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评价的毕业设计分析与改进

2017-01-18 00:40王庆五付文锋张世辉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问卷

王庆五,付文锋,张世辉

(华北电力大学 动力系,河北 保定 071003)

基于学生评价的毕业设计分析与改进

王庆五,付文锋,张世辉

(华北电力大学 动力系,河北 保定 071003)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生在前三年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完成之后,对所学知识的融汇贯通和综合训练,是深入掌握所学知识,拓宽行业认识的重要过程,是毕业前的最后一次重要训练。但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某校热动专业大四毕业生,从学生的视角分析他们对毕业设计的评价,归纳出学生对毕业设计最关注的五个方面:选题、过程、考核、查重和答辩时间。针对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评价,应重视满足学生对选题的多样性需求,从学校层面到教师层面对毕业设计予以保障,并对毕业设计进行多元化改革。

毕业设计;学生视角;选题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175

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是知识深化、拓宽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全面检验[1]。学生能够在毕业设计中运用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综合发挥并突出专长,在具体工作中进行创新思维,挖掘创造潜能,为参加工作建立足够信心和能力,这也是学校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

但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学生消极等待,由于没有经历过类似训练,碰到问题时束手无策,即便老师作了前期指导也不知从何下手,仍希望老师一直在身边手把手帮助;有的学生过分依赖指导,毕业设计中不去主动思考和尝试摸索,能不干则不干,能别人教着干就指望别人教着干,依赖情绪很重,离开老师的指导就寸步不前。还有的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仅为解决问题而学习。另有就业分心、考研影响毕业设计等等[2-3]。

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学校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而了解学生对目前毕业设计的评价,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为此,笔者专门对毕业设计答辩刚刚完成的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有针对性地对目前的毕业设计提出改进建议。

一、被调查院校的毕业设计安排

被调查院校的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进行,具体内容为:第七学期的期末组织教师出毕业设计题目,一般按照专业并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出题,题目个数与学生个数相等。比如某教师带4名学生,就出4个不同的题目。第八学期开学伊始,统一组织学生选毕业设计题目,以抽签方式进行。学生根据所选题目联系老师,在一周内领任务书。接下来的一周是开题报告时间,再做13周的毕业设计,以论文形式完成。此时,学校会抽30%的论文组织一次查重,并将查重结果告知指导教师,根据重复率加以修改。与查重几乎同时,指导教师和评阅人对论文进行评阅,组织答辩,提交答辩委员会。全部毕业设计大概17周。指导教师和答辩小组一般都会让学生通过,学校对毕业论文的审查只是格式审查,不涉及内容。

二、调查问卷分析

为了解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评价和诉求,笔者选取了某高校热动专业刚刚进行完毕业设计的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不计名,问题比较简单,内容是:“请写下你对××大学毕业设计的一些建议和你认为可以改进的地方(可以从毕业设计的选题、过程、导师、审查、答辩、论文编写等方面提出意见)。”问卷发出130份,回收130份,有效问卷100%。

从问卷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关注可以分为选题、过程、考核、查重、答辩时间等5个主要方面,提到这些问题的人数分别为81人、16人、15人、21人和12人,所占比例分别为69.2%、13.7%、12.8%、17.9%和10.3%。其它问题涉及一些客观条件,比如学校的机房条件太差,数据库不足,提供的论文模板不好等,总计3份问卷提到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从比重上可以看出学生对选题是十分看重的,几乎达到7成。

图1 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关注方面

(一)学生对选题的期望

在提到选题的81份问卷中,要求自主性的有15份,占所有提出该问题的18.5%,紧接其后的是对难度的关注,有11份,占所有提出该问题的13.6%,排第三的是要求能够提供多个题目可选,有10份,占该问题的12.3%,而要求选题新颖、结合应用、包含实验和编程等的问卷所占比例也不小,分别是9份、8份和8份,占比分别是11.1%、9.9%和9.9%。如图2所示,学生对毕业设计选题的要求是多样的,同时各方面要求占比也是比较均匀的。这在高教研究中基本形成了共识[4-6]。

