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慧++汪雅轿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的通识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但从整体来看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着重探讨了当今高校通识教育模式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不同通识教育模式的比较,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推广我国通识教育的模式有所帮助。首先,本文通过问卷、访谈和实地体验等研究方法,发现当前通识教育模式主要有通选课程、学院建制和通识社区,接着通过数据分析来比较各模式的优势与缺陷,最后针对上述结论从通识教育模式推广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通识教育模式;自由教育;通专融合
引言
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文明的“General Education”和“Liberal Education”,之后在英美各国学者的长期努力下逐渐得到丰富和发展。我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可上溯至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思想,但直到近代才逐渐得到我国教育部的重视并发展起来。
通识即常识,在现代中国和大学校园中体现为人文精神,公民素养,普世价值的重申践行,“注重日常,日善一事,阅读育人,通识博雅”。通识教育通识并非指让文科生懂点科学,让理科生识点文学艺术,我们希望借由通识教育,拓宽年轻人的视野,欣赏到生命不同维度的内在价值,从而看到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通识素养让我们更系统的理解世界,更全面地把握问题,反思自身,省察社会,思考个体与社群的关系,懂得思辨、审美和判断,懂得如何令自己生活得更好,以及如何才能与他人更好地一起生活。通识不等于什么都学,什么都懂,通识重在“融会贯通,由博返约”。
回顾我国近三十年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可以看到颇多突破性的成果。譬如,2001年北京大学启动了元培计划;2005年复旦大学开始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2006年浙江大学确立了包括通识教育在内的新的三大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可说是有目共睹,然而仍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现为:通识课程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的通识素养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内容过于“专门化”,使得学生仅仅学到了一些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在于设置比例不协调。这些问题均说明我国通识教育仍处于艰难的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一、调研过程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课题文化背景。主要研究方法有利用图书馆资源查阅相关文献,上网购买有关专著,以及运用互联网资源如中国知网等论文数据库。
2. 初步调研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及校外通识教育模式现状,进行比较与分析。主要研究方法是线上、线下的调研方法。通过问卷星及实地走访等方式,为下一步的研究获取必要的数据及信息。
3. 深度调研并进行通识教育模式的总结与完善。研究方法为小组成员亲身体验参与,面对面访谈等。
(二)调研成果
我们对广州大学城各高校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截至目前已收到超过1000份的问卷反馈,较大的样本量使研究更具代表性及说服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受众对于通识教育缺乏深入了解,停留在只听过的阶段。基本认为通识教育的形式多样。各种通识教育形式对被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目前缺乏足够的宣传反馈渠道。被调查对象接受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丰富知识和兴趣爱好,接受通识教育之后大多数认为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人文素养,对通识教育现状基本满意,但认为现行的通识教育需要改进,意见主要集中在形式过于单一,通识教育广度和深度不够,宣传过少。
与此同时,我们对广外、中大等多位教师进行了访谈,由此深入了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明白了目前国内高校通识教育的三种主要路径,即通选课程、学院建制和通识社区,以及其亮点与不足。
此外,小组成员亲身体验了诸如坊间交流会、广州大学城互选课程、北辰训练营和真人图书馆等在大学城范围内开展的通识教育活动,并及时写下活动感想,将参与过程中发现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逐一记录下来,在小组开会讨论时相互交流。
二、现行国内通识教育模式的弊端
(一)仍采用以传统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国内的通识教育仍然主要以课程设置为导向,没有形成有特色的学科体系,缺乏系列课程建设。形式过于单一,通识教育广度和深度不够,宣传过少,亟待改进。我们要积极探索符合通识教育理念和本质的授课方式。吸取经验,全面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具体情况,合理统筹安排授课方式。例如课堂讲课与参观学习相结合,大班与小班交叉授课等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知能力。
(二)教与学趋于功利化
1.大学不仅传播知识,也探讨生命意义的场所。大学教育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教育或文科教育,更不是什么都懂的通才教育。它不应带有功利性的目的,而应是一种广博高雅的教育。它通过对人类普遍知识的学习,促进人的理智发展、灵魂陶冶、个性自由和人格健全。而在实际的情况中,重视短期效益,缺乏长远目光是当代大学生的通病。大多数同学为了混学分和绩点,特意选修简单考试容易通过的通选课。并且对于自己所选的选修课也只是泛泛的学,很少为了自身的兴趣去主动探求学科奥秘。而很多学校也只在开展通识教育是往往采取把通识课程嵌入原有教学体系,缺乏整体规划,体现不出通识教育追求知识的内在价值的特点,仅仅为了凑满学分。
