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义
银行数据应用与银行管理体系是相伴而生的,在宏观管理体系建立和优化过程中将数据应用视为执行操作的抓手,作为落地工具,通过有效驾驭和应用数据,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全流程畅通。本文以全新思维剖析银行数据应用体系,并对银行数据应用所涉及领域和方法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旨在全面透彻展示现代商业银行数据应用的全貌。
银行业数据应用体系发展历程
通过对国内外金融史料的解读,会发现早期的银行管理并没有比较清晰的前、中、后台界定。基于市场化的金融交易与自身财务管理是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银行中后台的管理大多以会计视角出发,结合财务数据进行绩效考核、简易预算、报表应用等,这是银行数据应用最早期初态雏形。
20世纪以来,伴随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丰富了银行财务管理的内容,中后台管理内容慢慢丰富,不断发展为独立于前台营销和交易的中后台管理体系。管理会计理论思想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的会计认知,并在银行业慢慢被普遍接受,特别是在信息化大潮中,银行管理理论模型通过数据应用实现,使得理论化最终落地。可以说银行数据应用和银行管理体系是相伴而生、相伴成长的。
进入21世纪,国际银行业流行的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作业成本法、标杆管理、巴塞尔协议等先进的管理工具和监管方法开始在国内银行得到应用,使得银行经营管理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银行数据应用延展到市场营销、产品定价、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控、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绩效考核、审计管理等领域。银行业数据应用内容进入了与国际先进同业趋同和本土化发展相适应的繁荣期。最近几年大数据分析更加引人瞩目,借助大数据应用从数据中获得洞察力,攫取价值,通过数据应用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驱动银行经营决策的效率和质量,商业银行数据应用体系已经进入趋于稳健和崭新阶段。
数据应用的本质与内涵
正如前文所言,数据应用与银行管理体系是相伴而生的,数据应用的本质是银行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呈现。银行管理涵盖了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以及资本管理、风险管理和营销管理等诸多内容,数据应用可以准确描述银行经营概况与考核评价全貌。
伴随经济的发展与银行业的深入改革,银行管理内容开始充分融合相关国际或国内法规,系统地夯实银行管理的基本知识,并透彻刻画商业银行经营现状、问题暴露和未来预期等,充分反映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及其发展趋势,而这所有的一切均是通过数据应用的结果信息呈现的。换句话说,银行数据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使管理人员通过数据解读,掌握银行过去经营结果、及时了解现状、把控将来的发展路径。
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即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外加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风险管控方法和数据应用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复杂、多样、多变的经营环境、竞争环境和监管环境。所以银行业经营管理者应与时俱进,思考新常态下银行数据应用体系建设策略。
主要矛盾以及必要性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市场化程度迅速加大,竞争程度进一步加剧,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数据应用建设,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能力高低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而决策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数据应用系统的支持。数据应用系统作为提供、处理和传播信息的载体,其功能定位至关重要。银行必须加快数据应用体系的建设,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健康发展。
虽然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作用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缺乏科学方法,造成管理信息未能有效地提供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作用。主要不足体现在,数据应用体系缺乏总体规划、数据应用系统建设缺乏认知高度、数据应用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数据应用的源数据质量差、数据应用缺乏配套的技术手段,以及信息系统的孤岛现象突出。这些不足问题亟需通过系统化的建设和实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在认知上引起注意,很有可能让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也从侧面再一次提醒银行管理者,银行数据应用体系建设具有紧迫性。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金融电子化步伐的加快,建立以决策支持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高效地处理和利用数据,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数据应用体系的健全是重中之重。
银行数据应用领域
商业银行管理类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着力推进信息一体化进程,可以将银行数据战略与经营战略相结合,打通管理与技术两条主线。制定数据应用规划,建设数据应用的组织架构与工作机制,完善数据应用的制度、流程与操作细则。在统一全行数据源标准、规范和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全行统一账下的数据集中管理,统一挖掘和利用内外部数据资源,为经营管理层、各业务单元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进而提高商业银行信息化服务水平。自上而下打开管理视野、拓宽数据应用范围。银行数据应用领域约略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营销
银行市场营销管理方面利用数据应用技术,实现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等活动信息化,使银行能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为目的的一种管理经营方式。客户关系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数据应用技术,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市场营销类数据应用系统实施的基础。市场营销类数据应用全方面获取银行所有客户和交易对手的基本信息、消费信息、交易信息和行为偏好等,实现客户信息数据的集中整合。将新老客户营销的每一个环节与产品策划、推广、人力资源等多部门业务对接,通过营销类数据应用来优化各业务环节,减少各环节客户流失和成本消耗,满足交叉销售和精准营销等业务需求。
