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广彬 武文飞 赵冬芳 张海霞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 (辽宁 本溪 117000)
飞利浦CT诊断仪导引下125 I粒子植入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吉广彬 武文飞 赵冬芳 张海霞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 (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分析飞利浦CT诊断仪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阿霉素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随访3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期。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化疗基础上加入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能够有效提升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 恶性肿瘤 临床疗效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近些年发现该病在临床中的发生率也不断提升,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1]。化疗目前是晚期乳腺癌比较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是患者容易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产生耐药性之后的治疗药物选择空间较小,因此复发率和转移率较高[2]。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是近些年来研发的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方法,具有定位准确、疗效显著以及并发症少的优势,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因此,文章主要针对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通过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阿霉素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的年龄为28~72岁,平均(56.8±10.3)岁。对照组50例患者的年龄为25~75岁,平均为(55.3±10.5)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入选标准:①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乳腺癌且临床分期为晚期;②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能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粒子植入禁忌症患者、预期生存期<6个月患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具体措施为:具体措施为: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化疗第1天和第8天用药;顺铂75mg/m2,静脉滴注,化疗第1天至第3天用药。三周为一个周期。化疗前常规给予地塞米松、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预防患者恶心呕吐,化疗期间每周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若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的现象,给予粒细胞击落刺激因子和白介素-11进行干预。用药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飞利浦CT诊断仪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具体措施为:术前行常规检查,确定病灶大小、数量、位置及周围器官关系。通过计算机进行三维立体影像重建,确定置入路径与穿刺针数量。选择合适的体位,局部浸润麻醉之后根据术前计划在CT引导下进行穿刺,针尖距靶区1.0~1.5cm即可开始植入粒子。植入过程严格按照中间稀疏、周围密集的原则进行后退式植入。
比较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随访3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期。本次研究参照WHO关于实体瘤疗效标准判断标准制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和病情进展(PD)这四个类型。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临床获益率=(CR+PR+SD)/总例数×100%。本次研究随访时间为三年,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和死亡时间。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观察组在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晚期乳腺癌患者多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因此主要是采取化疗、内分泌及生物靶向治疗。化疗虽然能够抑制疾病的进展,但是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容易造成患者身心备受折磨,有许多患者由于无法忍受化疗带来的不良影响而拒绝治疗。因此,寻找安全性高且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影响。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临床中已有广泛应用,并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其能够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从而抑制肿瘤的进一步生长。有研究指出,粒子植入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肿瘤的复发率。125I粒子的半衰期为60d,能够持续性放射X射线与γ射线,从而破坏肿瘤细胞DNA,通过间接电离产生氧自由基,进而消灭肿瘤细胞。将125I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能够在肿瘤内部形成高剂量放射区,从而促使肿瘤细胞进一步死亡。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入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能够有效提升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1] 黄振国,张雪哲,王武,等.CT导引下125 I粒子植入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38(9):921-925.
[2] 葛永斌,范卫君,张亮,等.CT导向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4):307-310.
[3] 郭金友,郑家平,费伦,等.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合并癌痛难治性恶性肿瘤[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2):141-144.
[4] 张小萍,李小霞,练小荷,等.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7(8):34-35.
Application of Philips Iodine CT Diagnostic Instrument Guided 125 I Particle Im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cies
JI Guang-bin WU Wen-fei ZHAO Dong-fang ZHANG Hai-xia Benxi City,Jinshan Hospital of Liaoning Province (Liaoning Benxi 117000)
1006-6586(2017)21-0075-02
R730.55
A
2017-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