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平
摘 要: 作者认为,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摸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作为创造主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用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模式。
关键词: 辩论赛 语文兴趣 课堂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如“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宽广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有意识地从高二语文教学中摸索出几种较有效的方法,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尝试相应的几种课堂形式。
一、“辩论赛”,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2013年福建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说明作文需要思辨性,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可以让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为学生搭建较开放的舞台。于是就产生辩论赛课堂,并且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成为辩手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发挥主观能动性,热情、积极地参与。
如我教学语教版第五册李密《陈情表》这篇感人至深的情感美文时,结合“一位父亲和儿子的一纸协议——儿子自筹高等教育经费,自己解决谋业、创业、结婚等一系列人生大事;父母要自己解决养老费,自己料理日常生活等事宜”的这个报道及“将‘常回家看看作为一条法律法规”的有关内容,确定一个辩题“是否需要立法敬孝”:由正方的“立法规孝”和反方“伦理敬孝”进行一次辩论。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做有爱心、有孝心的好孩子,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基本道理。学生在辩论中有的放矢,针对己方的观点展开激烈的辩论,以积极的态度辩驳对方观点。如辩手在总结陈词中提及“当舆论与道德的力量已不足以督促和约束这些人去孝敬老人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法律这条绳子,只有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才能让他们尽到自己本就该尽的义务”,从这样的观点、这样的结论足以看出学生真的在思考,在思辨,以自己有力的论据和论证的形式支持自己的观点。
又如针对《唐宋八大家散文道鉴赏》和韩愈《马说》、龚自珍《病梅馆记》中关于人才的阐述,结合现实,拓展思路,展开“全才与专才谁更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辩论;针对“大学生投毒案”、“李天一案件”等展开“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积累重要还是人格培养重要”等的辩论。
不断临场锻炼思维逻辑性,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度,让他们针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条理的分析,条分缕析地将自己的论据摆出来,用强有力的论据让对方信服。在争论中,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他们不仅思考对问题的见解,而且考证对观点的论证方法,思索用来表述观点的语言文字,这样在无形中激发他们的兴趣。每次在课堂上选出最佳的辩手,作为下一场辩论赛的点评员、主持人,这样作为一个主体的积极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
学生通过“辩”——证明与反驳,含有极其丰富的思考价值和趣味,锻炼思维能力和激发进行抽象思维的兴趣,起到积极作用,越辩越明,越辩兴致越高。学生在考试作文中灵活运用,取得较好的成绩,也给予鼓舞。如高二学生参加的2013年福建省省检就从“以否定的发展的眼光”、“心灵的新生是自我认识的新生”、“变观世界,莫守陈见”等哲学角度入手,体现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美文鉴赏课”,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这一代学生不是看着《青春之歌》,读着朦胧诗长大的,他们接受的东西往往不是如语文教师所意,但得让学生明确地知道:一些人文精神和文化怀旧是不能被忘记与忽略的。可是在语文课上经常会出现让教师束手无策的一幕:讲到鲁迅只知道他的一字胡,兴趣索然,无法真正明白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排一段“鸿门宴”改成搞笑版;学“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要去感动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否则学生便会与课文保持距离,淡然旁观。如何让学生学会感动,用他们纯真的眼睛发现世间的美呢?应让学生了解林清玄、余光中、余秋雨、梭罗、张晓娴等名家,也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通过阅读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如期末全市统考中的实用类文体是汪曾祺的《闻一多》,学生由于在鉴赏课中阅读过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人间草木》等,对于人物成长的环境与写作的风格已经有深刻的印象,于是在考试中便得心应手,带着欣喜的心情快速地投入文本阅读中。
无独有偶,学生刚在课堂上阅读过毕淑敏的《预约死亡》,感受过她的“新体验小说”,对作者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考试中遇到她的《今世五百次的回眸》,结合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感受到美文鉴赏产生的立竿见影的影响,体会文章的魅力与韵味。