2.从长远发展来看,通识教育对于就业大有裨益。有资料表明,我国的年青人平均 5 年至少更换 1 次工作,一生中至少要换7次工作。每次工作变动必然需要知识技能的更新和提高。而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使大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广泛基本的知识和自学能力、专业转换能力、职业发展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葆有自我赋权的精神意识,具有最基本的社会公民理念。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有效融合
1.专业教育占的比重相对过高。国内高校的通识课程学分大多在12至16个学分,约占课程数的10%,而美国通识教育课程占1/3左右。由此看出,国内高校专业教育占的比重和课程量甚至比国外顶尖大学更高,国内通识教育仍然处于不受重视的阶段。
2.互相占用教育资源。通选课依附于整个学校,是主业课的一个附庸和补充。即使大类招生的学生没有选定专业方向,它也不会趋向强势化。但是,目前通选课和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类课程互相在占用教育资源。如果通专得到有效融合,那么显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大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三、中西方通识教育模式的比较
不同通识教育模式各有优缺点。通过各种有效渠道,我们了解到目前国内外高校通识教育模式存在的亮点与不足。
(一)国内高校通识教育模式
1.以课程设置为导向的通识教育
传统的课堂对知识的分割加工,教授灌输的过程,让学生失却对知识的真诚和内在这种活力。并且以课程设置为导向、以考核为导向的这样一个求知过程也会导致学生求知的功用化或僵硬化。但是好处在于保持了整个博雅学院教育流程的规范和标准的可检测、可评估、可量化。
2.学院模式
小班教学形式相对比较灵活,在交流的深度和对模块的组织与运用上会更加灵活,人性化。类似精英教育的模式,给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非常坚定的或者是抵定的一个人文通识基础,感受到人类文明的通达博雅。但是弊端在于内容很宽泛,因为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很难学到入木三分。
3.通识社区
打破传统课堂的一些宰治和弊端,让知识获取,信息整理的过程,从课本到学生的大脑然后再到自己,再到日常生活的应用这样一个创新的过程变得更加灵活主动。但是也有问题,就是很难量化分析具体效果,无法有效监控和评估。
(二)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
博克评价以哈佛学院为首的美国本科教育,认为本科教育质量不佳。具体比较如下:
(三)英国通识教育模式
英国则采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方式,具体教学举措如下:
1.设置学科群。每学群开设一些密切相关课程,实行不同学群之间的综合,推行大文科和大理科制度,同时把文科与理科课程结合起来开设。
2.设立基础年。由课程三年制到四年制本科课程,第一年为基础年,要求所有一年级学生学习相同的课程。
3.开设跨学科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
4.联合专业(主要形式包括双科专业、三科专业和主辅修专业)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通过通识教育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国内处于初步学习摸索的阶段,没有形成成熟完备的体系。通识教育模式的推广缺少土壤,任重而道远。现有模式仍需改进,不够深入人心。学科与专业中心的教育体制存在两大弊端:从横向看缺乏应有的宽度,导致整体知识的割裂,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知识观和世界观;从纵向看缺乏应有的高度,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技术,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养成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综上分析,本文从通识教育模式推广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1.通识教育的推广应真正体现通识精神。通识教育的核心有两点:一是整个求知的过程自由独立,不受到过多外界考核的影响;二是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责任、有教养的现代公民。真正的通识教育,其实是让学生变成一个慎思明辨的人。
2.教师与学生的通识素质水平整体有待提高,两者要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通识教育改革提供人力支撑。另一方面,通识教育应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应仅仅局限于本科教育,而应融入到学生的终生发展中。
3.拓宽通识教育途径,重视加强课外实践,重视学生通识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反馈。综合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课外实践则强调培养学生解决真实世界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制度保障。我国目前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折射出制度建设方面的严重不足。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原则上可操作性强、具有充分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专门制度体系,不能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克龙曼著.教育的终结: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作者.诸惠芳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月
[2]职业生涯规划兴起,新旧职业此消彼长[EBOL].http://www.qgzxol.com.2008~12~09.
[3]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4]浦家齐.通识教育的通达之道——深度开拓[J].江苏高教,2007,(5)
[5]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候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3-168.
[6]刘振天、杨雅文:《论“通识”与“通识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7]《英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及路径》易红 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