产品定价
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将互联网大数据与内部管理数据结合,基于数据分析理论,综合制定和优化金融产品定价方法,更准确把握降低成本与提高收入的动因,找到合适的价格定位点,可以说在定价领域将数据价值充分发挥到了极致。
银行借助数据分析构建以价值经营为导向的定价机制,以客户、地域、行业、市场份额等差异化细分为基础,统筹表内、表外全盘项目,使用数据分析出各维度的综合创收能力,同时兼顾成本消耗等诸多因素,对金融产品进行差异化定价,重新优化利润的分布,促进整体利润增长。让数据分析结果第一时间对业务指导,不会在变化中因为被动等待,而失去了决策的最佳时机。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系统的目标是,构建基于管理会计基础的利润贡献度分析和绩效管理,按照这样的功能定位,管理会计需要采集核心、信贷、资金业务等系统的数据,为满足管理会计的分析需要,数据采集应基于较细的粒度进行,抽取银行系统交易层或账户层的数据,抽取后的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数据的清洗、转换和加载处理,进入核心数据模型进行信息的整合和指标的计算,通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机会成本、交易笔数、资本金分配等指标的相互运算结果,成为特定分析对象的盈利能力信息。按照产品、客户、机构等维度,基于一定的筛选条件,从数据仓库中复制数据,形成管理会计系统专用的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维度利润贡献度分析,分析的结果可以共享。
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从顶层战略出发,深度参与和支撑管理决策全过程。只有将资产负债管理和数据应用紧密相结合,才可以全方位了解银行收入、成本和风险的全貌以及分布状态,清晰资源投入和价值产出的合理配比,知道如何实现银行高效运行最佳状态。
目前银行业较为常用的资产负债管理匹配数据应用的方法,例如基础的缺口及敏感性分析风险度量方法、动态前瞻性的度量方法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组合管理技术资金转移定价和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等,这些与数据应用密不可分。在实践工作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可以辅助银行在制定风险偏好、审查市场风险状况、调节风险敞口等关键事项做出决策。
资产负债管理实际工作中,需要处理海量级的表内外业务数据,通过数据还原原始交易场景,来支撑和满足资产负债管理数据需求,这样就以最稳妥的方式在资产负债管理参与的每个经营决策重点环节构建起强有力的信息屏障,借助数据应用实现更多有价值的决策,资产负债管理在银行中后台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全面风险管理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需要建立一整套体系,包括识别风险种类、确定风险限额、评估风险收益、调节风险敞口、选择业务策略、配置经济资本、考核风险绩效等一系列重点内容。在风险量化方面,从风险识别、计量、预警、建模、验证等各个环节均依赖于数据应用。权威、准确的风险量化结果,对合理制定授信策略至关重要。
实践工作中往往通过建立风险专用数据库来从风险视角整合数据,形成统一的风险数据视图,从内外部业务系统等各渠道获取客户、债项、风险缓释等风险敏感信息,并尽可能附带更多交易属性类数据,这样就可以捕获到行业、区域多维度信息,这些数据在应用中将提升银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降低交易双方的成本和违约概率,这正是风险量化最根本的落脚点。
全面审计管理
银行内部审计的首要职能是监督和确认,审计是作为银行内部的“医士、卫士、谋士”而存在的。协同数据应用,发现和揭示流程障碍、机制缺陷管理漏洞、风险隐患,进一步保证银行安全、健康地运行,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特别是在非现场审计工作中,在多种多样的数据库、海量的业务数据中,借助审计分析数据模型工具,从审计视角对业务数据采集和分析,更准确抓住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疑点和异常情况,评估审计对象的风险状况,为制订审计计划及审计方案提供支撑,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以及恶性案件的发生,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在全面审计报告中,援引更多数据应用分析结果,可以涵盖和展示更多内部管理决策关注的信息。
监管报送
监管报送工作是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沟通和互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银行数据应用的重点内容之一。银行通过建立监管类数据应用系统,用于监管机构分析、评价银行的风险状况,实现监管机构对银行的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风险评级和预警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监管当局逐渐开始加大对银行业的监管。各类监管政策不断出台,各类监管数据报送要求也层出不穷,监管报送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组织形态趋于复杂。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监管报送是刚性要求,必须在操作层面的数据采集、校验处理、汇总处理、报送文件生成、报表生成等重要环节,优化数据应用方法,减少总分支行统计报送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快速实现监管当局新的数据收取要求和提高自动化率。符合监管机构提出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建设原则。
数据深度应用与展望
通过数据的集中整合、共享、挖掘,使银行整个经营决策和战略制定从依赖经验向依据数据转变,海量数据对银行管理决策提供更多的洞察机会,同时提出了挑战。清醒认识银行数据产生与发展的状况,充分理解数据内容,有效管理和应用数据信息、建立精细化分析为基础的科学经营决策体系,将成为信息化时代下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竞争能力。
从银行数据的实质意义分析,数据来源于信息系统,是业务经营管理行为的信息化反映。在银行不断完善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有效支撑银行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进程中,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内容同步反映了银行生产、处理、分析各类经营管理信息,有效管控各类业务经营活动的整体过程。在过去的十年之内,银行的业务规模井喷式增加,业务产品种类日益复杂,银行数据内容日益庞杂。
未来基于数据应用的管理决策发展必然是上升到战略高度,这是大势所趋。另外在数据应用涉及的广度上,所辖范围会不断扩大,风险问题、持续性经营发展问题、集约化经营、合理配置资源等问题的研究和实践热度持续上升。数据应用系统是数据级的银行大脑,其重要性日渐增加。此处援引姜建清博士的观点结束本文:未来成功银行一定是数据大行,是数据分析、数据解读的优秀银行,谁能拥有海量数据并从中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谁就把握了未来。
(作者单位:包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