党委成立学生党员纪律监督检查组织,设纪检组长,专职纪检学生干部、学生纪检委员,承担学生党员党风监督检查工作。各支部设立纪律监督检查小组,每学期制订出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日程安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测评。
2.群众监督。
一是要求全体党员必须佩戴党徽,增强党员意识,接受广大同学监督。二是实行党员床铺挂牌制度,让同学们监督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要求学生党员做到“五个一”,即搞好一张床位,净化一个寝室,带动一个班级,影响一个楼层,辐射一片舍区。
3.网络监督。
基层党委网站设立学生党员党风监督专栏,定期公布党员参加活动、检查评比、党风检查监督等情况。
(五)考核机制。
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全面与重点指标相结合、过程监督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客观评价与导向作用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基层党委根据制定的量化考核制度,通过个人自评,班级、党支部、分党委分级考核。考评结果每学期公布一次,依此评选表彰优秀学生党员,对考核较差的进行诫勉谈话,让每位党员都能明确自己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六)成长机制。
以党员成长发展为中心,以自助、他助、互助为机制,贯穿学生党员成长的全过程。
1.自助成长。
建立学生党员成长手册,内容涵盖个人基本情况、成长大事记、活动登记表、个人总结、师生评价等多个板块,真正将提高学生党员政治理论素质、基础文明素质、能力拓展素质等落实到成长的每一个环节,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和发展自我。
2.助他成长。
让每名党员都担任培养人助理,协助培养人进行入党材料初审、日常谈心培养等工作,在培养他人的同时巩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发挥党员自身先锋模范的引领作用。
3.互助成长。
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和量化考核评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党员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从大学生党员和党建现状出发,完善和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相信一定能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同时可以进一步壮大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力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林林.关于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2]黄长根.对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现状的思考[J].江南论坛,2008(2).
[3]王小明,高向东.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5(12).
[4]姜涛.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体系构建[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5]马安勤,等.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