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减轻社会保障体系压力的意义

2017-01-17 18:42刘玉娟
商情 2016年45期
关键词:贝克社会保障危害

刘玉娟

我们现在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即具体单位、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社会保障体系的角度来看,就是社会保障体系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风险社会可持续发展

1概念阐释

1.1风险社会的概述

1986年,《风险社会》一书出版,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以科技理性、工具理性为主导引发的现代性风险,从反思和批判的视角率先提出“风险社会”概念。贝克指出风险是现代化的产物,“风险与人的各项决定紧密相连。”人们在通过创新科技渔利的同时,也会受到风险的回馈。贝克从技术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威胁和影响的角度阐释了风险的存在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向以启蒙运动为基础的现代性提出了挑战,并且幵辟了一个全新的全球风险社会时代。风险社会从根源上讲,“是世界风险社会或全球风险社会”。风险是现代文明制造的危险。贝克对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困境作了深入而富有现实针对性的分析,他把现代化的进程分为“简单现代化”和“自反性现代化”或“反思性现代化”两个阶段,他认为风险社会是与反思性现代化紧密相连的,旧式的、直线发展的传统工业社会及之前的现代化是“简单现代化”,当代工业社会的再现代化或风险社会的现代化是“反思性现代化”。上述贝克关于风险社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阐述奠定了风险社会的研究基调和范式。

在贝克的影响下,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出发深刻地考察了风险的历史变迁和现代内涵,把风险社会理论推向了纵深发展。他对风险的认识不仅持有和贝克相同的观点,认为生活在全球化时代我们要面临和应对诸如核战争的可能性、生态风险、人口爆炸、全球经济交流的崩溃等各种各样的风险,还把风险区分为外部风险和被制造出来的风险两种类型。英国学者斯科特·拉什等人则是从文化反思的视角丰富和发展了风险社会理论。拉什说:“风险社会之后,迎来的是风险文化时代”。风险文化突出文化的认知功能,强调共享文化价值观应对风险的积极意义。德国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提出风险系统社会学理论,或称之为偶然性社会的不可知理论。“太多的不确定性,只能通过提高认知反思能力来解决”气此外,阿赫特贝格和费希尔的生态政治学理论,休伯和科恩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威尔金森的心理风险研究,丹尼尔的规避风险的新全球战略更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风险社会理论。

上述关于风险社会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分析中,贝克和吉登斯对风险社会的阐述强调风险人为的不确定性及巨大的破坏性,并且都积极寻求应对风险的策略,认为应从技术理性、制度理性的角度反思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理论家们将风险置于当代社会的整体变迁中去考察,对工业现代化带来的危机和后继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提出风险社会是现代化社会的一个新阶段。可以说,风险社会理论与对现代性的反思密切相关,核心议题就是风险社会的出现是现代化发展的悖论,我们既要反对科技理性、工具理性无限扩张带来的风险累积,又要反对后现代思潮主张全面解构现代性的倾向。风险社会理论为我们全面把握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也成为社会理论发展的一个新语境。

综上,对于什么是“风险”和“风险社会”,贝克的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刻。贝克作为“风险社会”理论的首创者从八个方面对风险(社会)的含义进行了阐释:(1)风险既非毁灭也不等于安全与信任,而是对现实的一种虚拟;(2)风险指充满危险的未来,与事实相对,是影响当前行为的一个参数;(3)风险既是对事实也是对价值的陈述,它是二者在数字化道德中的结合;(4)风险可以看作是人为不确定因素中的控制与失控;(5)风险是在认知(再认知)中领会到的知识与无知;(6)风险具有全球性,因而它得以在全球与本土同时重组;(7)风险是指知识&潜在冲击和症状之间的差异;(8)—个人为的混合世界,风险社会的概念消除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贝克指出风险社会的出现是因为工业文明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在不遗余力创新科技、创造财富的同时,“潜在的副作用”也愈益明显,而且这种“潜在的副作用”突破了地域的界限,是全球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社会”又是一个“世界风险社会”。“风险社会”从社会思维的角度来看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思,即“第二次现代社会”。在如何规避和应对风险时,贝克和吉登斯等人倾向于通过制度建构,化解风险。“风险社会”理论“形象地描绘了现代化环境的偶然性、矛盾性,以及对政治的重新安排”。

1.2可持续发展的概述

我们现在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即具体单位、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社会保障体系的角度来看,就是社会保障体系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前者来说,我们可以研究的内容有许多,例如:将来随着受养人口比例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要改变现行的现收现付型的社保基金管理方式,变为积累型、半积累型的方式,或者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名义帐户制等管理方式。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削平人口结构的长期变化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压力上的波峰波谷,从而实现社会保障事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

但是,本文所要阐述的可持续发展,却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它主要包括:供求结构的长期平衡,关注能源、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等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等等,从而使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及其发展。

可持续发展既有内在容量,又有外在容量。而那个本文所应对的,主要是内在容量,它不同于以往大家所主要探讨的外在容量。而那个内在容量又是风险的主要来源,进而也是给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压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对付内在容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消除社会保障体系长期压力的重要手段。

人工自然增多――危害增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增大(大前提是风险共担)

