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构成基础》教学课程教学改革

2017-01-17 13:04姚睿娟
东方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

姚睿娟

摘要:《构成基础》课程是现代设计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沿用着传统的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设计需要,导致构成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如何能让构成基础课程为学生在今后学习设计专业时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中构成基础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构成基础;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学院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不同于专业艺术院校,高职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美术基础。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基础是引导学生真正踏入艺术设计的必经之路,是今后专业设计课程的基础。学科专业艺术院校在基础课的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与技法,通过笔者十年的教学发现,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过多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是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与此同时,在专业设计课程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版式设计、VI设计等教学中,最基础的构成知识要很好的运用在设计中去,学生不知如何应用。造成了构成基础与专业设计课程在衔接上出现很多的问题。如何使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有效的衔接,达到教学目的,是专业设计教师们在探讨的课题。

一、《构成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构成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着积极作用。该课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形态构成的科学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对学生创造及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近年来由于课程设置相对出现了滞后性,越来越不符合现代艺术设计的培养模式,改革与整合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方面来探讨高职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形态构成课程的改革整合方案以及课程教学方式和创造性设计思维及其培养方法与设想。

二、《构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整合教学内容

首先,虽然构成基础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但其实质都离不开点、线、面和色彩的相互作用。把这三部分内容划分成三个独立的课程,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把握产生一定的障碍。教学内容“综合化”,也就是打破陈规、开拓思路,把《构成基础》教学中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整合起来。遵循从整体出发,综合运用的原则,打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壁垒,探寻横向发展的联系,建立起整体、系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让学生研究最基本的设计构成形式与技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掌握有效从事设计的方法。

其次,建立起与专业设计课程的有效衔接。《构成基础》的学习是为了从基础到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搭建桥梁,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过渡和衔接,需要在课程内容和课题训练的设计中科学地构建。通过案例分析一些设计作品中构成基础的运用,让学生把《构成基础》与设计相结合,明白构成基础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二)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

1、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以“师生互动”为主,改变“填鸭式”、“保姆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可以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来进行。我在《构成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了专业知识,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改变了学习的被动局面,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无形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想象力、创造力都被激发起来。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设计思路拓宽了,综合素质也提高了,我也较清晰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的放矢,把授业、解惑真正地落到了实处,大大提高了《构成基础》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作用。

2、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强化创造思维训练,由形式法则到主题构成。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设计应用能力,为专业广告创意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因此,我们要强调构成基础教学不是简单的造型训练,而是实现造型目的,合理利用二维空间的一种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尊重学生,使其勇敢表达自己的思想;及时捕捉学生闪现的想法并加以引导;在训练初期允许从模仿入手,强化发散思维、联想思维、形象思维、逆向思维、悖论思维、收敛思维等训练;鼓励奇思妙想,培养批判意识,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的思维能。

3、作业过程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在实践设计工作中,任何设计都不是单打独斗完成的。任何设计创意都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只有通过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不断尝试,逐步理清思绪,一个相对成熟的设计方案才能成型,因此,团体协作能力在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在课后作业训练中,可将一个题目同时留给几个学生共同完成,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

(三)教学手段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感受出这样一组词语“体验——感受——实验”。探析教学必定要从两方面入手,即“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所谓体验,艺术讲求神韵、感悟。而这些都源于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体会、感受,所以学习艺术设计的方式,应从学生本身的体验入手。体验过后再讲感受,学生可通过观看经典作品讲出感受,自己感受到设计人要表达的意图与情感。与设计人产生共鸣,从而更进一步的去认识、体味设计作品。然后让学生去实验,这个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在整个构成的学习过程中,这一阶段尤为重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感受应用于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得到印证。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注重于学生自我思维意识的发展,避免“模板式”的设计人员产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影像资料,对设计作品进行剖析,更加直观的演示给学生看。长此以往学生更容易对所学知识更好把握,并尝试在实践中应用起来,同时也建立起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构成基础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总结教学的方方面面,时刻观察学生的课堂反映及教学动态,才能够帮助学生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创造出更优秀的构思和作品。

本论文系广告与会展专业《构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守宜,宋永胜. 构成基础学[M] .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2]陈小青.平面构成[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3]时晓楠.浅析高职院校色彩构成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67.

[4]孟宪华.高职设计专业色彩教学与色彩构成的融合[J].科技信息,2007.07.

[5]贾树欣.艺术设计教学中形态构成学教学方法的革新探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