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贤,王晓云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青海 西宁 810012)
青海都兰县按纳格地区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机理研究
马忠贤,王晓云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青海 西宁 810012)
研究区位于塔里木—柴达木板块柴达木板段南缘昆仑前锋弧东段,东部为鄂拉山晚古生代—三叠纪火山—岩浆弧弧前增生锲,与金属成矿作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两个构造—岩浆旋回,产出的金矿床具有造山带金矿特征。对研究区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研究,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金矿;地质特征;成矿机理
研究区内分布的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组、中元古代小庙组、中—新元古代万保沟群、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和早二叠世布青山群。金水口岩组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小庙组分布于研究区中北部,万保沟群分布于研究区中部,控制着区内石英脉型金矿和主要金异常,纳赤台群在研究区中南部大面积出露,也有金异常和金矿(化)体。布青山群碎屑岩分布于研究区南部。第四纪残坡积、冲洪积分布于沟系及山坡地带[1]。
以上地层自北至南变质程度分级明显,北部出露的金水口岩组为高级变质岩系,部分为混合岩化的花岗质岩类组成,中北部出露的小庙组为中—中深变质岩系,万保沟群为中级变质岩系,为区内最重要的控矿地层,研究区中南部出露的纳赤台群为浅变质岩系,也是主要的含矿地层。
昆中断裂主导着区内构造产出的空间、形态及性质。受其影响研究区产出9条规模较大、东西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分布、贯穿全区的主干断裂构造带,构造性质为压性或压扭性逆断层。在主干断裂旁侧及其附近出露与之相配套的次级构造,呈北西西向、北西向、北东向或南北向,部分构成区内控矿构造。
断裂构造将区内不同时代的大套地层切割为岩片形式,地层受构造影响变质变形显著,在断裂带附近变质作用更为强烈。
区内发育有多条近东西向产出,横贯研究区的断裂带构造,出露宽10~200 m不等,断裂带内产出岩性多为以硅化、黄铁绢云岩化为主的构造蚀变片岩(原岩多为围岩),次之有角砾岩、碎裂岩、断层泥、糜棱岩、千糜岩等构造岩,矿物成分多为蚀变长石、石英,绿泥石、绢云母、褐铁矿(黄铁矿)、泥质、炭质、硅质及铁锰质类。
区内褶皱构造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为一背斜构造,受F5断裂破坏,残留的为背斜构造北冀,该背斜构造核部F5断裂经过,且褶皱轴向与断裂构造带一致。背斜构造北冀分布的岩层主要为绢云绿泥千枚岩、绢云绿泥石英千枚岩,自变质石英脉较为发育,产状倾向35(°)~30(°),倾角45(°)~80(°)。
研究区内分布的片岩、千枚岩等地层往往在断裂带及其两侧强片理化带内遭受构造挤压,普遍产生牵引揉皱和小褶曲。
研究区内断裂主要见9条(F1~F9),按其展布方向可分为东西—近东西向(F1~F6)和北西向(F7~F9)。
3.1 岩浆岩
华力西期侵入的中酸性岩浆岩几乎覆盖了研究区外围的南西及东部,分布广泛,为区内金成矿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热动力条件,但在研究区内出露极少,而以脉岩形式产出较多。
研究区侵入的脉岩多为中酸性岩脉,主要有闪长岩、闪长玢岩脉、石英脉。
闪长岩脉(δ):沿东西向和近南北向分布,在F4断裂控制的AuⅤ矿带附近出露规模较大。闪长岩呈灰—灰绿色,碎裂结构、变余细粒结构,略呈定向排列,主要矿物为斜长石与普通角闪石,尚有大量裂隙充填物石英、绿帘石、绿泥石、方解石,副矿物榍石、磷灰石,岩石具角闪石绿泥石化、碳酸盐化。
石英脉(q):在云母石英片岩和绿泥石英片岩中较为发育,呈北西—东西走向产出,宽0.3~4.0 m,顺层或斜交围岩层理产出。一般呈白色、灰白色致密块状,不含硫化物或含极少量硫化物的石英脉含金较差,而呈烟灰色、褐红色、具方铅矿、黄铁矿、褐铁矿化石英脉构成金矿(化)体。
区内含金石英脉有两种方式出现:其一为片岩中顺层或斜交片理面呈透镜状、脉状产出,规模不等;该类石英脉白色—乳白色,致密坚硬,无矿化或矿化极其微弱,尖灭方向被片岩片理面代替,无晚期构造叠加改造的痕迹;其二为主干断裂带的更一次级裂隙构造控制的含金石英脉,多呈条带状、透镜状、脉带状与构造蚀变岩相伴产出,构成区内石英脉型金矿体。
3.2 围岩蚀变