三、“小老师课堂”,增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要创设敢于说、乐于说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和有趣的说话题目,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给他机会,他们就会发出最璀璨的光辉。如执教的席慕蓉的《自由的灵魂》和《一棵开花的树》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小老师”以配乐的形式有感情地朗读着这首能打动他们灵魂的诗作,抛开“在水一方”的朦胧,抛开“静女其姝”的俏皮,用一种直接触摸心灵的语言感动学生。“小老师”用她优柔的语言感动同年龄的学生,更有一种心灵的碰触,远比老师教学来得更直接,更生动。课上就有学生提议办一期以爱情为主题的黑板报,这时的教师只是作为参与者,“小老师”拥有的是老师的资格。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更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以积极表现自己,促使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又如“小老师”在执教“文学的白衣天使”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时,通过观看“杨澜访谈录”,了解这个有着善良、平和、公平情感的文学家的这种人生态度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小老师”用丰富、动情的语言带领学生体会那字里行间关于幸福的真谛,课上学生畅所欲言,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理解与“小老师”分享,越来越有老师范儿的学生利用他充分的备课,运用他丰富的课堂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是朦胧的,绝大多数是朴素的,我们应学习着幸福来临的时刻提醒幸福,以静静的平和之心就如当春天来临时,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蒙蒙的绿意。
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被接受对象成为一个主体者,“体验到创造的快乐”,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不断地改进。如今,班级学生大部分都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自己制作课件,自己找视频,自己写教案,自己写总结,自己作反思。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每一个学生上完课后,由本小组成员共同进行评价,或褒或贬或建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收获快乐。
四、办“班刊”成“校刊”,提高动手能力
班级的几个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兼任班级班刊、学校校刊的主要工作,平时也要求班级学生积极投稿,学生已经养成向校刊投稿的习惯。于是,校刊中选入的作品为自己班级学生的居多。学生在语文课上的练笔也经常会成为铅字在校园内传阅,这给语文课堂提出更高的要求,实践出真知,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如高二上学期选修的是《唐宋诗歌鉴赏》,除了课内要求掌握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技巧之外,到宋词部分结合平仄押韵,让学生以一种词牌名或曲牌名填词或填曲,并将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学生积极地操作,教师认真地引导,有时会为了一个词在课堂上争个面红耳赤。如针对一个学生在填“钗头凤”词中,关于如何将“忙忙忙”运用到下阙表现词人的心情及陆游与唐婉在写词时为何用到三个叠音词,整整花了半节课时间进行讨论,最终才把这个难题给解决,让学生认识到填词的艰辛,更认真地体会词人的心境。
孟子中学到的君子应养浩然之气,将这种气势与爱国情感的引导,积极地带入词作中。
如面对“玉树地震”,运用“钗头凤”填词:
风咆哮,雨战栗。山崩地裂人踪灭。天府国,鱼米乡。颓垣残壁,支离破碎。震震震。
黄丝带,红十字。举国共悲情遥寄。人心暖,志亦坚。众志成城,共愈国殇。振振振。
又如面对日本、中国钓鱼岛纷争事件,运用“钗头凤”填词:
东支那,甚猖狂。中国边境起风尘。美利坚,唱白脸。重返亚太,暗招频频。占占占。
辽宁舰,待亮剑。百年国殇岂能忘。钓鱼岛,誓捍卫。中华男儿,血气昂扬。战战战。
很明显,这些词表达了学生的情感。老师的鼓励,同学的认可,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写作热情。
五、“表演课本剧”,加强主体意识
语文教材里的知识不可能都有趣,有些甚至很乏味,但这些知识都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要使学生乐于接受这些知识,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极重要。面对离我们时代很遥远的一些文学作品,学生的社会阅历及感受可能无法达到教师的要求,而教师似乎很希望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记叙性的文体,就可以采取“课本剧”的形式给学生表演的舞台。
如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卖炭翁》,学生对这两位诗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的现实主义手法,学生对于他们忧国忧民的思想理解不够深入,只是单纯地依老师教的知识点识记,具体为什么是忧国忧民,如何体现他们的现实主义,毕竟他们的“忧国忧民”思想并不是教师想象中的那么成熟。这时就采用课本剧的方式,一个小组为一个表演团队:导演、剧本、道具、演员等,都由学生完成,从两首诗选择自己理解比较深刻的进行表演。
事实证明,通过学生间的积极配合,将人物刻画得细腻、到位,演员的表演牵动着每一个观看者,与主人翁感同身受,甚至有些学生在观赏过程中为演员高超的表演技巧而泪流满面。
这种课型是学生最欢迎的,因为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也很好操作,不但体现一个集体的团结合作,而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种教学模式进入课堂,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强调为实际需要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成功的语文教师应适时给学生提供机会,兴起“风浪”,让学生在风浪里迅速成长,接受检验,实地吸取搏击的经验。唯永远怀着年轻进取的心,不断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和学生的思维同步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中真正的领航者。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师的文采》(“尚德杯”第一、二届语文教师作文比赛获奖作品选).
[2]吴莹珩.《学会感动》.
[3]王立根.《我说语文》.
[4]《语文教学通讯》(2008.7-8).
[5]《最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指导》(国家新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