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 颐
观察
石化业要做好产业诊断
○ 文/白 颐
石化行业要实现供给侧改革,企业须做好自身体检的同时做好产业价值链分析。
●化工行业总体过剩,需要停下来修整,“十三五”中期以后会有明显改观。 供图/CFP
2015年,全球经济继续深度调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实现了行业经济的平稳运行。然而,石化行业产业结构问题严重,产业布局、资源和环境、企业发展模式长期制约行业发展。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石化行业即将进入新的转型期,要实现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转变的目标。因此,石化行业结合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要做好产业诊断,开展产品竞争力和产业价值链分析,在认清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资源和环竟、企业发展模式是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面临的四大重大课题,也是目前问题与矛盾的集中领域。
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石化行业存在较严重的过剩和低效产能,产业结构与市场发展需求不协调,产品竞争力降低。品种档次偏低,绿色、高端与专用产品比例低,仍存在一部分低效、高危、高污染的产品,急需新的替代工艺和产品。许多企业高度关注煤化工、进口资源深加工等涉及资源的产业,但忽略这类项目投资高、资源难以落实、经济效益敏感等风险问题,很多企业陷入项目推进缓慢的窘境。原料结构和原油价格的变化,给行业发展带来冲击。
在产业布局方面,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存在“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临港产业布局过于密集,化工园区建设和管理急需规范”等问题。化工园区(或企业)数量快速增加,有盲目发展的势头。园区的规划、建设与发展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考核指标体系。园区安全预警与紧急处理系统常态化管理需要加强。
在资源和环境问题方面,石化行业是高能耗产业,据统计2015年全行业能源消费总量5. 28亿吨标煤,全行业排放废水40.4亿吨,废气6万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3.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1亿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1%。随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对污染物控制日趋严格,将使当地化工企业的环保治理成本、动力使用成本显著上升。
在企业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方面,国内有些企业“重量轻质”的发展理念易造成对产品市场判断失误,同质化水平建设的问题严重。一些企业对自身产业存量诊断评价不够,更多地关注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和产业缺失,缺乏对资源利用成本全面分析和区域之间竞争力的判断。对产品纵向发展关注度高于横向竞争力的判断,企业“增量不增效”的问题较严重。因此,同水平、克隆式建设的产品居多,面对市场竞争只能竞相降价。此类问题多发生在中下游产业领域。此外,我国化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偏弱,许多项目的技术来源依赖于外部资源,因此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和产品同质化问题,产业结构的各自特色和差异化不突出。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表明供给侧改革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石化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要着眼四方面工作。
首先要解决行业产能发展与市场空间的差别化矛盾。解决产能过剩和同质化问题,淘汰低效产能,提升产业质量和竞争力将成为核心任务。例如,炼油行业要去掉落后或过剩的15%~20%的产能,包括小型规模炼油、原料配置不合理、油品质量不达标、产品无特色的产能。甲醇要去掉落后和不稳定、原料价格高、下游市场欠缺、物流费用高的30%~40%的产能。轮胎要去掉汽车工业发展趋缓,出口受限的20%产能。总之,产品市场需求向高端化和特种化方向发展,发展差异化、高价值的产品和技术,从而提升我国石化产业的整体水平。
其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应鼓励企业努力实现科学规划、客观评价、抓准机遇、优化提升、突出特色、强化企业竞争实力。扩大对外合作,促进多元投资,开放办企业。通过产业链补短板改造,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优胜劣汰,“破旧立新”。
例如,炼油要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改进炼油工艺与装备,提高对劣质原油的适应性;提高炼油行业副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煤制天然气和煤制油要合理布局、补充短缺,提高煤炭清洁化转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要求,完善高含盐、含酚污水处理技术,推进煤制油工业化项目进程,提高煤制油联产石脑油和液化气的综合利用水平。生物质新能源要发展以纤维素为原料的生物乙醇和以餐饮废油等为原料的生物柴油,探索以新型高能动植物如甜高粱、富油微藻为原料的生物质新能源。
再次,提升布局科学化和集约化水平,强化循环经济特色。我国要强化布局规划,坚持“着眼长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科学布局、联动发展,安全环保、开放合作”原则。园区规划要注重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相符合,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区域节能、安全消防、港口等规划做好衔接,体现“产业一体化、生产清洁化、产品高端化、服务社会化”的思路。例如,城市化工企业搬迁和新产业基地建设,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及安全生产设施齐全的合规产业园区内,促使石化产业逐步向地域空间相对独立、安全防护纵深广阔区域集中,远离人口集聚地带。
最后,实现产业资本结构多元化程度较快提升,加快国际化进程。全球化工产业一体化加速,化工企业走出去、先进技术和合作伙伴引进来的机会将显著增加,我国石化企业应该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所有制资本结构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和采纳,尤其是垄断行业进入市场化的资本运作,增加了更多的投资机会,投资主体多元化将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投资主体经济的回报率。同时,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政策加大了与国际尖端技术公司的合作平台高端产品和先进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沿海优势将更加突出。
●供图/CFP
推进石化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最终实现我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奠定我国由石化大国升级为石化强国的基础。那么,如何开展石化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呢?笔者对此有两条措施建议:开展企业或化工园区的产业诊断工作,进行产品竞争力和产业价值链分析。
首先要对产业进行诊断,就是在了解自身问题的同时,了解环境和竞争对手。企业要做到科学规划认请行业发展态势和市场前景,做到既有可操作又有要持续发展的条件。要客观评价优化资源配置和能源分级利用措施、产业质量的评价、产品牌号和档次与市场发展的适应性。要突出特点,结合区域特点,分析产业和环境、物流等外部条件,定位自身的特色产业、避免“大而全”和教条的按照产业链思路确定发展方向。企业开展产业诊断就是像对企业做体验,再经过认真规划,就能为企业筛选出一条特色化发展的路子。
其次,产业价值链分析与竞争力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最具竞争力的战略业务或核心产业。产业价值链分析方法,是最具有传导性的特点,反映企业全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真实情况,是决策的科学依据。它能够精确锁定关键症结,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可适当扩大规模,问题价值链节点是重点优化环节,劣质价值链节点必要时缩小生产规模。在这里要活学活用,比如对于氮肥、氯碱等产能过剩行业,这一规律不一定成立,产业链延伸反而增加风险,建议缩小规模、缩短产业链或者适当改造。竞争力分析的方法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多个产品(产业),或依据产业类型或依据地域对企业的业务进行划分,确定最具竞争力的战略业务或核心产业,并对核心产业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不同产业(产品)之间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不同。由于每一类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每一项产品的特点不同,企业关注的侧重点也不同。比如对于成长型的产业,企业可能更关注增长潜力和发展速度;对于成熟型的产业,企业可能更关注市场总量和盈利能力。由此,产业价值链分析与竞争力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全面剖析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作者单位: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责任编辑: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