本文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存在着潜在的危害,这种潜在危害长期地、不可避免地积聚,使得人类社会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在风险社会中,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性危害不断对人类造成冲击,一次比一次更频繁,一次比一次力度和危害更大,最终有可能使人类社会彻底灭亡。在人类社会彻底灭亡之前,社会性危害所造成的许多经济后果和财政压力,是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的,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皆是如此。因此,可以想见,风险社会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模式息息相关的。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等低级层面上,它还更应当关注社会发展的潜在危害,并把自己的诸种行为措施整合进降低这些潜在危害的整体战略框架之中。这样以来,不仅人与自然实现了和谐共存,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也会大大减轻。本文试图在保守主义、罗尔斯和德沃金和权利论等理论基础上,在抽象的观念层面论证、表现这一逻辑关联,从而试图得出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有息息相关的内在关联、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减轻社会保障体系压力的根本措施的结论。

2风险社会产生的原因

2.1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导致风险社会的来临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典型的风险社会中。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多,SARS、口蹄疫、禽流感、H1N1甲型流感……等流行疫情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快。以前,这些社会性危害的影响也许只局限于世界上的某些地区,但现在,全球气候变化、一场新的疫情,动辄就需要全球各个国家的协作才能将之平复。面对这些,人们不禁担心:下一场疫情何时会到来?届时它的危害会有多大?我们还有没有抵抗它的能力?这时候,一种恐惧――对社会发展前程、对自身命运安全的恐惧――就会涌上心头。它会代替人们对工业时代丰衣足食的自豪感而成为人们心中的主流观念。这时,风险社会就会代替工业社会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如果说在工业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与人们的需求相比生产、生活资料匮乏的困境,那风险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切实降低人们所面临的生存风险并从而减轻人们心中的恐惧感。有个比喻说,如果说传统工业时代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饿”的话,那风险社会中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怕”。

风险社会中人们所恐惧的,当然是社会性危害出现的频率及规模,这其中最有意义的,不是已经出现的、明确无误的危害,如气候变化等等,而是那些尚未出现的,人们无从对之进行预测和控制的风险。人们无法对它们进行评估,更无从控制,只能坐待其出现。它们不仅是人们心理恐惧的主要根源,更是我们所要关注的主体。因此,我们所论及的危害,不仅包括显性的危害,更包括隐性的危害;不仅包括已经出现的危害,更包括未来要出现的危害。

风险社会中风险产生的原因:自然界中人工因素越来越多,它们侵入到原来的生态系统中去,导致作用量的增加和新的因素的增加。在这些因素中,有些因素是有利的(主要是那些直接的和、可预测的、可控的),有些因素是不利的(可能是间接的和不可预测的、不可控的)。人们对于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承受能力是极不对称的,可以承受无限大的有利因素,但承受的不利因素却有一个上限。当不利因素突出地表现在人类身上时,就成为显见的风险和隐性的风险。

2.2风险社会带来的思考

那么,面对这些社会性危害和风险,我们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弄清楚它产生的根源。这是承担后果、厘清责任、采取应对措施的前提。但是,这也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因为一种社会性危害出现的原因、产生的机理可能十分复杂,其具体的内在过程和逻辑是任何人、计算机都无从观察和模拟的。因此,我们只能从理论上进行探讨,以期找出合乎理性和实践的规律。

本文认为,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由若干元素组成的系统,其中,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比较重要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存量方面的,是元素对于人类的价值,即它对人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另外一个是流量方面的内容,即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新的元素生成的基本机制。如果我们把自然界的元素的数量设定为N的话,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数量就是N*(N-1)/2。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简化的模型,因为:第一,它把相互作用只局限于两个元素之间,但还有许多三者或者多者参加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自然界的许多元素都是相当复杂的,是许多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并不是每两个元素都相以相互作用的,即有些元素的相互作用是不存在的或者不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本文关于自然界的这个模型只是说明了一种趋势或者可能性,

这只是说明了一种可能性

如果我们分析的起点是一个原生态的自然系统,即我们所面临的自然界,那么它历千年而不变的事实首先说明了它处于一个相当稳定的平衡态,即这个生态系统的N个元素会相互耦合,它们之间的作用也会相互抵消,从而维持宏观上的稳定性。

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是一个基本的逻辑:改变自然界的原有形态,创造新的人造物,以满足人类自身的消费和发展需求。这种改变,有物理层面的,即只是对原有物体做外在形状、物理特征上的改变,例如将木头做成一把椅子;但也有化学层面的,即改变了物体的分子构造,生成了新的物体。在传统的自然经济中,对自然界的物理层面的改造占主导地位,它不产生新的因素。而新元素如果生成了,那就改变了元素的总体数量,从而也改变了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数量,因此,会使系统中的元素数量自动进入一个自我循环增加的过程。因此,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量更加重要。新元素的作用往往是显性的,有益的;而相互作用及其以后的过程,则往往是隐性的,益害不明的。

3风险共担原则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罗尔斯和德沃金的平等原则,可以推导出风险共担原则。它是一切具有再分配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的基础,不管是传统的失业、养老、医疗、生育、意外保险,还是当下的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

第一,从商业保险来说

第二,从强制保险来说

第三,从政府主导的再分配政策来说

风险共担原则不仅是一个伦理学上的共识,也是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正义基础,更是指导具体的社会保障措施和品种、类型的规则。因此,风险与社会保障体系具有直接的逻辑关系。当代社会风险的持续增加,也带来社会保障体系的持续建设和扩容的压力。(举例)它是不利于社会的财富增长和持续繁荣的。

4结语

可持续发展对风险概率的降低和对社会保障体系压力释减;可持续发展通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来减轻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这种作用,尽管是间接的,但却是意义深远和卓有长期成效的。参考文献:

[1]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猜你喜欢
贝克社会保障危害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呜嗷,怪兽登陆
迷你贝克街
爱冒险的贝克(二)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
四种社会保障体系生命周期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