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虾
摘 要: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多提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和解疑能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给学生质疑的时间,采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关键词: 质疑 解疑 启发
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要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学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注重培养学生质疑和解疑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启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变被动为主动,不断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探求知识,并在解决疑难问题中获得知识,从而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多提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和解疑能力。
一、引导学生会质疑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的火花,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就必须由师“发问”逐步过渡到学生“会问”,这种质疑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有目的地培养。
1.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孩子的自尊心极强,特别是中差生有自卑心理,总担心问得太简单或是问错了被老师、同学笑,结果造成怕问的心理障碍,有疑也不敢问,课堂上总处于观望状态。因此,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为此,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不“唯我独尊”。放下教师的架子,让学生问、学生考,与学生一道研究、讨论。这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质疑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其次,教师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对于学生的疑只要有一点可以肯定,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并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及教学目标的关联程序,分别加以应用指导。有的即时请学生帮助解答;有的自己告诉学生,有的则作为深入学习课文的“路标”,诱导学生抓疑问熟读精思,分析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得到老师的首肯、采用,学生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自信的风帆高高扬起,提问的热情也就更大了。至于那些提出幼稚可笑或无关紧要问题的个别学生,教师仍应对于他们报以微笑,在肯定发言积极的同时委婉地告诉他:“这个问题与本课的学习关系不紧,我们下课再讨论,好吗?”这样既保护了问者的热情,又不至于挫伤其积极性,这样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怕问的心理障碍就能逐步消除。
2.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学生有了质疑的热情并不代表就能提出好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教师必须重视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1)从课题发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中关键词提出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个课文时,可以质疑爬山虎是植物为什么会有脚?它的脚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它怎么爬的?(2)矛盾处质疑。课文中常出现有些地方看似矛盾,可又合情合理,值得琢磨。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烧死。但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这时可引导学生质疑:“不忍看”与“忍不住不看”不是互相矛盾吗?”为什么“我不忍朝他那儿看”“为什么又忍不住不看”,这样就训练:学生会抓住中心,从课文看似矛盾的地方发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3)用语上质疑。阅读时对作者运用语言进行质疑,可以更好体会文章遣词用句的精妙之外,提高学生感受语言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太阳》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太阳温度很高,……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学完可以质疑:为什么用“估计”去掉这个词行吗?为什么?从这里可以学会什么?(4)标点处质疑。引导学生特别注意省略号、引号、叹号的使用,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发问的地方。例如《鸟的天堂》一文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阅读时可以发问:同样是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个地方加引号,第二处却不用?它们表示的意思有何不同?句未运用感叹号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给学生质疑的时间。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还必须有充分的时间保证,让学生有时间“疑”,有时间“问”。在阅读教学中我不仅在检查预习、讲读课文的环节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而且每讲一节课后都尽量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质疑,启发他们从思想内容、谋略布局为主教材等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例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上完课文之后,可给学生一些时间发问,这时就有学生问:“斧头”仅仅是斧头吗?还代表着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为学生创造质疑机会,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二、启发学生主动释疑
学生学会了质疑,促进了思维,但质疑本身并不是目的,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释疑才是目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释疑呢?方法多种多样,我主要采用以下做法:
1.读议释疑。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读一读,议一议释疑。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这课时,有位学生提出:为什么小男孩把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往下,然后又举起来?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交流讨论,这时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输血,就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去,小男孩不想小姑娘死去;有的说小男孩不懂得什么是输血,怕输多了自己会死,心里害怕,所以放下去,但又不忍心看小姑娘死去,所以又举起来。通过讨论学生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使学生又一次受到珍惜友谊,善待友人的教育。
2.直观演示释疑。即用动作或事物直接演示,帮助学生。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学生在学习第二节时,提出:为什么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要准备降落伞?我是通过表演一个小节目帮助学生理解的;取出一簇蒲公英的花,告诉学生:这是蒲公英妈妈怎么传播种子的。说完对着蒲公英吹气,顿时,小花朵像朵朵降落伞纷纷地飘了起来,随着风势的减弱又纷纷落地。演示完了,我让学生说说看到什么?学生纷纷举手表示,有的说:“我看到一个个蒲公英像一把把伞子随风飘走了。”通过学生的发言,可以发现学生已解决刚才的问题,这样课堂上直观演示,既能帮助学生释疑,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多媒体显示释疑。即通过多媒体信息展现教材的内容,帮助学生释疑。如我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第三自然段时,要求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夏季的小兴安岭景物是什么样子的?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读完后提出:“为什么描写小兴安岭要用上一葱葱茏茏”、“密密层层”这几个叠词呢?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播放《美丽的小兴安岭》夏季景物录像,并配合解说,学生观看后,再出示描写夏季树木的句子,让学生再读理解。这样从影像到课文,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正确理解作者用这几个叠词的好处。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学生的思维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独立阅读能力才可以得到培养,学生才能独立自学,才能真正做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