由于多期次岩浆及岩浆期后热液,再加上各种成因的变质热液对区内岩石的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的构造—蚀变岩带,主要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角闪石化、黄铁矿化等,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为黄铁矿化与硅化。
硅化主要分布构造蚀变带中,分布比较普遍,常与其他硫化矿物一起形成含金蚀变岩和含金硫化物石英脉。
绢云母化也较普遍,镜下观察常呈显微鳞片状变晶结构,有的具斜长石假像,有的见石英钠长石的亮边,石英早于和晚于绢云母的均有。
绿泥石化呈脉状、似脉状产于构造裂隙中。由于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绿泥石常呈定向排列。在绿泥石化发育地段,伴生有硅化和黄铁矿化,是本区主要的近矿围岩。
黄铁矿化常与硅化相伴,呈自形—半自形晶、他形晶结构,与石英、绿泥石、绿帘石及其他硫化物(黄铜矿、方铅矿)一起呈脉状产出,有时也呈粗粒巨晶、块状,与石英一起呈脉状产出,黄铁矿是本区最主要的载金矿物,也是金矿体的主要矿物成份。
研究区南部AuⅥ矿带近矿围岩蚀变更具特色:含矿围岩为硅质角砾岩,角砾间有普遍的炭质、绿泥石、碳酸盐等成为胶结物,黄铁矿沿强硅化的角砾中或沿微裂隙面分布,硅化发育处偶有方铅矿分布,但角砾岩带出露宽2.0~8.0 m,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角砾岩带上段部位。
4.1 矿带特征
研究区内发现4条金矿带(AuⅠ、AuⅤ、AuⅥ、AuⅦ矿带)[2]。金矿带主要分布于万保沟群绢云绿泥石英片岩、云母石英片岩和纳赤台群千枚岩内,并由横贯研究区的主干断裂构造(F2~F6)控制,分述如下:
1)AuⅠ矿带
AuⅠ矿带为一构造蚀变岩带,横贯研究区中北部,其西段处于1∶2.5万水系沉积物S-2异常和1∶5万水系沉积物AS-2异常浓集中心交汇部位,东段处于1∶2.5万水系沉积物S-7异常和1∶1万土壤测量TR-3异常分布区,是区内产出规模最大的一条含金蚀变岩带,由逆断层性质的断裂构造(F3)控制。目前地表追索长6.0 km,工程控制长5.0 km,出露宽15~65 m,近东西向分布、产出形态稳定,产状:170(°)~190(°)∠50(°)~75(°);蚀变带北界岩性为石榴石云母片岩,南界为绢云绿泥石英片岩,带内岩性表现为构造运动、热液活动并于后期叠加改造而形成的各类蚀变岩和构造岩。主要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较普遍的炭质、石墨及晚期的碳酸盐细脉,构造岩主要有糜棱岩、角砾岩、碎裂岩及少量的断层泥;含矿地段由强硅化、黄铁矿化蚀变岩和呈碎裂状褐铁矿化石英脉共同组成。
2010~2012年对AuⅠ矿带51~85线间进行了勘查,地表槽探工程按80~160 m间距进行揭露控制,浅部用坑探工程进行控制,深部钻探工程按(80~160)m×(80~160)m间距进行控制验证。通过工程勘查确定AuⅠ矿带61~73线间为金矿体富集地段。
AuⅠ矿带共圈定7条金矿体,其中4条为盲矿体。经地表槽探、浅部坑探和深部钻探工程的控制,矿体控制长40~425 m,最大延深达320 m。
2)AuⅤ矿带
位于1∶2.5万水系沉积物S-2异常区南部,处在绢云绿泥石英片岩和绢云千枚岩间主干断裂构造带上(F4)。断裂构造带断续长9.6 Km,宽40~100 m不等,近东西走向,南倾,倾角66(°)~70(°),断裂构造具压扭性逆断层性质。构造带中以褐铁矿化、硅化为主的蚀变岩带和片理化带发育,局部有石英脉充填,并构成金矿体(AuⅤ-1、AuⅤ-2),产出的石英脉形态不稳,延伸不大。
2005~2007年对AuⅤ矿带进行地表工程揭露,所揭露的构造蚀变带规模大,并有褐铁矿化石英脉充填,脉宽0.5~1.2 m,地表延长20~40 m不等,但金矿化不强。
3)AuⅥ矿带
2010年在研究区南部1∶2.5万水系沉积物S-5、S-6异常区进行1∶1万地质草测时发现一组主干断裂构造带(F5)。经追索调查,发现其向东延入果洛龙洼矿区,为果洛龙洼金矿南部的一组断裂构造带。该带在按纳格南部与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S-5、S-6异常、1∶1万土壤测量TR9、TR10异常分布大致吻合,且S-5水系异常峰值达42.0×10-9。断裂构造带断续长8 km,宽10~60 m不等,近东西走向,南倾,倾角50(°)~65(°),断裂构造具左旋平移逆断层性质。构造带中岩性破碎,构造角砾岩分布普遍,角砾以黄铁矿化、方铅矿化硅质角砾岩和破碎蚀变千枚岩为主,局部有呈碎裂状碳酸盐岩和石英脉分布,构成金矿体的岩性主要为黄铁矿化硅质角砾岩,而含方铅矿角砾岩构成金矿(化)体。在断裂构造带以北千枚岩地层中充填有褐铁矿化石英脉,脉宽0.5~1.0 m间,地表延伸不大,规模小,形态变化较大,其中由TC109探槽控制的石英脉为含金石英脉。AuⅥ-1矿体于地表按80~320 m不等间距进行了槽探工程揭露,于见矿较好的TC333-1槽探南端布置钻探工程加以控制。
