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峰
摘要:中职数学课要降低难度;要服务于专业;要体现学以致用;要让学生感受成功,树立信心;建立多梯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改革;模块;兴趣
在中职类学校,就数学而言:“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是普遍现象。本人曾在任教的职中高一学生中进行过这方面的抽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文化课厌学情绪最重的是数学。大多数学生觉得数学课听不懂,学不会,学了也没用。但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职业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当今职业教育正掀起改革浪潮的大形势下,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
一、从教学内容着手把难度降下来,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听得懂、学的会。
中职数学教材大体上沿袭了普通高中的教学内容,只是稍简单了一点,一直保持应试教育的特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风格,内容多,而实际授课时数较少。中职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差,有的没参加中考就进了中职。教材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极其不符,学生在数学课上听不懂、学不会。此外,教学内容本身与学生生活相脱离,缺乏必要的趣味性和科学性,直接导致了学生厌倦上数学课,认为学数学没什么用,形成下课抄作业、考试忙作弊等许多不正常现象。因此,必须从教学内容着手降低数学课的难度。教学内容要与学生数学基础相适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建立数学知识基本模块,从初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开始,对应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大纲适当降低难度,以代数、三角的主要内容为基础,注重与生活实际和专业课程学习的联系,增加趣味性与可读性,降低推理与证明的要求,强调打基础、可接受、重应用的原则,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愿意学、学的懂、学了会用。编写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也是很有必要的,中职在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知识目标必须要层次分明,可将例题分层、练习与习题分层,研究型的数学问题也应分层,使一本教材多种梯度,多层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既适应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的能力要求,又满足那些准备升学的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每一节数学课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以“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为原则,让学生一课一得,切忌内容过多。
二、以模块的形式设置数学课程内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模块,使文化课真正服务于专业。
把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是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中职数学教师至少要了解或熟悉本校开设的各门专业的相关知识。经常保持与专业课老师的联系,了解同步教学内容对数学的要求,会用到哪些数学知识解决哪些专业问题,为平时教学积累素材。如商贸类的专业可开设计算器的使用、统计方面的模块;机电类的专业可开设画图、解三角形、坐标、平面解析几何方面的模块;计算机类的专业可开设数制的转换、汉字的编码方面的模块;美术设计类的专业可开设空间几何体、黄金分割方面的模块;物流专业的可开设一些关于税收、线性规划方面的模块,等等。中职数学教师只要深入专业教学中,在其中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以模块的形式设置数学课程内容,不同专业根具实际,贯彻“实用”、“够用”的原则,选择并加强相关内容的教学。
三、中职数学教学要体现学以致用,以数学无穷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发自内心的产生需要学好数学的愿望。
中职数学教师要善于对应用问题进行教学法加工,让学生觉得学数学是有用的。教师要做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与物,多收集反映数学知识的自然现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生产事例,特别是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有关的应用数学的实例。还要能将一些复杂的应用问题尽量改编为学生能接受、能解决的应用问题,能将一些纯数学题改编为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应用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应用问题的地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将应用问题穿插于引入新课、创设教学情景、演练基础知识等教学环节中,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数学的应用。改变空洞的说教,采用参观、调查、实习实作等形式走出课堂,到工厂、商场、宾馆……让学生切实直观地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结合专业介绍一些具有震撼力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各行各业都需要数学。假以时日,不断渗透,学生就会慢慢体会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与实践,应用于生活与实践,不再认为数学学了也没用。
四、开设趣味数学模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感受成功,树立信心,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趣味数学模块应侧重趣味性,要使学生学数学、爱数学,把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训练和发展数学思维寓于趣味之中。趣味数学的内容应以数学学科知识体系为依托,充实、吸纳一些新的数学信息,如通过探索能获得一定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学习内容或通过活动操作而得到数学结论的学习内容。内容的选取要强调广泛性、多样性和综合性,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散思维的机会,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多种答案。本人在过去的一学期曾在所任教的班级进行了9个课时的趣味数学教学,与常规的课堂相比,学生积极性高,学习动力比较足,参与度比较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其中骗人的平均数、令人着迷的七巧板、金字塔之谜和黄金分割等等,让学生很感兴趣。记得有这样一题“李白去打酒,遇店加一倍遇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壶中无滴酒。问原有多少酒?”好几个学生在课外和我一起讨论课好久。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题目在学生中争议颇多,讨论很激烈。这样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亲自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中自由的思维、平等的讨论和大胆的想象,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
五、建立多梯度的评价体系,不拘泥于分数为评定学生数学成绩的唯一标准。
建立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小档案。档案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学生作业、小论文、最佳作品、获奖情况和学习品质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实践操作能力评价以及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学习过程记录的内容还包括课堂观察、课堂提问、思维品质、在小组中的合作意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行为、作业和练习的认真程度和正确率、实习操作、收集资料等。每学期期中、期末,根据档案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分数和教师的评语。评语注意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同时还制定了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对学生的进步能够即时肯定与奖励,奖励采用口头的、书面的、活动的、物品的等形式。
教育,乃教书和育人。教书是载体,根本目的是育人。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以“失败者”的角色进来的,我们不能让他们再以失败者的心态踏入社会,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能让他们感受成功,树立信心,让他们用一种健康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将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最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张永春.数学课程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丁华升、唐复苏.中学数学课程导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张华.论课程目标的确定[J].外国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