图2 学生对选题的关注方面

1.自主性。大学生的心智相对成熟,有潜能去利用丰富的教育拓展资源,经过努力将自己的爱好转化为成果,“学其所爱”。多数学生都有明确的毕业去向,他们会将毕业设计与生涯规划接轨,使毕业去向成为自主选题的导向。学生自主选题,比被动、机械地接受好。

2.难度。学生们希望选题开度大小适中,难易适度。学生在选题时,往往因为自身对课题资料的积累少,视野较窄,导致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概括不够,造成选题比较小。选题开度小,毕业设计的内容就撑不开,导致选题难度加大。

3.多选。多选可以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积极性,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如果只有一个题目,很可能出现题目不对学生的“胃口”,导致学生应付差事,不用心完成毕业设计。

4.新颖性。学生对新颖性要求主要是从选题观点来说的。调查中有学生对材料和论证方面提出新颖性要求,比如用新的材料认证旧的课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也有学生对看问题的角度提出新颖性要求。

5.结合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究与工程相结合,这是学生更希望做的题目,这种题目能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实际锻炼价值。学生一般存在这样的心理,一方面充满期待,希望自己拥有理想的工作岗位或深造机会,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学识不够,能力不足,对未来具有一定的畏惧感。学生一旦具有这种心理,就会利用毕业设计的机会提升自己,实现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跨跃。学生一般都很关注自己的未来,如果他们的未来与毕业设计是紧密联系的,他们便会不吝热情,全心投入,毕业设计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

6.含有实践、编程。学生对毕业设计有实践、编程的要求,体现了学生对实践型课题的热情和兴趣。这类课题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得到既全面系统,又深入具体的实际工作的锻炼。

从问卷中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选题的重视程度,还能看出学生在选题内容上的偏好,这为我们在选题设置环节的改进提供了线索。

(二)学生对老师和学校的期望

学生对过程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希望老师给予帮助。在关注过程的16份问卷中,明确提出希望老师在过程中予以帮助的有9份,其它3份则要求老师提供相关资料,分别占关注过程问卷的56.3%和18.8%,提供资料可以算作老师的帮助,两者合占75.1%,是绝大多数比例。剩余的比重是关注学校对过程的考核,有3份问卷希望学校加强中期考核,希望以中期答辩的方式进行,占关注过程问卷的18.8%(如图3所示)。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被调查院校有中期检查这一环节,但学生进度参差不齐,期间学生又有各种事情,加之没有规定中期检查结果在毕业设计成绩的比重,所以中期检查仅是在答辩前交个表。

图3 学生对过程的关注方面

毕业设计脱离了固定课程、固定时间、固定进度和固定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宽松、灵活和不确定性,学生被赋予了自主管理权。学生希望老师提供帮助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从时间上来看,毕业设计时间一般为17周,去除答辩准备及后期工作后只剩12周,实际为60天时间。这期间进行的工作有:了解毕业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查资料、明确方法、研究公式等,如果不努力,学生将没有充足时间了解和思考毕业设计的科学研究方法、步骤和技巧,其结果就只能是帮老师打下手,做一些辅助工作。这种情况下,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答辩时也会如此。其次,学生的毕业设计需要指导,这一任务由指导老师担当。这种指导是方向、方法和进度上的指导,具体体现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检查收集所需的资料,跟踪指导设计的进程,论文期间拟定写作提纲,解答疑难等,整个毕业设计期间最关键的两点是选题和跟踪指导。

(三)学生对考核标准的意见

学生对考核标准的意见集中在反对形式主义和不注重创新。15份反映考核标准的问卷中有9份提到了反对形式主义。如果把1份提出的格式要求死板,2份提出的字数要求死板也算上的话,就有12份,占该问题的80%,可谓绝大多数。如图4所示。

图4 学生对考核标准的关注方面

现行的考核评价方式是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和答辩表现,并以此为核心,而毕业设计中固有的过程特性和综合特性被忽略了。这就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果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在最终成绩中。对毕业设计的多个环节进行考核是多数认真做毕业设计的学生的希望。