2011年于研究区南部AuⅥ矿带地表按80~160 m不等间距进行了槽探工程揭露,因覆盖厚而未达到地质目的,地表工程所圈连的金矿(化)体地表延长约200 m,深部从10年见矿位置向东西向160 m间距施工了2个钻孔,矿体向西延长220 m,最大延深110 m。
4)AuⅦ矿带
2011年在检查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S-2异常时,发现一条含金石英脉,长约1.2 km,宽1~3 m。并用探槽对矿带进行了控制,为石英脉型矿体,呈脉状分布。
4.2 矿(化)体特征
本次普查按纳格地区共圈出21条金矿体,其中蚀变岩型金矿体11条,石英脉型金矿体10条;共圈出16条金矿化体。控制程度较高,产出规模大,矿体相对稳定的有AuⅠ-1、Au-1矿体。
4.3 矿体围岩和夹石
蚀变岩型金矿体大多与围岩界线清楚,局部地段矿体与围岩呈渐变关系。围岩主要有绿泥石英片岩、云母石英片岩,局部为石榴石云母片岩、含炭质云母石英片岩夹硅质岩。岩石普遍碎裂,饰变见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局部见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
石英脉型金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围岩主要有蚀变含炭质千枚岩、蚀变绢云绿泥石英千枚岩等。岩石普遍碎裂,饰变见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局部见褐铁矿化。矿体中夹石规模均不大,一般都小于0.5 m或无夹石,最大0.86 m,一般不影响矿体的完整性。AuⅠ矿带PD63-1中出现夹石为绿泥石英片岩,厚度为1.20 m,ZK65-2钻孔中出现两段夹石为云母石英片岩,厚度分别为1.20,1.30 m。
5.1 矿床成因
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形成的金矿,其成矿条件受制于昆中深大断裂,昆中断裂是区域性岩石圈深大断裂,呈现为俯冲—走滑的动力学特征,且在后期经历了运动方式的多次转化和不同构造层次变形作用的叠加改造,为区内岩浆和矿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运移通道,同时也为成矿创造了良好的沉淀空间。东昆仑地区经历了多期次开、合板块构造运动和多旋回造山演化事件,与其相伴的金矿也具有多期次、多类型造山带成矿特征。
按纳格金矿成因与果洛龙洼金矿相近,和东昆仑成矿带大多数金矿类似,属于比较典型的造山带型金矿,其矿床的主要成因为与华力西—印支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中温热液蚀变岩型(兼石英脉型)金矿[3]。
5.2 找矿标志
按纳格金矿分布即受构造控制,也有地层制约。石英脉型金矿产出分散、零星,主要在纳赤台群地层的次级裂隙构造中产出,蚀变岩型金矿主要在断裂构造中分布[4],以上两种类型的矿体内矿化不均匀,矿体形态不稳定,但总体而言,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1)地层
区内蚀变岩型金矿赋存于万保沟群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和纳赤台群绢云绿泥石英片岩中,石英脉型金矿赋存于万保沟群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中。该套岩系属低变质、强变形的中低级变质岩系其南界与绿泥千枚岩呈断层接触,北界与小庙岩群呈断层接触。在区内约3 km的范围内,充填十几条规模不等的石英脉型金矿体,因此,该套岩系为区内寻找石英脉型金矿的主要地层标志。
2)构造
区内自北至南分布有9条主干断裂,形成规模宏大的蚀变岩带,每条断裂构造的蚀变岩带宽50~300 m间,蚀变岩带内普遍发育有石英脉和褐铁矿(黄铁矿)硅质蚀变岩,但这些主断裂带中含金性较差。区内赋矿地段往往为主断裂带的次级构造或更次一级断裂组中,形成北西西向和北西向构造(局部近南北),如区内产出的AuⅠ矿带。
构造蚀变带中的硫化矿氧化后产生黄褐色、褐红色、黑色及杂色与正常地层相区别,一般呈线型构造在地貌上表现为冲蚀沟、山脊区鞍部及负地形地貌特征有可能为构造带遭受后期冲刷、剥蚀所致。
3)蚀变
研究区内一系列低级—高级变质岩系内产出数条宽达百米左右的主干断裂及其次级构造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带,且与成矿有关联的硅化、黄铁矿化蚀变岩普遍分布。因此有异常显示的蚀变带为找矿的主要标志。
4)矿化转石
在沟系地带出现的各种矿化转石是直接的找标志,区内蚀变岩型金矿具强硅化和褐铁矿化,石英脉型金矿具强硅化、强黄铁矿化,此类矿化转石的出现,指示着沟系上游存在矿体。
按纳格研究区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果洛龙洼金矿北西约10 km处,周边大小矿点多处,如果果洛龙洼金矿、阿斯哈金矿、瓦勒尕金矿等,是东昆仑东段重要的金矿富集区。
