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勇
圆梦之路:正视差距 迎头赶上
文/原勇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最近5年来中国眼镜行业的发展历程,成绩可圈可点:中国眼镜行业的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不仅早已跻身世界眼镜生产大国的行列,而且开始逐步向世界眼镜生产强国迈进。在经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行业产值和外贸出口增速放缓的低迷态势之后,领先于不少行业而率先走出低谷,迎来显著的回暖向上趋势。在零售终端,广大经营者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创新求变,改变过去单一的传统验配模式,由此催生了包括视光中心、快时尚眼镜店、眼健康管理等多元化的行业生态,并引入了合伙人制度、众筹等多种经营方式,开创了业绩增长的新局面。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同西方眼镜强国相比,中国眼镜行业存在的差距依然巨大,多种制约中国眼镜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当前,正值举国上下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关键时期,找准问题、正视差距、乘势而起、迎头赶上,就成为广大眼镜同仁肩负的重要使命。
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整个“中国制造”,在过去的5年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力实施,在“中国制造”的一些领域,闪亮的业绩不仅令国人乃至世界为之瞩目:水下1266米,“蓝鲸1号”,完成了我国第一次海底可燃冰的开采。这个我国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钻井深度超过15000米;这5年,世界首座全自动“智能渔场” 、第六代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母,一个个大国深海重器,让中国制造更加精彩;地面上,高铁正以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高速运行,5年来,中国高铁的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铁轨道上、城际铁路、地铁和轻轨上,奔驰着中国造的各种机车;5年来,中国制造,创下了多个世界纪录:高速公路里程13.1万公里,世界第一;城市轨道交通4153公里,世界第一;光缆线路3041万公里,世界第一;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更是突破24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3,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在更高的空中,中国制造的世界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AG600、大型运输机运20、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在蓝天上组成了中国制造的航空编队;在深不可测的太空中,170多颗中国制造的航天器闪耀其中,将中国带入航天大国的行列;5年来,中国投运的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超过1.94万公里。让全球能源互联互通成为可能……
与上述熠熠生辉的“中国制造”恰成鲜明对比,我们不得不承认眼镜中国制造的确有些黯然失色。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差距巨大:时至今日,眼镜生产的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欧美等少数几个国家,原材料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日本、韩国,享誉世界的强势眼镜品牌更是为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掌控。国内眼镜生产企业仍在日复一日地沿袭着发达国家走过的步伐,核心技术的缺乏必然导致核心竞争力的弱化。不仅如此,国内眼镜制造业在品牌方面的缺失更是令人汗颜和尴尬:除了为数不多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几个品牌之外,真正具有强势影响力的本土眼镜品牌少之又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眼镜品牌几乎处于空白。由于品牌影响力弱、品牌话语权小、品牌价值低、品牌总体形象欠佳等问题,不仅造成多数国内眼镜出口企业盈利能力偏低,不少企业只能年复一年地赚取少得可怜的加工费,即使面向国内市场的眼镜制造企业,也由于产品附加值低而不得不面对利润摊薄所带来的如山的压力。品牌缺失不仅是众多本土眼镜企业难言的伤痛,更是阻碍中国眼镜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而品牌建设的滞后以及核心技术的缺失,归根结底在于创新能力不足和眼镜制造整体产业水平不高。行文至此,我们耳边仿佛又回响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谆谆告诫“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这既是告诫,更是鞭策,努力啊,中国眼镜制造业的同仁们!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和“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号召,各方共同发力,千方百计促进眼镜“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是打造世界眼镜生产强国的必由之路。
首先,作为政府部门,在提升眼镜产品质量和标准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制定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同时引导企业增强质量、品牌和营销意识。此外,还应积极创新标准和质量监管,建立眼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强化消费维权保护,把产品标准与质量提升和装备制造升级紧密结合,以消费市场向中高端发展引导带动装备制造企业主动提高设备产品的性能、功能和工艺水平,促进眼镜“中国制造”全产业链的升级。
其次,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突破固步自封与安于现状的落后观念和意识,不断加大对于眼镜制造业研发设计和工艺技术的投入,力求在不远的将来,在核心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与此同时,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兴企和品牌兴国之路。诚如行业权威人士和品牌专家所言,随着我国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到来,凭借无与伦比的庞大的消费人群和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依托当今互联网传播媒体的强大助力,中国眼镜强势品牌的打造,完全用不着像从前欧美国家那样熬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三,作为行业组织,应当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引导和推动眼镜企业强化质量和品质意识,加快诚信体系建设,为眼镜“中国制造”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在全行业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特别是作为企业经营者,从适应转型升级的需要出发,要努力培养员工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树立爱岗敬业、专注严谨、精益求精的意识、思维和理念。为此,就必须摒弃心浮气躁的学风和工作作风,而代之以坚定执着、精益求精的学风和工作态度。与此同时,还应倡导独立思考的创新能力。因为,开拓创新与坚定执着从来就不矛盾,而且开拓创新本身就是精益求精的必然结果。
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的起点和新的机遇,广大眼镜眼镜同仁应当以更加崇高的使命感,紧抓机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如此,就一定能够使眼镜行业的“中国梦”早日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