(四)学生对答辩时间的期望

学生对答辩时间安排的意见也是比较统一的。共12份针对时间的意见,而要求提前答辩的有8份,占67%,属于绝大多数,如图5所示。

图5 学生对答辩时间的关注方面

临近毕业,学生有很多事情要忙。比如考研的学生,一般在3—4月份进行研究生复试,而这个时间段又是一些企业的春招时间。许多学生由于准备研究生复试或工作面试,时间上与毕业设计相冲突。学生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毕业设计,只能在研究生复试或工作面试解决之后才会去关注,但此时时间已经相当紧迫了。学校一般要求6月16号答辩,之后还要修改和装订论文,7月1号之前必须离校,而很多学生需要6月底到单位报到。这就造成了毕业设计“前松后紧”。这一问题在问卷中有许多学生明确提到。这表现出学校在毕业设计的进度监管方面是有欠缺的。

(五)学生对论文查重的希望

学生对毕业设计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查重。21份问卷提到查重问题,占总问卷的26%,可以说查重是在毕业设计当中除选题之外最受学生关注的。21份问卷几乎所有学生都对抽查30%有意见,认为不公平。希望不查或查重要求应当降低一些的有7份。要求全部查重的有8份。还有3份仅仅指出不公平,没有说明是否应该查重还是全部查重,这些占关注查重问题问卷的85.7%,剩余3份没有提出查重公平与否,但希望学校能让学生自己付费查重。学生对查重的关注如图6所示。目前,学生对查重的通常做法是在网上交费,委托网站对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查重,网站按查重次数收费,大概25元/次。

图6 学生对查重的关注方面

尽管毕业论文重复率不排除抄袭现象[7],但有些论文重复率过高是有原因的,主要是文献引用不规范。这是由于本科学习期间,学生们很少撰写论文,很少进行检索和引用训练。绪论一般是论文中重复率高的主要部分。学生们往往在这部分将资料直接引用过来,也不进行文献来源的标注。论文中对基础理论的表述部分往往也会重复率较高。其他的重复率高的部分会出现在电子器件功能说明、实验原理介绍、软件的开发工具介绍、技术说明、政策法律介绍等。还有一部分重复出现在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尽管大学生毕业设计应当突出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的综合训练,但专家大都认为在方法和内容上本科生很难创新,这是造成毕业论文重复率高的根本原因。

三、毕业设计的改进措施

(一)满足学生选题多样性的需要

近7成学生直接提出选题问题,可见学生十分看重选题。对于学生选题的积极需求,学校应该采取什么举措来满足学生呢?笔者认为,许多正在提倡的观点应该落实到毕业设计的选题中[8],如结合实际工程、科研项目、新兴热点等丰富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可由专业教师将在研课题、项目等公布于本专业学生,将其作为选题的部分来源或启发源。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材施教,鼓励个性。要让一部分有能力、有潜力的学生自己提出并研究解决问题。美国高校与我国毕业设计对应的是为大四学生开设体验课程,从3学分到9学分,学生自行选择,有的甚至长达3个学期,教学模式是接受-联系-反思-提炼-建构。“接受”指教学内容和方法,打通学生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壁垒。科目基础上选择恰当的主题,整合经验。专家评估后,编写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考核方案等[9]。德国大学毕业设计多偏重应用,主要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日本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均为自己思考、初步拟题,再经指导教师审定或商讨后最终确定题目[10]。国内有些大学在学生自主选题方面已经有所尝试。河北科技大学对近几年来毕业设计学生自主选题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自主选题的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现良好。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对在校期间就找到工作单位的学生,强调其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允许学生到就业单位去做毕业设计,其内容有不少涉及到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够更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大大扩充了选题范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毕业设计与工作岗位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激发,毕业设计质量得以提高,企业和学生了解得以加深,不仅有助于解决企业的一些难题,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许多结合实际的毕业设计,还创造了经济社会效益。同时,这些学生在获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发表科研论文、申请专利数量方面都有较好的成绩。