1)按纳格地区出露地层属于古元古—早古生代一套低级—高级变质岩系,时代跨度较大。主要为含炭质千枚岩、绢云绿泥石英片岩、黑云斜长角闪片岩、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大理岩,局部地段见有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和混合岩等。该套岩系为区内金矿的主要矿源层,为后期金矿的富集成矿提供物质来源。
2)按纳格地区经历了与内生金属成矿有关的构造旋回运动,即中元古代长城纪晚期—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前晋宁运动旋回,早古生代晚奥陶世—志留纪晚加里东旋回和最重要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晚华力西—印支旋回。他们是东昆仑地区内生金属成矿的三个主要的构造岩浆旋回,对区内大规模的成矿具有决定意义。
上述地质特征表明,本区既有对金成矿有利的矿源岩,又有构造旋回的反复作用,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沉淀、富集。各种成矿地质因素齐备,成矿条件有利。
3)按纳格地区在不同程度的地质勘查工作中均有新的找矿成果,目前区内已发现4处成矿地段、产出21条金矿体;除石英脉型金矿产于较为稳定的片岩裂隙构造中外,蚀变岩型金矿产于区内主干断裂及其所派生的次级构造带中。区内数条规模宏大的主干断裂横贯东西,所配套的次级断裂更为发育,因工作程度和地表覆盖限制,对这些次级断裂构造查证力度不足,但这些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极其重要,是本区寻找蚀变岩型金矿的目标所在。以上地质现象表明,按纳格地区找矿空间大。
[1] 青海省地质矿产局. 青海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1.
[2] 李荣社, 计文化, 杨永成, 等. 昆仑山及邻区地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8.
[3] 丰成友, 张德全, 王富春, 等. 青海东昆仑复合造山过程及典型造山型金矿地质[J]. 地球学报, 2004, 25(4): 415-422.
[4] 柏红喜, 奎明娟, 贾建团. 青海清水河东沟钼矿控矿因素分析[J]. 中国锰业, 2016, 34(3): 31-32.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ization Mechanism of Gold Mine in Dulan of Qinghai
MA Zhongxian, WANG Xiaoyun
(QinghaiProvincial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Exploration,Xining,Qinghai810012,China)
The census area is located in eastern section of Kunlun striker arc in southern margin of Qaidam plate of Tarim-Qaidam plate. Eastern part is Late Paleozoic-Triassic volcanic-magmatic arc in pre-growth. Closely related to early Paleozoic and Late Paleozoic-Early Mesozoic of two tectonic-magmatic cycles, the output of gold deposits are with orogenic features. In this paper, we have studie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ore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sign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uture work.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ineralization mechanism
2017-06-06
马忠贤(1982-),男,青海民和人,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勘查,手机:13997195980, E-mail:497551366@qq.com.
P618.51
A
10.14101/j.cnki.issn.1002-4336.2017.0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