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息父子之争
在某平台心理减压团体活动结束后,炊事员老胡主动找到我,问在心理测试中自己有很多选项都选的“严重”,是不是自己有心理问题?
“你近一段时间遇到什么让你感到困惑的事了吗?”“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看到孩子不好好学习就生气,上平台前我还揍了他一顿。”老胡说,他父亲给他灌输的观念就是教育孩子就要打,不打不成才。从小到大一直这样管教孩子,可是现在14岁的儿子不再听他的了,有时自己特想与孩子沟通一下,孩子却不愿意搭理他,休班在家二十天,爷俩总共说不了几句话。“我打孩子心里也不好受,我没文化,不知道怎样教育才好?你看我是不是有抑郁症?”老胡眼里含着泪花,两手交叉紧握在一起,内疚自责无助的情绪表露无遗。
老胡是在父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下长大的,成长经历中的创伤体验铸造了他内向、自卑、压抑、暴躁的性格特点。
“我有一个朋友与你的经历很相似,他把自己的不成功归因于父亲当年的严厉管教,每次提起来内心总是怨恨不已。父亲在留给他的遗嘱中写着这么一句话:孩子,爸爸多么想抱抱你,亲亲你。请原谅爸爸对你的粗暴打骂,让你受委屈了。爸爸希望你过得好好的,永远爱你—这个朋友看到这里失声痛哭,他何尝不想与父亲打开心扉说说心里话呢?那晚,他看着父亲的照片诉说了很久很久,那晚,下起了小雨,窗外“滴答滴答”的雨声仿佛父亲在天堂的回应。”老胡这时已经进入深深的催眠情境中,他抹一把眼泪关切地问:“你的朋友现在怎样了?”“他现在性情温和,充满爱心。后来他给我打电话说,那天对父亲说完后心里敞亮多了,当一缕曙光照进房间的时候,听到小鸟在唧唧喳喳的鸣叫。他拉开窗帘,打开窗户,看到朝阳喷薄欲出,夺目的光芒如一股暖流温润着五脏六腑,他深深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雨过天晴后澄澈宁静的天空。”老胡的眼睛渐渐迷离,在我的引导下他的身心开始放松。
“后来这个朋友说,父亲其实是爱他的,只是不善于表达。他也理解父亲了,因为父亲的父亲就是这样教育他的,他说从现在开始要学习如何做个好父亲,多与孩子说说心里话,多听听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多给孩子一些包容和关爱,就像路旁的树木不仅仅需要风雨的洗礼还需要有阳光的温暖,这样才能茁壮成长。”
接着与老胡探讨了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方法,同时教给他一些管理情绪的NLP简快疗法,老胡说,他愿做孩子的阳光雨露,因为他相信爱在那里,只增不减。
敌对的父子很常见,而且,这种敌对关系,常常是出现在儿子青春期及青年初期。总之,父子之争,远远地高于“父女之争”、“母子之争”。其实,当进一步了解就会发现,这些父亲和儿子,通常都不像对方所描述的那么“坏”,父亲专制的背后,往往深藏着对儿子的爱,而儿子也绝非父亲眼中那么一无是处。受传统角色的影响,男性都有很强的控制欲和支配欲。
父亲的控制欲和支配欲在儿子小的时候很起作用,也很被儿子崇拜,做父亲的从中充分地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但是随着儿子步入青春期,儿子强烈的独立欲和父亲的控制欲便形成了冲突,于是,父子之间的抗衡产生了。一般来讲,男性的情感表达能力不够强,很少通过语言及外显的行为来表达爱。在儿子小时候,通常会把父亲当成榜样,完成自己“男子汉形象”的建立。一个男孩子刚毅、勇敢的性格与父亲的影响是非常有关的,在学习了父亲身上这一系列优秀品质的同时,也学会了不善情感表达,这就使得男性间的情感表达不畅通。语言虽然是沟通情感的重要途径,但却不是唯一的方法。
父亲和儿子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比如,父亲用眼神鼓励儿子,就会传达给孩子很强的力量感;儿子默默地为父亲倒杯水,父亲就能感觉到来自儿子的关心。多在非言语行为上做努力,对父子之间情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胜利海洋钻井公司方舟EAP服务中心 景 超
责任编辑:陈尔东
znchenerd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