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宝
摘要:作为教育者之一的班主任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肩负着举足轻重的神圣使命。因为,班级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而妙趣横生的工作,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行、学业与前途,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地位、声誉和未来。班主任工作要处理好“方”与“圆”、“实”与“虚”、“管”与“放”、“堵”与“导”这四种关系,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付出热忱、爱心与真诚。
关键词:教育的使命;棍棒教育;学习机器;独立个体。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的使命让人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
作为教育者之一的班主任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肩负着举足轻重的神圣使命。因为,班级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而妙趣横生的工作,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行、学业与前途,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地位、声誉和未来。
我是一个有十八年教龄的班主任,在这十八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拥有了爱心,你的前面便是一片光明。
曾记得那年,是我为人师的第二年,学校派我担任初一(36)班的班主任。新生入学,我望着面前乳臭未干、满脸稚气的孩子们,心中充满了喜爱之情。以后的日子里,我和学生相处得非常融洽,彼此信任,我感到了为人师的幸福。
然而一切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到了初二,班里出现一系列问题:上课捣乱,下课起哄的现象屡有发生,甚至一度出现了早恋的倾向。在数次说服教育未见效后,我开始困惑不解:难道是我出错了?带着疑惑,我求教于那些老教师们,听着他们对棍棒教育的津津乐道,我颇有几分相诉恨晚之感。随后,我实施了前辈们的“经验之举”——打罚,甚至由于一句道听途说便会大打出手,此时我的眼中只有生气和愤怒,看到学生们对我服服贴贴,言听计从,我颇有一种胜利者的骄傲,直到有一天,我偶然从一篇日记里看到了学生对我的雅称:“吃人的狼”,我的心才猛然一颤,为什么?难道我又错了?一串串的问号在我脑海中回旋。
痛定思痛,我开始重新审视这群孩子,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长高了许多,他们的许多思想和行为是这一年龄段的许多孩子们所共有的,而我,却很少细心地观察他们,更未走近他们去理解他们,反而更多的是急躁,作为班主任,一名教师,我仅仅把学生当作一台学习机器,而忽略了他们也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他们中的每个人也是独立的个体。
教育需要激情,更需要耐心与爱心,我正是忽略了这一点。
我逐渐意识到我该多思考一下自己的策略问题了。我发现班主任工作也需要讲求一定的工作艺术,而不是盲目的武力,或是盲目的放纵。
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我渐渐觉得班主任工作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方”与“圆”的关系
所谓方,即指班主任工作的准则、原则;所谓圆,即指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过于“求方”,一味地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事,虽然公开无私,但有悖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道理,其结果可能是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过于求“圆”,一味迎合学生的愿望,虽然能赢得学生的好感,皆大欢喜,但有损于学校原则的坚持和制度的执行,不能真正落实学校的教育任务,也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应灵活处理“方”与“圆”的关系,力争做到“方”中求“圆”,“圆”中求“方”。像我在36班的班主任工作处理上就缺少“方”与“圆”的融合,而是走了极端,不是一味迎合,放弃原则,就是只讲准则、原则,而忽略学生的成长规律,所以导致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
二、处理好“实”与“虚”的关系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所以班主任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
所谓“务实”,就是指班主任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事实做起,心怀学生,心系班级,让学生既感受到班主任的情与爱,又认识到班主任对班级工作的指导与参与,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既能成为学生的兄姐朋友,又能成为学生的导师助手。具体说来,学生生病了,班主任应该关心备至;学生情绪有了波动,班主任应该娓娓谈心;学生参加比赛,班主任应该加油助威……只有如此,班主任才能树立威信,形成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所谓“务虚”,就是指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班主任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所以,班主任在务实的同时,还要善于从繁杂、琐碎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树立班级管理的整体观、发展观、理论指导观。
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了务实的一方,而忽视了经常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树立班级管理的理念指导观,因此,也就会出现后来的问题。
三、处理好“管”与“放”的关系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自我意识正趋成熟的活生生的人。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情感、前途命运。班主任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并适时地去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事情。但是,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管理过严、过细、过全,就容易造成学生的责任心弱、依赖性强、创造性差的后果。不但妨碍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也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而不能解脱,于自身发展与班级建设都不利。魏书生曾经说过:“管理为了不管”,这也就是提醒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讲究一点“管”与“放”的艺术。“管”是手段,“不管”才是目的。在这方面,魏书生确实是一个绝好的例子,虽然他身兼数职又经常外出,但他所带的班级学生却依旧按部就班,而且各方面自觉性、能力都有所提高。
四、处理“堵”与“导”的关系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班主任需要在某些方面采取“堵”的方式来制止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如不准学生抽烟喝酒、不准学生在教室打牌下棋,不准学生在校吃零食等等。采取这些“堵”的方式,在一定种度上能减少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但仅仅靠“堵”是不行了,一是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对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不利于学生和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我们都很熟悉大禹治水的故事,正是克服了一味的“堵”,采用“导“的办法,才终于将洪水治服。可见,导才是工作的真法宝。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多一些民主,少一些专制;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情感,少一些烦燥。从而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进行了一番理智的思考后,我在想:怎么才能将以上几种关系处理得很融洽呢?可能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付出热忱、爱心与真诚,没有了这几点,一切的教育都是纸上谈兵。从素质教育这方面来说,其最基本的入手点便是品德的培养,即如何做人的教育。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友善的处世态度话,即便他再有成就,对社会也是无益的。
教育是关乎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对它的任何讨论,都必须运用理性的态度。务实的思想、求真的标准,绝不能靠头脑的一时发热。
今天的我,面对曾经有过失误、有过遗憾的这块土地,依然会自豪地说:“我爱这份事业,因为,是教师,让我懂得了爱心的珍贵、懂得了理性的思考、更懂得了教育的神圣……同时我也相信,在理性与爱心的呵护下一路前行,我们的班级工作会做的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