(二)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保障

学生虽是毕业设计的主体,但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仍具有很大困难,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体现了教师在毕业设计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任务书参照一定的实施方案,确定写作提纲。提纲需与学生一起讨论,使学生知道要写、要算的内容,明确学生的着手点。之后是搜集资料。学生一般都会收集资料,但不会加以整理和分析,因为资料有时是海量的。这时,指导教师可以举出一些参考目录,也可以提供一些对毕业设计非常有帮助的资料,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收集。收集整理资料这一过程,可使学生对专业背景加深了解,对行业技术有最新把握,从而提高研究兴趣,为创新思维提供养料,为毕业论文写作做准备。然后,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跟踪指导和解答疑难。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辅导得到很好的发挥才能保证质量和效果,即教师对原理、方案、关键问题作指导,这是对学生初步设计的针对性指导。教师提出问题所在并将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学生接收到修改意见后进行修改。学生和教师之间充分交流与协作,如此不断循环,一段内容完成后进行下一段内容,直到整个毕业设计完成。

保障毕业设计过程中间的质量,需要在学校层面上组织。有些大学将企业的项目管理体系引入毕业设计过程并进行全程监控。将部分专业的毕业设计阶段划分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作出明确要求,实施“开题→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开发、编程→实验、验证→毕业论文撰写”和“例会→中期检查→论文形式审查→预答辩→答辩”的工作流程,跟踪毕业设计全过程,保证毕业设计工作能收到切实的成效[11]。有的大学是做记录,给学生发周志,要求学生记录一周内所做工作、得到的结果、问题和困难。老师检查学生的周志,了解学生工作进度,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签字,主要目的在于敦促学生。学校成立督察组,抽查学生周志,把握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必要时召开座谈会把教师和学生请来一起解决问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促进。这一制度调动了毕业设计主体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毕业设计的多元化改革

对于考核要求、答辩时间及论文查重的学生诉求,则需要改革和突破一些不适应毕业设计实际情况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多元化改革,这种多元化体现在毕业设计的时间、形式、评价等众多方面。如毕业设计的结果可以是传统形式的论文,也可以是竞赛结果、调查报告、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已发表文章甚至实习总结等。

毕业设计的多元化源于学生发展方向的多元化。学生毕业之后,有读研将来搞科研的;有考公务员当村官搞管理的;有当教师搞教学工作的;有去企业从事一线生产的;还有自主创业的。高校转型发展和经济社会需求也是多元化的。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精英教育,而是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毕业之后不再是去稀缺的高级岗位,而是直接从事基础工作。许多工作对学术要求水平并不高,主要要求的是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应将毕业论文与学生将来的毕业取向挂钩,使实践和创新成为毕业设计的精髓。为此,学校需要顺应社会需求,主动理解学生对考核标准、考核时间、论文查重等方面的正当诉求。

[ 1 ] 李粤.机械系农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现状及对策[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2(8):52-55.

[ 2 ] 卢贵忠,余继文,王清元.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求[J].农机化研究,2004(2):260-261.

[ 3 ] 权国政,梁建婷,周杰.学生对现行毕业设计选题的看法与诉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136.

[ 4 ] 王晶莹.提升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途径探索[J].科教文汇,2013(4):105-107.

[ 5 ] 彭熙伟,郑戍华,王向周.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0(12):45-47.

[ 6 ] 朱珍,陈章,王军.工科毕业设计选题原则、类型及方法[J].高教论坛,2004(2):62-63.

[ 7 ] 彭秀英.立题和过程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J].中国大学教学,2012(3):75-76.

[ 8 ] 郭长立,潘昊.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抄袭现象的思考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186-188.

[ 9 ] 佟君.关于毕业设计与顶峰体验课程的比较研究——以中美本科工程教育为视角 [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10] 尚万峰,李曼.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中日本科生毕业设计之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5):54-55.

[11] 刘国勇,朱冬梅,张少军.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6):107,144.

(编辑:王 佳)

2016-07-04

华北电力大学教改项目:“热动专业毕业设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编号:13021201)。

王庆五(1978-),男,湖北襄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热能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

G642

A

1008-6927(2016)06-0111-05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选题问卷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