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卿教授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经验举隅

2017-01-17 01:01李丰雨黄俊卿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08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2期
关键词:泽泻天麻头晕

李丰雨 黄俊卿.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8;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黄俊卿教授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经验举隅

李丰雨1黄俊卿2△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8;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临床运用广泛,其病变证机的核心为脾湿生痰,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清窍。凡符合此病变证机者,黄俊卿教授认为皆可灵活辨治。

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熄风;健脾祛湿;临床经验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清代医学家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具体药物组成:“半夏一钱五分,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白术三钱,甘草五分,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医学心悟》卷4:“眩,谓之眼黑,晕者,头旋也,古称头眩眼花是也……有痰湿壅遏者,书云头眩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半夏白术天麻汤由《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二陈汤加味而来。笔者有幸跟师黄俊卿教授,亲聆其训,得窥堂奥。现总结如下。

1 组方释义

叶天士有“吾吴湿邪害人最广”之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湿盛则濡泄”。湿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湿邪最易伤中焦脾胃。湿为阴邪,湿邪致病,缠绵难愈,其性质重浊而黏腻,多喻如油如面,胶着难去,阻滞气机,碍脾运化。湿邪还可以与风、寒、暑、痰等邪气合而为病,湿郁又易化热。本方中半夏主入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入肝经,平肝熄风、降逆止呕。李杲《脾胃论》中有“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的论述。二药相合,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方中二陈汤陈皮、茯苓、半夏、甘草以健脾燥湿、理气化痰能治生痰之源”,故配白术健脾复运以奏补脾益气、利湿化痰之效。姜、枣调和脾胃,生姜制半夏之毒,甘草为使药,以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纵观全方,风痰并治,标本兼顾,以化痰熄风治标为主,健脾祛湿治本为辅。

2 验案举隅

2.1 颈椎病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 颈椎病是因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邻近组织(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临床病理和(或)体征者,称之为颈椎病。颈性眩晕主要是由于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受压和刺激,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是椎动脉型或交感性颈椎病的一种[1]。中医把颈性眩晕归为“眩晕”的范畴,关于眩晕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大惑论》指出:“故邪中于颈……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发之……甚则耳鸣眩转”后世医家对眩晕多有研究,如《丹溪心法·眩晕》云:“无痰则不作眩,治痰为先”。中医认为风、火、痰、虚、痕是眩晕的主要病机。黄俊卿教授认为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高脂饮食等不良习惯及肥胖等因素引起的脾积失健运、聚生痰导致气机失常而形成的痰浊内阻型眩晕更为常见。颈性眩晕皆可运用该方加减,眩晕较甚者,可加僵蚕、胆南星等加强化痰息风之力;头痛甚者,加蔓荆子、白蒺藜等祛风止痛;呕吐甚者,可加代赭石、旋复花镇逆止呕;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可加泽泻、桂枝渗湿化饮。经过详查病机,辨证准确,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疗效肯定。

患者张某,男37岁,主诉:颈部不适伴头晕3年,加重2周。现病史: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致颈部不适伴头晕。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颈椎病(椎动脉型)”,给予牵引等物理疗法,静脉点滴甘露醇,口服倍他司汀胶囊,效差。刻诊:颈部不适,口苦,头晕,纳呆,眠差,小便可,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舌体胖大,脉滑数。中医诊断:眩晕,证属风痰上扰。治以化痰息风,健脾祛湿。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法半夏18g,麸炒白术20g,天麻18g,茯苓30g,泽泻20g,柴胡15g,黄芩15g,枳壳18g,陈皮18g,白芍20g,葛根30g,生姜6g,大枣6g,炙甘草9g。7剂,水煎温服,日1剂,二诊,诉头晕、大便干、纳呆等症状明显缓解,守上方7剂,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治愈。

按语:本患者从纳呆等临床症状及舌脉不难看出为脾虚生湿化痰,湿痰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清空故见头晕;另患者口苦、眠差说明肝经有热故加黄芩;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见大便干,枳壳、泽泻等降浊气而促进清气上升,患者颈部不适加葛根舒筋,生津,标本兼治,故临床疗效显著。

2.2 五官科疾病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西医认为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中医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认为皆属于“眩晕”。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清窍,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尤以肝、脾为重。《素问》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肝为眩晕的重要病变脏器。《金匮要略》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说明了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而脾为生痰之源。由此可见肝、脾对眩晕的重要辨证意义。半夏白术天麻汤着眼于肝、脾,且调畅气机,使升降相因,故眩晕自止。

患者李某,男,30岁,主诉:头晕伴耳鸣2周。现病史:2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中耳炎,在当地诊所静脉点滴抗生素,效差,后出现头晕耳鸣。CT示:膜迷路积水。刻诊:头晕、如做舟船,口苦,耳鸣,小便可,大便干。舌红,苔厚,脉滑涩。中医诊断:眩晕 证属风痰上扰。治以化痰息风,疏肝解郁。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法半夏18g,麸炒白术20g,天麻18g,炒车前子(包煎)20g,泽泻20g,柴胡15g,黄芩15g,枳实12g,白芍20g,生姜6g,大枣6g,炙甘草9g,7剂。水煎温服,日1剂,7剂毕,自诉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治愈。

按语:该患者头晕、耳鸣,从中医经络上属于足少阳胆经寻行部位,且符合伤寒论少阳经辨证特点,故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另舌脉可知患者素有脾虚,日久生湿化痰,加车前子、泽泻、枳实为降浊气。现代医学认为梅尼埃病为膜迷路积水所致,车前子、泽泻具有利水渗湿作用,故临床疗效确切。2.3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中医从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出发,认为该病属于“眩晕”。中医认为本病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尤以肝、脾为重。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患者王某,女,48岁,主诉:晨起头晕、眼黑蒙4小时。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口服降压药不规律。现血压:185/110mmHg(1mmHg=0.133kpa)。刻诊:头晕、口苦,心烦、纳可,眠差,舌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眩晕 证属风痰上扰兼肝经有热。治以化痰息风。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法半夏18g,麸炒白术20g,天麻18g,柴胡15g,黄芩15g,枳实12g,白芍20g,栀子12g,厚朴9g,生姜6g,大枣6g,炙甘草9g。7剂,水煎温服,日1剂,7剂毕,自诉症状明显好转,嘱其遵医嘱口服降压药。

按语:中医把高血压病归属于“眩晕”范畴,口苦、心烦、眠差等症状说明肝经有热,故给予柴胡、黄芩、栀子清肝经之热,另舌脉可知湿热蕴脾,日久生痰,痰湿与肝经之火相合上升上扰清窍故见头晕,该方标本兼治,故临床效果好,但黄俊卿教授在坚守中医的同时并不排斥西医,同时肯定西医之降压效果。

3 小结

半夏白术天麻汤疗效确切,学者对其研究颇多。张建堂[2]研究表明天麻对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障碍有显著的预防作用,还具有对抗大鼠血栓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在于能抑制血小板粘附功能。这充分说明了天麻对微循环的影响。同时该研究还说明天麻还具有抗缺血、缺氧的作用。这为天麻防治缺血性头晕提供了理论基础。王丽等[3]在与功效、毒性相关的半夏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的研究表明生物碱类物质是半夏药理活性的主要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止呕、镇咳、祛痰、抗炎以及抗肿瘤和提高记忆的作用,归纳为功效作用即为化痰、止呕、消痞散结。黄俊卿教授治疗眩晕临床疗效突出,关键在于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半夏白术天麻汤广泛用于各系统疾病治疗,临证之际,凡因脾湿生痰,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清窍所致皆可灵活用之。

[1]中医筋伤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69.

[2]张建堂.浅议天麻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01):41.

[3]王丽.与功效、毒性相关的半夏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05):13-17.

李丰雨(1991-),男,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骨伤科。E-mail:1375676151@qq.com

指导老师:黄俊卿(1952-),男,汉族,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脊柱相关疾病。E-mail:13933903396@136.com

R249

A

1007-8517(2017)12-0086-02

2017-04-20 编辑:穆丽华)

猜你喜欢
泽泻天麻头晕
泽泻到底“毒”不“毒”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UPLC-MS联用同时测定建泽泻中8种三萜类化学成分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吃天麻后别开车
老头晕